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扎克·阿拉德
伊扎克·阿拉德 יצחק ארד(Yitzhak Arad) | |
---|---|
出生 | Icchak Rudnicki 1926年11月11日 波蘭什文喬尼斯 |
逝世 | 2021年5月6日 以色列特拉維夫 | (94歲)
國籍 | 以色列 |
職業 | 歷史學家,以色列國防軍退役準將 |
伊扎克·阿拉德(希伯來語:יצחק ארד,1926年11月11日—2021年5月6日[1]),[2]以色列歷史學家、作家、以色列國防軍退役準將、曾加入蘇聯游擊隊;1972年至1993年任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館長。阿拉德是猶太人大屠殺歷史的專家。
姓名
[編輯]伊扎克·阿拉德的出生名為「伊察克·魯德尼茨基」(Icchak Rudnicki),後來將姓改為希伯來語的「阿拉德」(希伯來語:ארד)。二戰期間他被地下組織和游擊隊員們稱作「托利亞」(Tolya),即俄語名字「阿納托利」(Anatoly)的小名。[3]
早年生活與戰爭經歷
[編輯]阿拉德於1926年11月11日出生於波蘭第二共和國什文恰尼(今立陶宛什文喬尼斯)。他在青年時期加入錫安主義青年運動。根據阿拉德1993年接受哈里·J·卡爾加斯採訪時的說法,他在1942年至1944年間活動於隔都地下運動。[4]1942年2月,阿拉德加入蘇聯游擊隊馬爾科夫旅(Markov Brigade)。該旅的成員大多不是猶太人,阿拉德被迫和隊中的反猶太主義做鬥爭。他直到戰爭結束一直待在蘇聯游擊隊中,僅在1943年4月短暫滲透進維爾紐斯隔都與地下組織領導人阿巴·科夫納會面。阿拉德在白俄羅斯的納羅奇森林一帶抗擊德國人,參與伏擊戰和炸毀火車。據他所說,「蘇聯游擊隊運動的官方態度是,猶太部隊不能獨立行動。」[5]
在1979年出版的自傳《游擊隊員》(The Partisan)中,阿拉德描述了他參加對Girdan平民的報復性集會的情況:[6]「那年冬天我參加的最後一次行動是一次針對Girdan的報復性行動。那是立陶宛的一座大村莊,位於Hoduciszki與什文喬尼斯之間的道路上。」他還講述了與立陶宛游擊隊交手的經歷:「我參加了這場掃除行動。我們把那一帶的森林徹底梳理了一遍。厚厚的大雪讓人難以行走,但顯出了立陶宛部隊的足跡。我們在搜索幾天後找到了他們的營地。他們在森林裏的軍營有柵欄包圍,還有地下的碉堡。我們和他們打了一整天,到了晚上他們就一個都不剩了。我們在第二天清點出超過250個立陶宛人死亡。其中有些人死在一個湖邊的田地里,他們試圖向湖那裏逃跑。」[7]
1945年12月,伊扎克·阿拉德未經許可便遷居巴勒斯坦託管地。[4]阿拉德加入以色列國防軍,官至準將,被任命為教育總長;1972年從部隊退役。[5]
學術生涯
[編輯]阿拉德在特拉維夫大學任講師時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猶太人大屠殺,作為作者和編者出版了大量著作,其中大多以希伯來語寫成。目前他致力於研究蘇聯的猶太人大屠殺歷史。阿拉德曾任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理事會主席,長達21年(1972-1993)。他在卸任後仍保留了紀念館顧問的身份。1993年6月7日,阿拉德獲得托倫尼古拉·哥白尼大學授予的名譽博士學位。[8]
遭遇立陶宛調查
[編輯]2006年,立陶宛《共和國報》發表一篇文章,指控阿拉德在蘇聯反納粹游擊隊施行的科紐黑大屠殺中發揮的作用,將阿拉德稱作「戰爭犯」。立陶宛國家公訴人隨即展開對阿拉德的調查。但由於激起了國際公憤,調查在2008年秋季中止。[9]
阿拉德說自己沒什麼需要道歉的,自己「抗擊納粹德國人和他們的立陶宛勾結者……殺害我家人的兇手,殺害我同胞的兇手」,為此感到「自豪」。[10]阿拉德認為,此前美國審訊一名立陶宛納粹勾結者時,他提供了專業證據;對他的調查是出於報復而引起的。[11]
英國歷史學家馬丁·吉爾伯特對於這場「故意的」調查「深感震驚」。埃夫拉伊姆·蘇羅夫指出,即使西蒙·維森塔爾中心已經收集並公開了大量的證據,立陶宛政府也從未對戰犯發起過公訴。[11]按照蘇羅夫的說法,「這些案件的共同點是,它們都針對猶太人。他們沒有懲罰勾結納粹、殺害猶太人的立陶宛罪犯,而是騷擾游擊隊員、猶太人英雄們。」[12]猶太人大屠殺期間,立陶宛約有20萬猶太人遇害,其中大多由立陶宛的通敵者殺害。[12]
立陶宛起訴戰犯的記錄不多。《經濟學人》對此寫道,對猶太人的調查是針對性的,甚至是報復性的。根據多維德·卡茨的說法,這是「淡化猶太人大屠殺」,其中「涉及一系列虛假的道德等式:猶太人在戰前就不忠於立陶宛,1940年時幫助了蘇聯佔領者,因此對自己的命運負有部分責任。而真正重要的種族滅絕是1944年後立陶宛人民在蘇聯手中遭遇的滅絕。」[13]
榮譽
[編輯]腳註
[編輯]引用
