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莎士比亞
威廉·莎士比亞 William Shakespeare | |
---|---|
出生 | 1564年4月26日(受洗日) 英格蘭王國和域郡埃文河畔史特拉福 |
逝世 | (52歲) 英格蘭王國和域郡埃文河畔史特拉福 |
職業 | 劇作家、詩人、演員 |
國籍 | 英格蘭王國 |
創作時期 | 英格蘭文藝復興 |
配偶 | 安妮·哈瑟維 (1582年結婚—1616年結束) |
子女 | |
親屬 | |
簽名 |
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6日(受洗日)—1616年4月23日),華人社會常尊稱為莎翁,[1]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也是西方文藝史上最傑出卓越的文學家之一[2]。他流傳下來的作品包括39部戲劇、154首十四行詩、兩首長敘事詩和其他詩歌。他的戲劇有各種主要語言的譯本,且表演次數遠遠超過其他戲劇家的作品。[3]
莎士比亞在埃文河畔史特拉福出生長大,18歲時與安妮·哈瑟維結婚,兩人共生育了三個孩子:蘇珊娜、雙胞胎哈姆內特和朱迪思。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的20多年期間莎士比亞在倫敦開始了成功的職業生涯,他不僅是演員、劇作家,還是宮內大臣劇團的合伙人之一,後來改名為國王劇團。1613年左右,莎士比亞退休回到雅芳河畔史特拉福,3年後逝世。有關莎士比亞私人生活的記錄流傳下來很少,關於他的性取向、宗教信仰、以及他的著作是否出自他人之手都依然是謎。[4]
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亞的創作的黃金時代。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性的高峰。接下來到1608年他主要創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被認為屬於英語最佳範例。在他人生最後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並與其他劇作家合作。在他有生之年,他的很多作品就以多種版本出版,水準和準確性參差不齊。1623年,他所在劇團兩位同事出版了《第一對開本》,除兩部作品外,目前已經被認可的莎士比亞作品均收錄其中。
莎士比亞在世時被尊為詩人和劇作家,但直到19世紀他的聲望才達到今日的高度。並在20世紀盛名傳至亞、非、拉丁美洲三大地區,使更多人了解其盛名。浪漫主義時期讚頌莎士比亞的才華,維多利亞時代像英雄一樣地尊敬他,被蕭伯納稱為莎士比亞崇拜。20世紀,他的作品常常被新學術運動改編並重新發現價值。他的作品直至今日依舊廣受歡迎,在全球以不同文化和政治形式演出和詮釋。
生平
[編輯]早年生活
[編輯]威廉·莎士比亞父親叫約翰·莎士比亞,是一個殷實的手套商人和市參議員,祖籍斯尼特菲爾德,母親瑪麗·阿登則是一個富裕地主的女兒。[5]莎士比亞於1564年出生於英格蘭和域郡雅芳河畔史特拉福,根據記錄,莎士比亞是在當年4月26日受洗禮,一般認為他的生日是4月23日,聖佐治日。[6]這個日期是一位18世紀學者的失誤,經證明只是為了製造噱頭,因為莎士比亞於1616年的4月23日去世。[7]他在家裏的八個孩子中排行第三,也是兒子中最年長的一個。[8]
儘管沒有保存下來的出席記錄,大部分傳記作者認同莎士比亞在雅芳河畔史特拉福的國王學校接受了教育,[9]這是一所成立於1553年的免費學校,[10]距離他家四分之一英里。伊利沙伯時代的初級中學水準參差不齊,但是整個英格蘭的課程設置由法律規定,[11]並且學校提供拉丁語和古典文學的強化教育。[12] 18歲的時候,莎士比亞與26歲的安妮·哈瑟維結婚,窩士打主教教區的宗教法院於1582年11月27日簽發了結婚證書。次日兩位海瑟薇的鄰居擔保婚姻沒有任何障礙。[13]這對新人可能很匆忙地安排了儀式,因為窩士打法官允許結婚預告只宣告了一次,而通常是三次。[14]這樣的匆忙可能起因自海瑟薇當時已懷上了莎士比亞的孩子。結婚6個月後,女兒蘇珊娜·莎士比亞降生,於1583年5月25日接受洗禮。[15]兩年後,他的龍鳳雙胞胎兒子哈姆內特·莎士比亞和女兒朱迪思·莎士比亞在1585年2月2日受洗禮。[16]
在雙胞胎出生後,關於莎士比亞的歷史記錄非常少,直到他在1592年代出現在倫敦的劇團中。由於這段時間的缺失,一些學者把1585年到1592年將莎士比亞稱作「行蹤成謎的歲月」(lost years)。[17]傳記作者試圖說明他這段時期的經歷,描述了很多虛構的故事。[18] 18世紀的故事版本為莎士比亞成為倫敦的劇院合伙人從而開始他的戲劇生涯。[19]約翰·奧布里則將莎士比亞描述為一個鄉村校長。[20]一些20世紀的學者提出莎士比亞可能被蘭開夏郡的亞歷山大·霍頓僱傭為校長,霍頓是一位信仰天主教的地主,在他的遺囑中提到了某一位「威廉·莎士比亞」。[21]沒有證據證實這些故事與他逝世後的一些謠傳有什麼不同。[22]
倫敦和劇團生活
[編輯]關於莎士比亞開始創作戲劇的具體時間依舊是個謎,但是同一時期演出的線索和記錄顯示,到1592年為止,倫敦舞台已經有過表演了他的幾部劇作。[23]那時他在倫敦已很有知名度了,劇作家羅伯特·格林寫文章攻擊他:
“ | ……那裏有隻拿咱們的羽毛美化自己的傲慢烏鴉,他的「表演者的外表裏面裹着一顆老虎的心」,自以為有足夠的能力象你們中間最優秀者一樣善於襯墊出一行無韻詩;而且他是個什麼都幹的打雜工,自負地認為是全國唯一的「搖撼舞台者」。[24] | ” |
學者對這些評論的確切意思有不同意見,[25]不過大部分同意格林在取笑莎士比亞努力與接受過大學教育的作家如克里斯托夫·馬洛、托馬斯·納什和格林自己相提並論,取得高於自己應有的地位。[26]「表演者的外表裏面裹着一顆老虎的心」(Tiger's heart wrapped in a Player's hide)模仿了莎士比亞《亨利六世第三部》的台詞「女人的外表裏面裹着一顆老虎的心」(Oh, tiger's heart wrapped in a woman's hide)。而雙關語「搖撼舞台者」(Shake-scene)影射格林抨擊的對象——莎士比亞的名字——「搖動長矛者」(Shakespeare)。[27]
格林的抨擊是關於莎士比亞劇院生涯的最早記錄。傳記作家認為他的生涯可能開始於1580年代中期到格林評論之前的任何時候。[28] 1594年開始,莎士比亞的戲劇只在宮內大臣劇團演出,這是一家由劇作家組建的劇團,莎士比亞也是股東之一,後來成為倫敦最主要的劇團。[29] 1603年伊利沙伯一世逝世後,新國王詹姆士一世授予劇團皇家標誌,並改名為國王劇團。[30]
1599年,劇團的一個合伙人在泰晤士河南岸建造了他們自己的劇院——環球劇場。1608年,布萊克福立爾斯劇場也被他們接管。莎士比亞的財產購買和投資記錄表明劇團使他變得富有。[31] 1597年,他買入了雅芳河畔史特拉福第二大房子;1605年,他在雅芳河畔史特拉福投資了教區什一稅的一部分。[32]
1594年開始,莎士比亞的一些劇本以四開本出版。到1598年,他的名字已經成為賣點並開始出現在扉頁。[33]莎士比亞成為一個成功的劇作家後繼續在他自己和別人的劇作里表演。1616年出版的本·瓊森劇作集中的演員表裏就有莎士比亞的名字,如1598年的《個性互異》和1603年的《西姜努斯》。[34]他的名字沒有出現在瓊森1605年《福爾蓬奈》的演員表中,一些學者認為這是他演員生涯接近盡頭的跡象。[35]然而,1623年出版的莎士比亞劇作合集《第一對開本》中將莎士比亞列為所有劇作的主要演員之一,其中部分劇作在《福爾蓬奈》後第一次上演,儘管我們無法確認他具體扮演了那些角色。[36] 1610年,禧福的約翰·戴維斯寫到他扮演君主類角色。[37] 1709年,羅延續了傳統觀點,認為莎士比亞扮演了哈姆雷特父親的靈魂。[38]後來的傳統觀點認為他還飾演了《皆大歡喜》裏的亞當(Adam)和《亨利五世》裏的肖呂斯(Chorus),[39]然而很多學者懷疑這些資料的來源是否可靠。[40]
莎士比亞把一半時間花在倫敦,另一半花在雅芳河畔史特拉福。1596年,在他家鄉購入新房子之前的一年,莎士比亞住在泰晤士河的北岸聖海倫郊區。[41] 1599年,他搬到了河的南岸,同年劇團在那裏建造了環球劇場。[42] 1604年,他再度搬到了河的北岸聖保羅座堂北面一個有很多高檔房子的區域。他從一個名叫克里斯托夫·芒喬伊(Christopher Mountjoy)的人那裏租房子住,芒喬伊是法國雨格諾派,製作女士假髮和其他頭飾。[43]
晚年和逝世
[編輯]1606年到07年以後,莎士比亞創作的劇本較少,1613年之後沒有新的作品問世。[44]他的最後三部劇作很有可能與約翰·弗萊切合作完成,[45]弗萊徹在莎士比亞之後成為國王劇團的主劇作家。[46]
羅是第一個根據傳統認為莎士比亞在他逝世前幾年退休回到雅芳河畔史特拉福的傳記作家,[47]但是停止所有的工作在那個時代並不多見,[48]並且莎士比亞繼續去倫敦。[47] 1612年,他被法庭傳喚,作為芒喬伊女兒瑪麗婚姻財產契約官司的證人。[49] 1613年3月,他購入了黑衣修士修道院的一個司閣室,[50]從1614年11月開始,他在倫敦和女婿約翰·霍爾(John Hall)一起待了幾個星期。[51]
