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國民革命軍第二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國民革命軍第二軍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所編製的武力,先後曾使用予撤銷過數次。曾先後組成三次:1925年、1929年、1948年。

沿革

[編輯]

第二軍並非黃埔軍校建軍後新建部隊,而是自湖南省省軍改制。在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治理時代,孫中山取得國民黨湖南實力派譚延闓譚道源的支持,藉助譚延闓的號召,一部分湖南陸軍(湘軍)投靠廣州政府,對抗北京政府的南討部隊。效忠於孫中山的湖南陸軍後來改稱建國湘軍,最初號稱有五個軍、三個縱隊。構成第二軍的主力部隊包括了湘軍第三混成旅,旅長謝國光、湘軍第六混成旅,旅長陳嘉佑。這兩個部隊後來更名為建國湘軍第三軍建國湘軍第五軍,但部隊並無擴編,還因在江西省的戰爭而多有折損。

湘軍時代

[編輯]

國民革命軍整建時,最初並未整編以省為基礎的建國軍系統。直到孫中山病故,第一次國民革命軍東征後處份完反叛的建國滇軍、建國桂軍系統後,蔣中正開始對各省軍系統進行重編改名。

民國十四年(1925)7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下令建國湘軍第三軍、第五軍合編更名為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長譚延闓,副軍長魯滌平,參謀長岳森,黨代表汪精衛(未到任),政治部主任李富春。第二軍下轄國民革命軍第4師(師長張輝瓚),編有第10、11、12團;國民革命軍第5師(師長譚道源),編有第13、14、15團;國民革命軍第6師(師長戴岳),編有第16、17、18團。民國十五年(1926)春季,第二軍增設教導師,師長陳嘉祐[1]:27。編有教導第1、2團。

1926年北伐開始後,譚延闓率領國民革命軍第5師和教導師留守廣東[1]:27-28;第4師、第6師則編入北伐軍第二路軍(東路軍)序列,參加在江西省孫傳芳部隊交鋒的多場戰爭。在民國15年10月的南昌攻城戰中第6師擔任攻堅部隊,但攻入南昌城門的作戰中後挫,後在11月加入對南昌城的總攻與後續追擊。江西省戰役結束後,第二軍北伐部隊調入北伐軍中央路軍江右軍第二縱隊序列,由魯滌平指揮攻入浙江省,佔領滬寧鐵路,控制進入南京的主要交通動線。民國16年(1927)3月24日,配合國民革命軍第六軍攻佔南京。4月,渡過長江,佔領滁州

同時,國民政府內爆發四一二事變,譚延闓在事變中的立場處於支持與該軍較為親密的汪精衛,而試圖控制南京,逼迫將蔣中正投降。但是與其共謀的第六軍軍長程潛最後反悔支持南京一方,蔣中正原本計劃在何應欽指揮的北伐軍北上後集中兵力包圍尚未完成渡江的第二軍,並奪取其控制權。但譚延闓決定抗令將部隊西進湖北省,繼而回師老巢湖南省,並脫離南京國民政府,接受武漢國民政府指揮。1927年5月,軍長譚延闓卸職,由魯滌平升任;魯滌平的副軍長職則由第四師師長張輝瓚接任,並增設秘書長簡易。第5師、教導師因軍隊擴編之故調出第二軍,成為新成立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三軍之一部,缺編戰力由新成立的國民革命軍第23師補充,師長朱耀華。同年7月,因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上層指揮體系遭到軍紀處分並縮編部隊,因此白崇禧決定將同樣是湖南籍的第5師調入十四軍。

也由於第二軍在寧漢分裂期間的行動,使得武漢政府也難以指揮該軍,因此第二軍並未投入第二期北伐。民國十六年(1927)10月8日,寧漢合流,該師仍持續駐紮湖南。

第二軍因政治立場加上缺乏軍功建樹,在民國十七年(1928)7月的編遣會議中被撤編,部隊打散。部隊分成國民革命軍第18師,師長魯滌平、副師長張輝瓚,下轄國民革命軍第52旅,旅長戴岳、53旅,旅長王捷俊、54旅,旅長朱耀華、國民革命軍第50師,師長譚道源,下轄國民革命軍第148、149、150旅。

混編軍時代

[編輯]

