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佛子嶺水庫

座標31°20′46″N 116°16′22″E / 31.34611°N 116.27278°E / 31.34611; 116.27278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佛子嶺水庫
佛子嶺水庫大壩(2006年5月)
佛子嶺水庫大壩(2006年5月)
代碼BEA22000432
級別大(二)型水庫
水庫位置中國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
座標31°20′46″N 116°16′22″E / 31.34611°N 116.27278°E / 31.34611; 116.27278
下游流出淠河
集水面積1270平方千米
洪水位125.97米
正常水位125.56米
總庫容4.05億立方米
大壩類型混凝土連拱壩
壩頂高程128.46米
最大壩高74.4米
壩頂長度510米
壩頂寬度1.8米
裝機容量3.1萬千瓦
開工時間1952年1月
竣工時間1954年11月
移民數9148人
佛子嶺水庫連拱壩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六安市霍山縣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1954年
編號8-0601-5-085
認定時間2019年10月
霍山佛子嶺
分類森林生態自然保護區
位置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
面積6667 hm2
建立2000-12-22
南嶽山 - 佛子嶺水庫
位置六安市霍山縣
建立1987年

佛子嶺水庫(英文:Foziling Reservoir),亦稱佛子嶺水電站,位於中國安徽省西部大別山淠河上游,六安市霍山縣境內。是集蓄洪、灌溉、航運、發電、養殖等為一體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治淮工程淠史杭灌區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工程於1952年1月開工建設,至1954年11月工程竣工,歷時2年又10個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興建的第一個大型水利水電項目,中國官方將它稱為「新中國第一壩」[1],其規模在當時也是全亞洲最大的。今日它已成為當地的風景旅遊名勝。

建設背景

[編輯]

淮河自古以來水情複雜,歷經黃河奪淮和常年戰亂失修等因素影響,水患頻繁、旱澇無常,又受以其難以治理出名,為人稱為「害河」,而流域內人口眾多,土地肥沃,城鎮密集,一旦水害損失巨大。1950年夏,淮河流域連降暴雨,引發洪澇災害,皖北地區大面積受災。此次水災對中共中央的決策起了非常大的影響,周恩來主持政務院會議並頒佈了《關於治理淮河的決定》,以「蓄泄兼籌」作為淮河治理方針,淮河治理成為了之後水利工作的長期重點,同年治淮委員會蚌埠成立。1950年至1957年,即「國民經濟恢復」和「一五計劃」建設期間,新政權開始了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在「大興水利」「水利是農田的命脈」等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水利建設得到更多的重視。1951年5月,中央組織治淮視察團去治淮工地視察,毛澤東作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這一著名指示,在淮河的南源皖西大別山區修建以大型水庫為龍頭的山谷水庫群的計劃被寫入了治淮方略

淠河是淮河的一條重要支流,「每逢汛期,十年九災」,治淮委員會工程部在進行多次查勘後決定在霍山縣縣城南17公里,佛子嶺鎮南2.5公里淠河東源上修建水庫蓄洪,佛子嶺水庫這一重點工程很快得到了國家計委水利部的批准。繼佛子嶺水庫之後,該地區又有磨子潭水庫響洪甸水庫梅山水庫龍河口水庫四座水庫陸續被建設,形成了淠史杭灌區。

建設歷程

[編輯]
佛子嶺水庫工地

工程系治淮委員會佛子嶺水庫工程指揮部,著名水利專家汪胡楨設計。建壩之初曾經就大壩型的選擇在石壩、土壩、重力壩平板壩連拱壩日語マルチプルアーチダム等方案中產生爭論,而工程指揮汪胡禎建議採取鋼筋混凝土連拱壩,認為「省水泥、省鋼筋、省人工,多快好省」。但這個方案受到了包括蘇聯專家等在內的一些人的反對,因為當時世界上僅有兩座連拱壩的建造先例,一座在美國,一座在阿爾及利亞,且由於建國初期西方的封鎖,無法得到相應的資料可供參考,選用連拱壩方案在技術上有着相當大的風險性。此外水庫位於地震區,該結構方案的抗震能力還是未知數。但最終水利部確定在打漁衝口上游150 米的壩址處採用鋼筋混凝土連拱壩方案,佛子嶺水庫至今仍是世界上採用連拱壩不多的幾個例子之一。

