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爾戈蘭級戰列艦
概況 | |
---|---|
名稱 | 黑爾戈蘭級戰列艦 |
使用者 | 德意志帝國海軍 |
前級 | 拿騷級戰列艦 |
次級 | 皇帝級戰艦 |
建造期 | 1908年-1912年 |
服役期 | 1911年-1920年 |
規劃數 | 4 |
完成數 | 4 |
損失數 | 0 |
退役數 | 4 |
技術數據 | |
船型 | 戰列艦 |
排水量 |
|
船長 | 167.20公尺(548英尺7英寸) |
型寬 | 28.50公尺(93英尺6英寸) |
吃水 | 8.94公尺(29英尺4英寸) |
動力輸出 | 27,617匹軸馬力(20,594千瓦特) |
動力來源 | 3軸4缸立式三脹蒸汽機 |
船速 | 20.5節(38.0公里每小時) |
續航力 | 5,500海里(10,200公里)以10節 |
定員 | 1113人 |
武器裝備 |
|
裝甲 | |
注釋 | 來源:[1] |
黑爾戈蘭級戰列艦(德語:Großlinienschiff der Helgoland-Klasse)是德國的第二個無畏類戰列艦船級。從1908年至1912年,該級別共建成4艘艦隻,分別為:首艦黑爾戈蘭號、奧爾登堡號、東弗里斯蘭號以及圖林根號。其設計較之前級拿騷級有了顯著改善:它們以更大的305毫米主炮取代了裝備於早期艦隻上的280毫米炮,並有更高效的推進系統[2]。作為德意志帝國海軍唯一設置三座煙囪的無畏艦,黑爾戈蘭級在外觀上可以輕易的與前級區分開。但另一方面,艦隻仍沿用了前級的六邊形主炮布局[2]。
黑爾戈蘭級艦隻在編入公海艦隊後組成了第一戰列分艦隊的第一支隊,與隸屬於同一分艦隊第二支隊的拿騷級艦隻並肩作戰。它們都參與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主要戰鬥,包括在北海的日德蘭海戰以及在波羅的海的里加灣海戰。全部4艘艦均在戰爭中倖存,但沒有成為被扣押在斯卡帕灣的德國艦隊的一份子。當德國主力艦群在斯卡帕灣自沉後,4艘黑爾戈蘭級艦隻作為沉沒艦隻的替代品被賠償予協約國。東弗里斯蘭號被美國海軍帶走,並於威廉·米切爾在1921年7月進行的空中力量演示中用作靶艦。黑爾戈蘭號及奧爾登堡號被分別割讓予英國和日本,至1921年報廢。圖林根號則於1920年移交法國,用作法國海軍的靶艦,並最終於1923年至1933年間拆解。[3]
設計
[編輯]在英國、法國及俄國於1907年簽署了三國協約後,使德國變得非常孤立。在歐洲大陸,德國於西端被法國包圍,於東側受到俄國環伺;而英國則攜其強大的海軍力量,同樣有能力封鎖德國進入世界航運通道。海軍上將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對這一局勢作出回應,要求研發更新和更強的主力艦。他對此事的想法是,「我必須牢記我的目標… 出於技術和組織原因,以及政治金融的原因,更應儘可能穩定地開展建設」[4]。其訴求促成了《艦隊法第二修正案》的制定,並於1908年3月27日獲得通過。[4]
對於德國的第二個無畏艦船級,所需進行的變動從首次設計起便存在很大的爭議。1906年5月,帝國海軍部得知英國正在建造裝備13.5英寸(340公釐)炮的戰列艦[5]。為此,海軍總部主張將主炮的口徑從280公釐(11英寸)提高至305公釐(12.0英寸)。提爾皮茨並不情願接受這一改變,因為他希望避免升級與英國的軍備競賽。[6]
