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雙掛接巴士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巴西庫里奇巴的28米長雙掛接巴士,是世界最長的巴士。
庫里奇巴的雙掛接巴士和管型巴士站,是當地巴士快速交通系統的一部分。
哥倫比亞波哥大巴士快速交通上運行的雙掛接巴士。
德國漢堡的雙掛接巴士。

雙掛接巴士是一種大容量型客車,有三節車廂,四列軸,比掛接巴士多出一節車廂。由於此種車很長,通常只用於高旅客量的核心路線或者巴士快速交通系統

早期版本

[編輯]

法國製造商雷諾赫利茲巴士英語Heuliez Bus在1980年代晚期製造了「Mégabus」(正式名稱為Heuliez GX237),並向法國各個巴士部門推銷,但只有波爾多訂購了10輛。這些客車在該城2004年建造有軌電車後停止服役[1]

匈牙利客車製造商伊凱洛斯也在1990年早期開發了雙掛接巴士Ikarus 293[2]

此外,瀋陽市巴士公司所屬的瀋陽市客車裝配廠曾於1983年至1986年試製SY690型雙掛接巴士,並試營運三年。[3][4]

現代版本

[編輯]
青年JNP6250G雙掛接巴士
瑞典使用的富豪雙掛接巴士。
盧森堡范胡爾牌雙掛接巴士。
德國漢堡的范胡爾牌雙掛接巴士。

巴西庫里奇巴巴士快速交通系統,從1992年[5]開始使用富豪集團(底盤)和Marcopolo/Ciferal(車體)製造可容納270人的雙掛接巴士。客車共有5道門,使乘客可以快速上車和下車,而車站是封閉、管型的,站內售票。有五個主要路線使用這種巴士,在高峰時段,平均每50秒鐘就有一輛到站。

MarcopoloCAIO、Busscar和Neobus等巴西客車車身製造商使用富豪底盤生產了不少雙掛接巴士,這些客車正營運在聖保羅坎皮納斯戈亞尼亞和庫里奇巴。

瑞典哥德堡使用一些富豪製造的雙掛接巴士,這些車輛是低底盤、「推進」式鉸接車,內燃機裝在客車側面的底盤中,空調裝在車頂上。

比利時製造商Van Hool生產25米長的雙掛接巴士,載客量約為180人。2002年9月,荷蘭烏得勒支路線11和12使用15輛這種客車,連接市中心和郊區。[6]後來,又增加了12輛這種車。這些客車也在德國亞琛(路線5和45)和漢堡(路面地鐵和Eilbus E86)使用,因為這裏單是單掛接巴士不夠於運輸乘客。

瑞士製造商Hess製造了一種雙鉸接的無軌電車,名為LighTram,在瑞士蘇黎世日內瓦琉森等城市使用。它也提供改用混合動力引擎的同種車輛,正在一條盧森堡路線使用。[7]

浙江青年客車生產廠與尼奧普蘭聯合開發了自稱「世界最長」的JNP6250G雙掛接巴士[8]。此外鄭州宇通客車與丹東黃海客車均設計生產了雙掛接巴士。

波哥大的巴士快速交通系統也在最繁忙路線上使用雙掛接巴士。

優缺點

[編輯]

雙掛接巴士的主要優點是提高乘客-駕駛員比例。換句話說,雙掛接巴士比有相同座位數量的單節客車更節省營運成本。但其缺點是需要使用更長的月台。

然而,兩輛加起來有相同座位數的單節客車比這種車更具靈活性:如果雙掛接巴士每十分鐘到站一次,單節客車可以每五分鐘到站一次。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存档副本. [2007-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05). 
  2. ^ Autobusové Noviny. [2010-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8). 
  3. ^ 沈阳的双铰接公交车(大容量公共汽车). 瀋陽巴士網. 2010-07-17 [2015-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6). 
  4. ^ 老司机董连华:午夜还有公交车,以前哪敢想. 遼瀋晚報. 2008-10-17 [2015-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6). 
  5. ^ Bushell, Chris (ed.) (1993). Jane's Urban Transport Systems 1993-94, pp. 79–80. Coulsdon, Surrey (UK): Jane's Information Group. ISBN 0-7106-1072-6.
  6. ^ Geschiedenis in vogelvlucht. Het GVU - Openbaar Vervoer in Utrecht en omgeving. [2007-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06) (荷蘭語). 
  7. ^ News archive for Luxembourg. stadtbus.de. [2010-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9) (德語). 
  8. ^ article in Shanghai Daily - 'World's largest' bus debuts in Shanghai By Kat Jiang 2007-3-14. [2012-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7).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