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20e α方案
L 20e α方案設計草圖
| |
概況 | |
---|---|
名稱 | L 20e α方案 |
使用者 | 德意志帝國海軍 |
前級 | 巴伐利亞級戰列艦 |
次級 | 沙恩霍斯特級戰列艦 |
規劃數 | 不詳 |
完成數 | 無 |
技術數據 | |
船型 | 戰列艦 |
排水量 |
|
船長 | 238米 |
型寬 | 33.5米 |
吃水 |
|
動力輸出 | 100000匹軸馬力 |
動力來源 | |
船速 | 26節 |
武器裝備 |
|
裝甲 |
L 20e α方案(德語:Projekt L 20 e α)是德意志帝國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制定的一個戰列艦船級建造方案。作為巴伐利亞級戰列艦的繼任者,該船級的設計工作始於1914年,但1914年7月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計劃被迫擱置。工作於1916年初重啟,並吸取當年日德蘭海戰的經驗教訓,對設計進行了細化調整。公海艦隊總司令賴因哈德·舍爾希望擁有比以往艦船更大口徑的主炮和更高的航速來對抗英國皇家海軍的最新艦艇。各類方案因此得到提呈,裝備口徑從與巴伐利亞級相同的八門380毫米炮至八門420毫米炮不等。
設計工作於1918年9月完成,但至那時,它們已沒有機會建造。德國日益惡化的戰爭形勢,以及對資源進行重新分配以支持U艇戰,意味着這些艦隻永遠無法興建。一旦建成,這款戰列艦將比前級巴伐利亞級要大得多,長度達到238米——而前級艦僅為180米。它們的速度也顯著更快,最高時速為26節(48公里每小時),相比之下,巴伐利亞級的最高時速為21節(39公里每小時)。這些艦隻本將成為第一艘裝備超過380毫米口徑炮的德國軍艦。
背景
[編輯]就在20世紀初前不久,德國開始實施海軍擴張計劃,旨在以海軍中將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為指導,挑戰英國對海洋的控制權。在接下來的十年間,德國人建造了勃蘭登堡級、德皇腓特烈三世級、維特爾斯巴赫級、不倫瑞克級和德國級等20餘艘前無畏戰列艦。無畏艦革命打亂了德國人的計劃,但提爾皮茨依然繼續他的進程,確保至1914年進一步建成了拿騷級、黑爾戈蘭級、皇帝級、國王級和巴伐利亞級等21艘無畏戰列艦。[1][2]
在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德意志帝國海軍開始規劃1916年度建造項目的戰列艦設計,它將沿用當時仍然在建的巴伐利亞級艦隻方案。這些艦隻的主炮是由布置在四座雙聯裝炮塔中的八門380毫米速射炮組成。當時,英國皇家海軍已經開始建造武器布局相似的伊麗莎白女王級和復仇級戰列艦,而德國人擬使1916年度的戰列艦優於任何一種英國船級,因此各類設計都是圍繞着十門或十二門380毫米炮來起草。這些設計包括有德國海軍所青睞的雙聯裝炮塔標準版本,以及與1913年開始龍骨架設的法國諾曼第級戰列艦相類似的雙聯裝加四聯裝炮塔變體版本。而戰爭的爆發導致這些計劃被迫放棄。[3]
至1916年,新戰列艦的設計工作於4月重新啟動,並提交了首批三項方案:L 1、L 2和L 3方案,它們與當時正在開發的約克代艦級戰列巡洋艦非常相似。這些戰列艦與戰列巡洋艦的尺寸完全一致,並且L1和L3裝備有相同的八門380毫米炮(L2可裝備十門),但它們的最高速度為25至26節(46至48公里每小時),而約克代艦級的速度則可達29至29.5節(53.7至54.6公里每小時),並受到重型裝甲保護。設計的工作進展緩慢,這主要是需要考慮備選武器方案的抉擇,包括八門或十門380毫米炮、又或是八門420毫米炮。[3]
方案[4] | 排水量[4] | 主艦炮[4] | 速度[4] | 長度[4] | 寬度[4] | 吃水[4] |
---|---|---|---|---|---|---|
L 1 | 34000噸 | 8 × 380毫米炮 | 26節(48公里每小時) | 220米 | 30米 | 8.6米 |
L 2 | 25節(46公里每小時) | |||||
