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卡拉卡斯大學城

座標10°29′27″N 66°53′26″W / 10.49083°N 66.89056°W / 10.49083; -66.89056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卡拉卡斯大學城
西班牙語:Ciudad Universitaria de Caracas
世界遺產
卡拉卡斯大學城各景
位置委內瑞拉委內瑞拉卡拉卡斯首都區解放者玻利瓦爾市
標準文化:(i)(iv)
參考編碼986
登錄年份2000年(第24屆會議
面積164,203公頃(405,750英畝)
座標10°29′27″N 66°53′26″W / 10.49083°N 66.89056°W / 10.49083; -66.89056
卡拉卡斯大學城在Caracas的位置
卡拉卡斯大學城
卡拉卡斯大學城在卡拉卡斯的位置

卡拉卡斯大學城(西班牙語:Ciudad Universitaria de Caracas),簡稱CUC,是委內瑞拉中央大學主校區,位於委內瑞拉首都卡拉卡斯心臟地帶。這座2000年入選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世界遺產的園區由委內瑞拉建築師卡洛斯·勞爾·維拉努埃瓦操刀,被譽為建築及城市規劃的「大師之作」[1],深刻影響到委內瑞拉之後的建築[2]

維拉紐瓦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開始監督校園的興建工作,長達20年。他將自己的技能和對設計原則的看法融入到校園中,因此它成為20世紀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遺產認可的地點中,唯一一個由單個建築師設計的唯一一個大學校園。

園區環境各異,北邊是植物園,東邊、西邊和南邊各有不同的體育設施,而科學、建築、人文及醫院等學系和學院分佈在不同的地段,他們最終匯聚在校園中的無人之地(Tierra de nadie,無學術用途綠化林地)、庫比埃爾塔廣場(Plaza Cubierta)共用建築群及具有永久現代藝術功能的掛名博物館。

雖然校園的元素遭受了自然或人為的污損,但依然是委內瑞拉的地標,保留着設計和規劃上的優秀之處。校園入選世界古蹟基金會英語World Monuments Fund2010年和2014年的特別保護工作名單[3]

建築和設計規劃

[編輯]
校園導覽視頻,2019年

卡拉卡斯大學城的園區和建築物被譽為維拉紐瓦的傑作,有着大量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方面的工作。園區建築在原本屬於西蒙·玻利瓦爾家族的伊巴拉莊園(Hacienda Ibarra)上,連接新城市心臟委內瑞拉廣場。所選地點給維拉紐瓦機會,將藝術和建築有意識地進行大規模整合。這個罕見的城市綜合體佔地2平方公里,包括40棟大樓,是拉美地區最成功的現代建築應用。維拉紐瓦與參與設計的藝術家們進行緊密的合作,監督項目達25年,直到1960年末健康惡化,部分建築只能遺憾留在設計階段。[來源請求]

胡安·比森特·戈麥斯去世後,城市更新成了大焦點。卡拉卡斯推出「非凡城市更新計劃」,將維拉紐瓦的「藝術綜合」建築納入其中,從市中心的「沉默」(El Silencio)建築群開始[4]:56。儘管大學校園不大可能被現代的定義視為城市計劃,但它是卡拉卡斯的特色之一,有助於促進旅遊和移民[4]:57

1939年,受委託的團體開始了卡拉卡斯的新城市規劃,但受官場規則影響,規劃範圍僅限於解放者市內[4]:55。1942年艾薩斯·麥地那·安加里塔英語Isaías Medina Angarita總統買下伊巴拉莊園,將大學的空間擴展到原本的方濟各女修道院以外地區[來源請求]。然而40年代計劃多次中斷,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才繼續。校園的建築於1944年,1967年結束[4]:57-59, 355。大學城是維拉紐瓦「博物館式」空間的實例,將博物館的特質用在公共場所中[4]:350

維拉紐瓦於1944年和1948年兩度造訪法國,從校園藝術和建築設計中汲取靈感。1944年,他完成第一階段的研究,制定臨時計劃。考慮他和國家面臨的政治經濟形勢,他出於個人和專業因素的考慮,在1949年修改設計,將流程複雜化[4]:355。大學城也是一個新市鎮,據說將城市的烏托邦想像帶進現實[4]:360

首批興建的建築包括醫學大樓。之後最初設計方案於1949年更改,於1950年建設體育館,1951年揭幕。體育館的建設標誌着校園中央綜合大樓的開發進入新階段[4]:355

