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乍浦之戰

座標30°36′22″N 121°05′46″E / 30.606°N 121.096°E / 30.606; 121.09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乍浦之戰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一部分

戰役地圖
日期1842年5月18日
地點
結果 英軍勝
參戰方

英國 英國

清朝
指揮官與領導者

郭富子爵
巴加爵士/

尼古拉斯·拉爾夫·湯姆林森 
長喜
兵力
軍艦8艘[1]
陸軍2,220人[2]:263
6,000多人
戰船22艘[3]
傷亡與損失
死亡:13人[2]:265
受傷:42人[2]:265
被俘:16人[2]:266
傷亡:1,500多人[2]

乍浦之戰發生於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5月,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是英國遠征軍為控制長江,封鎖京杭大運河,截斷漕運,進攻清朝海防要地乍浦清軍進行的一場戰役,最終以英國軍隊獲勝告終。這場戰役過後,英軍開始沿着長江口向中國內地進攻,為清朝最終戰敗埋下了伏筆[4]

緣起

[編輯]

1842年5月,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期,英國為尋求儘快實現其結束戰爭之途徑,決定向長江下游進攻。為集中兵力從長江口入侵,從5月中旬開始,英軍陸續將寧波鎮海定海三城的軍隊撤出,集中兵力北上兩省的海防重鎮乍浦,以打開進入長江的突破口,進而執行控制長江,封鎖運河,截斷漕運,迫使大清帝國屈服。[5]

戰前準備

[編輯]

乍浦設防情況

[編輯]

乍浦位於錢塘江口,為歷代海防要地,江浙咽喉。該城南臨大海,東南有綿延的小山作為天然屏障,戰略地位十分險要。戰前清軍原有八旗兵一千八百餘人駐此,浙東戰事吃緊時,清軍在原有的工事基礎上增建了炮台,添設了炮位,並從各省調來援兵,截至英軍進攻前,乍浦守軍共有6000多人,配有大小銅鐵火炮110門,戰船22艘,分別駐守在乍浦沿海21個營寨、炮台陣地,由副都統長喜統率。[3]

英國遠征軍

[編輯]

1842年5月7日開始,英軍開始從浙東收縮兵力,執行長江戰役計劃,北上進攻江浙兩省。5月13日,英軍艦隊離開甬江口外黃牛礁海域,開始向長江口進攻,並決定於北上途中順便摧毀乍浦港。5月17日開始,大批英艦駛入乍浦玉盤洋,計有:軍艦8艘、武裝汽船4艘及其它戰船、舢舨24艘,裝載大炮100多門,陸軍2000多名。8艘軍艦是金髮人號英語HMS Blonde (1819)汗華囇號椋鳥號英語HMS Starling (1829)莫德斯特號英語HMS Modeste (1837)哥倫拜恩號英語HMS Columbine本廷克號英語HMS Bentinck阿吉林號英語HMS Algerine塞索斯特利斯號[1]

作戰過程

[編輯]

5月17日,英艦駛抵乍浦海域,隨即派出輪船偵察乍浦設防情況。次日,英艦8艘,載陸軍二千二百二十人,對乍浦發起進攻。先以汗華囇號金髮人號英語HMS Blonde (1819)莫德斯特號英語HMS Modeste (1837)阿爾吉利亞人號英語HMS Algerine(HMS Algerine)和塞索斯特利斯號向乍浦前沿炮台開火,壓制清軍設置在各山寨陣地的炮台火力。接着,在復仇女神號、椋鳥號、皇后號哥倫拜恩號英語HMS Columbine、鴴號(HMS Plover)和冥界火河號的掩護下,英軍登陸部隊乘坐舢板,分成三路出擊,清軍以駐守在乍浦的八旗官兵和鄉勇進行抵抗。

英軍右路登陸部隊969人首先在陳山西面的唐家灣上岸;左路登錄陸部隊863人由西山咀登陸;中央登陸部隊300多人在炮兵掩護下由燈光山一帶登岸,沿着山麓清軍設防薄弱的地帶迅速推進,試圖切斷城外守軍與乍浦城之間的聯繫,並協同左縱隊攻擊乍浦城,同時英國海軍以艦炮猛烈轟炸乍浦城,支援陸軍的進攻。[6]

右路,英軍中校馬利斯率領第十八皇家愛爾蘭團英語Royal Irish Regiment (1684–1922)四十九團英語49th (Princess Charlotte of Wales's) (Hertfordshire) Regiment of Foot以及工兵等,遭到駐守在天妃宮炮台的綠營和鄉勇抵抗。炮台守軍向英軍發炮開火,但很快被英艦艦炮火力所壓制。英軍連續兩次進攻,最終將清軍工事攻破。[6]在激戰中,協領英登布、佐領多仁圖、驍騎校布勒忠武、海防同知韋逢甲等均力戰而亡,副都統長喜在戰鬥中身負重傷。[7]

