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黃肇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黃肇邦
導演
英文名
Wong Siu-pong
出生
職業導演
語言粵語英語
活躍年代2011年至今
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資訊

黃肇邦,香港紀錄片導演。1986年生於香港,2010年畢業於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大學時期完成首部紀錄短片《舞回路》,記錄街舞青年的故事,曾入選華語紀錄片節。畢業後曾在台灣工作了大半年,回港後籌備拍攝首部紀錄長片《子非魚》,以香港基層小學生為拍攝對象,獲CNEX基金會資助,並入選多個國際影展。2014年完成的紀錄短片《延長線》代表香港參加第十四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2014年,他在東華三院做義工半年,進出老人院、醫院及靈堂,以生死為主題,拍成了長片《伴生》及短片《有敬》[1]。2017年,他以一年多的時間,追蹤兩個結節性硬化症病患家庭,拍成《3CM》。2020年與友人開設香港首間紀錄片概念店SINCE Concept Store[2]。2024年完成的《十方之地》於鹿特丹國際影展首映。

導演作品

[編輯]
年份 中文名 英文名 時長 主要獎項
2010 舞回路 Back on the Street 47分鐘
2013 子非魚 Fish Story 72分鐘 第8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紀錄片
2014 延長線 Connection 26分鐘
2016 伴生 Snuggle 84分鐘 第23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推薦電影
2017 有敬 Yau King 30分鐘
2019 3CM 3CM 88分鐘 第27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推薦電影
2024 十方之地 Obedience 71分鐘 第48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火鳥大獎紀錄片競賽評審團獎

紀錄長片

[編輯]

子非魚

[編輯]

黃肇邦用了三年時間拍攝鮮魚行學校一個班級的孩子的生活。這些孩子有的是「單非」,有的是「雙非」,有只能靠綜援為生的單親家庭,有越南新移民……影片從小孩視角出發,講述他們眼裡的貧窮和家庭問題。[3]在拍攝中除了導演的攝影機外,還給孩子們一部手提DV,為了從孩子們的第一角度拍攝日常所見。拍攝期間,黃肇邦不斷寫計劃書申請資金,最終得到CNEX基金會的支持,獲批12萬港幣,資金大部分用於中後期製作上。而後,影片獲得楊紫燁擔任監製,Mary Stephen為剪輯顧問。[4]入選台北國際華人紀錄片影展、第十屆香港亞洲電影節,並獲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紀錄片獎。

伴生

[編輯]

影片記錄了一個公眾普遍都會面對和思考的問題,面對父母日漸衰老,如何照顧和贍養父母?片中記錄了三個家庭各自不同的看法。有人不捨得老父親離開人世,卻又不忍心父親受病魔折磨,願他早日解脫;有人因長期照顧患病父母,壓力重大,開始質疑人生的意義;有人因母親病重,重建疏遠多年的關係。黃肇邦用了兩年的時間製作了紀錄片中的三個故事。片中人物大多是他做義工時認識的。拍攝期間,他意外經歷了松哥和松哥太太梅婆婆兩人離世。原本只想拍攝家庭的黃肇邦,沒有想過會拍攝死亡,這一切也令他花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和消化。[5]

3CM

[編輯]

片名「3CM」指的是結節性硬化症病人生死存亡的指標。紀錄片窺探香港藥物政策的灰色地帶,追隨兩名罕見病症患者及其家庭,由病人生存權利開始,探索社會公共利益的問題。

十方之地

[編輯]

2008年,新鐵路計畫宣布將為紅磡帶來重大發展。然而計畫延誤導致該地區舊建築的重大收購計畫被擱置,也致使有些建築物因年久失修而倒塌。拍攝始於2017年,從紅磡一間小巧的回收店開始。在高聳的摩天大樓與遊客絡繹不絕的觀音廟間,老人從垃圾堆中撿拾只值幾塊錢的紙皮,垃圾回收者幹著超出身體極限的工作,亦有家庭仰賴餐廳剩菜廚餘,小販在天光墟販賣二手貨品。隨著重建計畫即將完成,舊建築將被拆卸,回收店亦將消逝,這些拾荒者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入選鹿特丹國際影展、香港國際電影節、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