校園最初在西邊建設,沿東西軸對稱設計。中央綜合大樓開始興建後,維拉紐瓦放棄軸線設計,改在這一部分校園設計中運用他的藝術綜合手法[5]

植物園

[編輯]
2016年8月的委內瑞拉湖(Laguna Venezuela),湖面左側可見睡蓮,湖的後面是中央公園(Parque Central)。

卡拉卡斯植物園英語Caracas Botanical Garden位於校園內,匯聚了各國植物。歷史上,園區容納了中南美洲、非洲和亞洲2500多棵共200多種植物,其中一半是委內瑞拉土生。中心的棕櫚樹群一度保存250種植物的4000個標本。花園佔地70英畝,包括亨利·皮特爾英語Henri Pittier圖書館和國家植物標本室,於1952年揭幕[6]

和其他地方的校園一樣,花園的保養出現了人為疏忽,植物缺乏灌溉,被寄生蟲侵蝕而枯萎,花園的景觀遭到惡化。一些事件也影響了花園的生態,其中包括2010年厄爾尼諾乾旱、非洲大蝸牛入侵、地勤設備被盜、停電及其他限制了設施的管理維護的經濟問題。花園的員工在2019年8月表示,當年1月起花園的水管已經沒有水進入。有志願團體制定計劃,用個人用水手動灌溉植物[6]

委內瑞拉湖

[編輯]

委內瑞拉湖是校園內最大的水體,形狀跟委內瑞拉一樣[7]。到2018年,報道指湖流失一半的水,而湖中可以裝下一個人的土生睡蓮克魯茲王蓮(屬亞馬遜王蓮)凋謝[6][7],其他湖也已完全乾涸[6]

甲板廣場和無人之地建築群

[編輯]
中央綜合體的歷史鳥瞰圖

中央綜合體集學術、行政和社交功能建築,以及更著名的藝術作品於一體。

甲板廣場(Plaza Cubierta)是室內室外兼具的活動空間,被打造成「開放博物館」,將藝術結合環境,建築結合藝術,被譽為該國最重要的藝術和文化作品。廣場連接中央綜合體的不同建築[4]:356-358。維拉紐瓦受歐洲城中心的大堂和廣場啟發,希望甲板廣場成為校園的心臟、實體和文化層面的中心[8]1954年3月2日,廣場與相連的委內瑞拉中央大學大堂英語Aula Magna (Central University of Venezuela)揭幕[4]:359

連接廣場的建築物包括主圖書館、校長辦公室、學生聯合會中心、大禮堂、小禮堂和音樂廳。這些建築都是維拉紐瓦的作品。其中大禮堂被譽為「綜合體的完善例子」[4]:356。甲板廣場以穿孔牆壁、部分敞篷的屋頂和一系列坡道式連接元素著稱,給人一種流動的感覺[9]。2013年舉行的一個藝術項目將開放圖書館搬上了甲板廣場的有頂步道,推廣共享圖書概念,倡導享受校園休閒生活[10]

在短片《探險任務:委內瑞拉英語Assignment: Venezuela》中,主人公吉姆(Jim)將車子停放在如今的行人廣場。

校長廣場英語Plaza del Rectorado de la UCV原為停車場,1952年落成。然而,停車場車位供不應求,最終於1958年2月前後關閉[11]。行政大樓是大學行政和學生組織的辦公地,內有校長和學生會辦公室。大樓內原有的郵局目前改為委內瑞拉銀行英語Banco de Venezuela的分行。校長廣場還有一幅大型壁畫和卡拉卡斯大學城鐘樓英語UCV Clock Tower[12]

廣場中的現代主義藝術品不僅在歷史上享有盛名,還在1956年鼓勵石油工人移居馬拉開波的美國短片《探險任務:委內瑞拉英語Assignment: Venezuela》被用作政治宣傳。影片主人公去委內瑞拉旅行,途中乘坐進口轎車來到當時新建的校園,欣賞壁畫和雕塑[13]:97-98。片中他停車的停車場就是如今的校長廣場。

小禮堂從甲板廣場主體延伸出來,位於行政樓背後。該禮堂是小型表演藝術空間,窗戶採用大型彩色玻璃[12]