第二軍番號收回後,在民國十八年(1929)3月2日重新啟用,與上一代第二軍相比,此代的第二軍省軍背景雖然仍然濃厚,但已經非單一省籍的地方部隊,而是各投靠國民政府的省軍合編,搭配中央軍係指揮官出生的旁系中央軍部隊。

此次第二軍軍長由朱紹良擔任,由國民革命軍第8師(賀耀祖系統下的國民革命軍第四十軍縮編改組,湖南省軍系統)、第13師(夏斗寅系統下的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七軍縮編改組,湖北省軍系統)、國民革命軍獨立第1旅(旅長陳耀漢直魯聯軍殘軍改編),該軍組成後投入蔣桂戰爭作戰。

戰後,第8師隨着朱紹良調入國民革命軍第6路軍投入與西北軍之作戰、第13師歸入國民革命軍第三軍團,獨立第1旅則擴充成國民革命軍新編第26師。1929年10月,第二軍番號撤銷[1]:29

中央軍時代

[編輯]

1929年年尾,南京政府再度重新啟用第二軍編制;但與年初成立最大的差異,是這支第二軍在定義上是標準的中央軍系統。

第三次編成的第二軍軍長蔣鼎文、副軍長陳誠、下轄國民革命軍第6師(浙江陸軍第3師改編),師長陳焯、副師長方策,轄有第16(旅長郭懺)、17(旅長趙觀濤)、18旅(旅長邢震南)、第9師,師長蔣鼎文,轄有第25旅(黃埔軍校教導團第1團改編,旅長甘麗初)、26旅(國民革命軍第1師改編,旅長李延年)、27旅(國民革命軍第22師改編,旅長岳相如)、第11師(國民革命軍司令部警衛第一、二、三團整編,師長陳誠)、國民革命軍獨立第4旅(旅長羅霖),蔣鼎文與陳誠和蔣中正的關係是從黃埔軍校建校起即深植,而第6師與蔣等人同為浙江省籍,在政治群系上也屬於效忠南京政府的一群。

第二軍組建後隨即投入1929年10月爆發的蔣唐戰爭,編入國民革命軍第二路軍,鎮守武漢。蔣唐戰爭結束後,獨4旅調出第二軍,擴編成國民革命軍新編第22師,後成為國民革命軍第77師

1930年5月,該軍投入中原大戰,隸屬國民革命軍第三軍團建制。[1]:30,此時第11師已經被抽調給國民革命軍第二軍團使用,第二軍在中原大戰期間僅有2師規模可供運用。同年8月,11師因戰功拔擢增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軍,實質抽離第二軍系統。中原大戰中,第二軍佈署在平漢鐵路沿線與西北軍交戰,在6月攻擊杞縣時遭吉鴻昌指揮的西北軍第3路軍給重創,作為軍主力的第9師折損破半,因此停止攻勢轉入防禦,直到11月西北軍總崩時,第二軍才恢復攻勢狀態收繳西北軍殘軍武力。在中原大戰末期。第6師收編了西北軍張維璽投降部隊,使該師規模增加到3旅9團的規模。

民國二十年(1931年)6月,第二軍調入江西省,投入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戰爭,在剿共戰爭期間軍一級指揮單位虛級化,由更上一階的集團軍直接指揮各師,第二軍的2個師皆由左路集團軍指揮,此後第6師擴編成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脫離第二軍系統。同年9月,第9師遭到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攻擊下折損了師獨立旅與炮兵團。1932年6月,軍長蔣鼎文因剿共政務所需無法兼顧師級職務,故卸任師長一職,由李延年調職第9師師長。

民國二十二年(1933),第二軍投入中央蘇區第四次反圍剿戰爭,編入中路軍第三縱隊。由於作為中路軍攻擊主力的11師遭到殲滅,作戰失敗,第9師撤回攻擊發起區。同年9月,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3師調歸第二軍建制,第二軍投入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戰爭,編入東路軍第二路軍運用。同年11月,因閩變爆發,在江西省的第二軍改編剿閩左翼軍,擊潰了閩軍防線。

在閩變敉平後,民國二十三年(1934)第二軍再度投入第五次江西剿共戰爭,對中央蘇區進行圍攻,並與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團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團交戰。在中共放棄中央蘇區後,第二軍並未投入追擊序列,而是繼續駐紮在福建省江西省一帶,贛粵閩湘邊區被改組成駐閩綏靖公署,公署駐地福建漳州,國民革命軍第80師在此時該軍建制[1]:30。第二軍在此後2年駐紮福建省,為第10綏靖區、第11綏靖區的編制部隊。除了在兩廣事變期間第9師有離開駐地區南下進入閩粵邊界施壓外,第二軍基本上都常駐福建北部,除了對當地進行綏靖任務,同時也接受調整師的換訓作業。

