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鯉形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鯉形目
化石時期:53–0 Ma
錦鯉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條鰭魚綱 Actinopteri
亞綱: 新鰭亞綱 Neopterygii
下綱: 真骨下綱 Teleostei
高群: 骨舌魚高群 Osteoglossocephalai
總群: 鯡頭魚總群 Clupeocephala
群: 骨鯡群 Otomorpha
亞群: 骨鰾亞群 Ostariophysi
派: 耳鰾派 Otophysa
總目: 鯉形總目 Cypriniphysae
目: 鯉形目 Cypriniformes
亞目

鯉形目輻鰭魚綱骨鰾總目其中一。本目為淡水魚裡最大的一個[1],包括有至少400個和4250 個

作為骨鰾類的一部分,鯉形目魚類都具有韋伯器官英語Weberian apparatus。本目(特別是鯉亞目)魚類對各種淡水環境通常有很強或特異的適應能力 [2],包括:

  1. 對水溫的適應。有些喜歡生活在很冷的水中,如中國西部高山地區的裂腹魚;另一些正相反,如熱帶的䰾亞科英語Barbinae魚類卻喜歡生活在水溫很高且氧氣不足的水內。
  2. 對氧氣的要求。有些魚如鯽魚能生活在缺氧的環境中,甚至污水或乾涸的池沼內;而河中的鱥魚則要求富氧的環境,否則它便不能生存。
  3. 對水層的適應。本目有些喜歡在水的上層,如白鰷等就是,它不論在體型和習性上,都很象海洋中的鯡類魚,它具有上層魚的色澤和形狀,而且主要以浮游動物為食,同時它本身又是其它兇猛的食肉性魚類的捕食對象;而就整個的鯉類魚來說,仍以經常生活在水的中層和下層的種為最多,如鯉魚、鯽魚、鮈類魚,以及胭脂魚科等,就都是中下層魚類。
  4. 食性。本目的幼魚,初期幾乎都以浮游動物為食,但稍大後,它們的食性就漸不相同。在水上層生活的白鰷等仍以浮游動物為食;昆蟲在其食物中亦占有重要位置。不過在大多數鯉類魚中,成年期以食底棲動物的為最多,如青魚就喜歡食水底表面上的底表動物螺類平鰭鰍科則是以下頜刮食山溪內石頭表面的藻類為食的魚類。草魚更是以喜食植物性食物而馳名。還有些更兇猛,以食其它魚類為生的鯉類魚,如紅鰭鮊鱤魚等。

鯉形目的自然分布以亞洲東南部為中心﹐其次亦分布在歐亞大陸其他地區及北美洲﹑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幾內亞馬達加斯加島均無[1]

鯉形目的起源時間據分子鐘估計為白堊紀時期,起源中心被認為在亞洲[3][1];但化石記錄目前只能追溯至始新世

分類

[編輯]

近期研究認為本目可分成4個亞目共23[4]

雙孔魚亞目維基數據所列Gyrinocheiloidei Gyrinocheiloidei
亞口魚亞目維基數據所列Catostomoidei Catostomoidei
鰍亞目維基數據所列Cobitoidei Cobitoidei
鯉亞目 Cyprinoidei
亞目的地位未定的科:

支序演化樹

[編輯]

以下為鯉形目各科的支序演化樹簡化示意圖。[6][7][8][9][10]

鯉形目
鯉亞目
鯉超科

鯉科

裸吻魚科

鰍亞目維基數據所列Cobitoidei
亞口超科

亞口魚科

雙孔超科

食藻鰍科

鰍超科英語Loach

沙鰍科

梵條鰍科

鰍科

爬鰍科

低唇魚科英語Ellopostomatidae

條鰍科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中国大百科全书智慧藏:鲤形目. [2021-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4). 
  2. ^ 李思忠,漫談鯉科魚類對環境的適應。原載《三門峽》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三門峽工作站內部通訊第4期,1959年,第1—5頁。重刊於遺著《黃河魚類志》,2015年及2017年版。 ISBN 9789578596771 和ISBN 9787567015371
  3. ^ 水生所在鲤形目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2021-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5). 
  4. ^ Betancur-R, Ricardo; Wiley, Edward O.; Arratia, Gloria; Acero, Arturo; Bailly, Nicolas; Miya, Masaki; Lecointre, Guillaume; Ortí, Guillermo. 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 of bony fishes.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2017-07-06, 17 (1): 162 [2019-07-21]. ISSN 1471-2148. doi:10.1186/s12862-017-0958-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2). 
  5. ^ A New Family of Cypriniformes (Teleostei, Ostariophysi) Based on a Redescription of †Jianghanichthys hubeiensis (Lei, 1977) from the Eocene Yangxi Formation of China. BioOne. [2024-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10). 
  6. ^ Slechtová, V.; Bohlen, J.; Tan, H. H. Families of Cobitoidea (Teleostei; Cypriniformes) as revealed from nuclear genetic data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mysterious genera Barbucca, Psilorhynchus, Serpenticobitis and Vaillantella.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07, 44 (3): 1358–65. PMID 17433724. doi:10.1016/j.ympev.2007.02.019. 
  7. ^ Chen, W.-J.; Lheknim, V.; Mayden, R. L. Molecular phylogeny of the Cobitoidea (Teleostei: Cypriniformes) revisited: Position of enigmatic loach Ellopostomaresolved with six nuclear genes. Journal of Fish Biology. 2009, 75 (9): 2197–2208. PMID 20738682. doi:10.1111/j.1095-8649.2009.02398.x. 
  8. ^ Jörg Bohlen, Vendula Šlechtová: Phylogenetic position of the fish genus Ellopostoma (Teleostei: Cypriniformes) using molecular genetic data. Ichthyological Exploration of Freshwaters. Bd. 20, Nr. 2, 2009, S. 157-162 (PDF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8 MB)
  9. ^ Mikko Haaramo. Cobitoidei – loach-like cypriniforms. Mikko's Phylogeny Archive. [2013-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2). 
  10. ^ ITIS Standard Report Page: Cyprinoidea. www.itis.gov. [2019-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30).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