中路,由蒙哥馬利中校率皇家炮兵第三十六團、及工兵約300人,在燈觀山南坡牛角尖、檀樹泉登陸,遭到乍浦水師右營把總韓大榮,率領的300名士兵抵抗。由於清軍裝備落後,又遭左路英軍從背後包抄,最終三面被圍,幾乎全軍覆沒。

左路,英軍叔得上校率第二十六卡梅拉尼亞步兵團英語26th (Cameronian) Regiment of Foot五十五團英語55th (Westmorland) Regiment of Foot,從陳山嘴、唐家灣登陸,遭遇清軍千總李廷貴、張淮泗率376名士兵。雙方相持一個多小時,不久英軍後援部隊趕到,將清軍擊潰,乍浦城外的清軍與英軍激戰約二小時,不久便在英軍攻擊下向平湖方向敗退。英軍在攻陷前沿陣地後,隨即向乍浦推進。

英軍攻打天尊廟

佐領隆福率領的旗兵300餘名,在前沿失守,退路被英軍第二十六團切斷的情況下,率眾隱藏在燈光山與小觀山之間的天尊廟內,不久被中路英軍發現,英軍隨即越嶺來攻,將大廟包圍。英軍連續數次衝鋒未能奏效,損失頗為慘重,第十八皇家愛爾蘭團英語Royal Irish Regiment (1684–1922)團長湯林森中校頸部被清軍擊穿陣亡。英軍進攻無效,最後在野戰炮掩護下會同進攻乍浦的英軍使用火藥包將大廟炸塌,才將該廟攻下,廟中旗兵除43人突圍外,其餘全部被俘或陣亡。[8][2]:264[9][10]

攻擊結束

英軍佔領天尊廟後,各縱隊會合,直抵乍浦城下,由東門緣梯而入,佔領了乍浦城。英軍佔領乍浦後,在乍浦逗留休整十天,期間幾乎將該城焚掠一空。[11]

此役英軍傷亡60餘人(陣亡人數有9人或13人兩說[12][2]:265),清軍損失:二品副都統一名,三品協領一名,翼領二名,四品佐領五名,五品防禦三名,六品驍騎校十一名,七品和八品校官七名,八旗兵279名;漢兵五品海防同知一名,六品千總二名,七品把總六名,八品外委二名,漢兵658名,鄉勇600餘名,死難平民約1500餘人。[7]

後續

[編輯]

乍浦失陷後副都統長喜身負重傷,撤退至嘉興,不久不治而亡。耆英在乍浦被占後立即向清廷奏報乍浦失陷經過,力陳「舍羈縻之外無他策」,主張求和。不久清廷又重新起用主張議和的伊里布,並送還乍浦之戰中俘獲的黑白洋兵16名,以示和談誠意。[13]但英軍不相信清廷的和談誠意,於5月28日開始全部登船北駛,6月8日抵達長江口外的雞骨礁一帶集結,並派出輪船探測航道,偵察沿途清軍設防情況,準備繼續進攻吳淞口[2]:266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Bulletins and Other State Intelligence. Compiled and arranged from the official documents published in the London Gazette. London: F. Watts. 1841: 918–920 [2014-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1).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Rait, Robert S. The Life and Campaigns of Hugh, First Viscount Gough, Field-Marshal 1. 1903. 
  3. ^ 3.0 3.1 軍事科學院. 《中國近代戰爭史》第七節 英軍侵入長江下游. 軍事科學出版社. 1984.
  4. ^ 齊思和 林樹惠 壽紀瑜.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ISBN 7806228004. 
  5. ^ Granville G. Loch. The Closing Events of the Campaign in China: The Operations in the Yang-tze-kiang and Treaty of Nanking. London. 1843. 
  6. ^ 6.0 6.1 Bingham, John Elliot. Narrative of the Expedition to China 2. H. Colburn. 1843年6月29日: 322–326 [2023年7月1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年7月13日). 
  7. ^ 7.0 7.1 清史稿·卷四百九十四·列傳二百八十一·忠義八
  8. ^ 《鴉片戰爭史實考》卷上 乍浦失陷 人民出版社 1984年
  9. ^ 馬士.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十章 战争与和议. 上海書店出版社. ISBN 7806785485. 
  10. ^ 'Joss House, Chapoo [sic], Death of Colonel Tomlinson', 1842. Online Collection | National Army Museum, London. [2021-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1). 
  11. ^ 乍浦保衛戰170周年記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來源:平湖文摘 2014年7月29日
  12. ^ 茅海建. 第六章 “抚”议再起 二 屡战屡败:从杭州湾到扬子江.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2022-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9). 
  13. ^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第5册.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7: 283–284頁. 

參考書目

[編輯]

30°36′22″N 121°05′46″E / 30.606°N 121.096°E / 30.606; 12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