1616年4月23日,莎士比亞逝世,[52]留下了妻子和兩個女兒。大女兒蘇珊娜和內科醫生約翰·霍爾於1607年結婚,[53]二女兒朱迪思在莎士比亞逝世前兩個月嫁給了酒商托馬斯·基內爾(Thomas Quiney)。[54]
在遺囑中,莎士比亞將他大量地產的大部分留給了大女兒蘇珊娜。[55]條款指定她將財產原封不動地傳給「她的第一個兒子」。[56]基內爾一家有三個孩子,都在沒有結婚前就去世了。[57]霍爾一家有一個孩子——伊利沙伯,她嫁了兩次,但是1670年去世的時候沒有留下一個孩子,莎士比亞的直系後代到此為止。[58]莎士比亞的遺囑中提到他妻子安妮的地方很少,她很可能自動繼承了他三分之一的財產。然而他特意提及一點,將「我第二好的床」留給她,這個遺贈物導致了很多猜想。[59]一些學者認為這個遺物是對安妮的一種侮辱,而另一些則相信這個第二好的床曾經是婚床,因此紀念意義重大。[60]
逝世兩天後,莎士比亞被埋葬在埃文河畔史特拉福聖三一教堂高壇。[61] 1623年之前的某個時候,一座紀念墓碑和他的半身肖像被豎立在北牆上,肖像雕刻了莎士比亞正在創作的樣子。碑文中將他與希臘神話中的內斯特、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和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相提並論。[62]一塊石板覆蓋在他的墓碑上,目的是為了消除移動他的屍骨而帶來的詛咒。
劇作
[編輯]莎士比亞的創作生涯通常被分成四個階段。[63]到1590年代中期之前,他主要創作喜劇,其風格受羅馬和意大利影響,同時按照流行的編年史傳統創作歷史劇。他的第二個階段開始於大約1595年的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結束於1599年的悲劇《朱利葉斯·凱撒》。在這段時期,他創作了他最著名的喜劇和歷史劇。從大約1600年到大約1608年為他的「悲劇時期」,莎士比亞創作以悲劇為主。從大約1608年到1613年,他主要創作悲喜劇,被稱為莎士比亞晚期傳奇劇。
最早的流傳下來的莎士比亞作品是《理查三世》和《亨利六世》三部曲,創作於1590年代早期,當時歷史劇風靡一時。然而,莎士比亞的作品很難確定創作時期,[64]原文的分析研究表明《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錯誤的喜劇》、《馴悍記》和《維洛那二紳士》可能也是莎士比亞早期作品。[65]他的第一部歷史劇,從拉斐爾·霍林斯赫德1587年版本的《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編年史》中汲取很多素材,[66]將腐敗統治的破壞性結果戲劇化,並被解釋為都鐸王朝起源的證明。[67]它們的構成受其他伊利沙伯時期劇作家的作品影響,尤其是托馬斯·基德和克里斯托夫·馬洛,還受到中世紀戲劇的傳統和塞內卡劇作的影響。[68]《錯誤的喜劇》也是基於傳統故事,但是沒有找到《馴悍記》的來源,儘管這部作品的名稱和另一個根據民間傳說改編的劇本名字一樣。[69]如同《維洛那二紳士》中兩位好朋友贊同強姦一樣,[70]《馴悍記》的故事中男子培養女子的獨立精神有時候使現代的評論家和導演陷入困惑。[71]
莎士比亞早期古典和意大利風格的喜劇,包含了緊湊的情節和精確的喜劇順序,在1590時代中期後轉向他成功的浪漫喜劇風格。[72]《仲夏夜之夢》是浪漫、仙女魔力、不過分誇張滑稽的綜合。[73]他的下一部戲劇,同樣浪漫的《威尼斯商人》,描繪了報復心重的放高利貸的猶太商人夏洛克,反映了伊利沙伯時期觀念,但是現代的觀眾可能會感受到種族主義觀點。[74]《無事生非》的風趣和俏皮、[75]《皆大歡喜》中迷人的鄉村風光、《第十二夜》生動的狂歡者構成了莎士比亞經典的喜劇系列。[76]在幾乎完全是用詩體寫成的歡快的《理查二世》之後,1590年代後期莎士比亞將散文喜劇引入到歷史劇《亨利四世第一部》、第二部和《亨利五世》中。他筆下的角色變得更複雜和細膩,他可以自如地在幽默和嚴肅的場景間切換,詩歌和散文中跳躍,來完成他敘述性的各種成熟作品。[77]這段時期的創作開始和結束於兩個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是一部著名的浪漫悲劇,描繪了性慾躁動的青春期、愛情和死亡;[78]《朱利葉斯·凱撒》基於1579年托馬斯·諾斯改編的羅馬時代的希臘作家普魯塔克作品《傳記集》(Parallel Lives),創造了一種戲劇的新形式。[79]莎士比亞的研究學者詹姆斯·夏皮羅認為,在《朱利葉斯·凱撒》中,各種政治、人物、本性、事件的線索,甚至莎士比亞自己創作過程時的想法,交織在一起互相滲透。[80]
大約1600年到1608年期間是莎士比亞的「悲劇時期」,儘管這段時期他還創作了一些「問題劇」(Problem plays)如《一報還一報》、《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和《終成眷屬》。[81]很多評論家認為莎士比亞偉大的悲劇作品代表了他的藝術高峰。第一位英雄當屬哈姆雷特王子,可能是莎士比亞創作的角色中被談論最多的一個,尤其是那段著名的獨白——「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82]和內向的哈姆雷特不同(其致命的錯誤是猶豫不決),接下來的悲劇英雄們奧賽羅和李爾王,失敗的原因是做決定時犯下輕率的錯誤。[83]莎士比亞悲劇的情節通常結合了這類致命的錯誤和缺點,破壞了原有的計劃並毀滅了英雄和英雄的愛人們。[84]在《奧賽羅》中,壞蛋埃古挑起了奧賽羅的性妒忌,導致他殺死了深愛他的無辜的妻子。[85]在《李爾王》中,老國王放棄了他的權利,從而犯下了悲劇性的錯誤,導致他女兒的被害以及格洛思特公爵遭受酷刑並失明。劇評家弗蘭克·克莫德認為,「劇本既沒有表現良好的人物,也沒有使觀眾從酷刑中解脫出來。」[86]《馬克白》是莎士比亞最短最緊湊的悲劇,[87]無法控制的野心刺激着馬克白和他的太太馬克白夫人,謀殺了正直的國王,並篡奪了王位,直到他們的罪行反過來毀滅了他們自己。[88]在這個劇本中,莎士比亞在悲劇的架構中加入了超自然的元素。他最後的主要悲劇《安東尼與克麗奧佩托拉》和《科利奧蘭納斯》,包括了部分莎士比亞最好的詩作,被詩人和評論家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認為是莎士比亞最成功的悲劇。[89]
在他最後的創作時期,莎士比亞轉向傳奇劇,又稱為悲喜劇。這期間主要有三部戲劇作品:《辛白林》、《冬天的故事》和《暴風雨》,還有與別人合作的《泰爾親王佩力克爾斯》。這四部作品與悲劇相比沒有那麼陰鬱,和1590年代的喜劇相比更嚴肅一些,最後以對潛在的悲劇錯誤的和解與寬恕結束。[90]一些評論家注意到了語氣的變化,將它作為莎士比亞更祥和的人生觀的證據,但是這可能僅僅反映了當時戲劇流行風格而已。[91]莎士比亞還與他人合作了另外兩部作品《亨利八世》和《兩個貴族親戚》,極有可能是與約翰·弗萊切共同完成。[92]
演出
[編輯]目前尚未確定莎士比亞早期的劇作是為哪家劇團創作的。1594年出版的《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的扉頁上顯示這部作品曾被3個不同的劇團演出過。[93]在1592年到1593年黑死病肆虐後,莎士比亞的劇作由他自己所在的劇團公司在「劇場」(The Theatre)和泰晤士河北岸的「幕帷劇院」(Curtain Theatre)表演。[94]倫敦人蜂擁到那裏觀看《亨利四世》的第一部分。[95]當劇團和劇院的地主發生爭議後,他們拆除了原來的劇院,用木料建造環球劇場,這是第一個由演員為演員建造的劇場,位於泰晤士河南岸。[96]環球劇場於1599年秋天開放,《朱利葉斯·凱撒》是第一部上演的劇作。大部分莎士比亞1599年之後的成功作品是為環球劇場創作的,包括《哈姆雷特》、《馬克白》、《奧賽羅》和《李爾王》。[97]
1603年,當宮內大臣劇團改名為國王劇團後,劇團和新國王詹姆士一世建立了特殊的關係。儘管表演記錄並不完整,從1604年11月1日到1605年10月31日之間國王劇團在宮廷中共表演了莎士比亞的7部戲劇,其中《威尼斯商人》表演了兩次。[98] 1608年之後,他們冬天在室內的黑衣修士劇院演出,夏天在環球劇場演出。[99]室內劇場充滿詹姆士一世時代的風格,裝飾得非常華麗,使莎士比亞可以引入更精美的舞台設備。例如,在《辛白林》中,「朱庇特在雷電中騎鷹下降,擲出霹靂一響;眾鬼魂跪伏。」[100]
莎士比亞所在劇團的演員包括著名的理查德·伯比奇、威廉·肯普、亨利·康德爾和約翰·赫明斯。伯比奇出演了很多部莎士比亞劇本首演時的主角,包括《理查三世》、《哈姆雷特》、《奧賽羅》和《李爾王》。[101]受觀眾歡迎的喜劇演員威廉·肯普在《羅密歐和朱麗葉》中扮演僕人彼得,在《無事生非》中扮演多貝里,他還扮演了其他角色。[102] 16世紀末期,他被羅伯特·阿明取代,後者飾演了《皆大歡喜》和《李爾王》裏的弄臣角色。[103] 1613年,作家亨利·沃頓認為《亨利八世》「描述了很多非常壯觀的儀式場景」。[104]然而6月29日,該劇在環球劇場上演的時候,大炮點燃了屋頂,劇場被焚毀,這是莎士比亞戲劇時代罕見的被準確記錄的事件。[104]