甲板廣場是開放型空間,其步道有波浪形混凝土頂篷遮蓋。部分藝術品露天擺放,從頂蓋空隙照射進來的陽光,凸顯藝術品特色。

甲板廣場主體和圖書館之間有一座大禮堂英語Aula Magna (Central University of Venezuela)。大廳內部在美學層面和建築層面都有重要地位,其中最具特色的裝飾亞歷山大·考爾德聲音「雲」兼具美術和實際功用[4],是構成內飾空間音效的重要元素[14]。而貝殼狀的混凝外牆也有美術意義[4]。大禮堂一直被認為是校園內「最重要的禮堂」[15]。禮堂現任主管是天娜·麥地那英語Trina Medina,助理主管羅薩里奧·席爾瓦·普列托(Rosario Silva Prieto[16]

大禮堂的外面是音樂廳和中央圖書館英語Biblioteca central (UCV)。音樂廳入口位於連接廣場的有頂走廊,有大型黃色壁畫作為標記;另一處以黃色為主的壁畫在音樂廳後面,可以從無人之地看到[12]。圖書館內部採用採用獨特的紅瓦設計[來源請求]。東邊的牆壁有一副有費爾南·雷捷設計的大型彩色玻璃幕牆[12]

豪爾赫·羅德里格斯廣場(Jorge Rodríguez Plaza)將甲板廣場與學術樓及東邊的體育設施分隔開[17]。廣場又稱無人之地英語Tierra de nadie (UCV),是大學城內眾多綠化空間中的一個公共空間。由於周圍沒有大樓環繞,故得此名[18]

時裝設計師瑪麗亞·平托英語Maria Pinto (fashion designer)曾這樣形容甲板廣場的功能和美術設計:

「這是一個流動循環的空間,延伸到有頂步道和停車場。廣場設計考慮了連續不斷的運動,結合了不同的路線和一系列視角,將焦點連接起來以吸引注意力和定向循環,其架構主要基於視覺感知,但沉浸其中可以體味到觸覺體驗和感覺聯覺。光與影、輪廓與色彩、空間與時間全都化成了活體的運動,朝朝暮暮,年復一年,無限循環。這些元素使得廣場持續出現場面調度,見證了它的興衰成敗。」
— 瑪麗亞·平托英語Maria Pinto (fashion designer), "Carlos Raúl Villanueva: The Synthesis with Venezuela", Alfredo Boulton and His Contemporaries: Critical Dialogues in Venezuelan Art, 2008[4]:358

體育設施

[編輯]
奧林匹克體育場(左)與大學體育場,攝於1953年

園內的卡拉卡斯奧林匹克體育場是教科文組織特別強調的設計元素之一[1],主要用於舉行足球比賽,卡拉卡斯足球俱樂部的主場,可容納2.4萬名觀眾[19]。除足球場外,奧林匹克體育場還設有全長跑道和場地,可用于田徑比賽,包括跳遠跑道和沙坑。球場還舉辦過欖球比賽。

穹頂體育場英語Covered Gymnasium (UCV)也是由大學運營的公共空間,是校園最北端除植物園外唯一建築物,以形狀和獨特的屋頂而著稱。場館臨近高速公路的圍牆有一副巨大的壁畫,是校園的邊界,上面畫有委內瑞拉重要歷史人物[20]

卡拉卡斯大學城體育場英語Estadio Universitario de Caracas在奧林匹克體育場旁邊,是一座棒球場,是兩支隊伍的主場,可容納2.5多萬名觀眾[21]

卡拉卡斯大學城體育場全景圖
奧林匹克體育場與跳水池全景圖

藝術品

[編輯]

校園內部分藝術品為預先製作,為適應物理或美學需求而做出調整。其中著名的藝術品包括阿爾普的《雲牧人英語Berger des Nuages》、勞倫斯的《兩犧動物英語L'Amphion》、佩夫斯納的《30°空間動態投影》(Projection dynamique dans l'espace au 30° degré)、樂博的《羅伯》(Maternidad)。大多數作品在異地設計,藝術家和建築師須進行頻繁的溝通。不過部分壁畫是現場創作,包括雷捷和瓦沙雷的作品[4]:359

[a]