提爾皮茨在增加新艦隻的裝備上猶豫不決,直至他於1907年春獲悉美國海軍也在建造裝備305毫米主炮的戰列艦。1907年3月,提爾皮茨下令建造部門起草305公釐(12.0英寸)主炮和320公釐(13英寸)加厚裝甲帶的設計[6]。主炮的布局仍然存在一些爭議。英國為巴西建造的兩艘米納斯吉拉斯級戰列艦搭載了相同數量的艦炮,但效率更高。這是因為一對超射炮塔連同兩個以雁列式布局安裝在艦舯的炮塔可以布置在艦隻的任意一端。提爾皮茨青睞於為黑爾戈蘭級採取這種布局,但建造部門卻認為兩個超射炮塔極易被一擊失效。結果,新船級保留了前級拿騷級的六邊形排列。[7]
《艦隊法第二修正案》規定大型軍艦的使用年限將從25年降低至20年,這是為了迫使帝國議會為建造更多的艦船撥款。使用周期的縮短意味着岸防艦齊格弗里德級以及前無畏艦勃蘭登堡級都需要被替換。提爾皮茨在1906年的《艦隊法第一修正案》中未能獲得的戰列艦此時已獲議會批准。此外,新艦隊法還額外增加了10億馬克的海軍預算[4]。在四艘薩克森級鐵甲艦被四艘拿騷艦替換後,三艘齊格弗里德級艦隻——齊格弗里德號、貝奧武夫號、伏里施喬夫號,以及獨級的一艘岸防艦奧爾登堡號,都被納入接下來的替換計劃。黑爾戈蘭級艦隻——黑爾戈蘭號、東弗里斯蘭號、圖林根號和奧爾登堡號,分別被賦予「齊格弗里德代艦(Ersatz Siegfried)」、「奧爾登堡代艦(Ersatz Oldenburg)」、「貝奧武夫代艦(Ersatz Beowulf)」和「伏里施喬夫代艦(Ersatz Frithjof)」作為臨時名稱進行訂購。[8][註 1]
整體特徵
[編輯]黑爾戈蘭級戰列艦的全長為167.2米,比前級略長。其舷寬為28.5米、滿載時的吃水可達8.94米。這些艦隻比拿騷級顯著較重,在標準載荷下的排水量為22808噸,滿載排水量為24700噸,比前級艦隻多出近4000噸[1][註 2]。黑爾戈蘭級的艦體被分為17個水密艙室,其中包括長度占艦體總長約86%的雙層船底[10]。
與前身拿騷級相比,這些艦隻的操控性能有了較大改善。黑爾戈蘭級是更好的遠洋艦船,不會像拿騷級那樣遭受劇烈的顛簸。其應舵靈敏,轉彎半徑很小,在涌浪時亦僅有輕微的速度損失。艦隻在滿舵時會出現最多54%的速度損失和最高7°的橫搖幅度[3]。相比之下,前身拿騷級所在滿舵時的速度損失和橫搖幅度分別高達70%和12°[10]。
推進裝置
[編輯]黑爾戈蘭級保留了舊的三脹往復式蒸汽機作為動力裝置,而不是像英國皇家海軍使用新式蒸汽輪機。這一決定完全是基於成本:當時帕森斯公司在蒸汽輪機上占有壟斷地位,要求每生產一台蒸汽輪機都必須支付100萬馬克的專利費[11]。三脹蒸汽機為三軸的四缸發動機,分別布置在三個輪機艙內。每軸負責驅動一副直徑為5.1米的四葉螺旋槳。蒸汽由兩個火箱內的各15台船用式鍋爐提供,共計30台。發動機的額定功率為27,617匹指示馬力(20,594千瓦特),最高速度為20.5節(38.0公里每小時)。而在海試過程中,動力裝置的功率達到了35,014匹指示馬力(26,110千瓦特),最高速度為21.3節(39.4公里每小時)。艦隻可以貯存3200噸燃煤,其後又修改為可額外攜帶197噸燃油,以噴灑在煤上提高其燃燒效率。[註 3]在滿載燃料的情況下,艦隻可以10節(19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續航5,500海里(10,200公里)。艦隻的電力是由8台渦輪發電機提供,可輸出總電功率為2000千瓦特(225伏特)。[8]