版本
[編輯]1623年,莎士比亞在國王劇團的兩個好朋友約翰·赫明斯和亨利·康德爾,出版了莎士比亞劇作合集《第一對開本》。該書一共包含36部莎士比亞作品,其中18部為首次出版。[105]其中很多作品之前已經以四開本的形式出版。[106]沒有證據表明莎士比亞認可這些版本,正如《第一對開本》中描述的那樣為「剽竊和鬼祟的複製品」。[107]英國傳記作家艾爾弗雷德·波拉德稱其中的一部分為「糟糕的四開本」(bad quarto),因為它們是被改編、改寫或篡改的文字,很多地方根據記憶重新寫成。[108]因此同一個劇本有多個版本,並且互不相同。這些差異可能來源於複製或印刷錯誤、演員或觀眾的筆記、以及莎士比亞自己的草稿。[109]另外有些情形,如《哈姆雷特》、《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和《奧賽羅》,莎士比亞在四開本和對開本中間修訂了文字。《李爾王》的對開本和1608年出版的四開本差別很大,以至於牛津莎士比亞出版社將兩個版本都出版,因為它們不能沒有歧義地合併成一個版本。[110]
詩
[編輯]1593年到1594年,由於劇院因為瘟疫而關閉,莎士比亞出版了兩首性愛主題的敘事詩:《維納斯和阿多尼斯》和《魯克麗絲失貞記》,他將它們獻給修咸頓伯爵,亨利·賴奧思利。在《維納斯和阿多尼斯》中,無辜的阿多尼斯拒絕了維納斯的性要求,而《魯克麗絲失貞記》中,貞潔的妻子魯克麗絲被好色的塔昆強暴。[111]受奧維德的《變形記》影響,[112]詩表現了起源於欲望的罪行和道德的困惑。[113]這兩首詩都很受歡迎,在莎士比亞在世時重印多次。第三首敘事詩為《愛人的怨訴》,講述了一個年輕女子悔恨被一個求婚者誘姦,收錄在1609年出版的《十四行詩》第一版中。大部分學者現在接受《愛人的怨訴》為莎士比亞創作的觀點。評論家認為這首詩優秀的品質被沉重的結果所損傷。[114]《鳳凰和斑鳩》哀悼傳說的不死鳥和愛人忠誠的斑鳩之死。1599年,兩首早期的14行詩作品第138和作品第144收錄在《熱情的朝聖者》中,此書印有莎士比亞的名字,但是沒有得到他的許可。[115]
十四行詩
[編輯]1609年,莎士比亞發表了《十四行詩》,這是他最後一部出版的非戲劇類著作。學者無法確認154首十四行詩每一首的完成時間,但是有證據表明莎士比亞在整個創作生涯中為一位私人讀者創作了這些十四行詩。[116]更早的時候,兩首未經許可的十四行詩出現在1599年出版的《熱情的朝聖者》。英國作家弗朗西斯·米爾斯曾在1598年提到「在親密朋友當中流傳的甜美的十四行詩」。[117]少數分析家認為出版的合集是根據莎士比亞有意設置的順序。[118]看起來他計劃了兩個相對的系列:一個是關於一位已婚皮膚黝黑女子的不可控制的欲望;另一個是關於一位白皙的年輕男子純潔的愛。如今仍不清楚是否這些人物代表了真實的人,也不清楚是否詩中的「我」代表了莎士比亞自己,儘管英國詩人威廉·華茲華斯認為在這些十四行詩中「莎士比亞敞開了他的心」。[119] 1609年的版本是獻給一位「W.H.先生」,獻詞稱他為這些詩的「唯一的促成者」(the only begetter)。獻詞究竟是莎士比亞自己寫的還是出版商托馬斯·索普所加目前仍是一個謎,索普的名字縮寫出現在題獻頁的末尾。儘管有大量學術研究,誰是「W.H.先生」先生也依舊不為人知,甚至連莎士比亞是否授權出版該書也不清楚。[120]評論家讚美《十四行詩》是愛、性慾、生殖、死亡和時間的本性的深刻思索。[121]
風格
[編輯]莎士比亞最早的劇作是以當時常見的風格寫成。他採用標準的語言書寫,常常不能根據角色和劇情的需要而自然釋放。[122]詩文由擴展而定,有時含有精心的隱喻和巧妙構思,語言通常是華麗的,適合演員高聲朗讀而不是說話。一些評論家的觀點認為,《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中莊重的演說詞,經常阻礙了情節;《維洛那二紳士》的台詞被評論為做作不自然。[123]
很快莎士比亞從傳統風格轉向他自己的特點。《理查三世》開幕時的獨白開創了中世紀戲劇中的邪惡角色。同時,理查生動的充滿自我意識的獨白延續到莎士比亞成熟期劇作中的自言自語。[124]沒有單獨一個劇本標誌着從傳統風格到自由風格的轉換,莎士比亞的整個寫作生涯中綜合了這兩種風格,《羅密歐與朱麗葉》可能是這種混合風格最好的詮釋。[125]到1590年代中期創作《羅密歐和朱麗葉》、《理查二世》和《仲夏夜之夢》時期,莎士比亞開始用更自然的文字寫作。他漸漸將他的隱喻和象徵轉為劇情發展的需要。
莎士比亞慣用的詩的形式是無韻詩,同時結合抑揚格五音步。實際上,這意味着他的詩通常是不押韻的,每行有10個音節,在朗讀時每第二個音節為重音。他早期作品的無韻詩和後期作品有很大區別。詩句經常很優美,但是句子傾向於開始、停頓、並結束在行尾,這樣有可能導致枯燥。[126]當莎士比亞精通傳統的無韻詩後,他開始打斷和改變規律。這項技巧在《朱利葉斯·凱撒》和《哈姆雷特》等劇本的詩文中釋放出新的力量和靈活性。例如,在《哈姆雷特》第五場第二幕中,莎士比亞用它來表現哈姆雷特思維的混亂:[127]
原文 | 中譯 |
---|---|
Sir, in my heart there was a kind of fighting That would not let me sleep. Methought I lay Worse than the mutines in the bilboes. Rashly— And prais'd be rashness for it—let us know Our indiscretion sometimes serves us well... |
先生,那夜,我因胸中納悶,無法入睡, 折騰得比那銬了腳鐐的叛變水手還更難過; 那時,我就衝動的—— 好在有那一時之念, 因為有時我們在無意中所做的事能夠圓滿… |
《哈姆雷特》之後,莎士比亞的文風變化更多,尤其是後期悲劇中更富有感情的段落。英國文學評論家安德魯·塞西爾·布拉德利將這種風格描述為「更緊湊、明快、富有變化,並且在結構上比較不規則,往往錯綜複雜或者省略」。[128]在他創作生涯後期,莎士比亞採用了很多技巧來達到這些效果,其中包括跨行連續、不規則停頓和結束、以及句子結構和長度極度變化。[129]在《馬克白》中,語言從一個不相關的隱喻或直喻轉換到另一個,如第一場第七幕中:
原文 | 中譯 |
---|---|
was the hope drunk Wherein you dressed yourself? |
難道你把自己沉浸在裏面的那種希望, 只是醉後的妄想嗎? |
pity, like a naked new-born babe Striding the blast, or heaven's cherubim, hors'd Upon the sightless couriers of the air... |
「憐憫」像一個赤身裸體在狂風中飄遊的嬰兒, 又像一個御氣而行的信使…… |
完整地理解箇中的意思是對聽眾的挑戰。[129]後期的傳奇劇,情節及時而出人意料地變換,創造了一種末期的詩風,其特點是長短句互相綜合、分句排列在一起、主語和賓語倒轉、詞語省略,產生了自然的效果。[130]
莎士比亞詩文的特徵和劇院實際效果有關。[131]象那個時代所有的劇作家一樣,莎士比亞將弗朗西斯克·彼特拉克和拉斐爾·霍林斯赫德等創作的故事戲劇化。[132]他改編了每一個情節來創造出幾個觀眾注意的中心,同時向觀眾展示儘可能多的故事片段。設計的特點保證了莎士比亞的劇作能夠被翻譯成其他語言、剪裁、寬鬆地詮釋,而不會丟失核心劇情。[133]當莎士比亞的技巧提高後,他賦予角色更清晰和更富有變化的動機以及說話時獨一無二的風格。然而,後期的作品中他保留了前期風格的特點。在後期的傳奇劇中,他故意轉回到更虛假的風格,這種風格着重了劇院的效果。[134]
影響
[編輯]莎士比亞的著作對後來的戲劇和文學有持久的影響。實際上,他擴展了戲劇人物刻畫、情節敘述、語言表達和文學體裁多個方面。[135]例如,直到《羅密歐與朱麗葉》,傳奇劇還沒有被視作悲劇值得創作的主題。[136]獨白以前主要用於人物或場景的切換信息,但是莎士比亞用來探究人物的思想。[137]他的作品對後來的詩歌影響重大。浪漫主義詩人試圖振興莎士比亞的詩劇,不過收效甚微。評論家喬治·斯泰納認為從柯爾律治到丁尼生所有英國的詩劇為「莎士比亞作品主題的微小變化」。[138]
莎士比亞影響了托馬斯·哈代[139]、威廉·福克納[140]和查爾斯·狄更斯等小說家。狄更斯的作品中有25部引用莎士比亞的作品。[141]美國小說家赫爾曼·梅爾維爾的獨白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莎士比亞:他的著作《白鯨記》裏的亞哈船長是一個經典的悲劇英雄,含有李爾王的影子。[142]學者們鑑定出2萬首音樂和莎士比亞的作品相關。其中包括朱塞佩·威爾第的兩部歌劇——《奧泰羅》和《法斯塔夫》,這兩部作品和原著相比毫不遜色。[143]莎士比亞對很多畫家也有影響,包括浪漫主義和前拉斐爾派。[144]威廉·布萊克的好友,瑞士浪漫主義藝術家約翰·亨利希·菲斯利,甚至將《馬克白》翻譯成德語。[145]精神分析學家齊格蒙德·佛洛伊德在他的人性理論中引用了莎士比亞作品的心理分析,尤其是哈姆雷特。[146]
