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Zhi Yu Mike/電影(樂隊)
電影 Кино | |
---|---|
藝人或藝術家 | |
音樂類型 | |
出道地點 | 列寧格勒, 俄羅斯 SFSR, 蘇聯 (現 聖彼得堡, 俄羅斯) |
活躍年代 | 1981–1990 重組: 2012, 2021 |
唱片公司 | AnTrop, Yanshiva Shela, Melodiya, Moroz Records |
網站 | kino |
已離開成員 | |
維克多·崔† 尤里·卡斯巴良 喬治·古里亞諾夫† 伊戈爾·季霍米羅夫 阿列克謝·雷賓 奧列格·瓦林斯基 亞歷山大·蒂托夫 |
電影 (俄語:Кино)是1982年在列寧格勒成立的蘇聯搖滾樂隊。該樂隊由維克多·崔共同創立並領導,他為樂隊幾乎所有歌曲創作了音樂和歌詞。在8年的時間裡,Kino 發行了7張錄音室專輯中的90多首歌曲,還發行了一些合輯和現場專輯。該樂隊的音樂還通過地下磁帶出版以盜版唱片的形式廣泛傳播。維克多·崔於1990年因車禍去世。在他去世後不久,樂隊在發行了最後一張專輯後解散,其中包含崔和樂隊在他去世前幾個月創作的歌曲。
2019年,樂隊宣布重組,計劃於2020年秋季舉辦30年來的首次音樂會,但後來由於COVID-19 大流行而推遲到2021年。
歷史
[編輯]早年
[編輯]電影樂隊成立於1981年,由來自列寧格勒(現聖彼得堡)的兩個早期團體Palata No. 6和Piligrimy的成員組成。他們最初稱自己為 加林和雙曲面(俄語:Гарин и гиперболоиды),該名字來源於阿列克謝·托爾斯泰的小說《工程師加林的雙曲面》。該樂隊由維克多·崔和吉他手阿列克謝·雷賓和鼓手奧列格·瓦林斯基組成。他們開始排練,但鼓手瓦林斯基被徵召入伍而不得已離開樂隊。1982年春天,他們開始在列寧格勒搖滾俱樂部演出,並結識了頗具盛名的地下音樂家鮑里斯·格雷本希科夫。大概這個時候,樂隊的名字被他們改為「電影」。 [7]選擇這個名字是因為大家覺得「電影」一詞兼具「短」和「合成」(指音節為清晰的兩段)兩個特性。樂隊成員們對此非常滿意,因為簡短的兩個音節會讓世界各地的聽眾都能準確發音。 [8] 崔和雷賓後來表示,他們是在看到一個明亮的電影院招牌後想出了這個點子。 [9]
《45》和職業生涯的開始(1982年)
[編輯]電影樂隊於1982年發行了首張專輯《45》 。由於當時樂隊只有兩名成員,格雷本希科夫提議由他的樂隊水族館的成員協助 Kino 錄製這張專輯。其中包括大提琴家弗謝沃洛德·加克爾、長笛演奏家安德烈·羅曼諾夫和貝斯手米哈伊爾·范斯坦·瓦西里耶夫 。因為當時沒有鼓手,所以專輯中使用了鼓機。這樣簡單的樂器陣容讓本專輯聽起來活潑明亮。在抒情意義上,本專輯對城市生活的浪漫主義和詩意語言的運用使其類似於早期的蘇聯吟遊詩人音樂, [10]這張專輯由13首歌曲組成,根據所有歌曲的總長度被命名為《45》。當時電影樂隊的知名度相當有限,所以大家並不覺得這張專輯很成功。崔後來表示,這張專輯的製作很粗糙,他本應該用不同的方式錄製它。 [11]
過渡階段(1982年底至1984年)
[編輯]1982年末,電影樂隊試圖與鼓手瓦列里·基里洛夫 以及聲音設計師安德烈·庫斯科夫一起在馬利戲劇院的錄音室錄製第二張專輯 (基里洛夫後來加入了動物園樂隊)。然而,崔對這個項目興致不長,所以他們停止了錄音。1983年冬天,他們在列寧格勒和莫斯科進行了幾場演出,其中一些由水族館樂隊的鼓手彼得·特羅先科夫伴奏 。吉他手雷賓的位置由排練貝斯手馬克西姆·科洛索夫和後來的吉他手尤里·卡斯巴良取代。據 格雷本希科夫說,卡斯巴良最初吉他水平很差,但他進步飛快,並最終成為電影樂隊第二重要的成員。 [12]科洛索夫和卡斯帕良一起,同電影樂隊在列寧格勒搖滾俱樂部舉辦了他們的第二場音樂會。 [13]