淞滬會戰後爆發後,第二軍在9月北調上海投入對日抗戰。蔣鼎文升任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總司令,第二軍成為第四集團軍麾下部隊之一,李延年接任第二軍軍長,兼第9師師長。第二軍仍維持第3、9、80師編制。

在松滬會戰撤退後,第二軍投入徐州會戰支援第20兵團。在徐州會戰撤退後,第二軍被拆分擴編,第3師被抽出作為成立國民革命軍第八軍的基礎部隊,第80師則被抽出成為國民革命軍第一百軍的基礎部隊,第二軍再度僅存第9師,並編入第九戰區的第十五軍團(指揮官萬耀煌)。在重整期間,軍委會將原屬於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五軍的140師、以及原先駐防廣東省的國民革命軍第93師編入維持戰力。隨後因李延年升任第十一軍團指揮官,第二軍也從第十五軍團調為第十一軍團運用,但仍是由第九戰區節制。因軍長兼軍團指揮官,因此第二軍戰力再度遭到拆分,140師調給了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七軍、93師則成為國民革命軍第六軍的部隊,第十一軍團隨後投入武漢會戰使用,駐防田家鎮要塞,由於第二軍又再度僅存1個師,陳誠只好將國民革命軍第57師調入第二軍補充戰力。

在田家鎮要塞駐守的第二軍,在民國二十七年9月遭到日軍包圍攻擊,在防禦十餘日後因戰力告竭撤離該要塞,撤往湖南衡陽整訓。武漢會戰後,57師撥入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運用,編制缺額則由抗戰後新成立的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六軍所屬之103師補充。[1]:30 民國二十八年(1939),第二軍調入四川清剿土匪,同年5月李延年決定提拔沈發藻擔任第二軍副軍長,秋季第二軍調往廣西駐防。同年年底桂南會戰爆發,第二軍編入國民革命第三十八集團軍,擔任會戰預備隊運用。期間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九軍所屬第76師移編第二軍強化該軍戰力。崑崙關戰役後,第二軍接手了國民革命軍第五軍之崑崙關防務,隨即在日軍後續的反擊作戰中遭到重創,崑崙關失守之外第9師師長兼副軍長鄭作民也遭到日軍炸死。

桂南會戰後,民國二十九年(1940)初第二軍調往湖南休整,編入第九戰區序列。休整期間,103師則被調給了第八軍,103師的缺額則由國民革命軍新編第33師補充。同年6月,第二軍投入第二階段之棗宜會戰,但該役並未有確切戰果。同年9月,第二軍調往抗日戰爭第六戰區,作為防禦四川門戶之任務。

民國三十年(1941)9月,第二次長沙會戰爆發。因第九戰區遭到致命性打擊,因此軍委會下令第三、第五、第六戰區發動攻勢挽救第九戰區的劣勢。第六戰區在此時出動了16個師圍攻宜昌,其中包括了第76師,第76師在攻入宜昌時參加了圍攻日軍第13師團,但未能殲滅該部隊。在長沙會戰後,雖然軍委會要求第二軍進行休整,但因為在前線與日軍進行頻繁的游擊戰,因此該師仍持續進行作戰,直到同年11月才調入四川進行整訓。

民國三十一年(1942)6月,李延年升任第三十四集團軍司令,王凌雲接任軍長[1]:31

民國三十二年(1943)3月,第二軍移防雲南,編入中國遠征軍序列,由第二十集團軍所轄,並開始進行美械訓練與整訓。民國三十三年(1944),第二軍投入滇西緬北戰役,但因為從二十集團軍調為第十一集團軍建制,因此未加入戰役前期的強攻任務,在戰役中期的6月,第二軍渡過怒江,投入攻佔芒市,與日軍第56師團進行交戰。滇緬戰役告一段落後,第二軍以芒市為駐地,確保中印公路之防禦任務。