在莎士比亞時期,英語語法和拼寫沒有現在標準化,他對語言的運用影響了現代英語。[147]塞繆爾·約翰遜在《約翰遜字典》中引用莎士比亞之處比任何其他作家都多,該字典是這個領域第一本專著。[148]短語如「with bated breath」(意為「屏息地」,出自《威尼斯商人》)和「a foregone conclusion」(意為「預料中的結局」,出自《奧賽羅》)如今已經應用到日常英語中。[149]
評價
[編輯]莎士比亞在世時從未達到推崇的地位,但是他得到了應有的讚揚。[150] 1598年,作家弗朗西斯·米爾斯將他從一群英國作家選出來,認為他在喜劇和悲劇兩方面均是「最佳的」。[151]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希臘神話劇的作者們將他與傑弗里·喬叟和埃德蒙·斯賓塞相提並論。[152]儘管同時代的本·瓊森在評論蘇格蘭詩人威廉·德拉蒙德時提到「莎士比亞缺少藝術」,[153]然而在《第一對開本》中的獻詩中,瓊森毫不吝嗇對莎士比亞的讚美,稱他為「時代的靈魂」,並說:[154]
原文 | 中譯 |
---|---|
Triumph, my Britain, thou hast one to show To whom all scenes of Europe homage owe. He was not of an age, but for all time! |
非凡的成就啊,我的不列顛, 你有一個值得誇耀的臣民,全歐洲的舞台都應向他表示尊敬。 他不屬於一個時代,而是屬於所有的時代! |
從1660年英國君主復辟到17世紀末期,古典主義風靡一時。因而,當時的評論家大部分認為莎士比亞的成就比不如約翰·弗萊切和本·瓊森。[155]例如托馬斯·賴默批評莎士比亞將悲劇和喜劇混合在一起。然而,詩人和評論家德萊頓卻對莎士比亞評價很高,在談論本·瓊森的時候說,「我讚賞他,但是我喜歡莎士比亞。」[156]幾十年來,賴默的觀點佔了上風,但是到了18世紀,評論家開始以莎士比亞自己的風格來評論他,讚頌他的天份。一系列莎士比亞著作的學術評註版本,包括1765年塞繆爾·約翰遜版本和1790年埃德蒙·馬隆版本,使他的聲譽進一步提升。[157]到了1800年,他已經被冠以「民族詩人」。[158] 18世紀和19世紀,他的聲望也在全球範圍傳播。擁護他的作家包括伏爾泰、歌德、司湯達和維克多·雨果。[159]
在浪漫主義時期,莎士比亞被詩人及文評家柯爾律治稱頌,評論家奧古斯特·威廉·施萊格爾將莎士比亞的作品翻譯成德雲版,富有德國浪漫主義精神。[160] 19世紀,對莎士比亞才華讚賞的評論往往近似於奉承。[161]蘇格蘭散文家托馬斯·卡立爾1840年在論及英國國王日益式微之後,寫道:「這裏我要說,有一個英國的國王,是任何議會不能把他趕下台的,他就是莎士比亞國王!難道他不是在我們所有人之上,以君王般的尊嚴,像一面最高貴、最文雅、並且最堅定的旗幟一樣熠熠發光?他是那麼無堅可摧,並且從任何一個角度講都擁有無人可及的價值。」[162]維多利亞時代大規模地上演了他的戲劇。[163]劇作家和評論家蕭伯納嘲笑莎士比亞崇拜為「bardolatry」——「bardolatry」一詞由「bard」(吟遊詩人)和「idolatry」(盲目崇拜)合成,莎士比亞通常被稱為吟遊詩人,該詞意味着對莎士比亞的過分崇拜。蕭伯納認為易卜生新興的自然主義戲劇的出現使莎士比亞風格過時了。[164]
20世紀初期的藝術現代主義運動並沒有擯棄莎士比亞,而是將他的作品列入先鋒派。德國表現派和莫斯科未來主義者將他的劇本搬上舞台。馬克思主義劇作家和導演貝爾托·布萊希特在莎士比亞影響下設計了一座史詩劇場(Epic theater)。詩人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反對蕭伯納的觀點,認為莎士比亞的原始性事實上使他真正的現代。[165]艾略特和G·威爾遜爵士以及新批評主義的一些學者,倡導了一項更深入閱讀莎士比亞作品的運動。1950年代,新評論浪潮取代了現代主義,為莎士比亞後現代主義研究鋪平道路。[166]到了80年代,莎士比亞研究是結構主義、女權主義、非洲美洲研究和酷兒研究等研究對象。[167]
關於莎士比亞的猜測
[編輯]原作
[編輯]莎士比亞逝世大約230年後,關於莎士比亞作品的原作者的質疑聲逐漸開始浮現出來[168]。提出的有可能的作者包括弗蘭西斯·培根、克里斯托夫·馬洛和愛德華·德·維爾。[169]雖然所有這些候選人被學術圈普遍否認,然而大眾對這個主題的興趣一直延續到21世紀[170]。
宗教信仰
[編輯]莎士比亞信奉英國國教,但他對宗教的私人觀點一直是爭論的話題。莎士比亞的遺囑使用的是新教徒的格式。一些學者認為莎士比亞家庭成員信仰羅馬天主教,那時在英國羅馬天主教是違法的[171],莎士比亞的母親瑪麗·阿登無疑來自一個虔誠的羅馬天主教家庭。最有力的證據可能是約翰·莎士比亞簽署了一份信仰羅馬天主教的聲明,該聲明於1757年在亨利街的舊房子的屋頂椽架上被發現。這份文件現在已經遺失了,然而學者對其真實性意見不一[172]。 1591年,當局報告約翰因「恐懼面對自己的罪惡」而不參加英國國教會的宗教活動,這也是當時羅馬天主教徒常用的藉口[173]。 1606年,莎士比亞的女兒蘇珊娜的名字被列在雅芳河畔史特拉福未能參加復活節宗教活動的名單中[173]。學者在莎士比亞的戲劇中同時發現支持和反對天主教義的證據,但是事實不可能證明兩者都正確[174]。
性取向
[編輯]關於莎士比亞性取向的詳細資料目前所知甚少。18歲的時候,他娶了26歲已經懷孕的安妮·海瑟薇。1583年5月26日。三個孩子中的老大蘇珊娜在婚後6個月出生。然而,幾個世紀以來,讀者指出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是他愛上一個年輕男子的證據。另一些讀同一段詩歌的人則認為這是深厚友誼的一種表達而不是性伴侶[175]。同時,十四行詩中作品127到作品152,共計26首稱為「Dark Lady」的詩是寫給一位已婚女子,被作為異性戀者的證據[176]。
作品
[編輯]劇作分類
[編輯]莎士比亞的作品包括1623年出版的《第一對開本》中的36部戲劇,以喜劇、悲劇和歷史劇分類列在下文中。[177]歸於莎士比亞名下的作品並不是每一個字都是他寫的,其中有一部分顯示出合作的痕跡,也是當時普遍的一個現象。[178]有兩部作品並沒有包含在《第一對開本》中,為《兩位貴族親戚》和《泰爾親王佩力克爾斯》,現在學者認為莎士比亞是這兩部作品的主要貢獻者,被列入他作品名單。[179]《第一對開本》中沒有收錄詩。
19世紀後期,愛德華·道登將後期四部喜劇分類為莎士比亞「傳奇劇」,這個術語被經常引用,儘管很多學者認為應該稱作「悲喜劇」[180]。這些作品和《兩位貴族親戚》在下表中加以星號(*)註明。1896年,弗雷德里克·博厄斯創造了術語「問題劇」(problem plays)來形容四部作品——《一報還一報》、《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終成眷屬》和《哈姆雷特》[181]。「戲劇的主題單一,而氣氛很難嚴格地稱作喜劇或悲劇」,他寫道「因此我們借用一個當今劇院的方便短語,將它們統稱為莎士比亞問題劇。」[182]。該術語引起大量爭論,有時應用到其他劇本中,如今依舊在使用,儘管通常把《哈姆雷特》歸類為悲劇。[183]其他問題劇在下表中加以井號(#)註明。
莎士比亞與他人合作的劇本在下表中加以匕首號(†)註明。
中譯本
[編輯]1856年英國傳道師慕維廉(William Muirhead)在中國翻譯托馬斯·米爾納(Thomas Milner)《大英國志》(The History of England),書中的Shakespere被翻譯成「舌克斯畢」[184]。1902年梁啓超率先使用「莎士比亞」這個譯名[185]。1903年出版的《澥外奇譚》是莎士比亞作品翻譯的開始[186],這本書翻譯了英國傑出的散文家查爾斯蘭姆和他的姊姊瑪麗蘭姆(Charles and Mary Lamb)改編的《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的十篇故事,《澥外奇譚》在「敘例」中這樣談:「是書原係詩體。經英儒蘭卜行以散文,定名曰Tales From Shakespere茲選譯其最佳者十章。名以今名。」。
1904年林紓與魏易出版了《吟邊燕語》,書上寫「原著者英國莎士比亞、翻譯者閩縣林紓仁和魏易、發行者商務印書館」。《吟邊燕語》中的大多數故事翻譯自蘭姆姊弟(Charles and Mary Lamb)的《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歷史劇翻譯自奎勒-庫奇(A. T. Quiller-Couch)的《莎士比亞歷史劇故事集》(Historical Tales from Shakespeare)。林紓在《吟邊燕語》序中說「夜中余閑,巍君偶舉莎士比筆記一二則,余就燈起草,積二十日書成。」其中《威尼斯商人》被譯成《肉券》,《哈姆雷特》被譯為《鬼詔》。郭沫若說林紓翻譯的莎士比亞的戲劇故事集《吟邊燕語》「也使我感到無上的興趣,他無形之間給了我很大的影響。」[187]林紓與陳家麟還合譯四種莎士比亞歷史劇本事:《亨利第四紀》、《雷差得紀》(《查理二世》)、《亨利第六遺事》、《凱撒遺事》等作品。