武器系統
[編輯]與前身拿騷級一樣,黑爾戈蘭級戰列艦的主炮是採用一種獨特的六邊形布局。12門305毫米50倍徑速射炮[註 4]被安放在長管的Drh LC/1908型底座上,這是以往拿騷級使用的LC/1907型和LC/1906型底座的改進版本。主炮成對布置在6座雙聯裝炮塔中,其中艦艏、艦艉各1座,兩邊側翼各2座[2]。炮管最初可以調低至-8°和提升至13.5°,但其後又修整為允許至-5.5°的俯角和至16°的仰角[8]。主炮於13.5°仰角發射405公斤(893英磅)彈藥的初速為855公尺每秒(2,810英尺每秒),最大射程為18,700公尺(20,500碼);而升級至16°仰角後,其射程則擴大至20,500公尺(22,400碼)[14]。主炮共計可發射1020輪,即每門85發彈藥[8]。
艦隻的副炮則是由安裝在炮廓內的14門150毫米45倍徑速射炮組成。這些炮支在發射45.3公斤(100英磅)重的彈藥時,初速為840公尺每秒(2,800英尺每秒)。炮管可以抬升至19°角,最大射程為14,950公尺(16,350碼)。艦隻同樣也裝備有14門88毫米45倍徑速射炮,它們發射10公斤(22英磅)彈藥時的初速為650公尺每秒(2,100英尺每秒),並可在抬升至25°角後達到9,600公尺(10,500碼)的最大射程[14]。1914年後,有2門88毫米炮被移除並由兩門88毫米高射炮取代,而在1916年至1917年間,剩餘的12門88毫米炮廓都被移除[8]。所替換的防空高射炮在發射較輕的9.6公斤(21英磅)彈藥時的初速可達770公尺每秒(2,500英尺每秒)。它們可以升高至25°並有可能命中11,800公尺(12,900碼)遠的目標。此外,黑爾戈蘭級還武裝有六門500毫米水下魚雷發射管。其中1門分布在艦艏、1門於艦艉,另外4門則安裝在兩邊舷側防魚雷艙壁的每一端。[14]
裝甲系統
[編輯]黑爾戈蘭級戰列艦配備有克虜伯生產的滲碳裝甲,大致上與前身拿騷級相同。僅有的主要差異是主炮和副炮的裝甲有略微增加,以及前司令塔使用了厚得多的頂罩。艦隻的水線裝甲帶在最強點厚達300公釐(12英寸),它用於保護艦隻的核心部位,而不太關鍵的部位,如艦艏和艦艉等則僅有80公釐(3.1英寸)厚。在裝甲帶之後,是同樣有300公釐(12英寸)厚的防魚雷艙壁。艦隻的甲板也由裝甲覆蓋,厚度從55—80公釐(2.2—3.1英寸)不等。前司令塔的頂部有300公釐(12英寸)厚,兩側則為400公分(160英寸)。後司令塔不設厚裝甲,僅有50公釐(2.0英寸)厚的頂部和200公釐(7.9英寸)厚的側部。主炮炮塔有100公釐(3.9英寸)厚的頂部和300公釐(12英寸)厚的側部。副炮炮廓的裝甲尺度為170公釐(6.7英寸),並有80公釐(3.1英寸)厚的炮擋。此外,黑爾戈蘭級還安裝有防魚雷網,但它們在1916年之後被移除。[8]
建造
[編輯]黑爾戈蘭級戰列艦是分別以「齊格弗里德代艦(黑爾戈蘭號)」、「奧爾登堡代艦(東弗里斯蘭號)」、「貝奧武夫代艦(圖林根號)」和「伏里施喬夫代艦(奧爾登堡號)」作為臨時代號進行訂購,以替代3艘齊格弗里德級岸防艦和1艘獨級的岸防艦奧爾登堡號。作為首艦的黑爾戈蘭號是在基爾的霍瓦茲船廠建造,它於1908年12月24日開始鋪設龍骨,至1909年8月25日下水,並於約兩年後、即1911年8月23日正式入役。[2]