1951年年底,六安至佛子嶺公路通車,指揮部開始由各方調配人員,民工多來自皖西北六安、阜陽等地,並從江蘇上海等地招聘技術工人,次年清基工程正式開工。1952年7月,剛在壽縣完成土改的解放軍第90師改編為水利第一師參加了水庫建設。大壩從1952年7月開始澆築壩身混凝土,至1954年9月澆築完成,11月工程竣工。大壩圍堰曾在1953年洪水中被沖毀,工程一度停工。1954年6月,在工程即將竣工時發生了黎克特制5.25級地震,壩體未出現破壞現象,但一些觀點猜測此地震可能由水庫的建設所引發。[2][3][4][5]工程的建設期間正值韓戰和國內剿匪鬥爭進行之中,國內環境複雜,建設過程曾抓獲十餘名空降來破壞工程的國民黨特務人員。

整個工程的土石方挖填量約99萬立方米,混凝土澆築量約23.9萬立方米,耗用水泥6.3萬噸,鋼材8010噸。[6]

工程概況

[編輯]
毛澤東在合肥參觀佛子嶺水庫模型

水庫樞紐工程由攔河壩、溢洪道、輸水鋼管、發電廠四部分組成。攔河壩與溢洪道由一山隔開,左岸攔河壩為鋼筋混凝土連拱壩,壩高74.4米,高程128.46米,防浪牆頂高程129.6米(1982年分別加至75.9米、129.96米、131.06米)。壩頂長510米,頂寬1.8米。由20個垛、21個拱(個拱直徑13.5米)及兩端接岸重力壩段組成,連拱壩的拱與垛均為薄壁輕型結構,上部厚0.5至0.6米,下部不超過2米。右岸溢洪道,共6孔,單孔淨寬10.6米,最大泄洪流量7540立方米每秒。壩身3道泄洪鋼管,最大泄洪量225立方米每秒,初建5道發電鋼管,後擴至6道,壩後式電站,發電廠有新老廠房各一座,共安裝七台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3.1萬千瓦,多年平均年發電量1.24億千瓦時。[7][8]

佛子嶺水庫控制流域面積1840平方公里(後由於磨子潭水庫建成蓄水,實際控制流域面積降為1270平方公里)。設計洪水位125.97米,相應庫容4.05億立方米,校核洪水位129.83米,相應庫容4.96億立方米;水庫設計正常蓄水位125.56米,汛期限制水位122.56米。現狀防洪能力僅達到400年一遇。為確保大壩安全,防禦1000年一遇洪水,1994年以後,將汛限水位降至112.56米,嚴重影響了灌溉和發電。[7]

1955年建成之初,水庫管理處隸屬治淮委員會領導。歷經數次變革,今天的水庫管理機構為「佛子嶺水電站」,隸屬安徽省電力工業局。

庫區移民

[編輯]

佛子嶺水庫淹沒區當時以設計洪水位128.26米為準。淹沒區面積22.63平方公里,淹地8592畝,遷移人口9148人,拆遷房屋6048間。[9]淹沒前庫區內河谷平川、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淹沒後庫區居民被就近遷至附近山區,山區資源短缺,耕地匱乏的自然條件對這些以農耕經濟為生的移民經濟生活造成了相當的影響。六安地區下轄6縣皆為國家級貧困縣,但水庫群的修建並非導致貧困的直接原因。

加固與修復

[編輯]

大壩在1954年剛竣工後就出現了垛牆裂縫,並且不斷發展,對此採取了瀝青灌縫措施。由於該工程是共和國歷史上所建第一個大型水利工程,水文資料與設計經驗匱乏,材料緊缺等條件限制,造成了大壩的應力計算不足,設計防洪標準偏低等問題,在日後的運行過程中逐漸暴露。最嚴重的是1969年7月,流域內普降暴雨,加之運行管理不當,大壩漫水1.08米,兩岸山坡和壩垛後部基岩遭到嚴重沖刷,壩後電力設備被沖毀。所幸大壩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未造成板橋水庫潰壩的悲劇。[9]