1921年,田漢翻譯了《哈姆萊特》,是第一本莎士比亞全劇以戲劇形式譯成中文的,1924年又翻譯了《羅密歐與朱麗葉》。朱生豪從1935年開始,翻譯了三十一個劇本又半篇的未完之作,到1944病逝為止。梁實秋則從1936年到1969年之間,出版了當時所知的全部莎翁作品。方平亦主編有詩體譯本《新莎士比亞全集》。
主要的中文譯本是散文譯法,詩體譯本也是散文詩譯法,或者是韻體詩,這些都不符合莎士比亞原著的無韻格律詩體。孫大雨早於1935年已運用音組結構來翻譯《黎琊王》(即《李爾王》),但因抗日戰爭之故,至1948年才由上海商務印書館正式出版,是首部以音組結構譯成的無韻格律詩體莎劇譯作,出色體現了莎劇原著的輕重格五音步無韻詩體;不過,他以同樣譯法只完成了八部莎劇譯作。
著作
[編輯]分類 | 中文譯名 | 英文原名 | 備註 |
喜劇 | 《終成眷屬》 | All's Well That Ends Well | 又譯:皆大歡喜# |
《皆大歡喜》 | As You Like It | 又譯:如願# | |
《錯中錯》 | The Comedy of Errors | 又譯:錯中錯喜劇、錯誤的喜劇 | |
《愛的徒勞》 | Love's Labour's Lost | ||
《一報還一報》 | Measure for Measure | 又譯:惡有惡報、請君入甕、量罪記、將心比心# | |
《威尼斯商人》 | The Merchant of Venice | ||
《溫莎的風流婦人》 | 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 | 又譯:溫莎的風流娘兒們 | |
《仲夏夜之夢》 |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 ||
《無事生非》 | Much Ado About Nothing | 又譯:捕風捉影、無事自擾 | |
《泰爾親王佩利克爾斯》 | Pericles, Prince of Tyre | 又譯:沉珠記*†[註 1] | |
《馴悍記》 | The Taming of the Shrew | ||
《暴風雨》 | The Tempest | * | |
《第十二夜》 | Twelfth Night or What You Will | 又譯:隨你喜歡 | |
《維洛那二紳士》 | The Two Gentlemen of Verona | ||
《兩位貴族親戚》 | The Two Noble Kinsmen | 又譯:兩貴親*†[註 2] | |
《冬天的故事》 | The Winter's Tale | ||
歷史劇 | 《約翰王》 | King John | |
《理查二世》 | Richard II | ||
《亨利四世 (第一部)》 | Henry IV, part 1 | ||
《亨利四世 (第二部)》 | Henry IV, part 2 | ||
《亨利五世》 | Henry V | ||
《亨利六世 (第一部)》 | Henry VI, part 1 | †[註 3] | |
《亨利六世 (第二部)》 | Henry VI, part 2 | ||
《亨利六世 (第三部)》 | Henry VI, part 3 | ||
《理查三世》 | Richard III | ||
《亨利八世》 | Henry VIII | †[註 4] | |
悲劇 | 《科利奧蘭納斯》 | Coriolanus | |
《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 | Titus Andronicus | 又譯:血海殲仇記 †[註 5] | |
《雅典的泰門》 | Timon of Athens | 又譯:黃金夢†[註 6] | |
《凱撒大帝》 | Julius Caesar | ||
《馬克白》 | Macbeth | †[註 7] | |
《哈姆雷特》 | Hamlet | 又譯:王子復仇記 | |
《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 | Troilus and Cressida | ||
《李爾王》 | King Lear | ||
《奧賽羅》 | Othello | ||
《安東尼與克麗奧佩托拉》 | Antony and Cleopatra | 又譯:埃及豔后 | |
《辛白林》 | Cymbeline | 又譯:還壁記* | |
《羅密歐與茱麗葉》 | Romeo and Juliet | ||
詩 | 《十四行詩》 | The Sonnets | |
《維納斯和阿多尼斯》 | Venus and Adonis | ||
《魯克麗絲失貞記》 | The Rape of Lucrece | 又譯:露克麗絲遭強暴記 | |
《熱情的朝聖者》 | The Passionate Pilgrim | 又譯:激情飄泊者[註 8] | |
《鳳凰和斑鳩》 | The Phoenix and the Turtle | ||
《愛人的怨訴》 | A Lover's Complaint | 又譯:情女怨 | |
失傳 作品 |
《愛得其所》 | Love’s Labour’s Won | |
《卡登尼歐》 | Cardenio | †[註 9] | |
其他疑 為莎士 比亞的 作品 |
《法弗舍姆的阿爾丁》 | Arden of Faversham | |
《梅林的誕生》 | The Birth of Merlin | ||
《洛克林》 | Locrine | ||
《倫敦浪子》 | The London Prodigal | ||
《清教徒》 | The Puritan | ||
《第二少女的悲劇》 | The Second Maiden's Tragedy | ||
《約翰·奧德卡瑟爵士》 | Sir John Oldcastle | ||
《克倫威爾勳爵托馬斯》 | Thomas Lord Cromwell | ||
《約克夏的悲劇》 | A Yorkshire Tragedy | ||
《愛德華三世》 | Edward III | ||
《托馬斯·莫爾爵士》 | Sir Thomas More |
註釋
[編輯]- ^ 很多學者認為《泰爾親王佩力克爾斯》是與喬治·威爾金斯共同創作的。[188]
- ^ 《兩位貴族親戚》是與約翰·弗萊切共同創作。[189]
- ^ 《亨利六世(第一部)》通常被認為是由一組作者共同創作的,但是有些學者如米高·哈塔威認為由莎士比亞獨立完成。[190]
- ^ 《亨利八世》是與約翰·弗萊切共同創作。[191]
- ^ 布萊恩·維克斯認為《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是與喬治·皮爾共同創作,但是喬納森·貝特認為是莎士比亞獨立完成。[192]
- ^ 布萊恩·維克斯和其他一些學者認為《雅典的泰門》是和托馬斯·米德爾頓共同創作,另一些註釋者不同意這個觀點。[193]
- ^ 流傳下來的《馬克白》的文字明顯被後人修改。最明顯的是其中兩支曲子來自於托馬斯·米德爾頓的作品《巫婆》(The Witch)。[194]
- ^ 1599年,《熱情的朝聖者》在沒有得到莎士比亞的許可的情況下以他的名字出版,包括兩首早期的十四行詩,《愛的徒勞》中的三個片段,其他詩人的一些詩作,和11首作者不明的詩,這些被歸為莎士比亞的作品目前還沒有提出反證。[195]
- ^ 《卡登尼歐》顯然是與約翰·弗萊切共同創作。[196]
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魯迅在《摩羅詩力說》(1908年2月)中稱莎翁
- ^ Greenblatt,第11頁。Bevington,第1–3頁。Wells,《Shakespeare》,第199頁。
- ^ Craig,第3頁。
- ^ Shapiro,第xvii–xviii頁。Schoenbaum,《Lives》,第41、66、397–398、402、409頁。Taylor,第145、210–223、261–265頁。
- ^ Schoenbaum,第14–22頁。
- ^ Schoenbaum,《Compact》,第14–22頁。
- ^ Schoenbaum,《Compact》,第24、296頁。Honan,第15–16頁。
- ^ Schoenbaum,《Compact》,第23–24頁。
- ^ Schoenbaum,《Compact》,第62–63頁。Ackroyd,第53頁。Wells,《Oxford Shakespeare》,第xv–xvi頁。
- ^ Baldwin,第464頁。
- ^ Baldwin,第164–84頁。Cressy,第28、29頁。
- ^ Baldwin,第164–66頁。Cressy,第80–82頁。Ackroyd,第545頁。Wells,《Oxford Shakespeare》,第xvi頁。
- ^ Schoenbaum,《Compact》,第77–78頁。
- ^ Wood,第84頁。Schoenbaum,《Compact》,第78–79頁。
- ^ Schoenbaum,第93頁。
