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洞遺址
25°37′38″N 104°44′00″E / 25.62722°N 104.73333°E
大洞遺址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地址 | 貴州省盤縣 |
分類 | 古遺址 |
時代 | 舊石器時代 |
編號 | 第四批第4項 |
認定時間 | 1996年11月20日 |
大洞遺址位於中國貴州省盤縣珠東鄉十里坪村西,是一處舊石器時代遺址,1996年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洞是一個喀斯特溶洞,實測長度共1660米,平面上主要由大洞洞廳、關牛洞、水洞、陰河坡和消洞五條洞道組成。垂直方向上關牛洞為最上層,第二層水洞和陰河坡,大洞洞廳為第三層,消洞為第四層,第五層為消洞的地下暗河,各層之間有豎井、陡坎相通。[1]洞廳均寬35米,縱深220米,面積達8000平方米。[2]
1990年6月,參加旅遊資源考察的六盤水市文物工作者在大洞拾到了加工規整的石製品和動物化石數十件,材料送到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次年該所派人前來考察, 認定這是一個有發掘和研究價值的古遺址。1992年4月14日,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貴州師範大學地理系、六盤水市文管會、盤縣特區文化局共同組成的考察隊進駐大洞進行地質地貌考察和考古試掘。試掘清理面積約80平方米,出土石製品135件、動物完整牙化石800餘枚、各種化石300多公斤。1993年4月至10月,聯合考察隊對大洞進行了正式發掘,揭露面積12平方米,出土石製品700餘件、哺乳動物化石500餘件。[2]
大洞遺址的重大發現震驚全國,被評選為199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中、美、加和希臘的科學家從1996年開始多學科合作研究,採用先進的考古發掘技術於1996年、1998年、1999年先後進行3次發掘,又獲得兩枚人牙、上千件石製品和大量動物化石。通過鈾系法和電子自旋共振法測定遺址年代為距今26萬至15萬年,屬中更新世晚期。現有研究成果表明,盤縣大洞在研究東亞南部從直立人向智人過渡期間人類在體質、文化和行為諸方面的轉變問題上具有巨大研究價值。[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