參與校園藝術品創作的海外藝術家有讓·阿爾普蘇菲·陶柏·阿爾普安德烈·布洛克英語André Bloc亞歷山大·考爾德林飛龍亨利·勞倫斯英語Henri Laurens費爾南·雷捷巴爾塔薩·羅伯英語Baltasar Lobo安托萬·佩夫斯納英語Antoine Pevsner維克多·瓦沙雷,委內瑞拉本土藝術家有米格爾·阿羅約(Miguel Arroyo)、阿曼多·巴里奧斯(Armando Barrios)、奧馬爾·卡雷尼奧(Omar Carreño)、卡洛斯·岡薩雷斯·波根(Carlos González Bogen)、佩德羅·萊昂·卡斯特羅(Pedro León Castro)、馬特奧·曼諾爾(Mateo Manaure)、弗朗西斯科·納爾維茲(Francisco Narváez)、帕斯夸爾·納瓦羅(Pascual Navarro)、阿里里奧·奧拉馬斯(Alirio Oramas)、亞歷杭德羅·奧特羅英語Alejandro Otero、赫克托·波利奧(Héctor Poleo)、布勞里奧·薩拉薩(Braulio Salazar)、赫蘇斯·拉斐爾·索托、維克多·瓦雷拉(Victor Varela)、奧斯瓦爾多·維加斯(Oswaldo Vigas)、里斯本·瑪麗埃拉·奧耶達·德利亞(Lisbhet Mariela Ojeda D'Elía)。

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編輯]
大學中央建築群

校園於200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屬文化遺產,入選理由為卡洛斯·勞爾·維拉紐瓦建築和城市規劃的大師之作,是兼具美感與實用性建築的鮮活例子,是20世紀運動藝術和建築的典範,體現了兩者的理念[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它稱為「建築界現代運動的突出例子」,又指「大學校園將大量建築群和功用匯編成一首鮮明的合奏曲,其中有許多現代建築和視覺藝術的大師之作,包括大禮堂與亞歷山大·考爾德的《浮雲》、奧林匹克體育場和有頂廣場」[1]。校園2000年入選名錄時,沒有與之相關的可追溯《傑出普世價值聲明》(Statement of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該草案於2013年獲通過,委內瑞拉有份參與起草[31]

教科文組織儘管承認維拉紐瓦的建築原則和設計的整體精神保持了場地的完整性,但一方面也擔心建築的鋼筋混凝土材料自落成之日起逐年惡化,而這些結構是體現校園建築在當時很先進的標誌。而時有發生的社會動盪破壞了校園,水土流失威脅到了空間的保護,大規模的擴大招生也使得校園環境惡化。而在不考慮建築結構的情況下對校園空間進行重新劃分會改變校園的設計意義,從而惡化校園的整個氛圍,這與維拉紐瓦的設計理念背道而馳。然而,教科文組織表示這些做法不會損害校園的真實性或價值[1]

有機構為校園保護提出方案,但教科文組織的報告表示這些方案脫節,不能同時進行,建築文化遺產研究院與大學的保育開發理事會、負責管理植物園的獨立部門及委內瑞拉各地各級別政府部門合作。報告也建議在校園南部和西部設立緩衝區,保護校園環境不受城市化進程威脅[1]