樂隊的職責由崔和雷賓平分。崔負責創作部分比如作曲和作詞,而雷賓則負責所有行政工作,例如組織音樂會、排練和錄音。1983年3月,他們之間爆發了嚴重的衝突,兩位音樂家之間的分歧達到了頂峰。崔對雷賓演唱的是他的歌曲而不是自己的作品這件事感到特別惱火,而雷賓也不喜歡崔對樂隊的無條件領導。 [14]最終,兩人分道揚鑣,雷賓也離開了樂隊。 [15]
這一時期唯一的音頻文件是盜版的《46》 ,其中包含崔新歌的小樣。這些歌曲延續了45的浪漫主義風格,但是帶有相對更黑暗的基調。崔認為該錄音「只是排練錄音」,但許多歌迷將其視為電影樂隊的第二張專輯。儘管如此,樂隊官方從未將《46》視為合法專輯。 [16]
《勘察加隊長》和不斷增長的名聲 (1984–1985)
[編輯]1984年,電影樂隊發行了他們的第二張專輯《勘察加隊長》 (俄語:Начальник Камчатки)。該標題的靈感源自崔的工作:鍋爐工(「Начальник」的意思是「酋長」或「老闆」,而「堪察加」在這裡是俚語,意思是「非常遙遠的地方」,並且也是崔工作過的鍋爐廠的民間名稱。另:這間鍋爐房現在成了他的博物館。)。並且,這個名字還參考了1967年的蘇聯喜劇《楚科奇酋長》(俄語:Начальник Чукотки)</link>)。格雷本希科夫再次擔任本張專輯製作人,並且帶來了許多朋友幫助錄製。其中包括亞歷山大·蒂托夫(低音吉他)、謝爾蓋·庫尤欣(鍵盤)、彼得·特羅先科夫(鼓)、弗謝沃洛德·加克爾(大提琴)、伊戈爾·布特曼(薩克斯)和安德烈·拉琴科(鼓)。格雷本希科夫本人則演奏一種小型鍵盤樂器。這張專輯風格極簡,編曲稀疏,並在卡斯巴良的吉他上使用了模糊效果器。 「這張專輯屬於電子音樂,在聲音和形式上都有些實驗性。我不能說聲音和風格取向都按照着我們的想法在走,但從實驗的角度來說,它很有趣。」,崔後來說。 [16]
專輯完成後,崔組建了電影樂隊的電子樂部分,其中包括主音吉他手卡斯巴良、貝斯手蒂托夫、鼓手喬治·古里亞諾夫。他們從1984年5月開始排練新的曲目。隨後電影樂隊在列寧格勒搖滾俱樂部的 II Festival 音樂會表演,獲得了大量好評並且讓樂隊開始受到公眾關注。電影樂隊很快出名,並開始在全蘇聯巡演。 [16]夏天,他們與水族館樂隊和其他樂隊一起參加了在莫斯科郊區的尼科利納·戈拉鎮舉辦的聯合演出。本次演出廣受好評,但是受到了國家安全部隊的密切監督。在1985年,電影樂隊發行了他們的第三張專輯《這不是愛情...》。 [17]
《夜晚》和譽滿全國(1985-1986)
[編輯]1985年初,電影樂隊試圖錄製另一張專輯,但是崔不喜歡製作人安德烈·特羅皮羅干涉他的工作,所以該項目未能完成。 [16]
1985年11月,本就是水族館一員的蒂托夫決定離開電影樂隊,轉投水族館。爵士吉他手伊戈爾·季霍米羅夫 接替了他的位置。從此一直到電影樂隊解散,他都是樂隊「經典陣容」的一部分。 [16]
1986年1月,特羅皮羅發行了電影樂隊幾個月前在他的工作室錄製的未完成唱片,標題為《夜晚》 (俄語:Ночь)。本專輯售出了200萬張,使電影樂隊的知名度遠遠超出了搖滾界。然而,樂隊本身對這張專輯的發行持極其負面的看法。他們從唱片銷售中只得到了少量報酬,地下搖滾媒體對這張專輯抱以批評的態度。 [16]
86年春天,電影樂隊在 IV Festival 音樂節上表演,並憑藉歌曲《現在,我們該採取行動了》(俄語:«Дальше действовать будем мы» )獲得了大獎。夏天,他們前往基輔與謝爾蓋·李森科)合作拍攝一部名為《暑假結束》的電影(23 分鐘,IMDb ID 2290966 )。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由樂隊的三首歌曲和前面提到的歌曲組成。7月,他們與水族館和Alisa樂隊一起在莫斯科文化工程宮演出。隨後,三支樂隊發行了一張名為《紅潮》的合輯。 [18]這張專輯在加州售出10,000張,成為首張在西方發行的蘇聯搖滾唱片。 [19]