L 3 | 38000噸 | 26節(48公里每小時) | 230米 | 30.4米 | 8.8米 |
發展和取消
[編輯]1916年1月,海軍中將賴因哈德·舍爾成為公海艦隊總司令[5]。經歷了1916年5月31日-6月1日的日德蘭海戰後,舍爾力推更新、更強大的戰列艦,這與德皇威廉二世所號召、稱為「一體化的戰列艦(Einheitsschiff)」相符,將戰列艦的裝甲和火力與戰列巡洋艦的速度結合在一起。而海軍指揮部的另一個派系,負責領導國家海軍辦公室的國務大臣、海軍上將愛德華·馮·卡佩勒則反對這一想法,並青睞於傳統的、差異化的主力艦設計。儘管如此,舍爾還是主張新艦應擁有420毫米口徑的主炮、350毫米厚的裝甲帶、速度可達32節(59公里每小時)以及最大排水量接近於50000噸。[6]全新的420毫米炮是在1916年12月29日設計,至1918年9月11日獲批,然而卻並未實際建造。[7][8]
至1916年底,滿足舍爾要求的三個方案的設計工作已經完成,其排水量均為42000噸左右。它們的代號為L 20b、L 21b和L 22c;其中L 20b將有八門420毫米炮,而L 21b和L 22c則分別有十門和八門380毫米炮。[3]在1917年2月的無限制潛艇戰爆發後,卡佩勒表示不應停止主力艦的建造來支持U艇的建造[9]。L 20b的工作得以繼續,由於海軍指揮部更青睞於搭載420毫米炮,因此進一步完善的變體在1917年8月21日提呈,代號為L 20e;同時提交的還有一款代號為L 24的新方案,它與L20e大致相仿,但尺寸稍長,速度也有1.5節(2.8公里每小時)的提升,並且有兩個額外的鍋爐和相應較寬的煙囪。它們在魚雷武器的布置方面也有所不同。L 20的設計將它們置於船體的水線下方,而L 24的設計則使用水上發射器。[3][9]設計的排水量固定為45000噸[10]。然而,兩款艦隻的最高速度僅為23節(43公里每小時),這是舍爾所無法接受的[11]。
方案[4] | 排水量[4] | 主艦炮[4] | 速度[4] | 長度[4] | 寬度[4] | 吃水[4] |
---|---|---|---|---|---|---|
L 20b | 42000噸 | 8 × 420毫米炮 | 22.5節(41.7公里每小時) | 235米 | 32米 | 9米 |
L 21a | 10 × 380毫米炮 | 不詳 | ||||
L 22c | 41700噸 | 8 × 380毫米炮 | ||||
L 20e | 42000噸 | 8 × 420毫米炮 | 25節(46公里每小時) | 235-237米 | ||
L 24 | 43000噸 | 26.5節(49.1公里每小時) | 240米 | |||
L 24e α | 45000噸 | 27.5節(50.9公里每小時) | 33.5米 |
至1917年10月,L 20e和L 24e被完善為L 20e α和L 24e α兩個版本;排水量分別為44500噸和45000噸。它們的副炮數量減少為十二門[3],而巴伐利亞級則有十六門[12]。與L 20e α相比,L 24e α在水線上方還安裝了另外一對魚雷管。這兩款設計的裝甲布局與巴伐利亞級大致相仿。相關方案於1918年1月提呈海軍指揮部;威廉二世繼續強調「一體化戰列艦」概念的重要性,並且他建議通過移除艏部的背負式炮塔和水下魚雷管來顯著提高設計的速度。為此,舍爾對是否可用三聯裝或四聯裝炮塔來節省重量以提高速度至30節(56公里每小時)進行了徵詢,這使得設計延至1918年中期才完成。到那時,已經完成的研究表明,重量的減輕效果極其有限,並且臃腫的三聯裝或四聯裝炮塔會嚴重降低射速。[3]
因此,兩項最終方案在1918年中期出爐;第一項是與已提呈方案基本相同的L 20e α變體,第二項也類似但僅設六門主炮、最高速度可達28節(52公里每小時)。至1918年11月,L 20e α變體獲選擇為下一級待建戰列艦的基礎。[3]在設計過程中,最令人擔心的是這些艦隻是否可以迅速建造並投入使用。這些艦隻將放棄在水線以下使用舷側裝甲帶,因其附接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據信,26節(48公里每小時)的較高速度可以彌補魚雷攻擊的易損性,這使得裝甲變得沒有必要。[13][註 1]