註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Ciudad Universitaria de Caracas. UNESCO. [28 Ma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7). 
  2. ^ Sennott, Stephen. Encyclopedia of 20th century architecture. New York: Fitzroy Dearborn. 2004: 267. ISBN 1-57958-243-5. OCLC 52688206. 
  3. ^ Ciudad Universitaria de Caracas. World Monuments Fund. [2019-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9) (英語).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Negrón, Marco; Pintó, Maciá. Jiménez, Ariel , 編. Alfredo Boulton and His Contemporaries: Critical Dialogues in Venezuelan Art, 1912–1974. 由Kristina Cordero and Catalina Ocampo翻譯. Museum of Modern Art. 2008: 55–60, 350–365 [25 July 2019]. ISBN 97808707071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1). 
  5. ^ Carranza, Luis E. ; Lara, Fernando Luiz. Modern Architecture in Latin America: Art.. Austin, TX: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2015. ISBN 0292762976. OCLC 900709741. 
  6. ^ 6.0 6.1 6.2 6.3 Caring for Botanical Treasures in a Failed State. Earth Island. [2019-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1). 
  7. ^ 7.0 7.1 Caracas' dying botanical garden highlights Venezuela's decay. Reuters. 2018-07-20 [2019-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1) (英語). 
  8. ^ Luispolitoarquitecto. luispolitoarquitecto: PLAZA CUBIERTA DE LA CIUDAD UNIVERSITARIA DE CARACAS. luispolitoarquitecto. 2017-03-29 [2019-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7). 
  9. ^ UCV CARACAS - La Plaza Cubierta nel punto in cui è collegata all'edificio del Rettorato. www.architetturaeviaggi.it. [2019-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7) (意大利語). 
  10. ^ Biblioteca Abierta: Una intervención plástica en Plaza Cubierta de la UCV. Revista Entre Rayas. [2019-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7) (歐洲西班牙語). 
  11. ^ La Plaza del Rectorado. Patrimonio CUC. [2019-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5). 
  12. ^ 12.0 12.1 12.2 12.3 Cuerpo de Guías Aula-Magna. Sala de Conciertos UCV: Síntesis de Artes del Centro Directivo-Cultural de la UCV. Cuerpo de Guías Aula-Magna. Sala de Conciertos UCV. 2015-02-28 [2019-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8). 
  13. ^ Blackmore, Lisa. Spectacular Modernity: Dictatorship, Space, and Visuality in Venezuela, 1948-1958.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2017. ISBN 9780822982364. 
  14. ^ Beranek, Leo. Concert Halls and Opera Houses: Music, Acoustics, and Architecture 2nd. New York, NY: Springer New York. 2004. ISBN 9780387216362. OCLC 840276395. 
  15. ^ La UCV y sus símbolos: el Aula Magna [UCV and its landmarks: the Aula Magna]. UCV Noticias. [2018-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7) (西班牙語). 
  16. ^ Aula Magna Info. Universidad Central de Venezuela. [2018-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6) (西班牙語). 
  17. ^ Áreas verdes de la UCV son un oasis para el caraqueño. Tu Zona. 2013-03-28 [2019-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28). 
  18. ^ Editor. La gloriosa UCV convertida en tierra de nadie: el hampa y los asaltos están a la orden del día. Voz de América. 2019-07-19 [2019-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8) (西班牙語). 
  19. ^ Venezuela - Caracas FC - Results, fixtures, squad, statistics, photos, videos and news - Soccerway. int.soccerway.com. [2019-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2). 
  20. ^ Pedro León Zapata, el hombre que mejor analizaba a Venezuela en caricaturas. BBC News Mundo. [2019-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7) (西班牙語). 
  21. ^ Estadio Universitario. www.ucv.ve. [2019-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2). 
  22. ^ Obras de arte del Aula Magna: las nubes acústicas de Alexander Calder. Ciudad Universitaria de Caracas. Patrimonio Mundial. 2010-05-05 [2019-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5) (歐洲西班牙語). 
  23. ^ Mural en el Instituto Anatómico. Ciudad Universitaria de Caracas. Patrimonio Mundial. 2010-09-12 [2019-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6) (歐洲西班牙語). 
  24. ^ Mural de Armando Barrios en la plaza del Rectorado. Ciudad Universitaria de Caracas. Patrimonio Mundial. 2010-03-20 [2019-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5) (歐洲西班牙語). 
  25. ^ La Torre del Reloj. Ciudad Universitaria de Caracas. Patrimonio Mundial. 2010-03-20 [2019-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6) (歐洲西班牙語). 
  26. ^ Mural de Mateo Manaure en el edificio de la Biblioteca. Ciudad Universitaria de Caracas. Patrimonio Mundial. 2010-05-25 [2019-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5) (歐洲西班牙語). 
  27. ^ Obras de arte de Plaza Cubierta: Bimural de Mateo Manaure. Ciudad Universitaria de Caracas. Patrimonio Mundial. 2010-04-22 [2019-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5) (歐洲西班牙語). 
  28. ^ Obras de arte de Plaza Cubierta: Mural curvo de Pascual Navarro. Ciudad Universitaria de Caracas. Patrimonio Mundial. 2010-04-15 [2019-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5) (歐洲西班牙語). 
  29. ^ “Composición Estática-Composición Dinámica” de Oswaldo Vigas. Ciudad Universitaria de Caracas. Patrimonio Mundial. 2010-03-26 [2019-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5) (歐洲西班牙語). 
  30. ^ Vitral de Braulio Salazar en el auditorio de la antigua Escuela de Enfermería. Ciudad Universitaria de Caracas. Patrimonio Mundial. 2011-03-19 [2019-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5) (歐洲西班牙語). 
  31. ^ UNESCO, WHC-13/37.COM/8E (PDF), [2020-07-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7-04)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