東弗里斯蘭號建於威廉港帝國船廠。它是1908年10月19日開建,1909年8月30日——即比姊妹艦黑爾戈蘭號晚5天下水,並於1911年8月1日入役。圖林根號則是由不來梅的威悉船廠負責建造。它於1908年11月7日鋪設龍骨,1909年11月27日下水,至1911年9月10日入役。奧爾登堡號作為同級的最後一艘艦,於1909年3月1日在但澤的希肖船廠架設,1910年6月30日下水,並於1912年5月1日入役。[2][15]
同級艦
[編輯]艦隻 | 造船廠 | 名稱來源 | 架設日期 | 下水日期 | 入役日期 | 結局 |
---|---|---|---|---|---|---|
黑爾戈蘭號 | 基爾霍瓦茲船廠 | 黑爾戈蘭島 | 1908年11月11日 | 1909年9月25日 | 1911年8月23日 | 1921年拆解於莫克姆 |
東弗里斯蘭號 | 威廉港帝國船廠 | 東弗里斯蘭 | 1908年10月19日 | 1909年9月30日 | 1911年8月1日 | 1921年7月21日作為靶艦擊沉於哈特拉斯角附近 |
圖林根號 | 不來梅威悉船廠 | 圖林根 | 1908年11月2日 | 1909年11月27日 | 1911年7月1日 | 1921年8月作為靶艦擊沉於加夫爾附近 |
奧爾登堡號 | 但澤希肖船廠 | 奧爾登堡公國 | 1909年3月1日 | 1910年6月30日 | 1912年5月1日 | 1921年拆解於多德雷赫特 |
服役歷史
[編輯]黑爾戈蘭級艦隻是作為一個部隊在公海艦隊中運作,它們組成了第一戰列分艦隊的第一支隊。該級艦隻參加了數次在北海的艦隊行動,其中包括在1916年5月31日的出擊,並直接導致日德蘭海戰的爆發。它們同樣在波羅的海執行過有限的任務,主要是1915年8月期間無果的里加灣海戰。
突襲斯卡布羅、哈特爾浦及惠特比
[編輯]黑爾戈蘭級戰列艦在戰爭中參加的首次重大行動是1914年12月15日至16日的突襲斯卡布羅、哈特爾浦及惠特比。這次突襲主要是由弗朗茨·馮·希佩爾率領的大巡洋艦部隊——第一偵察集群實施。而黑爾戈蘭級戰列艦,連同拿騷級、皇帝級和國王級等公海艦隊主力則進行遠程支援。公海艦隊的指揮官、海軍上將腓特烈·馮·英格諾爾決定占據大致在北海中部,即斯卡布羅以東約130海里的位置。[16]
英國皇家海軍此時已從不久前擱淺的馬格德堡號小巡洋艦上截獲了德軍的電碼本,意識到有項行動正在進行,但不確定德國人將在何處發動襲擊。為此,英國海軍部下令派出戴維·貝蒂率領的第1戰列巡洋分艦隊、六艘戰列艦組成的第2戰列分艦隊,以及若干巡洋艦和驅逐艦,試圖對德國大巡洋艦實施攔截。[16]然而,貝蒂的特混編隊卻直接沖入了公海艦隊主力艦群中。清晨6:20,貝蒂的驅逐艦陣幕與德國的V155號魚雷艦發生接觸。這導致英國驅逐艦與德國巡洋艦頻繁在超近距離中展開了長達兩小時的混戰。在首輪交鋒中,黑爾戈蘭級戰列艦距離6艘英國無畏艦僅有不到10海里(19公里),這是極佳的射程範圍,但在黑暗中,無論是英國或德國指揮官均未察覺到對方艦隊的虛實。英格諾爾謹遵德皇所下達的在沒有其明確批准之下不要讓艦隊冒險的諭令。他斷定己方部隊面對的是大艦隊主力,因此在首次交鋒的10分鐘後,便下令向左轉舵往東南方向航行。轉舵因持續攻擊而延誤,但還是在6:42完成。[17]在隨後大約40分鐘的時間裡,兩支艦隊是以平行的航線行駛。至7時20分,英格諾爾下令進一步向左轉舵,將他的艦隊駛回德國水域。[18]