- ^ Schoenbaum,《Compact》,第94頁。
- ^ Schoenbaum,《Compact》,第95頁。
- ^ Schoenbaum,《Compact》,第97–108頁。
Rowe, Nicholas(1709年),《Some Account of the Life &c. of Mr. William Shakespear》,在線版本:存档副本. [2008-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23). - ^ Schoenbaum,《Compact》,第144–145頁。
- ^ Schoenbaum,《Compact》,第110–111頁。
- ^ Honigmann,第一頁。Wells,《Oxford Shakespeare》,第xvii頁。
- ^ Schoenbaum,《Compact》,第95–117頁。Wood,第97–109頁。
- ^ Chambers,第287、292頁。
- ^ Greenblatt,第213頁。原文:「..there is an upstart Crow, beautified with our feathers, that with his Tiger's heart wrapped in a Player's hide, supposes he is as well able to bombast out a blank verse as the best of you: and being an absolute Johannes factotum, is in his own conceit the only Shake-scene in a country.」
- ^ Greenblatt,第213頁。Schoenbaum,第153頁。
- ^ Ackroyd,第176頁。
- ^ Schoenbaum,《Compact》,第151–152頁。
- ^ Wells,《Shakespeare & Co.》第28頁。Schoenbaum,第144–146頁。Chambers,《William Shakespeare》,第59頁。
- ^ Schoenbaum,《Compact》,第184頁。
- ^ Chambers,《The Elizabethan Stage》,第208–209頁。
- ^ Chambers,《William Shakespeare》,第67–71頁。
- ^ Bentley,第36頁。
- ^ Schoenbaum,《Compact》,第188頁。Kastan,第37頁。Knutson,第17頁。
- ^ Adams,第275頁。
- ^ Wells,《Shakespeare & Co.》,第28頁。
- ^ Schoenbaum,《Compact》,第200頁。
- ^ Schoenbaum,《Compact》,第200–201頁。
- ^ Rowe, N.,《Account》。
- ^ Ackroyd,第357頁。Wells,《Oxford Shakespeare》,第xxii頁。
- ^ Schoenbaum,《Compact》,第202–203頁。
- ^ Honan,第121頁。
- ^ Shapiro,第122頁。
- ^ Honan,第325頁。Greenblatt,第405頁。
- ^ Schoenbaum,《Compact》,第279頁。
- ^ Honan,第375–78頁。
- ^ Schoenbaum,《Compact》,第276頁。
- ^ 47.0 47.1 Ackroyd,第476頁。
- ^ Honan,第382–383頁。
- ^ Honan,第326頁。Ackroyd,第462–464頁。
- ^ Schoenbaum,《Compact》,第272–274頁。
- ^ Honan,第387頁。
- ^ Schoenbaum,《Compact》,第25、296頁。
- ^ Schoenbaum,《Compact》,第287頁。
- ^ Schoenbaum,《Compact》,第292、294頁。
- ^ Schoenbaum,《Compact》,第304頁。
- ^ Honan,第395–396頁。
- ^ Chambers,《William Shakespeare》,第8、11、104頁。Schoenbaum,《Compact》,第296頁。
- ^ Chambers,《William Shakespeare》,第7、9、13頁。Schoenbaum,《Compact》,第289、318–319頁。
- ^ Ackroyd,第483頁。Frye,第16頁。Greenblatt,第145–146頁。
- ^ Schoenbaum,《Compact》,第301–303頁。
- ^ Schoenbaum,《Compact》,第306–307。Wells,《Oxford Shakespeare》,第xviii頁。
- ^ Schoenbaum,《Compact》,第308–310頁。
- ^ Dowden,第48–49頁。
- ^ Frye,第9頁。Honan,第166頁。
- ^ Schoenbaum,《Compact》,第159–161頁。Frye,第9頁。
- ^ Dutton、Jean,第147頁。
- ^ Ribner,第154–155頁。
- ^ Frye,第105頁。Ribner,第67頁。Cheney,第100頁。
- ^ Honan,第136頁。Schoenbaum,《Compact》,第166頁。
- ^ Frye,第91頁。Honan,第116–117頁。Werner,第96–100頁。
- ^ Friedman, Michael D(2006年),「I'm not a feminist director but...': Recent Feminist Productions of The Taming of the Shrew」,收錄於《Acts of Criticism: Performance Matters in Shakespeare and his Contemporaries: Essays in Honor of James P. Lusardi》,編者:Paul Nelsen和June Schlueter,出版社:紐澤西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Press,ISBN 0-8386-4059-1,第159頁。
- ^ Ackroyd,第235頁。
- ^ Wood,第161–162頁。
- ^ Wood,第205–206頁。Honan,第258頁。
- ^ Ackroyd,第359頁。
- ^ Ackroyd,第362–383頁。
- ^ Shapiro,第150頁。Gibbons,第1頁。Ackroyd,第356頁。
- ^ Wood,第161頁。Honan,第206頁。
- ^ Ackroyd,第353、358頁。Shapiro,第151–153頁。
- ^ Shapiro,第151頁。
- ^ Bradley,第85頁。Muir,第12–16頁。
- ^ Bradley,第94頁。
- ^ Bradley,第86頁。
- ^ Bradley,第40、48頁。
- ^ Bradley,第42、169和195。Greenblatt,第304頁。
- ^ Bradley,第226頁。Ackroyd,第423頁。Kermode,第141–142頁。
- ^ McDonald,第43–46頁。
- ^ Bradley,第306頁。
- ^ Ackroyd,第444頁。McDonald,第69–70頁。Eliot,第59頁。
- ^ Dowden,第57頁。
- ^ Dowden,第60頁。Frye,第123頁。McDonald,第15頁。
- ^ Wells,《Oxford》,第1247、1279頁。
- ^ Wells,《Oxford Shakespeare》,第xx頁。
- ^ Wells,《Oxford Shakespeare》,第xxi頁。
- ^ Shapiro,第16頁。
- ^ Foakes, R. A(1990年),《Playhouses and Players》,收錄於《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English Renaissance Drama》,編輯:A. Braunmuller和Michael Hattaway,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ISBN 0-521-38662-4,第6頁。Shapiro,第125–131頁。
- ^ Foakes,第6頁。Nagler,第7頁。Shapiro,第131–132頁。
- ^ Wells,《Oxford Shakespeare》,第xxii頁。
- ^ Foakes,第33頁。
- ^ Ackroyd,第454頁。Holland,第xli頁。劇本原文「thunder and lightning, sitting upon an eagle: he throws a thunderbolt. The ghosts fall on their knees.
