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極理論
增長極理論(英語:Growth pole theory)是法國經濟學家弗郎索瓦·佩魯於1950年代提出的非均衡區域發展理論,尤其對於中國、巴基斯坦等發展中國家的區域經濟發展和區域規劃起到了顯著的影響[1][2]。
理論概述
[編輯]增長極理論是以非均衡發展理論為基礎的,在發展經濟的產業關聯研究上作出了重大貢獻。法國經濟學家佩魯最早在在他的著作《經濟空間:理論的應用》、《略論發展極的概念》等中,率先提出了以「增長極」為標誌和以「不平等動力學」為基礎的區域非均衡增長的理論。
佩魯的增長極理論的實質是一種闡釋區域非均衡發展原理的理論,他關注「增長或發展如何產生?」「如何進一步發展的」等經濟學議題。佩魯認為,「增長並非同時出現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強度首先出現在一些增長點或增長極上,然後通過不同的渠道向外擴散,並對整個區域的經濟產生不同的最終影響」[3]。因此,在增長極理論的指導下,區域發展的實質過程便是區域極化和擴散的過程,區域規劃的方法便是促進具有區位和資源稟賦優勢的地區激化和擴散。
佩魯使用的「經濟空間」不同於地理空間,是一個純經濟概念,因此最初增長極的概念也不是物質空間的概念。後來,布德維爾對增長極的理論進行了轉化,將增長極定義為是指「在城市配置不斷擴大的工業綜合體,並在影響範圍內引導經濟活動的進一步發展」,將增長極和極化空間、城鎮聯繫起來,使增長極有了確定的地理位置。[2]
具體過程
[編輯]佩魯在研究區域經濟空間時,首先將經濟空間劃分為三種類型,即:
- 規劃的空間
- 作為力場的空間
- 同質類聚空間
佩魯研究的經濟空間主要指「作為力場的空間」,「經濟空間由那些能產生離心力和向心力的中心構成」。佩魯從抽象的經濟空間出發,認為經濟空間存在着若干中心、力場或極,產生類似「磁極」作用的各種離心力和向心力,從而產生相互聯合的一定範圍的「場」,並總是處於非平衡狀況的極化過程之中。 「作為力場的空間」的區域空間結構隨着區域發展而演變,一般包括四個階段:
- 均衡封閉式空間結構
- 單核極化型空間結構
- 多核擴散型空間結構
- 均衡網絡化空間結構
應用
[編輯]中國先後推動發展深圳特區為核心的珠三角地區、浦東新區為核心的長三角地區、濱海新區為核心的環渤海地區作為三個增長極[4],以及濱海新區獲批成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經濟學和區域規劃理論依據便是增長極理論[5]。
著作
[編輯]- 弗郎索瓦·佩魯,《經濟空間:理論的應用》和《略論發展極的概念》
參見
[編輯]參考來源
[編輯]- ^ 彭震偉. 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 同濟大學出版社. 1998. ISBN 9787560819372.
- ^ 2.0 2.1 崔功豪 魏清泉 劉科偉 翟國方.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ISBN 978-7-04-049788-5.
- ^ 安虎森.增長極理論評述[J].南開經濟研究, 1997,(1):32.
- ^ 環渤海經濟圈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第三極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新浪網,2011年2月11日查閱
- ^ 南開大學中國城市與區域經濟研究中心,王家庭,張換兆,《設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理論基礎與准人條件探索》論文 ,2008年1月發表,2011年2月11日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