德國海軍的許多人都對英格諾爾的怯懦感到憤怒,他的聲譽受到了極大的損害。海軍大將提爾皮茨評論稱「12月16日,英格諾爾將德國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每當我想到,內心都會怒火中燒」[19]。大巡洋艦毛奇號艦長的批評更為苛刻,他指出英格諾爾轉向離開「是因為害怕11艘本應輕易被消滅掉的英國驅逐艦… 在當前的領導下,我們將一事無成」[19]。
在1915年1月的多格灘海戰期間,黑爾戈蘭級戰列艦也從港口出擊對德國的大巡洋艦提供支援,但並未主動與英軍接觸[20]。
里加灣海戰
[編輯]1915年8月3日,公海艦隊的幾個重型部隊被調動至波羅的海,計劃參與侵略里加灣的行動。行動目的是殲滅該地區的俄國海軍,其中包括前無畏艦光榮號,並利用布雷艇德國號以水雷封鎖穆胡島的入口。德國部隊由海軍中將希佩爾指揮,轄下包括4艘拿騷級和4艘黑爾戈蘭級戰列艦,大巡洋艦塞德利茨號、毛奇號和馮·德·坦恩號,以及一些小型艦艇。[21]然而,4艘黑爾戈蘭級艦隻並未委以參加實際戰鬥。在行動期間,它們駐紮在海灣外圍,以防止俄國的增援部隊破壞雷區的布設。[22]
由於俄國人的水雷區範圍比預期要大,所以清除雷區的時間比德國人計劃的要長。而俄國海軍的頑強抵抗也加劇了延誤,德國號最終無法完成布雷。協約國潛艇在這一地區出沒的報告則促使德國海軍於8月20日上午撤離。[23]事實上,大巡洋艦毛奇號已於前一天便遭英國潛艇E1號發射的魚雷擊中,但只受到了輕微的損壞。[24]
日德蘭海戰
[編輯]黑爾戈蘭級戰列艦參加了在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發、未分勝負的日德蘭海戰。在戰鬥的大部分時間裡,它們所屬的第一戰列分艦隊都位處戰列線的中心,緊隨在海軍少將保羅·貝恩克率領的第三戰列分艦隊之後,但領先於弗朗茨·毛弗率領、由年邁的前無畏艦組成的第二戰列分艦隊。東弗里斯蘭號擔任支隊的旗艦,由海軍中將埃哈德·施密特指揮。[25]
在戰鬥首日,黑爾戈蘭級艦隻於19:20首次投入直接對抗。東弗里斯蘭號、黑爾戈蘭號和圖林根號開始向厭戰號開火,後者當時隨同英國第5戰列分艦隊的其它伊麗莎白女王級艦隻一直在追擊德國的大巡洋艦部隊[26]。除東弗里斯蘭號外,射擊僅持續了四分鐘,因為德艦隊形正在朝東北偏東方向轉舵,英國戰列艦很快便從視線中消失。圖林根號及黑爾戈蘭號在目標消失之前僅發射了20發重炮[27]。然而東弗里斯蘭號卻能夠保持視覺接觸,直至19:45才停止射擊[28]。至20:15,在第三次「掉頭交戰」[註 5]中,黑爾戈蘭號被一枚15英寸(38公分)口徑炮擊中艦體前部。炮彈在艦身上鑿穿了一個直徑達20英尺(6.1公尺)的洞,碎片則灑落在艦艏左側的一門150毫米副炮上,導致約80噸海水灌入艦體。[30]
6月1日午夜左右,位於德艦隊形中部的黑爾戈蘭級和拿騷級艦隻與英國第4驅逐區艦隊相遇。隨之而來的是一場混亂的夜間戰鬥。在此期間,拿騷號與英國驅逐艦噴火號相撞。第4區艦隊臨時中斷行動以進行重遍,但接近凌晨01:00時,卻無意中第二次駛入了德國的戰列線中[31]。奧爾登堡號及黑爾戈蘭號遂對兩艘領頭的英國驅逐艦開火,但一枚英方炮彈擊中了奧爾登堡號的前探照燈。炮彈碎片灑落至艦橋,炸傷了該艦指揮官霍普夫納上校,並炸死了其副手拉比烏斯上尉以及艦橋上的其它人員,包括一位舵手。奧爾登堡號瞬時無人操縱艦隻,發生有可能與前方或後方艦隻相撞的危險。艦長霍普夫納儘管已然負傷,仍隨即親自掌舵,將艦隻重新駛入編隊之中。[32]