《血液型》和如潮好評 (1986–1988)
[編輯]崔在1986導1988年間不斷出演電影以及創作新歌。其中的代表就是他主演的電影《針》(俄語:Игла)和專輯《血液型》(俄語:«Группа крови» )。[16] 在這段時間裡,吉他手卡斯巴良與一名美國人喬安娜·斯汀雷結了婚,後者從國外為樂隊帶來了高質量的設備。電影樂隊在專輯《血液型》中使用了遠好於早期作品的設備,使得這張專輯成為了他們第一張在技術上與同時期歐美專輯相當的唱片。[20]俄羅斯記者亞歷山大·日廷斯基稱《血液型》是俄羅斯音樂中最佳的作品之一,將俄羅斯搖滾提升到了一個新水平。[21]這張專輯在西方也廣受好評,由國會唱片公司 (Capitol Records)於 1989年發行,並受到美國評論家羅伯特·克里斯特高的稱讚。 [20] [22] Melodiya於1988年也發行了《夜晚》的黑膠唱片。
電影樂隊登上了蘇聯中央電視台。蘇聯1987的一部以搖滾為主題的電影《阿薩》中,崔在數千人前表演了《渴望變革》 (俄語:«Хочу перемен»,直譯:我想要改變)。此後,電影樂隊的名聲席捲全國,他們的音樂徹底俘獲了20世紀80年代蘇聯年輕人的心。 [16]
《一顆名叫太陽的星星》和全球知名(1989-1990)
[編輯]在譽滿全國後不久,電影樂隊開始收到來自東歐集團甚至其他國的演出邀請。他們去丹麥參加了為亞美尼亞的地震籌集資金的慈善演出,並在布爾日最大的法國搖滾音樂節和梅爾皮尼亞諾的蘇聯-意大利音樂節上表演。1989年,他們前往紐約舉辦了《針》的首映式,以及一場小型音樂會。 [16]
1989年,他們發行了《一顆名叫太陽的星星》 (俄語:Звезда по имени Солнце)。雖然樂隊盛名依舊,但是這張專輯的內核偏向孤獨、內省和悲傷。[18]電影樂隊出現在了蘇聯流行電視節目《Vzglyad》中,並嘗試着錄製了一些片段。儘管崔對錄製結果不滿意並堅持要將其刪除,但這些片段仍然經常出現在電視上。 [23]
大約在這個時候,樂隊決定創建一個單獨的流行樂隊來表演他們更輕鬆愉快的歌曲,以此在那些讓他們出名的流行歌曲和崔內省的沉思之間取得平衡。 [24]
1990年,電影樂隊在盧日尼基體育場表演,組織者為他們點燃了奧林匹克聖火[16] 。此前該聖火只點燃過四次(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1985年世界青年和學生節、1986年親善運動會和1989年莫斯科國際和平節)。 [25]
《黑色專輯》和電影樂隊的結局(1990)
[編輯]1990年6月,在結束了漫長的巡演季後,樂隊決定短暫休息一下,然後前往法國錄製下一張專輯。然而在8月15日,崔在釣魚歸來時在圖庫姆斯附近發生車禍身亡。 [26]
在崔去世前,他們在拉脫維亞錄製了幾首歌曲。樂隊的其餘成員完成了這張專輯以向逝去的樂隊靈魂致敬。這張專輯沒有正式名稱,但人們由於其全黑的封面而稱其為《黑色專輯》(俄語:Чёрный альбом)。該專輯於1990年12月發行。不久之後,電影樂隊的其餘成員和其他與崔關係密切的人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宣布樂隊解散。 [27]
重組(2012年、2019年至今)
[編輯]在2012 年,也就是崔的50歲誕辰之時,電影樂隊短暫重聚並且重新錄製了歌曲《阿塔曼》。這首歌原本打算收錄在《黑色專輯》中,但是由於當時只錄製了低質量人聲而未能按計劃進行。這是這首歌的最終版本,也是由喬治·古里亞諾夫伴奏的最後一首歌曲。古里亞諾夫在前段時間查出患有肝癌,並於2013年7月20日因丙型肝炎、肝癌和胰腺癌併發症去世,享年52歲。[28]
