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Gluo88/共識與民主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看到社群對「共識」,「共識的權威性」,「暴民政治」等 理解有分歧,希望能通過討論,解決社群解讀中的分歧。 最近在網上查找和研習有關資料,整理出下面論述, 要點如下:

維基社群共識的權威性

[編輯]

維基百科的決策是靠共識,而廣泛社群共識具有最高的權威性,僅僅的例外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理事會的決定。共識方針指出,"方針與指引反映既定共識"管理員方針則表示:"管理員沒有任何高於其他用戶的特權,唯能實現社群討論所得的共識"

「若仲裁委員會能提出不能執行共識修改程序的合理原因,則仲委會仍可不執行該修改」這類說法似乎違背了維基的共識方針。根據維基的共識方針,「合理原因」的最高判斷權應歸於社群共識,"維基百科不是官僚體系",更廣泛社群共識的權威應高於仲裁委員會。

無法通過討論和溝通說服大多數人的原因,不能作為維基共識決策系統認可的「合理原因」。


正常的民主政治被污名化為「暴民政治」

[編輯]

精英主義條目提到:精英主義者幾乎普遍對民主政治抱有悲觀主義情緒。在他們眼裡,民主制是騙人的把戲,根本不會成功。精英主義者不認同迎合大多數人的利益,常常把大眾民主政治發展描繪成為所謂的「暴民政治」,只有政治精英才是民主政治的堡壘,佑護民主免於暴民政治等等。

精英主義往往將遵從程序正義,按正常的決策流程與規則正常大眾民主政治,污名化為「暴民政治」, 試圖用官僚制度壓制大眾民主權力,限制了民眾的實際影響力和監督權力,容易導致權力濫用。

對精英主義將民主描繪為「暴民政治」的觀點,一個有力的反駁在於民主治理的基本原則,即包容性、平等性和集體決策。與將權力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的精英主義不同,民主建立在這樣的理念之上:當大多數人的智慧以公平與正義的原則為指導時,其決策結果往往優於少數人所做的決定。「暴民政治」這一概念是對民主進程的誤解,民主的結構不僅平衡了多數決原則與保護少數群體權利的需要,還確保了所有人的聲音都能被聽到和考慮。此外,民主制度已經發展出了一套強有力的機制——如制衡、法治以及獨立機構——以防止無約束的多數統治可能帶來的問題。這些保障措施使得民主不僅比精英主義模式更具代表性,也更具彈性和適應性。精英主義通過排除多樣化的觀點,面臨停滯和腐敗的風險,而民主的力量恰恰在於其能夠吸納廣泛的觀點和經驗,從而促成一個更具響應性、公平性和正義感的治理體系,比任何精英主義的替代方案都要優越。[1] [2]

參考資料

  1. ^ https://www.jstor.org/stable/3234535 Krouse, Richard W. 「Polyarchy & Participation: The Changing Democratic Theory of Robert Dahl.」 Polity, vol. 14, no. 3, 1982, pp. 441–63. JSTOR, https://doi.org/10.2307/3234535. Accessed 18 Aug. 2024.
  2. ^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17037058_Ochlocracy_in_the_practices_of_civil_society_a_threat_for_democracy Reference: Ochlocracy in the practices of civil society: a threat for democracy? January 2015 2(2):56-66, Authors:Jasmin HasanovićUniversity of Sarajevo


共識與民主的關係

[編輯]

共識通常是通過討論、協商和達成一致來形成的。在民主制度中,人們有權發表意見,而決策通常應該反映大多數人的意願。因此,共識在某種程度上與民主原則一致。

民主原則強調每個人的平等權利,但並不一定要求每個人都達成共識。在民主決策中,多數人的意見通常被視為代表集體意願的一種方式。

共識隱含民主的原則,因為它涉及到集體討論和決策,這是民主的基本組成部分。共識強調了參與、包容和多樣性的意見,這些都是民主價值觀的核心。

然而,民主不一定隱含共識。民主制度允許多樣性和不同意見的存在,決策可以通過多數票而非全體一致來實現。在民主過程中,可以通過投票來解決分歧,而不是必須達到完全的共識。

因此,共識是民主的一種理想狀態,但民主本身並不要求每個決策都必須達到共識。民主更多地關注如何平衡不同利益和觀點,以及如何通過公正的過程來做出決策。

共識的局限性

[編輯]

共識並不總是基於客觀的證據或最合理的邏輯。有時,共識可能受到群體影響、社會認同、輿論壓力或其他因素的影響。

共識不一定意味着正確。歷史上有許多例子表明,大多數人的觀點在某些情況下是錯誤的。

民主原則的核心

[編輯]

民主原則強調個體權利、言論自由和多數人的意願。它試圖通過集體智慧來做出最佳決策,但並不總是依賴共識。

總之,共識在某種程度上與民主原則一致,共識是民主的標誌,但並不是民主的唯一標誌。在實際操作中,民主決策通常採用多數決的原則,但這並不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

共識形成和識別

[編輯]

可以將Wikipedia:共識 的過程看成兩個階段。

  1. 共識形成階段。 主要通過討論,溝通,協商及協調。 嘗試通過基於方針、來源和常識的理由來說服彼此。目標是形成一致意見;儘管這個意見也許不能完全讓所有人都滿意,但所有涉事者均視之可以接受。
  2. 共識識別階段。
    • 理想的共識是一致同意,判斷一致同意就需要數人頭,確信包含了所有人頭。所以在討論和妥協工作後,判斷共識時需要數人頭。(共識不是只是數人頭而不討論不妥協。)
    • 由於Wikipedia:共識方針的「共識不是全票通過」。因此,這就需要有一個客觀的方法識別共識形成過程是否產生了「共識」。方針所說的共識應採用多數人意見可以解讀為只是針對經歷過共識形成階段以後的共識識別階段。 如果經歷過共識形成階段以後,「兩邊只是各執己見,一點都不相信對方,也不為對方理解」,討論好一段時間後,仍然沒有一致的意見(也沒有客觀的方法, 通過純粹的嚴密邏輯推理來做出判斷和說服持相反意見的人)。可以有下面的考慮及解決方案:
      • 避免採用只有少數人支持的方案(可能是51%-99%,先在比例上有討論和共識)。如果一個方案沒有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那麼它可能不是最佳選擇,因為它可能無法代表大多數人的利益。(Wikipedia:何謂共識:"51%的人傾向的選擇通常並不足以形成共識,而只有少數人支持的選擇更基本不可能是共識") 共識的核心是靠說服和妥協,如果論述不能說服人,甚至僅有少數人同意, 論述者則應該努力改善論述以及妥協,來產生一致同意的理想共識, 少數人的選擇更不能被強行採用。
      • 嘗試採用多數人認可的方案。在充分討論和溝通協商後,如果一個方案得到了多數人的支持,那麼它可能是一個更加公平和可行的解決方案。(支持的比例可做為辨識共識的方法, 見:Wikipedia:投票不能代替討論
      • 不急於結案,繼續討論。如果雙方觀點仍然存在較大分歧,可以選擇暫時擱置爭議,繼續收集信息和意見,以便在未來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什麼是形成共識的高質量論據?

[編輯]

Wikipedia:什麼是形成共識的高質量論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