大壩自竣工投入使用以來一共經歷了三次大修,分別如下。[8]

  • 第一次:1965年6月-1968年10月。由於壩體出現裂縫,鋼管發生氣蝕和震動等問題放空水庫水,對大壩及泄洪鋼管進加強拱澆築、裂縫灌漿及帷幕固結灌漿等施工。
  • 第二次:1982年6月-1986年6月。由於1969年7月發生洪水漫壩事故,對大壩加高1.5米,溢洪道增建一孔,使最大泄洪能力達到7540立方米每秒。
  • 第三次:2002年10月-2005年4月。觀測發現大壩河床段壩垛向下游位移量值普遍增大,雖經前兩次加固,仍存在壩身裂縫嚴重。經鑑定,防洪標準不足,存在安全隱患,屬三類壩。故採用高壓固結灌漿和鋼纖維噴射混凝土等新技術對大壩全面加固。[1]

防洪與灌溉

[編輯]

1954年水庫建成當年,時值流域內特大洪水,大壩將洪峰6350立方米每秒,削減為600立方米每秒,有效消除了下游水災。之後大壩歷經多次加固改造,蓄洪能力不斷增強。隨着流域內多座水庫的建設,其防洪壓力不斷減小。佛子嶺水庫是淠史杭灌區的骨幹工程和重要水源,其水灌溉六安、合肥巢湖等地區,累計灌溉農田300多萬畝(20多萬公頃),耕地15967畝(1064.5公頃),年均提供灌溉用水11億立方米。[8]水庫的修建為灌區大大增強了防汛抗旱能力,使江淮地區成為了穩定高產的糧產基地。

旅遊

[編輯]

佛子嶺水庫距離合肥市140餘公里,驅車一日內可以遊覽。庫區山清水秀,叢巒疊翠,環境優美,是「國家AAA級旅遊區」和「國家水利風景區」,其所在大別山區是華東地區最後的原始森林。站在七十餘米高的壩頂上,上臨平湖,下俯空谷,青山綠水盡收眼底,是極佳的觀景點。壩身拱垛上刻有毛澤東手跡「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八個巨型紅色大字,這一富有濃郁時代特色的標語成為了該壩的特色之一,近些年來慕名而來參觀遊人不斷增多。

相關文藝作品

[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以反映社會主義建設為題材的文藝作品大量湧現。這一時期的作品風格熱情澎湃,激越高亢,有着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和時代特徵。佛子嶺水庫的修建一時成為了當時的熱門題材,相關宣傳部門組織了吳作人關山月等藝術家參觀建設工地,創作了一批包括小說散文評彈在內的文藝作品。這些作品當時在大陸地區家喻戶曉,成為一代人集體的記憶。

  • 《到佛子嶺去》- 散文章靳以作,1954
  • 《佛子嶺水庫》- 油畫吳作人作,1955
  • 《移山記》- 小說,陳登科作,1954
  • 《在佛子嶺水庫工地》- 木刻,張懷江作,1955
  • 《在佛子嶺人造湖上》- 木刻,鄭震作,1958
  •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蘇州評彈,蔣月泉

外部連結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1.0 1.1 央視國際CCTV. 新中国第一坝开始加固 可抵御千年一遇洪水. 2002年10月22日 [2007年1月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4日) (中文). 
  2. ^ 佛子岭水电站,大事记1951. [2007年1月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9月28日) (中文). 
  3. ^ 佛子岭水电站,大事记1952. [2007年1月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9月28日) (中文). 
  4. ^ 佛子岭水电站,大事记1953. [2007年1月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9月28日) (中文). 
  5. ^ 佛子岭水电站,大事记1954. [2007年1月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9月28日) (中文). 
  6. ^ 霍山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霍山縣誌》,1992[永久失效連結]
  7. ^ 7.0 7.1 淮河防汛信息,佛子岭水库情况简介. [2007年1月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9月27日) (中文). 
  8. ^ 8.0 8.1 8.2 珠江水利网,佛子岭水库. [2007年1月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10月8日) (中文). 
  9. ^ 9.0 9.1 安徽省省情數據庫,佛子嶺水庫[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