2019年,樂隊宣布重組,計劃在2020年秋季舉辦30年來的首場音樂會。音樂會會有原吉他手尤里·卡斯巴良、原貝斯手亞歷山大·蒂托夫和伊戈爾·蒂霍米洛夫出場。同時,這次音樂會還將使用從原始多通道錄音中數字化的崔的人聲,並附有「獨特的視頻序列」。維克托·崔的兒子亞歷山大·崔成為了樂隊的製作人。 [29] [30]然而,由於COVID-19 大流行,音樂會被推遲到2021年。 [31]
2021年3月,一張名為《北纜廠的電影》的現場專輯問世, [32]一年後的2022年12月22日,一張名為《12_22》的專輯在線上平台發行。 [33]
風格
[編輯]維克多·崔創作了電影樂隊的所有歌曲。他的歌詞兼具詩意和簡短的詞句。 [16]雖然存在一些自由的思想(比如一首叫做《媽媽安那其》的歌曲),但總的來說,樂隊並沒有過度公開地向公眾傳達政治性信息,除了反覆出現的追求自由解放的思想。他們的歌曲主要關注人類生活中的鬥爭,並涉及愛情、戰爭和自由等主題。當被問及他音樂的社會和政治地位時,崔說他的歌曲是藝術品,他不想從事新聞工作。 [34]
遺產
[編輯]作為最早的俄羅斯搖滾樂隊之一,電影極大地影響了後來人。 [35] 1999年12月31日,俄羅斯搖滾電台Nashe Radio根據聽眾投票結果公布了20世紀100首最佳俄羅斯搖滾歌曲,其中電影樂隊上榜10首,比其他任何樂隊都多,並且《血液型》位居第一。俄羅斯報紙《共青團真理報》將 電影樂隊列為有史以來第二大最具影響力的俄羅斯樂隊(僅次於Alisa)。 [36]此外,《血液型》被2007年俄語版《滾石》列為改變世界的四十首歌曲之一。 [37]
崔簡單、連續的抒情風格很容易被電影樂隊的聽眾所接受,這幫助他們在整個蘇聯贏得了知名度。雖然沒有過度政治化,但他們的音樂與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的自由主義改革(例如開放和改革)相吻合。此外,他們的音樂的西方風格增加了西方文化在蘇聯的受歡迎程度。 [38]
電影樂隊在現代俄羅斯仍然很受歡迎,尤其是崔,被大家視為受崇拜的英雄。該團體的受歡迎程度被稱為「Kinomania電影狂熱」,該團體的粉絲被稱為「Kinophiles電影愛好者」。 [39]在莫斯科,有一座崔牆,歌迷們可以在這裡給音樂家留言。而崔曾經工作過的鍋爐房則成為了俄羅斯搖滾樂迷的朝聖地。 [40]
樂隊成員
[編輯]- 維克多·崔 (Виктор Цой) – 主唱、節奏吉他、原聲吉他(1981-1990;逝世於 1990 年)
- 阿列克謝·雷賓 (Алексей Рыбин) – 主音吉他(1981–1983)
- 奧列格·瓦林斯基(Олег Валинский) – 鼓(1981)
- 尤里·卡斯巴良(Юрий Каспарян) – 主音吉他、和聲(1983–1991)
- 亞歷山大·蒂托夫(Александр Титов) – 貝司、和聲(1984–1985)
- 喬治·古里亞諾夫 (Георгий Гурьянов) – 鼓、打擊樂、和聲(1984-1991;去世於 2013 年)
- 伊戈爾·季霍米洛夫(Игорь Тихомиров) – 貝斯(1985–1991)
時間線
[編輯]唱片目錄
[編輯]錄音室專輯
[編輯]合輯專輯
[編輯]- 最後的英雄(1989)
參考
[編輯]- ^ 1.0 1.1 Алексей Астров. Виктор Цой: «У нас у всех есть какое-то чутье…». No. 19. 198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3-11-24) (俄語). 已忽略未知參數
|script-magazine=
(幫助) - ^ Григорий Шарапа. Виктор Цой: Биография. www.soyuz.ru. [2022-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俄語).
