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小叫獸/沙盤:冷戰事件時間表
外觀
< User:小叫兽
1940年代
[編輯]1945年
[編輯]- 2月4日,雅爾塔會議舉行。同盟國在會議上達成了波蘭問題與德國問題的共識,並明確了蘇聯對日宣戰的條件。另外同盟國還決定建立一個新的國際組織以取代失敗的國際聯盟。[1]。
- 4月12日,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在沃姆斯普林斯度假時由於腦溢血逝世[2]。
- 4月23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在一次與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的會談上表現出他將對蘇聯採取比前任更加強硬的立場。[3]。
- 7月24日,在波茨坦會議上,美國總統杜魯門暗示蘇聯領導人斯大林,美國擁有核武器[4]。
- 8月2日,同盟國就戰後國際秩序的建立與重建歐洲達成共識;確立了波蘭的新國界,並將德國和奧地利分為四個占領區,同時將柏林與維也納也分為四個區;在紐倫堡開始對納粹戰犯進行審判[5]。波茨坦會議結束。
- 8月6日,廣島遭到核轟炸,美國總統杜魯門企圖通過核轟炸迅速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6]。
- 8月8日,蘇聯履行在歐洲戰場勝利後3個月內對日宣戰的承諾,進攻滿洲與朝鮮,並占領了薩哈林島和千島群島[7]。
- 8月9日,長崎遭到核轟炸,美國總統杜魯門希望通過核轟炸確保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8]。
- 9月2日,日本在密蘇里號戰艦上向美國代表麥克阿瑟將軍無條件投降[9]。
- 9月5日,在蘇聯駐加拿大使館工作的蘇聯密碼員伊格爾·古琴科叛逃,向皇家加拿大騎警泄露並證實了一個存在於加拿大以及其他西方國家的蘇聯間諜網絡[10]。
1946年
[編輯]- 1月7日,奧地利共和國重新成立,但卻被同盟國分成了四個軍事占領區。
- 1月10日,中國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召開。這次會議通過的協議明確表現出對蔣介石的不滿。
- 1月11日,恩維爾·霍查宣布建立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為該國第一位領導人。
- 2月22日,喬治·凱南向美國國務院發送了「長電報」,提出了對蘇聯的長期戰略。
- 3月,希臘內戰戰火重燃。
- 3月2日,英軍撤出伊朗南部,蘇軍仍然留在伊朗北部。
- 3月5日,溫斯頓·丘吉爾警告,歐洲的鐵幕降臨。
- 4月5日,蘇軍撤離伊朗。
- 6月26日,蔣介石違反協議,進攻共產黨軍隊,中國內戰爆發。
- 7月4日,菲律賓獨立,並且開始與實行共產主義的叛軍作戰。
- 9月6日,美國國務卿詹姆斯·F·伯恩斯在德國斯圖加特對德政策的重述中否定了摩根索計劃。他指出美國意圖無限期在歐洲駐軍。
- 9月8日,保加利亞全民公決,廢黜沙皇西美昂二世,建立一個人民共和國。西方國家認為這是一次有根本缺陷的公決。
- 12月19日,法國在印度支那登陸,遭到了越南獨立同盟會的抵抗,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爆發。
1947年
[編輯]- 1月1日,美國與英國在德國的軍事占領區合併。
- 3月12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宣布援助土耳其與希臘,以防它們落入蘇聯的勢力範圍。杜魯門主義開始實行。
- 4月16日,伯納德·巴魯克在南卡羅來納州眾議院的講話中,提出了「冷戰」這個名詞來形容美國與蘇聯之間的關係。
- 5月22日,美國向希臘與土耳其追加了40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意圖遏制蘇聯在地中海的勢力。
- 6月5日,美國國務卿喬治·馬歇爾勾勒出一個在經濟上全面援助西歐國家的計劃,馬歇爾計劃誕生。
- 8月14日,印度與巴基斯坦獨立。
- 11月14日,聯合國通過決議,所有外國軍隊立刻從朝鮮半島撤軍,在朝鮮半島的兩個政權中舉行自由選舉,並成立一個致力於半島南北和平統一的委員會。
- 12月30日,格奧爾基·喬治烏-德治逼迫羅馬尼亞國王米哈伊一世退位,君主制被廢除,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
1948年