這些艦隻從未開建,主要是因為在戰爭後期,仍可使用的造船廠很大程度上被轉用來支持U艇戰。設計和測試新式420毫米炮塔的所需工作與U艇的建造發生衝突,而後者已成為海軍的優先事項。已被授予合同進行測試的克虜伯向國家海軍辦公室通報稱,新炮塔的設計工作將不得不等待,而卡佩勒也並無太多異議的接受了這一消息。國家海軍辦公室在1918年2月1日提交了一份報告,指出主力艦的建造被擱置了,這主要是因為戰爭的重心已轉移至U艇。[13]儘管這一級別的艦隻從未建造,但海軍歷史學家蒂莫西·馬利根(Timothy Mulligan)指出,L 20 α設計代表着「未解決的兩難衝突設計理念和對戰列艦特性過於野心的要求,……帝國海軍為其繼任者留下了模稜兩可的遺產」。[8]
特徵
[編輯]整體特徵和機械設備
[編輯]L 20e α方案的水線長度為238米,有33.5米的舷寬和9米的吃水深度。艦隻所設計的標準排水量為44500噸,滿載排水量則達49500噸。艦隻擬在艏部的大型艦艛之上安裝單個三角前桅,以及在艉部煙囪之後安裝輕杆主桅,這是該時期德國戰列艦的典型特徵。艦隻將由兩台或四台蒸汽輪機驅動四軸,組合輸出功率為100,000匹軸馬力(75,000千瓦特)。蒸汽裝置由六台燃油鍋爐和十六台燃煤鍋爐組成,併集成至一個單一的大型煙囪。燃料貯存量為3000噸煤和2000噸重油。[15][16]從外觀上看,該艦與約克代艦級戰列巡洋艦非常相似[17]。
武器系統
[編輯]主炮安裝於四座雙聯裝炮塔內,如同前級巴伐利亞級一樣,在中心線上以背負式排列。艉部的一對炮塔以輪機艙隔開。四座炮塔各裝備有兩門420毫米45倍徑速射炮[註 2],共計八門舷炮。[16][19]420毫米炮在發射1000千克重的彈藥時,可提升至30°仰角命中33000米開外的目標。炮口初速估算為800米每秒。[7]艦隻還配備有十二門150毫米45倍徑速射炮作為副炮,它們安裝在主甲板的炮廓內,圍繞着艦艛。防空武器由八門88毫米45倍徑速射炮或八門105毫米45倍徑速射炮組成。其中四門將被安裝於上甲板前部司令塔的兩側,另外四門則在主甲板上與艉部背負式炮塔並排。L 20e α方案還將配備三具直徑為600或700毫米的水下魚雷發射管,其中一具置於艦艏,其餘兩具則安裝在輪機艙後部的兩邊舷側。[15][16]
裝甲保護
[編輯]L 20e α方案的艦隻有一條350毫米厚的裝甲帶,範圍從艏部炮座稍前至第四炮座稍後。在末端炮塔後部,裝甲帶厚度減弱至300毫米,但它沒有一直延伸至艦艉。在艦隻前部,裝甲帶弱化至250毫米,而艦艏僅受到30毫米厚的板式碎片保護。若以高度計,裝甲帶的範圍是從水線以下0.35米處至水上1.95米處。[16]主裝甲帶正上方是250毫米厚的裝甲列板。這部分裝甲一直延伸至上甲板。[20]艦隻的裝甲甲板在艏部有50毫米厚、舯部為50至60毫米厚,艉部則為50至120毫米厚。艦隻也有一個20至40毫米厚的艏樓甲板。此外,艦隻還受到50至60毫米厚的防魚雷艙壁保護。一個傾斜的30毫米厚的碎片艙壁,設計用於阻擋炮彈碎片,從防魚雷艙壁頂部延伸到上甲板。[15][16]
炮座的正面和側面也有350毫米厚,但背面減少至250毫米。它們的下部因受到裝甲帶保護而顯著弱化至100毫米。主炮塔有350毫米厚的正面、250毫米厚的側面、305毫米厚的背面和150至250毫米厚的頂部。副炮以170毫米厚的裝甲板保護。前司令塔的厚度為350至400毫米,而後司令塔的側面保護僅250毫米厚。[15][16][20]
注釋
[編輯]- 腳註
- 引用
- ^ Herwig,第33–81頁.
- ^ Gardiner & Gray,第134–149頁.
- ^ 3.0 3.1 3.2 3.3 3.4 3.5 3.6 Dodson,第126頁.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Dodson,第230頁.
- ^ Herwig,第161頁.
- ^ Herwig,第223–224頁.
- ^ 7.0 7.1 Friedman,第131頁.
- ^ 8.0 8.1 Mulligan,第1017頁.
- ^ 9.0 9.1 Forstmeier & Breyer,第44頁.
- ^ Forstmeier & Breyer,第45頁.
- ^ Forstmeier & Breyer,第46頁.
- ^ Gröner,第30頁.
- ^ 13.0 13.1 Weir,第179頁.