01:00後不久,圖林根號和拿騷號與英國裝甲巡洋艦黑太子號相遇。圖林根號首先開火,並以總計27枚大口徑炮彈和24枚副炮彈藥連續重擊黑太子號。拿騷號、東弗里斯蘭號,以及腓特烈大帝號都先後加入圍剿[33]。黑太子號伴隨着熊熊大火漂離隊形,呈現出一種恐怖而又令人驚嘆的景象,經過數次小規模的燃爆之後,它最終連同全體船員在一次巨大的爆炸中消失在了水平面之下[33]。至此,作為一支獨立作戰部隊的第4驅逐區艦隊已經基本被摧毀,剩餘幾艘嚴重受損的艦隻已經四散,無法再繼續參與戰鬥[34]。
返回德國水域後,黑爾戈蘭號和圖林根號,連同拿騷級艦隻拿騷號、波森號和威斯特法倫號,負責在玉石灣錨區組成夜間防禦陣位[35]。在戰鬥中,黑爾戈蘭級艦隻僅受到了輕微的損壞。黑爾戈蘭號被一枚15英寸(380公釐)口徑炮擊中,但損失極小。奧爾登堡號遭到一枚副炮的命中,造成8人死亡、14人受傷。東弗里斯蘭號和圖林根號毫髮無損的脫離了戰鬥,儘管在返回德國水域時,東弗里斯蘭號不慎觸雷而必須在威廉港進行維修。[35]
戰後
[編輯]黑爾戈蘭級戰列艦在戰爭期間沒有進一步的重大行動,戰後根據《凡爾賽條約》的規定被割讓給協約國[20]。所有4艘艦隻都是在1919年11月5日從德國海軍除籍。黑爾戈蘭號被英國人奪取,並於1921年在莫克姆報廢。它的艦艏飾被保留下來,並最終送回德國,如今展示於德累斯頓的軍事史博物館[3]。奧爾登堡號向日本投降,但日本人並未占有該艦。相反,他們將艦隻售予了一家英國打撈公司,至1921年報廢於多德雷赫特。[3]圖林根號被送至法國,並在1920年前往瑟堡途中幾乎被其船員鑿沉。隨後,艦隻被用作靶艦,直至1923年於加夫爾附近擱淺。它被原地拆解,但艦體的大部分仍然留存在海中。[20]
東弗里斯蘭號被美國海軍帶走,後於1921年7月21日在由威廉·米切爾指揮、於弗吉尼亞州亨利角進行的空中力量演示中被用作固定標靶。在持續幾次轟炸命中和近距脫靶後,該艦於12:40沉沒[3]。然而,如果它當時處於航行狀態則有可能會避免這一情況,因為一旦被擊中,損控小組會保持讓艦隻漂浮[20]。
注釋
[編輯]- 腳註
- ^ 所有德國艦船在訂購時都會被賦予臨時代號;其中新增編入艦隊的使用字母代號,而用於替換舊艦的則使用「(舊艦名)代艦」。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德夫林格級大巡洋艦:首艦德夫林格號被視為艦隊新增,便以代號「K」訂購;而它的兩艘姊妹艦呂措號和興登堡號則以「奧古斯塔皇后代艦」和「赫塔代艦」的名義訂購,表示作為兩艘舊艦的替代品。[9]
- ^ 拿騷級戰列艦的設計排水量為18570噸,滿載排水量為21000噸[10]。
- ^ 由於戰時形勢,德國獲得高質量煤炭的機會有限,但卻容易取得用於船舶的劣質煤。高質量煤通常會留給小型艦船,因其船員較難按照劣質煤的增效需求及時清潔鍋爐。結果,德國的主力艦大多獲供應劣質煤,因為他們更大規模的船員編制能夠更好地完成增效的維護工作。1915年以後,又引進了在劣質煤上噴油的做法,以提高燃燒效率。[12]
- ^ 根據德意志帝國海軍的命名法,該炮的官方名稱為30.5 cm SK L/50。其中SK(Schnelladekanone)表示「速射炮」,而L/50表示炮管長度,即50倍徑。[13]
- ^ 德文為「Gefechtskehrtwendung」,這同時是整個公海艦隊的16點轉舵。在日德蘭海戰以前,還從未於敵人的炮火下實施。[29]
- 引用
- ^ 1.0 1.1 Gröner,第23–24頁.