民國三十四年,新編33師遭到撤裁,所屬人員調入國民革命軍榮譽第二師。同時因國民革命軍第六軍遭到撤裁,其所屬的國民革命軍暫編第2師則被調入第二軍補充戰力。

國共內戰

[編輯]

抗戰勝利後,1946年6月國軍整編,第二軍更名為整編第9師,下轄整編第9旅(旅長陳克非)、整編第76旅、預備第2旅,整師規模約3萬人。

1947年1月,整編第9師從雲南調湖北漢口,後奉陸軍總司令顧祝同的命令赴徐州。4月上旬到達徐州,旋即奉命開往臨沂湯恩伯第一兵團指揮,整9師預備第2旅改番號為整46旅。1947年4月中旬,整9師至新安鎮地區。隨後奉命立即開往兗州王敬久的第二兵團指揮。幾天後又奉命開往大汶口歐震的第三兵團指揮,歐震命令整9師進攻肥城,還沒到達目的地,顧祝同又命令整9師開往新泰范漢傑陸軍總司令部鄭州指揮所指揮。到達新泰後,立即奉命開往蒙陰以東協助整25師解救被困孟良崮的整74師。5月中旬到達蒙陰以東,並與整25師黃百韜部取得聯繫。

1947年7月上旬陸軍副總司令范漢傑兼任膠東兵團司令官,整9師歸膠東兵團建制,隨後為策應整11師進攻南麻,整9師奉命攻擊沂水。7月中旬,整九師佔領沂水。7月下旬,由於整11師被華東野戰軍包圍於南麻,整九師奉命增援。

1947年9月上旬,膠東兵團全力發動進攻,以整8、9、25、54師並列為前梯隊,整45、64師緊緊尾隨,採取齊頭並進、密集平推的「梳篦戰術」。整9師奉命由平度西郊大營(今李園街道大營村)向平度進攻;整46旅在沂蒙山區損失嚴重,已把能作戰的單位分撥到整9和整76旅,整46旅後調整補。9月中旬,整九師向華東野戰軍第十三縱隊第38師守備的高山、勾山陣地(均為招遠縣下設的區)發起猛攻,不久佔領夏甸。至9月中旬,膠東兵團已攻佔15座縣城。許世友指揮內線作戰10餘次,殲敵1.4萬人;華野二、七縱隊外線作戰進攻諸城,殲整64師1700人。9月22日,許世友率華野九、十三縱掩護華東局機關,從整8、9師結合部突圍轉入外線。10月上旬,整9師和整45師由亭口高密濰縣增援被困守在范家鎮整64師,由於華東野戰軍阻擊整9師在紅石山以東地區,致使孤軍突進的整45師第211旅在山陽莊地區被全殲。10月10日,膠河戰役結束。蔣介石在青島召開軍事檢討會,整9師師長王凌雲被指「作戰不力」當場被撤職,調任國防部中將高級參謀,1947年10月21日副師長張金廷任整編第9師師長。張金廷是山東高密人,黃埔三期,1933年任第9師第49團團長,1938年任第9師第25旅旅長,1938年9月改任第9師副師長,1939年冬任第9師師長,1944年10月任第二軍副軍長,1946年底隨部改為整編第九師任副師長。

1947年11月6日,整9師奉命從高密西調濰縣,在朱陽丈嶺地區與設伏的華東野戰軍第二、七、九縱隊遭遇,並發生激戰,由於寡不敵眾,整9師被迫佔領大小麻灣、丈嶺、劉河埠、萬家莊等村落據守,損失1000餘人。11月中旬,整9師在整64師、整198旅等部的接應、「交替掩護」下,11月15日撤至高密縣城,留下整64師整159旅的1個團守高密牽制解放軍,主力向大沽河以東膠縣城陽地區繼續撤退。11月26日華野二縱攻克高密,殲2300人。11月下旬,由於整54師主力和整198旅分別在海陽地區和現子灣、上下仙遊一帶被華東野戰軍包圍,整9師第76旅奉命增援,結果又被華東野戰軍第七縱隊包圍於南阡地區,後由於華東野戰軍主動撤圍,才得以逃脫。膠高追擊戰歷時一個月結束,國軍被殲10,000餘人。

