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摔跤
天津摔跤,是中國式摔跤的一個分支。為兩人徒手較量,以摔倒對方為勝的競技運動。也是天津傳統上兼有健身禦敵及娛樂表演性質的民間體育項目。[1]
歷史
[編輯]在明朝永樂四年創天津衛、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以來,摔跤和刀槍弓箭一直是天津三衛將士們所練習,明代手搏傳承自唐代軍旅的手搏,意為徒手搏鬥。可以運用了各種擊技(包括頭法、肩法、拳法、肘法、臂法、膝法、腿法,跌法、拿法、臥法等)制勝克敵,天津摔跤是揉合明之手搏的擒拿及摔跌的技法後,發展起來的。近代流傳在天津府各屬縣的武術流派都受明代軍隊的手搏影響。清朝時期,王宮內設有「善撲營」,善撲者稱為「撲戶」,「撲戶」多從八旗精煉勇士中選拔,其招式以擒拿和踢法為主。清朝滅亡之後,「撲戶」隨清朝的遺老遺少流入民間,一部分則來到天津,和天津的武術流派相結合。中華民國初期,天津市區流行的武術活動多為摔跤。當時,天津出現許多跤場,其中,「三不管「(今南市食品街一帶)、地道外和謙德莊等地方的跤場較為興旺。其中,「三不管跤場」早期由王茅林、諸少芳等人主持,後為張樹森(張大力)領班。膝下有趙老、閆世鳳及老么等摔跤名將。當時的愛好摔跤者多為平民,他們為了養家餬口不得不撂地賣藝。此外,津浦大廠跤場(今天津西站一帶),由中國共產黨地下工作者王俊臣領頭教授摔跤技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天津摔跤得到進一步發展。天津市每年都會舉行全市性和各區縣的摔跤比賽,培養了大批青少年跤手。傳統國術的散手技便是源自唐代、明代的軍旅手搏技藝。[2]
- 195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在天津舉行,在天津市人民政府支持下,天津成立了第一支摔跤隊,由張鴻玉任教練。
- 1956年,在中國27個城市的摔跤比賽中,天津代表隊的張魁元、楊子明、蔣學刃、孟廣彬、賈福才十戰十勝奪得冠軍。
- 1958年,在全中國摔跤賽上,楊子明、王洪書、高富桐、賈福才、王恩信相繼奪冠。
- 1959年,第一屆全運會上,天津摔跤隊奪得團體冠軍。[3]
文化大革命前期是天津摔跤運動的興盛期,大直沽、謙德莊、南市和天穆等地區都有經常開展活動的跤場,天津的跤手們在這些地方授徒、表演、交流。近些年,天津摔跤在天津民間的開展處於相對低潮,但仍有燕經跤館、順達跤社、津友摔跤館、巨川摔跤俱樂部、光明樓摔跤隊等堅持開展訓練和表演活動。[4]
衣着
[編輯]天津摔跤的摔跤手上身穿着多層棉布納製成的「褡褳」,腰部系有腰帶,下身着長褲,足蹬軟底高腰膠靴。[5]
規則
[編輯]在摔跤規則方面,天津摔跤允許抓衣、帶,抱全身,但不許抓襠,揪褲子以及擊打和使反關節動作,「三點着地」即為失敗。[6]
特點
[編輯]天津摔跤在競技、較力、鬥智、鬥勇的攻防交替中,在敏捷、快速的應變能力的攻防實踐中,形成了以力量、技術為主的快速、乾脆的天津衛的「衛」派跤法特點。天津的跤法以快、脆、巧見長。[7]
- 衛派跤法的「快」,即手、腿、搶把、重心、變臉等應變反應快。
- 衛派跤法的「脆」,即爆發力,運用在摔跤贏跤中尤為重要。
- 衛派跤法的「巧」,即摔跤講究「借勁使勁」。
著名選手
[編輯]- 「四大張」:張鴻玉、張魁元、張連生和張鶴年
- 卜恩富(卜六)
- 王文海
- 史恩富
- 馬文平
- 王海烝
- 李瑞東
- 穆祥魁
- 劉少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