- ^ 3.0 3.1 Алексей Хромов. Рождённый в СССР: краткая 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го рока. dtf.ru. [2022-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9) (俄語).
- ^ 4.0 4.1 soulsound. Новая волна русского рока: история в лицах. www.soulsound.ru. [2022-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7) (俄語).
- ^ 5.0 5.1 paul-nidlle. Музыкальная стилистика и направление группы "Кино". v-r-tsoy.livejournal.com. [2022-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09) (俄語).
- ^ Северная Каролина Ассоциации Конвенции и бюро посетителей. P-PCC: Пост-панк кино клуб. www.abbreviationfinder.org (俄語).
- ^ Rybin, Aleksey V. Kino S Samogo Na?ala I Do Samogo Konca.
- ^ Victor Tsoi.
- ^ Victor Tsoi.
- ^ 45 – Kino – Songs, Reviews, Credits. AllMusic. [8 June 2019].
- ^ Kushnir, Alexander. 100 Great Albums of Soviet Rock.
- ^ Boris Grebenshikov.
- ^ Rybin, Chapter 7.
- ^ Alexey Rybin .
- ^ Rybin, Chapter 8.
- ^ 16.00 16.01 16.02 16.03 16.04 16.05 16.06 16.07 16.08 16.09 16.10 Andrew Burlaka.
- ^ Rockhell -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ый ресурс мировой и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 рок-культуры. Rockhell.spb.ru. [8 June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 November 2019).
- ^ 18.0 18.1 Цой Виктор и группа "Кино"!. Kinoman.net. [8 June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8 December 2012).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preobrazhensky1」的
<ref>
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 ^ Всеволод Гаккель .
- ^ 20.0 20.1 Foss, Richard.
- ^ Alexander Zhytynsky.
- ^ Groupa Kroovy (Blood Type) review by Robert Christgau.
- ^ Marianne Tsoi, Alexander Zhytynsky Viktor Tsoi.
- ^ Anton Chernin.
- ^ Arthur Gasparyan.
- ^ The death of Tsoi: how the accident occurred on the road Sloka-Tulsa.
- ^ Alexander Kushnir.
- ^ Барабанщик группы "Кино" Гурьянов скончался в Петербурге | РИА Новости. Ria.ru. 20 July 2013 [5 August 2013].
- ^ Группа "Кино" прервет 30-летнее молчание двумя концертами. rg.ru.
- ^ Музыканты группы «Кино» соберутся спустя 30 лет и дадут концерты в Москве и Петербурге в 2020 году. esquire.ru. 12 October 2019.
- ^ Воссоединившаяся группа "Кино" перенесла концерты из-за пандемии. rbc.ru. 24 September 2020.
- ^ Кино в Севкабеле: как песни Виктора Цоя по-новому зазвучали. reproduktor.ru. 10 March 2021.
- ^ David. The group "Kino" released a new album with the voice of Tsoi - News Unrolled. newsunrolled.com. [2023-02-24] (美國英語).
- ^ Alex Astrov.
- ^ Svetlana Gudezh.
- ^ Leonid Zakharov.
- ^ Editors Rolling Stone. 40 song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 / Rolling Stone Russia .
- ^ Sabrina Jaszi; Steve Huey 'Kino.
- ^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 рока. Rockarchive.ru. [8 June 2019].
- ^ Alex Plutser-Sarno.
外部連結
[編輯]- 互聯網電影數據庫(IMDb)上《Needle (Igla)》的資料(英文)
- Konets Kanikul (1986) 23 min. with English subtitles
- Translation of all lyrics into English by Kino
- Kino的Discogs頁面(英文)
[[Category:1990年解散的音樂團體]] [[Category:1981年成立的音樂團體]] [[Category:1980年代音樂]] [[Category:俄罗斯摇滚乐团]] [[Category:蘇聯搖滾樂團]] [[Category:CS1俄语来源 (ru)]] [[Category:CS1含有俄语文本 (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