- ^ Ringler, William Jr.(1997年)《Shakespeare and His Actors: Some Remarks on King Lear》,收錄於《Lear from Study to Stage: Essays in Criticism》,編者:James Ogden和Arthur Hawley Scouten,出版社:New Jersey: 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Press,ISBN 0-8386-3690-X,第127頁。
- ^ Schoenbaum,《Compact》,第210頁。Chambers,《William Shakespeare》,第341頁。
- ^ Shapiro,第247–249頁。
- ^ 104.0 104.1 Wells,《Oxford Shakespeare》,第1247頁。
- ^ Wells,《Oxford Shakespeare》,第xxxvii頁。
- ^ Wells,《Oxford Shakespeare》,第xxxiv頁。
- ^ Pollard,第xi頁。
- ^ Wells,《Oxford Shakespeare》,第xxxiv頁。Pollard,第xi頁。Maguire,第28頁。
- ^ Bowers,第8–10頁。Wells,《Oxford Shakespeare》,第xxxiv–xxxv頁。
- ^ Wells,《Oxford Shakespeare》,第909、1153頁。
- ^ Rowe J.,《The Poems》,引言第21頁。
- ^ Frye,第288頁。
- ^ Rowe J.,《The Poems》,第3、21頁。
- ^ Rowe J.,《The Poems》,第1頁。Honan,第289頁。Jackson, MacD P (2004),《A Lover's Complaint Revisited》,收錄於《Shakespeare Studies》,編者:Susan Zimmermann,出版社:Cranbury, NJ.: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ISBN 0-8386-4120-2,第267–294頁。
- ^ Rowe J.,《The Poems》,第1頁。Honan,第289頁。Schoenbaum,《Compact》,第327頁。
- ^ Wood,第178頁。Schoenbaum,《Compact》,第180頁。
- ^ Honan,第180頁。
- ^ Schoenbaum,《Compact》,第268頁。
- ^ Honan,第180頁。Schoenbaum,《Compact》,第180頁。
- ^ Schoenbaum,《Compact》,第268–269頁。
- ^ Wood,第177頁。
- ^ Clemen,《Shakespeare's Dramatic Art》,第150頁。
- ^ Frye,第105、177頁。Clemen,《Shakespeare's Imagery》,第29頁。
- ^ Brooke, Nicholas《Language and Speaker in Macbeth》,第69頁;Bradbrook, M.C.,《Shakespeare's Recollection of Marlowe》,第195頁;均收錄於《Shakespeare's Styles: Essays in Honour of Kenneth Muir》,編者:Edwards, Philip、Inga-Stina Ewbank和G.K. Hunter,(2004年版本),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ISBN 0-521-61694-8。
- ^ Clemen,《Shakespeare's Imagery》,第63頁。
- ^ Frye,第185頁。
- ^ Wright, George T(2004年),《The Play of Phrase and Line》,收錄於《Shakespeare: An Anthology of Criticism and Theory, 1945–2000》,編者:Russ McDonald,出版社:牛津Blackwell,ISBN 0-631-23488-8,第868頁。
- ^ Bradley,第91頁。
- ^ 129.0 129.1 McDonald,第42–46頁。
- ^ McDonald,第36、39和75頁。
- ^ Gibbons,第4頁。
- ^ Gibbons,第1–4頁。
- ^ Gibbons,第1–7、15頁。
- ^ McDonald,第13頁。Meagher,第358頁。
- ^ Chambers,《Shakespearean Gleanings》,第35頁。
- ^ Levenson,第49–50頁。
- ^ Clemen,《Shakespeare's Soliloquies》,第179頁。
- ^ Dotterer,第108頁。
- ^ Millgate和Michael,第38頁。
- ^ Kolin,第124頁。
- ^ Gager,第163、186和251頁。
- ^ Bryant, John(1998年),《Moby Dick as Revolution》,收錄於《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erman Melville》,編者:Robert Steven Levine,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ISBN 0-521-55571-X,第82頁。
- ^ Gross, John(2003年),《Shakespeare's Influence》,收錄於《Shakespeare: An Oxford Guide》,編者:Wells, Stanley和Orlin, Lena Cowen,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澀會,ISBN 0-19-924522-3,第641–642頁。
- ^ Porter和Mikuláš,第48頁。Lambourne,第193–198頁。
- ^ Paraisz, Júlia(2006年),《The Nature of a Romantic Edition》,收錄於《Shakespeare Survey 59》,編者:Peter Holland,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ISBN 0-521-86838-6,第130頁。
- ^ Nicholas Royle(2000年),《To Be Announced》,收錄於《The Limits of Death: Between Philosophy and Psychoanalysis》,編者:Joanne Morra、Mark Robson和Marquard Smith,出版社:曼車士打大學出版社,ISBN 0-7190-5751-5。
- ^ Crystal,第55–65、74頁。
- ^ Wain,第194頁。
- ^ Lynch,第12頁。Crystal,第63頁。
- ^ Dominik,第9頁。Grady,第267頁。
- ^ Grady,《Shakespeare Criticism》,第265頁。Greer,第9頁。
- ^ Grady,《Shakespeare Criticism》,第266頁。
- ^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in 18 Volumes(1907–21)》-Ben Jons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於2008年3月19日查閱。另見維基語錄原文為「Shakespeare wanted Art」
- ^ Jonson,第287-289頁。Grady,《Shakespeare Criticism》,第266–267。
- ^ Grady,《Shakespeare Criticism》,第269頁。
- ^ Dryden, John(1668年),《An Essay of Dramatic Poesy》,被Grady在《Shakespeare Criticism》中第269頁引用;在Levin, Harry(1986年),《Critical Approaches to Shakespeare from 1660 to 1904》一文中引用,該文收錄於《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hakespeare Studies》,編者:Wells, Stanley,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ISBN 0-521-31841-6,第215頁。
- ^ Grady,《Shakespeare Criticism》,第270–271頁。Levin,第217頁。
- ^ Dominik, Mark(1988年),《Shakespeare–Middleton Collaborations》,出版社:Beaverton, Or.: Alioth Press,ISBN 0-945088-01-9。Grady的《Shakespeare Criticism》第270頁引用該書內容。
- ^ Grady引用了伏爾泰的《Philosophical Letters》(1733年)、歌德的《Wilhelm Meister's Apprenticeship》(1795年)、司湯達的《Racine et Shakespeare》(1823–5年)、維克多·雨果《Cromwell》(1827年)和《William Shakespeare》(1864年)的序言。Grady,《Shakespeare Criticism》,第272–274頁。
- ^ Levin,第223頁。
- ^ Sawyer,第113頁。
- ^ 托馬斯·卡立爾(1840年),《關於英雄、英雄崇拜、和歷史中的英雄》,埃瑪·史密斯(2004年)《莎士比亞的悲劇》引用,出版社:牛津:Blackwell,ISBN 0-631-22010-0,第37頁。
- ^ Schoch, Richard(2002年),《Pictorial Shakespeare》,收錄於《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hakespeare on Stage》,編者:Wells, Stanley,和Sarah Stanton,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ISBN 0-521-79711-X,第58–59頁。
- ^ Grady,《Shakespeare Criticism》,第276頁。
- ^ Grady, Hugh(2001年),《Modernity,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s Shakespeare》,收錄於《Shakespeare and Modern Theatre: The Performance of Modernity》,編者:Bristol, Michael,和Kathleen McLuskie,出版社:紐約New York: Routledge,ISBN 0-415-21984-1,第22-26頁。
- ^ Grady,《Modernity,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第24頁。
- ^ Grady,《Modernity,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第29頁。
- ^ McMichael和Edgar。
- ^ Gibson,第48、72和124頁。
- ^ Kathman, David(2003年),《The Question of Authorship》,收錄於《Shakespeare: An Oxford Guide》,編者:Wells, Stanley,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ISBN 0-19-924522-3,第620、625–626。Love,第194–209頁。Schoenbaum,《Lives》,第430–440頁。Holderness,第137、173頁。
- ^ Pritchard,第3頁。
- ^ Wood,第75–78頁。Ackroyd,第22–23頁。
- ^ 173.0 173.1 Wood,第78頁。Ackroyd,第416頁。Schoenbaum,《Compact》,第41–42、286頁。
- ^ Wilson,第34頁。Shapiro,第167頁。
- ^ Casey, Charles(1998年秋天),《Was Shakespeare gay? Sonnet 20 and the politics of pedagog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08年3月18日查閱。
Pequigney, Joseph(1985年),《Such Is My Love: A Study of Shakespeare's Sonnets》,出版社:芝加哥大學出版社,ISBN 0-226-65563-6。
莎士比亞(1996年),《十四行詩》,編者:G.Blakemore Evans(ed.),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ISBN 0-521-22225-7,第132頁。 - ^ Fort, J. A.《The Story Contained in the Second Series of Shakespeare's Sonnets.》刊登於1927年10月《The Review of English Studies》3.12,第406–414頁。
- ^ Boyce,第91、193和513頁。
- ^ Thomson, Peter(2003年),《Conventions of Playwriting》,收錄於《Shakespeare: an Oxford Guide》,編者:Stanley Wells和Lena Cowen Orlin,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ISBN 0-19-924522-3,第49頁。
- ^ Kathman,第629頁。Boyce,第91頁。
- ^ Edwards, Phillip(1958年),《Shakespeare's Romances, 1900–1957.》,刊登於《Shakespeare Survey》11,第1–10頁。
Snyder和Susan,引言。 - ^ Schanzer,第1–10頁。
- ^ Boas, F.S(1896年),《Shakspere and his Predecessors》,第345頁。Schanzer,第1頁引用。
- ^ Schanzer,第1頁。Bloom,第325–380頁。Berry,第37頁。
- ^ 葛桂錄稱莎士比亞的名字出現在更早的清宣宗道光二十年(1840)林則徐主持編譯的《四洲志》(Encyclopædia of Geography)中。1834年初版《四洲志》第三十節被譯為:「渥斯賀建大書館一所,內貯古書十二萬五千卷。在感彌利赤建書館一所,有沙士比阿、彌爾頓、士達薩特、彌頓四人工詩文,富著述。」至於其他的譯名還有「舍克斯畢爾」(《郭嵩燾日記》,1877年),「騷客沙斯皮爾」(謝衛樓:《萬國通鑑》1882年),「篩斯比耳」(《西學略述》,1885年),嚴復譯為「狹斯丕爾」(《天演論·進微》,1894年),篩基斯比爾(艾約瑟:《西方啟蒙十六種》1896年),「顯根思皮爾」(《李鴻章歷聘歐洲記》,1896年),「莎基斯庇爾」(《泰西歷代名人傳》,1903年),「索士比爾」(《東西洋尚友錄》,1903年),「索士比亞」(《澥外奇譚》,1903年),「沙斯斯比爾」(李提摩太:《廣學類編》,1903年),「莎士比」(林紓譯《吟邊燕語》,1904年),「昔士比亞」(康有為:《康南海先生詩集》,1909年),「蕭思璧」(《胡適日記》,1911年2月)等。1903年8月10日馬君武撰寫的《新學術與群治之關係》一文寫道:「而當時之最大戲曲家,即索士鄙亞Shakspeare也,即今之觀之,若索士鄙亞為全時期之唯一代表者然。」1910年6月8日蘇曼殊詩人高天梅的信中提到「沙士比」。孟憲強《中國對莎士比亞作品的接受》載Shakespeare的譯名多達25個,有的一人創造多種譯名,如胡適自創「蕭思璧」、「蕭士璧」(見《胡適日記》,1911年2月, 1911年8月)和「蕭士比亞」(《文學進化觀念與戲劇改良》、《建設的文學革命論》)譯名。
