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討論:春卷柯南/動員令預測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怎麼ping了我

[編輯]

動員令開始了幾天,我已經察覺了一些問題。待會我會在這裡說。--Carrotkit和平約章維基佈告板‎條目DIY 2015年7月9日 (四) 14:43 (UTC)[回覆]

  1. 是次動員令的標準過於寬鬆,只要求條目有最少一個腳注,沒有規定條目需可供查證,令大量來源極少的條目湧現。有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運動員條目介紹了那人的生平和獲獎記錄,右邊還有一個Infobox;條目只有三個腳注,但三個腳注都不是支撐內文,而是用來支撐Infobox內的瑣碎數據。還有一個關於體育賽事的條目,條目資訊很多,卻只有一個來源,那個來源竟然是用作支撐賽事的舉辦年份,諸如此類,正不勝道。
  2. 有一名與本人不和的用戶寫了很多體育賽事條目,但這些條目沒有詳細地介紹賽事的內容,只是羅列每屆賽事的舉行年份和城市。這種做法非常不可取,因為讀者根本不能獲取他們expect的資訊,但那條目卻足3.5KB,我沒理由不批。還有用戶寫了個約3480位元組的條目,我以條目大小為由拒絕批核,他竟然在條目加入一個維護模版,令條目剛好超過3.5KB,教人無可奈何。
  3. 是次動員令不能有效地鼓勵用戶撰寫小動員令的條目,有很多作品都是大動員令或多外語版本,數學條目無人問津。小動員令的分類很模糊,主持人正在爭論歐洲運動員是不是歐洲史地類,有用戶把法國電影算進歐洲史地,有些主持人猶豫天文學條目是不是地球科學類。多外語版本是指「多於15種外語版本」,有用戶提交了一篇有15種外語版本(連同中文版)的條目,害我不知道應否批核。
  4. 小動員令沒能填補中文維基百科的不足。地球科學類的原意是增加地理、地質條目的數量,卻換來大批日食和颶風條目;音樂類的原意是增加樂理、古典音樂、樂器等條目的數量,卻換來大批音樂專輯條目;電子與資訊類的原意是增加有關電子科學的數量,卻換來大批VG和網站條目。這樣沒有任何問題,我不會反對,只是認為這次的小動員令無助增加冷門條目的深度。
  5. 是次動員令也有一些進步的地方。主持人樂意提供針對個別條目的建議,我就曾經建議把一篇動員令作品送交GAN,也經常會指出條目的問題,其他主持人亦會有此類的溫馨提示。不少新手參與這次動員令,他們有時會不明白動員令的程序和規則,主持人和老手很願意解答。這次也沒有「主持人專用區,其他用戶不得發言」的歧視性規則,人人都可以各抒已見,非主持人也熱心參與討論。整個動員令氣氛和諧,參與者們勇於競爭,樂於合作。
以上,祝好。--Carrotkit和平約章維基佈告板‎條目DIY 2015年7月9日 (四) 17:59 (UTC)[回覆]

和平的一些雜亂意見

[編輯]

DC13時,我們幾位主持人被質疑有些積壓怎麼不清,是不是大小眼只弄特定人士?但是其實不是,只是有些人的條目剛好在過與不過之間,亦或是一次提報一堆讓人看了頭暈,或者主持人互相推卸責任。因為會覺得怎麼有部分特定主持人都不來審條目,他們應該也要做啊,於是就留一些給他們,於是造成了積壓。

我認為改為通過DYKC即達標或許也可,因為上次達標與否的判定完全掌握在主持人的判斷,而「完全掌握在主持人的判斷」的問題,在於會降低效率,並增加爭議。

另外,如果分科時偏重自然科學,會讓文組用戶較吃虧,偏重社會科學則反之。上次電子學類竟然充滿了ACG是我意料之外的事,完全不符設立原意,所以之後不太想分科。而且也有用戶指出「每科條目都缺,不是只有特定科目」。以中文維基的現況而言,每科的條目都很缺,而傳記/颶風/事件/fans類則充斥。上次分科,導致各科仍多以以上主題撰寫,實質上並無增進整體品質,且讀者不會只想讀傳記,讀者之所以要來查維基,有大半是為了查各科的學理,而不分科的話,大家可盡己所能寫自己擅長的該科理論。

DC14的話,我目前傾向不分科,也就是專門弄「學理/理論」方面的成為一個小動員令,這樣少了上次的很多弊端,再加上有聲條目和多於15種語言條目,總共3個小動員令。

另外,GA、FA、FL類期限可能也要提早確定。

以上,祝好。-和平、奮鬥、救地球!2016年3月27日 (日) 12:03 (UTC)[回覆]

插嘴:關於「學理/理論」的分類模式,請參見User:Carrotkit/DC14vote。--喜歡用IRCCarrotkit 2016年3月27日 (日) 12:05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