[編輯]- 2月20日,12位非共產黨員部長向重病的愛德華·貝奈斯遞出辭呈,在共產黨重壓之下,貝奈斯予以批准。共產黨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11]。
- 3月10日,捷克斯洛伐克外長揚·馬薩里克自殺[12]。
- 4月3日,美國總統杜魯門簽署了馬歇爾計劃,使其生效。根據計劃,美國將給予西歐國家總共124億美元的援助[13]。
- 5月10日,朝鮮半島南部推選李承晚為大韓民國總統,北部否認這次選舉。
- 6月18日,馬來亞的共產主義軍隊與英軍開戰。
- 6月21日,英法美三國在德國的軍事占領區統一發行了德國馬克。
- 6月24日,斯大林命令封鎖所有從西德前往柏林的陸路,企圖困死在柏林的英法美占領軍,柏林封鎖開始。
- 6月28日,南斯拉夫被驅逐出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
- 7月17日,大韓民國憲法生效。
- 9月9日,蘇聯宣布,由金日成主席領導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是朝鮮半島上的唯一合法政府。
- 11月20日,美國駐瀋陽總領事館人員及其家屬被中共政府軟禁3天,華德事件爆發。
1949年
[編輯]- 4月4日,由12個國家組建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
- 5月11日,蘇聯取消了對柏林的封鎖,柏林封鎖結束。但為了防止蘇聯重新封鎖,空運一直持續到9月。
- 5月23日,英法美在德國的軍事占領區合併,西德成立。
- 6月8日,麥卡錫主義盛行,紅色恐慌達到頂峰,大量美國名人被認為是共產黨員。
- 8月29日,蘇聯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 9月13日,蘇聯連續否決了7個國家加入聯合國的申請。
- 9月15日,康拉德·阿登納成為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聯邦總理。
-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10月7日,蘇聯在德國的軍事占領區取消,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
- 10月16日,希臘共產黨領導人宣布結束武裝起義,希臘內戰結束。
1950年代
[編輯]- 1月5日,英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斷絕了與英國的外交關係。
- 1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承認北越。
- 1月21日,在中國大陸上的最後一支國民黨部隊投降。
- 2月16日,蘇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了共同防禦條約。
- 3月11日,中華民國政府遷都台北,蔣介石飛離重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展開了長期對峙。
- 4月17日,美國國務院政策計劃司司長保羅・尼采遞交了一份被稱作NSC-68的機密概要,主張把遏制作為美國戰略的基石。
- 5月9日,羅伯特·舒曼公布了舒曼宣言,描繪了他建立一個統一歐洲的願望,這標誌着建立歐洲共同體的開始。
- 6月22日,北朝鮮進攻南韓,朝鮮戰爭爆發。
- 6月22日,聯合國就出兵朝鮮進行投票,蘇聯由於正在抵制安理會而不能行使否決權,最終有16個國家出兵朝鮮。
- 6月22日,首爾被北朝鮮軍隊占領。
- 7月2日,
注釋
[編輯]- ^ 侯德成:蘇美英首腦雅爾塔會議
- ^ 美國總統羅斯福逝世
- ^ 戴超武:評加爾·阿爾佩羅維茨的《原子外交》
- ^ 杜魯門的核王牌
- ^ 波茨坦協定全文
- ^ 人民網相關報道
- ^ 新華網:蘇聯對日宣戰內幕
- ^ 人民網相關報道
- ^ 新華網:日本投降及簽字儀式
- ^ [Amy Knight, "How the Cold War Began: The Igor Gouzenko Affair and the Hunt for Soviet Spies"], Carroll & Graf, 2006. ISBN 0786718161。
- ^ 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二月事件
- ^ 54年前揚·馬薩里克去世Jan Masaryk died 54 years ago
- ^ 馬歇爾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