1948年1月上旬,整9師原師長王凌雲南陽第十三綏靖區司令官,整9師撥歸第十三綏靖區建制,而原歸屬整9師的整46旅改隸整5師,此時整9師下轄整9、整76旅。1948年1月下旬,整九師在師長張金廷率領下由山東青島水運漢口,然後由司令官王凌雲帶領到達河南南陽第十三綏靖區駐地,隨後,整9師在南陽城內修建了飛機場,構築了城防工事,並對部隊開展整補訓練,5月上旬,整20師整8師分別被中原野戰軍包圍於興隆集、馬柳營一帶,整9師奉命增援,向馬柳營地區猛攻,策應整58師突圍。兩天後,整58師被全殲,整9師則退回南陽加強防務。1948年7月間,第十三綏靖區司令官王凌雲獲得情報稱方城縣一帶有解放軍的軍事倉庫,命令整76旅副旅長張桐森率領228團王英冠部前往搜查掠奪,誰知在柳河地區被中原野戰軍包圍全殲,只剩下張桐森隻身逃回。1948年9月,整9師正式恢復第二軍的番號,第二軍軍長張金廷,副軍長陳克非,下轄第九師,師長尹作干;第七十六師,師長劉平[1]:31。1948年11月上旬,第十三綏靖區接白崇禧的命令,放棄南陽,第二軍隨綏靖區經新野襄陽撤退,其間原軍長張金廷因病調往國防部任中將部員,空缺的軍長一職由副軍長陳克非提升繼任。1948年12月上旬,第二軍奉命開往荊沙,並脫離第十三綏靖區建制,改歸宋希濂第十四兵團指揮,下轄原來第9、76師外,另外新組建第164師歸其建制。

1949年1月,第二軍隨第十四兵團主力佈防於當陽一帶,企圖掩護鄂西江防,控制四川門戶,2月上旬,解放軍江漢軍區部隊突襲荊門,第二軍奉命增援,但路途遙遠,直至守軍第七十九軍被擊潰,荊門失陷,第二軍的援軍方至。3月,第二軍佈防於宜昌一帶。6月下旬,第二軍奉命和第一二四軍協同作戰,向遠安當陽地區實行反擊,並收復兩座縣城。7月,四野發動宜沙戰役,第二軍由宜昌地區北進,與解放軍第四十七軍在當陽東北處發生遭遇戰,解放軍第十三兵團各部見狀立刻實施迂迴包圍計劃,第二軍發現解放軍主力的意圖後,全線退回宜昌,解放軍尾隨追擊,7月中旬解放軍各部對宜昌形成包圍之勢,第二軍等部懼怕被殲,乘夜向三斗坪方向撤逃。1949年9月,以第二軍為基礎組建第二十兵團,軍長陳克非兼任兵團司令官,此時第二軍主力集中在巴東縣城附近,主要負責巴東至野三關一線防務。10月中旬,解放軍攻下大庸永順後,直接威脅到宋希濂集團的側翼。第二軍協同第一二四軍奉命在咸豐宣恩恩施一線佔領陣地,掩護宋集團主力撤退。11月上旬,第二軍先行退入四川,以彭水為中心沿烏江佈防。11月中旬,第二軍由彭水西渡烏江撤退,撤退中燒彭水縣城。第二軍第九師在逃至彭水縣馬頭山、馬草壩地區時設伏,擊潰追擊而來的解放軍第十二軍第36師第108團,致使該團損失800餘人,隨團前進的師參謀長安仲琨陣亡。11月下旬,第二軍隨兵團通過白馬山時,被佔領山頭的解放軍截斷,只有軍直屬隊通過,後續的第9、第76、第164等3個師被迫另尋小路南逃,與軍部失去聯繫。12月上旬,兵團司令官兼軍長陳克非率領第二軍軍部直屬隊到達成都,兵團部兼軍部駐紮在郫縣縣城。12月24日陳克非率領第二十兵團共12,000餘人在郫縣縣城通電起義,而後奉解放軍命令移至安岳樂至宜賓地區。只有第76師一部由師長張桐森帶往西昌。後第二軍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十軍第167師一部,軍長陳克非任解放軍第五十軍副軍長,而以第九師為主的起義部隊改編為第五十軍第167師第499團。1950年,第167師併入第150師,開赴韓戰前線。而被張桐森帶往西昌的第76師殘部於1950年3月在西昌與追擊而至的解放軍發生戰鬥,其中228團大部被殲,226團和227團一部於1950年5月向解放軍投降。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張明金、劉立勤主編 (編). 《國民黨歷史上的158個軍》.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