- ^ Gardiner & Gray,第149–159頁.
- ^ 15.0 15.1 15.2 15.3 Dodson,第232頁.
-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Gardiner & Gray,第150頁.
- ^ Forstmeier & Breyer,第83頁.
- ^ Grießmer,第177頁.
- ^ Campbell,第13頁.
- ^ 20.0 20.1 Campbell,第20頁.
參考資料
[編輯]- Campbell, N. J. M. Preston, Antony , 編. German Dreadnoughts and Their Protection. Warship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7, I (4). ISSN 0142-6222.
- Dodson, Aidan. The Kaiser's Battlefleet: German Capital Ships 1871–1918. Barnsley: Seaforth Publishing. 2016. ISBN 9781848322295.
- Forstmeier, Friedrich; Breyer, Siegfried. Deutsche Großkampfschiffe 1915 bis 1918 – Die Entwicklung der Typenfrage im Ersten Weltkrieg. Bonn: Bernard & Graefe. 2002. ISBN 3-7637-6230-2.
- Friedman, Norman.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I.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1. ISBN 978-1-84832-100-7.
- Gardiner, Robert; Gray, Randal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06–1921.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ISBN 978-0-87021-907-8.
- Grießmer, Axel. Die Linienschiffe der Kaiserlichen Marine. Bon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99. ISBN 978-3-7637-5985-9.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Herwig, Holger. "Luxury" Fleet: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1888–1918. Amherst: Humanity Books. 1998 [1980]. ISBN 978-1-57392-286-9.
- Mulligan, Timothy P. Ship-of-the-Line or Atlantic Raider? Battleship "Bismarck" between Design Limitations and Naval Strategy. The Journal of Military History. October 2005, 69 (4).
- Weir, Gary E. Building the Kaiser's Navy: The Imperial Navy Office and German Industry in the Tirpitz Era, 1890–1919.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2. ISBN 978-1-55750-9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