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天津桃花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桃花園正門

天津桃花園又稱桃花堤桃柳堤。位於天津北運河南岸,佔地約1.2萬平方米,自西向東與北洋園相連。園內種有桃樹、垂柳,堤後有高大槐樹,堤坡樹木成林,林間駐有甬道、涼亭,涼亭內有立桃柳堤碑銘一座。

歷史

[編輯]

最早的桃花堤是指由西沽地區沿北運河向西北直至今天津市北倉鎮桃花口、桃花渡和桃花寺的範圍,時稱「楊柳桃花三十里」。此時的桃花堤,是以桃花口、桃花渡一帶為中心。[1]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南巡江浙,正值南方桃花花期之末期,賞桃花之興致未盡。而當康熙皇帝沿運河返京,路過天津桃花堤一帶,不想又能見桃花盛開之景,驚喜之餘,故提筆留下詞《點絳唇》一首。[2]
乾隆三十一年,天津遭水災,乾隆下旨安排救災事宜。於乾隆三十二年春至北運河,查看災情,勘查堤壩修築,觀賞了桃花堤美景,在北運河畔「棄舟登岸策馬進城」,並賦詩兩首。[3]
清代中後期,桃花堤的名稱逐漸轉移到西沽一帶。
1900年,庚子事變,義和團首領曹福田在西沽武器庫被英國海軍司令西摩爾(Edward Hobart Seymour)帶領的八國聯軍擊潰,武器庫被聯軍炸毀,桃柳被焚毀。

1902年,北洋大學堂遷往西沽武器庫舊址,學校師生又種植了大量桃柳樹,使桃花堤重新成為觀賞桃花的勝地。

六十年代,每逢春季此地仍有桃花盛開,綿延數百米,但文革初期被全部砍伐。

1985年,天津市政府為開發北運河桃花堤的旅遊資源,將修建桃花園列為改善城市人民生活十項大事之一。

1991年,天津市政府又實施了桃花堤二期工程。恢復了北運河畔桃紅柳綠的自然風光,並建成桃詩園、北洋園。

藝術影響

[編輯]
  • 查昌業《即景》:「尋芳步步踏青來,柳外何人築釣台?七十二沽春水活,午雞聲里野桃開。」
  • 清崔旭《津門百詠》:「幾家茅屋各東西,見說桃花夾岸紅。剩有一灣流水碧,桃花依舊笑春風。」
  • 康熙《點絳唇》:「再見桃花,津門紅映依然好。迴鑾才到,疑是春兩報。錦纜仙舟,星夜盼晨曉。情飄渺,艷陽時裊,不是垂陽老。」
  • 乾隆《西沽二首》
  • 華鼎元《桃花寺》「老樹猶存三兩珠,土岡起伏接平蕪。行人慾識春深淺,但看桃花開也無?」
  • 坐落於桃花堤旁,北運河畔的北洋大學,於1935年8月將「桃花堤」與「運河」兩個元素編入了其校歌之中:花堤靄靄,北運滔滔,巍巍學府,北洋高。
乾隆皇帝登臨處紀念石刻
如今改造後的桃花堤
桃花園內的尋賢訪聖亭

園內景觀

[編輯]

園內現有桃花園牌坊、迎春洞、清乾隆皇帝登臨處(現無從考證)、桃柳堤碑、龍亭、園中園、五龍壁、觀桃台、桃詩園石刻磚雕及詩句牆,池塘等景觀。

運河桃花節

[編輯]

1990年以來,每逢春季,天津市紅橋區政府都會在這裏以及北洋園舉辦桃花節盛會,匯集書畫展、盆景展、各種民間花會於此,社區書畫愛好者在桃花園內現場作畫,漢服文化團體亦經常到此展開宣傳交流活動,秧歌、腰鼓等多支民間花會表演團隊也會進行演出。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桃花寺村简介. 北辰檔案局. 
  2. ^ 天津县志. 乾隆. 
  3. ^ 续天津县志. 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