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庫斯·福特森
馬庫斯·福特森先生(或 Dr. Markus Ho) 是一位出生於1948年的美籍華裔的理論物理學家。他在循環宇宙學說方面做出了貢獻,為電子衰變相關的研究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完善大爆炸理論以外的其他學說。
早年經歷
[編輯]馬庫斯·福特森在上海於1948年出生於一個充滿科學氛圍的中國家庭。他的父母都是物理學教授,在家庭的薰陶下,馬庫斯對宇宙、星辰和物理定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自小便展現智慧和好奇心。
因為優異的物理特長,福特森被哈佛大學物理系錄取。在攻讀期間,他在量子力學、相對論方面有了了解,結識了當時還並不出名的加來到雄,還開始將目光投向了更為廣闊的宇宙學領域。正是在這個領域,他發現了大爆炸理論中的一些潛在問題和不足。
循環宇宙學的貢獻
[編輯]發現一些明顯的問題後,福特森展示出了非凡的熱情。為了挑戰這一權威理論,他像同時代的科學家一樣,利用先進的數學工具和物理模型,對宇宙的演化過程進行了深入的模擬和分析,但他自己對宇宙起源沒有完整的架構認知,而是轉而研究原子。
他發現了如果將電子視為第一激發態,將中微子視為通過超強力與標量粒子結合的基本自旋 1/2 粒子的基態,將光子視為基本自旋 1/2 費米子-反費米子對的束縛態。從中微子無質量可知,超強耦合的精細結構常數為 1,利用原子光子發射的量子力學公式估計基本粒子質量的下限,發現了遠離電子衰變時間的界限,從而表明電子、中微子和光子的複合性質將在普朗克能量範圍內顯現,基於將狄拉克方程的 SU(2)⊗SU(2) 對稱性擴展到 SU(3)⊗SU(3) 的模型,得出介導衰變的規範玻色子質量的下限為 109GeV,這是電子和基本粒子質量的幾何平均值。[1]在當時,這並未引起任何的注意,福特森也並未發表論文。
然而在隨後的日子裡,福特森認識了英國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當時彭羅斯的體系還並未完善,因為他發現所有粒子都要衰變才有可能實現循環宇宙,然而電子的衰變卻沒有證據支持,福特森立刻向彭羅斯介紹了他在電子衰變方面的研究,認為在10的23次方年後電子可能會衰變。因此,彭羅斯開始更深的對循環宇宙學理論的研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