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Jonashtand/Sandbox/2
數獨 Sudoku(数独,sūdoku,すうどく) i/suːˈdoʊkuː/soo-DOH-koo是一種邏輯性[1][2]的數字填充遊戲,玩家須以數字填進每一格,而每行、每列和每個宮(即3x3的大格)有齊1至9所有數字。遊戲設計者會提供一部份的數字,使謎題只有一個答案。
一個已解答的數獨其實是一種多了宮的限制的拉丁方陣,因為同一個數字不可能在同一行、列或宮中出現多於一次。
這種遊戲只需要邏輯思維能力,與數字運算無關。雖然玩法簡單,但數字排列方式卻千變萬化,所以不少教育者認為數獨是鍛煉腦筋的好方法。因為數獨上的數字沒有運算價值,僅僅代表相互區分的不同個體,因此可以使用其他的符號比如拉丁字母、羅馬字母甚至是不圖形狀的圖案代替。[來源請求]
數獨是由日本的遊戲公司Nikoli在1986年發揚光大的,名稱「Sudoku」的意思是「一個數字」。[3]在2005年,數獨變得世界知名。[4]
歷史
[編輯]相傳數獨源起於拉丁方陣(Latin Square),1970年代在美國發展,改名為數字拼圖(Number Place)、之後流傳至日本並發揚光大,以數學智力遊戲智力拼圖遊戲發表。在1984年一本遊戲雜誌《パズル通信ニコリ》正式把它命名為數獨,意思是「在每一格只有一個數字」。後來一位前任香港高等法院的新西蘭籍法官高樂德(Wayne Gould)在1997年3月到日本東京旅遊時,無意中發現了。他首先在英國的《泰晤士報》上發表,不久其他報紙也發表,很快便風靡全英國,之後他用了6年時間編寫了電腦程式,並將它放在網站上,使這個遊戲很快在全世界流行。
香港是在2005年7月30日由AM730在創刊時引入數獨。中國大陸是在2007年2月28日正式引入數獨。北京晚報智力休閒數獨俱樂部(數獨聯盟前身)在新聞大廈舉行加入世界謎題聯合會的頒證儀式,成為世界謎題聯合會的39個成員之一。
後來更因數獨的流行衍生了許多類似的數學智力拼圖遊戲,例如:數和、殺手數獨。
變體
[編輯]迷你數獨
[編輯]迷你數獨較傳統數獨為小,棋盤有36格(正方形,6格x6格),內有3x2大小的大格。此變體的規則與傳統數獨一樣,但因格數較少而較容易得到答案,所以較適合少年玩家和初學者。
殺手數獨
[編輯]殺手數獨結合了數獨和數和的元素。
窗口數獨
[編輯]數獨的組合
[編輯]9! × 72 2 × 27 × 27,704,267,971=6,670,903,752,021,072,936,960個組合,在2005年由Bertram Felgenhauer利用窮舉法和邏輯計算出,如果將重複(如數字轉換,反射面等)不計算,那有5,472,730,538個組合。
其他種類的數獨
[編輯]- 拼圖數獨,是由 9×9 的方格陣組成,但內裏不是由9個 3×3 的九宮格組成,是由一些不規則的線段劃分。
- 彩色數獨,是由 9×9 的方格陣組成,內裏是由9個 3×3 的九宮格組成,除原本的的玩法外,另外再加上一條規例:部分方格內會上色彩,相同色彩的方格內的數字並不能相同。
- 重疊數獨,由2或3個數獨合併而成,其中的一部分會重疊,玩法不變。
- 巨無霸數獨,是由 12×12 的方格陣組成,內裏是由12個 3(直)×4(橫) 的九宮格組成。玩法不變。
- 環狀數獨,外觀是一個圓,分成五個環,一環分成十分。需填上0~9十個數目字,一環裡不能重複,同一列的不能重複。
連載報刊
[編輯]英國
[編輯]美國
[編輯]- 《紐約郵報》
台灣
[編輯]香港
[編輯]- 《蘋果日報》
- 《頭條日報》
- 《AM730》
- 《The Standard》
- 《SCMP》
中國大陸
[編輯]新加坡
[編輯]- 《我報》
瑞典
[編輯]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Arnoldy, Ben. Sudoku Strategies. The Home Forum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 ^ Schaschek, Sarah. Sudoku champ's surprise victory. The Prague Post. March 22, 2006 [February 18,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August 13, 2006).
- ^ Brian Hayes. Unwed Numbers 94. American Scientist. 2006: 12–15.
|issue=
被忽略 (幫助) - ^ So you thought Sudoku came from the Land of the Rising Sun ... The puzzle gripping the nation actually began at a small New York magazine by David Smith The Observer, Sunday May 15, 2005 Accessed June 13,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