- ^ 2.0 2.1 2.2 2.3 2.4 Gardiner & Gray,第146頁.
- ^ 3.0 3.1 3.2 3.3 3.4 Gröner,第25頁.
- ^ 4.0 4.1 4.2 Gardiner & Gray,第135頁.
- ^ Staff (German Battleships),第33頁.
- ^ 6.0 6.1 Staff (German Battleships),第34頁.
- ^ Staff (German Battleships),第34–35頁.
- ^ 8.0 8.1 8.2 8.3 8.4 8.5 Gröner,第24頁.
- ^ Gröner,第56頁.
- ^ 10.0 10.1 10.2 Gröner,第23頁.
- ^ Staff (German Battleships),第35頁.
- ^ Philbin,第56頁.
- ^ Grießmer,第177頁.
- ^ 14.0 14.1 14.2 Gardiner & Gray,第140頁.
- ^ Gröner,第24–25頁.
- ^ 16.0 16.1 Tarrant,第31頁.
- ^ Tarrant,第32頁.
- ^ Tarrant,第33頁.
- ^ 19.0 19.1 Tarrant,第35頁.
- ^ 20.0 20.1 20.2 20.3 Hore,第68頁.
- ^ Halpern,第196頁.
- ^ Halpern,第197頁.
- ^ Halpern,第197–198頁.
- ^ Staff (German Battlecruisers),第15頁.
- ^ Tarrant,第286頁.
- ^ Tarrant,第142頁.
- ^ Tarrant,第142–143頁.
- ^ Tarrant,第143頁.
- ^ Tarrant,第153–154頁.
- ^ Tarrant,第173, 175頁.
- ^ Tarrant,第222頁.
- ^ Tarrant,第223頁.
- ^ 33.0 33.1 Tarrant,第225頁.
- ^ Tarrant,第225–226頁.
- ^ 35.0 35.1 Tarrant,第263頁.
參考文獻
[編輯]- Gardiner, Robert; Gray, Randal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06–1921.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ISBN 978-0-87021-907-8.
- Gröner, Erich. Jung, Dieter; Maass, Martin , 編.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OCLC 22101769.
- Halpern, Paul G. A Naval History of World War I.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5. ISBN 978-1-55750-352-7. OCLC 57447525.
- Hore, Peter. Battleships of World War I. London: Southwater Books. 2006. ISBN 978-1-84476-377-1. OCLC 77797289.
- Philbin, Tobias R. III. Admiral Hipper: The Inconvenient Hero.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82. ISBN 978-90-6032-200-0.
- Staff, Gary. German Battlecruisers: 1914–1918. Oxford: Osprey Books. 2006. ISBN 978-1-84603-009-3. OCLC 64555761.
- Staff, Gary. German Battleships: 1914–1918 1. Oxford: Osprey Books. 2010. ISBN 978-1-84603-467-1. OCLC 705750106.
- Tarrant, V. E. Jutland: The German Perspective. London: Cassell Military Paperbacks. 2001 [1995]. ISBN 978-0-304-35848-9. OCLC 48131785.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