- ^ Скончался бывший директор музея "Яд ва-Шем" Ицхак Арад. [2021-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1) (俄語).
- ^ Izhak Arad (Rudnicki) vital statistics at Jewish Partisans' website. [2020-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6).
- ^ Schröder, Burkhard. Litauen und die jüdischen Partisanen [Lithuania and the Jewish Partisans]. heise online. 2008-09-14 [2020-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30) (德語).
- ^ 4.0 4.1 Rosenfeld, Marjorie. interview_with_arad. shtetlinks.jewishgen.org. 2011-09-26 [2020-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6).
- ^ 5.0 5.1 Dr. Yitzhak Arad (PDF). Martyrdom & Resistance. 2010, 37 (1): 1, 8 [2020-06-05]. ISSN 0892-157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30) (英語).
- ^ Arad, Yitzhak. The partisan: from the valley of death to Mt. Zion. Holocaust Library : [distributed by Schocken Books]. 1979-01-01 [2020-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8) (英語).
- ^ Arad, Yitzhak. The partisan: from the valley of death to Mt. Zion. Holocaust Library : [distributed by Schocken Books]. 1979-01-01 [2020-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5) (英語).
- ^ UMK Senat. Doktorzy honoris causa UMK. Nicolaus Copernicus University, UMK.pl. 2016 [2020-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1).
- ^ Katz, Dovid. The Crime of Surviving. Tablet Magazine. 2010-05-03 [2020-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4) (英語).
- ^ Brook, Daniel. Lithuania’s Startling Campaign to Erase Its Ugly History of Nazi Collaboration. Slate Magazine. 2015-07-26 [2020-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5) (英語).
- ^ 11.0 11.1 Reopening Lithuania's old wounds. 2008-07-21 [2020-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4) (英國英語).
- ^ 12.0 12.1 Nazi hunter: Lithuania hunts ex-partisans, lets war criminals roam free. Haaretz.com. Haaretz. 2008-08-07 [2020-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03) (英語).
- ^ Prosecution and persecution. The Economist. 2008-08-21 [2020-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0).
- ^ Past Winners. Jewish Book Council. [2020-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4)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