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雙持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雙持(Dual Wielding,在電子遊戲中也被描述為Akimbo)是指戰鬥人員雙手同時各握持著一件武器戰鬥。 由於同時使用兩件武器難度較高,即使精通雙持也不見得比使用雙手武器、同時使用單手武器與牌(雖然也可以算是雙持)、或只用一把單手武器有效,故在現實中並不是一種常見的戰鬥方式。

李氏朝鮮軍用戰技「馬上雙劍」

冷兵器

[編輯]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劍術訓練
二天一流演武

雖然歷史上在戰爭中雙持的情況很少見,然而許多東方武術都有習練同時使用兩件武器,在一些西方武術和擊劍運動當中也能夠發現武器雙持的情況。

中國武術使用的兵器本就琳瑯滿目,許多門派又常將各種單手武器成對雙持,諸如雙刀、雙劍、雙鉤、雙叉、雙戟、雙鐧、雙鞭、雙鉞......,不勝枚舉。

南亞東南亞,使用雙武器的情形很普遍。或說因為氣候炎熱無法穿著重甲,沒有破甲的需要,重武器就不如輕武器盛行,而輕武器較適合雙持。印度的雙棍和泰國的雙刀都很有名。菲律賓雙(短)棍因李小龍的電影而聞名於世,但菲律賓武術的兵器其實非常多元,且不限定同種武器成對使用,短棍、單手(長)刀、短刀、匕首、虎爪刀及其他多種武器,構成各式各樣的搭配。

,又名筆架叉或鐵尺,廣泛分布於亞洲,例如印度、中國、泰國、越南等。雖然有多種形制,概分為純鈍器和有鋒刃兩種,且幾乎都是成對使用。琉球(沖繩)的釵法隨著空手道傳播到世界各地,最為人所知。由於沖繩現今為日本領土,常被誤認為日本特有,甚至以訛傳訛為忍者專用的兵器。[來源請求]

日本,同時使用兩把武器被稱為二刀流。古代日本武士都隨身配戴一長一短兩把刀,「二刀流」也以長短雙刀最為常見,但不限於此。例如駒川改心流有使用兩柄長刀的技法、包含天道流在內的許多流派有使用兩柄短刀的「小太刀二刀流」。而且雖然字面上是指兩把刀劍類武器,「二刀流」也泛指其他各種形式的雙持,例如刀與刀鞘、兩把十手、甚至鎖鐮一類的特殊兵器。日本古武術兼習「二刀流」的門派極多,亦不乏以「二刀流」為主的門派,最著名者當屬宮本武藏創立的「二天一流」。近代「二刀流」一詞更衍生出左右開弓、雙管齊下等意涵。

朝鮮半島在十六世紀末經歷日本入侵後,當時統治朝鮮半島的李朝痛定思痛,研究中、日、朝三地的武術,陸續編製了一系列軍事武術教範手冊,最終在1798年彙整為《御用武藝圖譜》。該書共二十四技當中,雙劍就佔了兩技,即「雙劍」和「馬上雙劍」。

在西方,常見的雙武器組合為一柄主武器搭配一把輔助武器,例如主手持單手長劍、副手拿匕首,兩把武器既各司其職又相輔相成。

槍械

[編輯]

熱兵器槍械方面,雙持是一種十分常見於電影電視劇的戰鬥方式,在許多動作電影科幻電影(如:《駭客任務》、《重裝任務》等)當中都不難發現作品中的人物雙手各拿著一把槍(通常是手槍衝鋒手槍)攻擊敵人的情況。基於雙持槍械(一般稱為雙槍)在電影中的普及程度,許多電子遊戲小說動畫也吸收了這種原素。

同時使用兩把槍故然能夠為使用者提供更多的彈藥,然而也會因此產生後座力過大、難以控制、射擊精度嚴重降低,以及難以重新裝填子彈等問題,因此槍械的雙持在現實中很罕見。不過俄羅斯特種部隊就有訓練戰鬥人員使用雙槍的情況[1],他們把這種射擊方式稱為「馬其頓式射擊」,主要是以雙槍提供火力壓制,而非直接準確地擊殺敵人。「馬其頓式射擊」最早可追溯至1930年代,當時內務人民委員會就曾訓練人員同時使用兩把轉輪手槍戰鬥[2]。而在可快速裝填的火器尚未流行的17至19世紀,歐洲海盜也曾攜帶多把燧發手槍以應付戰鬥,所以不排除他們會一次使用兩把手槍攻擊敵人。另外在西部時期也曾有槍手和不法份子同時使用兩把轉輪手槍的情況。

較雙槍更為常見的,是近身戰鬥用的主手持手槍、副手持小刀,當中較著名的有米高·哈里斯發明的「Harries Technique」。貼身戰鬥刀械比槍枝更有用,近距離射擊單手持槍也會是有效的方式,距離稍微拉開時持刀的副手能協助支撐主手的手槍,因此槍刀的組合可以有效運用於狹窄空間的戰鬥,也作為可能發生近身戰的預備動作,例如在叢林、巷弄或屋內搜尋敵人。

雙持在流行文化被使用的例子

[編輯]

另見

[編輯]

參考來源

[編輯]
  1. ^ СМЕРШ. Стрельба по Македонски.. [2013-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7). 
  2. ^ The Two-Gun Men. [2017-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2). 
  3. ^ 【猛龍過江】李小龍截拳道教學電影 拆解打戲背後的招式思想香港01, 2020-07-14.|accessdate=2024-06-01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