陳國棟 (歷史學家)
外觀
陳國棟 | |
---|---|
性別 | 男 |
出生 | 1955年(69—70歲) |
國籍 | 中華民國 |
教育程度 | 博士 |
母校 | 耶魯大學 |
研究領域 | 經濟史、明清史、臺灣史[1] |
頭銜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
陳國棟(1955年-),臺灣歷史學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曾任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現為荷蘭萊頓大學研究生指導教授[2][1]。曾任台灣大學歷史學報46至49期編輯委員[3]。
著作
[編輯]- 《臺灣的山海經驗》(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5,2006二刷)。
- 《東亞海域一千年》(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5,2006二刷,2013.5增訂新版;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6)。
- 《清代前期的粵海關與十三行》(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4.10)。
- 《記憶、海洋與尋常歷史》(新北市:淡江大學出版社,2020)[1]。
學位論文
[編輯]- 《清代前期的粵海關 (1683-1842)》(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 「The Insolvency of the Chinese Hong Merchants, 1760-1843」 (PhD diss., Yale University, 1990).[1]
期刊論文
[編輯]- 〈潘季馴「河不分流、束水刷沙」治河理論的探討〉,《史繹》14 (1977):74-96。
- 〈西班牙及荷蘭時代的淡水(上)〉,《臺灣人文》3 (1978):27-37。
- 〈西班牙及荷蘭時代的淡水(下)〉,《臺灣人文》4 (1978):25-33。
- 〈清代前期粵海關監督的派遣〉,《史原》10 (1980):139-168。
- 〈從《天主實義》看利瑪竇對中國儒學之理解〉,《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3.11 (1980):37-41。[1]
專書
[編輯]- 包樂史 (Leonard Blusse) 、莊國土主編,陳國棟副主編,《公案簿》(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第1冊〕;2004〔第2冊〕;2004〔第3冊〕;2005〔第4冊〕;2006〔第5冊〕;2006〔第6冊〕;2007〔第7冊〕)。
- 陳國棟、羅彤華合編並合寫導言,《經濟脈動》(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1]
相關連結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1.6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4) (中文(臺灣)).
- ^ 國家圖書館. 亦文亦武亦明君——陳國棟教授導讀清聖祖. 2016-07-30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7) (中文(繁體)).
- ^ 台大歷史學報.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8).
- ^ 中研院人文講座. ashcc.litphil.sinica.edu.tw. [202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