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民系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4年5月3日) |
吳越民系 | ||||||||||||||||||||||||||
---|---|---|---|---|---|---|---|---|---|---|---|---|---|---|---|---|---|---|---|---|---|---|---|---|---|---|
總人口 | ||||||||||||||||||||||||||
約8000萬人(2013年)[1] | ||||||||||||||||||||||||||
分佈地區 | ||||||||||||||||||||||||||
中國大陸 | 浙江、江蘇、上海、安徽、江西、福建 | |||||||||||||||||||||||||
香港 | 少數民系 | |||||||||||||||||||||||||
澳門 | 少數民系 | |||||||||||||||||||||||||
臺灣 | 臺灣外省人的一部分 | |||||||||||||||||||||||||
美國 | 華裔美國人的一部分 | |||||||||||||||||||||||||
加拿大 | 華裔加拿大人的一部分 | |||||||||||||||||||||||||
澳洲 | 華裔澳洲人的一部分 | |||||||||||||||||||||||||
意大利 | 多數意大利華人 | |||||||||||||||||||||||||
法國 | 多數法國華人 | |||||||||||||||||||||||||
新加坡 | 華裔新加坡人的一部分 | |||||||||||||||||||||||||
語言 | ||||||||||||||||||||||||||
吳語、徽語 | ||||||||||||||||||||||||||
宗教信仰 | ||||||||||||||||||||||||||
傳統的漢傳佛教、道教、儒教、中國民間信仰 近代的基督新教、天主教等 | ||||||||||||||||||||||||||
相關族群 | ||||||||||||||||||||||||||
漢族 |
吳越民系,即江南民系、江浙民系,或稱吳越人、江浙人[2]:8,使用吳語,主要分佈於江蘇南部、上海全境、浙江全境、安徽東南部(黃山市、宣城市、池州市等)、江西省東北部(上饒市)和福建北部(浦城縣)。[3][4][5]
歷史
[編輯]起源
[編輯]吳越地區歷史和史前的大部分地區都是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等新石器時代文化的所在地。在夏商時期的吳越之地,除了有百越民族的活動之外,還有三苗姑蔑部落的活動。[6][7]在周朝時,吳越地區是吳國和越國兩國的領土,經過多年的戰鬥和衝突,吳越兩種文化透過相互接觸融合成為一種文化。之後楚國領土擴大到吳越地區並擊敗越國,故江東人項羽自認楚人。隨着楚國滅越,這些地區的華夏部落,三苗部落也融入了吳越民族之中,逐漸形成了今日吳越民系和吳語。直到三國時,孫權建立了孫吳王朝,現代意義上的吳越的概念由此建立。五胡亂華後,中原人大量湧入吳越地區。五代十國時錢鏐又建立了吳越國,至今仍對江浙地區的文化產生強烈的影響。吳越地區使用的漢語為吳語,最著名的方言為上海話。
分支民系
[編輯]吳越民系可大致按明清時期的二級行政區劃(府)來進一步細分,如常州人、蘇州人、寧波人、杭州人、紹興人、嘉興人、金華人、台州人、麗水人、溫州人、宣州人等。但上海人為例外,上海人是在19世紀開埠之後因移民而形成的新分支民系,主要來自原蘇州人、寧波人和紹興人[2]:8。上海市改革開放以來的新移民主要來自安徽、江蘇、河南等非吳越民系省份,這些移民將對吳越民系及吳語的未來產生影響[2]:9。
由於交通、移民、商業活動等因素,寧波人和上海人之間的關係是江浙人各分支民系中最近的[2]:8。
在兩岸三地之外仍有江浙人,這些海外移民大多是上海人與溫州人。上海人主要在改革開放之後移民日本、澳洲、美國等地,多散居;溫州人則主要是始於一戰前後起移民荷蘭、法國等歐洲國家,改革開放後大量增加,多聚居形成社區,其移民及後代很多只會說溫州話與當地的語言[2]:9。
文化
[編輯]教育
[編輯]歷史上,吳越人在科舉考試中佔有一席之地,吳越地區經常出狀元和進士。在清代,蘇州曾出過廿八位狀元。
語言
[編輯]音樂
[編輯]戲曲
[編輯]文學
[編輯]哲學和宗教
[編輯]建築
[編輯]其他
[編輯]DNA分析
[編輯]江浙漢族的DNA具HLA-DRB1,與其他漢族有一樣的遺傳特徵,也具有自身的特徵,江浙漢族在遺傳上介於南方漢族和北方漢族之間 。[8][9]
參考文獻
[編輯]- ^ Chinese, Wu. Ethnologue. [2013-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3).
- ^ 2.0 2.1 2.2 2.3 2.4 游汝傑. 吴语方言学.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8. ISBN 978-7544486187.
- ^ 王鶴鳴等主編;上海圖書館編,中華譜牒研究 邁入新世紀中國族譜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11,第121頁
- ^ 陸元鼎著,南方民系民居的形成與發展,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9.03,第147頁
- ^ 孫永生,潘安著,客家民系民居,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9.03,第69頁
- ^ 吳方言與苗瑤語
- ^ Wu Dialect and the Miao Language
- ^ Feng, ML; Yang, JH; Ji, Y; Lu, JW; Lu, Q; Ji, YH; Xie, JH; Yang, Y. The genetic characteristic of HLA-DRB1 locus in the Jiangsu-Zhejiang-Shanghai Han population and a comparison of its frequency distribution with that of other populations. Zhonghua yi xue yi chuan xue za zhi. 2003, 20 (4): 365–7. PMID 12903056.
- ^ Feng, ML; Ji, Y; Lu, Q; Yang, JH; Xie, JH; Ji, YH; Zhang, GL; Yang, Y. Study on HLA haplotypes in Jiangsu-Zhejiang-Shanghai Han population. Yi Chuan Xue Bao. 2003, 30 (6): 584–8. PMID 1293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