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伯恩斯坦訴合眾國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Bernstein I
法院美國加利福尼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
案件全名丹尼爾·J·伯恩斯坦等人訴合眾國國務院等部門案
Daniel J. Bernstein et al., v.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et al.
判決下達日期1996年4月15日
判例引注922 F. Supp. 1426
法庭成員
法官瑪麗蓮·霍爾帕特爾英語Marilyn Hall Patel
Bernstein II
法院美國加利福尼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
案件全名丹尼爾·J·伯恩斯坦等人訴合眾國國務院等部門案
Daniel J. Bernstein et al., v.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et al.
判決下達日期1996年12月9日
判例引注945 F. Supp. 1279
法庭成員
法官瑪麗蓮·霍爾帕特爾英語Marilyn Hall Patel
Bernstein III
法院美國聯邦第九巡迴上訴法院
案件全名丹尼爾·J·伯恩斯坦等人訴合眾國國務院等部門案
Daniel J. Bernstein et al., v.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et al.
判決下達日期1997年8月25日
判例引注176 F.3d 1132
案件歷史
過往行動尊敬的瑪麗蓮·霍爾帕特爾在974 F. Supp. 1288中裁定原告
案件觀點
意見 弗萊徹
協同意見 布萊特
不同意見 尼爾森
法庭成員
法官貝蒂·賓斯·弗萊徹英語Betty Binns Fletcher, 邁倫·H·布萊特英語Myron H. Bright, 托馬斯·G·尼爾森英語Thomas G. Nelson

伯恩斯坦訴合眾國案Bernstein v. United States)是丹尼爾·J·伯恩斯坦挑戰美國密碼學出口英語Export of cryptography限制的一系列司法案件。

該案始於1995年,作為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名學生,伯恩斯坦希望發表一篇關於他的Snuffle加密系統的論文並附上相關的原始碼。伯恩斯坦由電子前哨基金會代表,聘請外部律師辛迪·科恩英語Cindy Cohn,並獲得了伯克利李·田(Lee Tien)、三藩市Steefel律師事務所M·愛德華·羅斯(M. Edward Ross)、奧克蘭第一修正案計劃詹姆斯·惠頓(James Wheaton)和伊麗莎·白普利茲克(Elizabeth Pritzker)、華盛頓特區Hogan&Hartson律師事務所羅伯特·科恩-里維爾(Robert Corn-Revere),朱莉婭·高根(Julia Kogan)和傑里米·米勒(Jeremy Miller)的無償援助。經過四年和一次行政監管變更之後,第九巡迴上訴法院裁定軟件原始碼受到第一修正案的保護,政府阻止其發佈是違憲的[1]。對於過去的相關法規,電子前哨基金會如此陳述:

數年前,政府已經將加密,一種加擾消息並只能使收信人理解的技術,與炸彈、火焰噴射器一同置於軍需品清單,作為國家安全目的的管制武器。公司或個人出口軍需品清單上的物品,包括軟件和加密功能,必須事先獲得國務院批准。
(Years before, the government had placed encryption, a method for scrambling messages so they can only be understood by their intended recipients, on the United States Munitions List, alongside bombs and flamethrowers, as a weapon to be regulated for national security purposes. Companies and individuals exporting items on the munitions list, including software with encryption capabilities, had to obtain prior State Department approval.)

——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 EFF's History[2]

後來,政府要求全院庭審覆審[3]。在伯恩斯坦訴美國司法部(傳票號192 F.3d 1308)中,第九巡迴法院命令法院重審此案,並撤銷了三審法官的意見[4]

儘管政府再次修改並大幅度寬鬆了法規,時任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教授的伯恩斯坦再次向他們發起了挑戰。直到一審的九年後,2003年10月15日,法官駁回了此案,並要求伯恩斯坦在政府出現「具體風險」時再來上訴[5]

參考資料

[編輯]
  1. ^ Bernstein v. USDOJ (9th Cir. May 6, 199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Electronic Privacy Information Center
  2. ^ EFF's History. EFF's History. 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 [4 Ma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04). 
  3. ^ Bernstein, Daniel J. Summary of the case status. cr.yp.to. [21 Nov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7). 
  4. ^ 192 F. 3d 1308 - Daniel Bernstein v.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Justice. OpenJurist. [21 Nov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4). 
  5. ^ Bernstein, Daniel J. Press Release: Crypto Case on indefinite hold. cr.yp.to. [21 Nov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17).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