- ^ 梁啓超的譯名發表在他在日本主編的《新民叢報》光緒二十八年(1902)五月號上的《飲冰室詩話》中:「近世詩家,如莎士比亞、彌兒敦、田尼遜等,其詩動亦數萬言。」
- ^ 《澥外奇譚》在「敘例」中介紹:「是書為英國索士比亞(Shakespeare,千五百六十四年生,千六百一十六年卒)所著。氏乃絕世名優,長於詩詞。其所編戲本小說,風靡一時,推為英國空前大家。譯者遍法、德、俄、意,幾乎無人不讀。而吾國近今學界,言詩詞小說者,亦輒嘖嘖稱索氏。然其書向未得讀,仆竊恨之,因亟譯述是編,冀為小說界,增一色彩。」
- ^ 郭沫若:《我的童年》
- ^ Bloom,第30頁。Jackson,第83頁。
- ^ Potter,引言第1-6頁。
- ^ Edward,引言第73-84頁。Hattaway,引言第43頁。
- ^ Gordon,引言第198頁。
- ^ Vickers,第8頁。Dillon,第25頁。
- ^ Vickers,第8頁。Dominik,第16頁。Farley-Hills,第171–172頁。
- ^ Brooke,第57頁。
- ^ Wells,《Oxford Shakespeare》,第805頁。
- ^ Bradford, Gamaliel Jr.《The History of Cardenio by Mr. Fletcher and Shakespeare.》,刊登於1910年2月《Modern Language Notes》25.2,第51–56頁。
Freehafer, John.《'Cardenio', by Shakespeare and Fletcher.》,刊登於1969年5月《PMLA》84.3,第501–513頁。
來源
[編輯]- 《威廉·莎士比亞全傳:生活,名言與事實》(莎士比亞傳)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通過 The Indian Haw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Ackroyd, Peter(2006年),《Shakespeare: The Biography》(莎士比亞傳),出版社:Vintage,ISBN 0-7493-8655-8。
- Adams, Joseph Quincy(1923年),《A Life of William Shakespeare.》(威廉·莎士比亞的一生),出版社:波士頓Houghton Mifflin,OCLC 193526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Baldwin, T.W.(1944年),《William Shakspere's Small Latine & Lesse Greek》,出版社: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OCLC 35903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Bentley, G. E(1961年),《Shakespeare: A Biographical Handbook》,出版社:Yale University Press,OCLC 35641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Berry, Ralph(2005年),《Changing Styles in Shakespeare》,出版社:倫敦、紐約Routledge,ISBN 0-415-35316-5。
- Bevington, David(2002年),《Shakespeare》,出版社:牛津Blackwell,ISBN 0-631-22719-9。
- Bloom, Harold(1999年),《Shakespeare: The Invention of the Human》,出版社:紐約Riverhead Books,ISBN 1-57322-751-X。
- Bowers, Fredson(1955年),《On Editing Shakespeare and the Elizabethan Dramatists.》,出版社: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 Boyce, Charles(1996年),《Dictionary of Shakespeare》,Ware, Herts, UK: Wordsworth,ISBN 1-85326-372-9。
- Bradley, A. C(1991年版本),《Shakespearean Tragedy: Lectures on Hamlet, Othello, King Lear and Macbeth》,出版社:倫敦Penguin,ISBN 0-14-053019-3。
- Brooke, Nicholas(編,1998年),《The Tragedy of Macbeth》,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ISBN 0-19-283417-7。
- Cercignani, Fausto(1981年),《Shakespeare's Works and Elizabethan Pronunciation》, 牛津:University Press (Clarendon Press), ISBN 978-0198119371.
- Chambers, E.K.(1923年),《The Elizabethan Stage》,第二卷,出版社:牛津Clarendon Press,OCLC 33637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Chambers, E.K.(1930年),《William Shakespeare: A Study of Facts and Problems》,第一卷,出版社:牛津Clarendon Press,OCLC 35340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Chambers, E.K.(1944年),《Shakespearean Gleanings》,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OCLC 236457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Cheney, Patrick Gerard(2004年),《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Christopher Marlowe》,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ISBN 0-521-52734-1。
- Clemen, Wolfgang(1987年),《Shakespeare's Soliloquies》,出版社:倫敦Routledge,ISBN 0-415-35277-0。
- Clemen, Wolfgang(2005年),《Shakespeare's Dramatic Art: Collected Essays》,出版社:倫敦、紐約Routledge,ISBN 0-415-35278-9。
- Clemen, Wolfgang(2005年),《Shakespeare's Imagery》,出版社:倫敦、紐約Routledge,ISBN 0-415-35280-0。
- Craig, Leon Harold(2003年),《Of Philosophers and Kings: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Shakespeare's "Macbeth" and "King Lear"》,出版社:多倫多大學出版社,ISBN 0-8020-8605-5。
- Cressy, David(1975年),《Education in Tudor and Stuart England》,出版社:紐約聖馬丁出版社,OCLC 214826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Crystal, David(2001年),《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the English Language》,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ISBN 0-521-40179-8。
- Dillon, Janette(2007年),《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Shakespeare's Tragedies》,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ISBN 0-521-85817-8。
- Dobson, Michael(1992年),《The Making of the National Poet: Shakespeare, Adaptation and Authorship, 1660–1769》,出版社:牛津Clarendon Press,ISBN 0-19-818323-2。
- Dotterer, Ronald L(編,1989年),《Shakespeare: Text, Subtext, and Context》,出版社:Selinsgrove, Penn.: Susquehanna University Press,ISBN 0-941664-92-9。
- Dowden, Edward(1881年),《Shakspere》,出版社:紐約Appleton & Co.,OCLC 816438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Dutton, Richard和Jean Howard(2003年),《A Companion to Shakespeare's Works: The Histories.》,出版社:牛津Blackwell,ISBN 0-631-22633-8。
- Edward Burns(編,2000年),《King Henry VI, Part 1》,莎士比亞著,出版社:倫敦Arden Shakespeare, Thomson,ISBN 1-903436-43-5。
- Eliot, T S(1934年),《Elizabethan Essays》,出版社:倫敦Faber & Faber,OCLC 973821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Farley-Hills, David(1990年),《Shakespeare and the Rival Playwrights, 1600–06.》,出版社:倫敦、紐約Routledge,ISBN 0-415-04050-7。
- Frye, Roland Mushat(2005年),《The Art of the Dramatist》,出版社:倫敦、紐約:Routledge,ISBN 0-415-35289-4。
- Grady, Hugh(2001年),《Shakespeare Criticism 1600–1900》,收錄於《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hakespeare》,編者:deGrazia, Margreta和Wells, Stanley,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ISBN 0-521-65094-1。
- Gager, Valerie L(1996年),《Shakespeare and Dickens: The Dynamics of Influence》,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ISBN 0-521-45526-X。
- Gibbons, Brian(1993年),《Shakespeare and Multiplicity》,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ISBN 0-521-44406-3。
- Gibson, H.N.(2005年),《The Shakespeare Claimants: A Critical Survey of the Four Principal Theories Concerning the Authorship of the Shakespearean Plays》,出版社:倫敦、紐約Routledge,ISBN 0-415-35290-8。
- Gordon McMullan(編,2000年),《King Henry VIII》,莎士比亞著,出版社:倫敦,ISBN 1-903436-25-7。
- Greenblatt, Stephen(斯蒂芬·格林布拉特,2005年),《'Will in the World: How Shakespeare Became Shakespeare》,中文譯名《人間莎翁》,出版社:倫敦Pimlico,ISBN 0-7126-0098-1。
- Greer, Germaine(1986年),《William Shakespeare》,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ISBN 0-19-287538-8。
- Hattaway(編,1990年),《The First Part of King Henry VI》,莎士比亞著,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ISBN 0-521-29634-X。
- Holderness, Graham(1988年),《The Shakespeare Myth》,出版社:曼徹斯特大學出版社。
- Holland, Peter(ed.,2000年),《Cymbeline》,出版社:London: Penguin; Introduction,ISBN 0-14-071472-3。
- Honan, Park(1998年),《Shakespeare: A Life》,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ISBN 0-19-811792-2。
- Honigmann, E. A. J.(1999年),《Shakespeare: The Lost Years.》,重印版,出版社:曼徹斯特大學出版社,ISBN 0-7190-5425-7。
- Jackson, Macdonald P(2003年),《Defining Shakespeare: Pericles as Test Case》,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ISBN 0-19-926050-8。
- Jonson, Ben.(本·瓊森,1910年),《The Works of Ben Jonson》(本·瓊森作品集),第三卷,出版社:倫敦Chatto & Windus。
- Kastan, David Scott(1999年),《Shakespeare After Theory》,出版社:倫敦、紐約:Routledge,ISBN 0-415-90112-X。
- Kermode, Frank(2004年),《The Age of Shakespeare》,出版社:倫敦Weidenfeld & Nicholson,ISBN 0-297-84881-X。
- Knutson, Roslyn(2001年),《Playing Companies and Commerce in Shakespeare's Time》,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ISBN 0-521-77242-7。
- Kolin, Philip C(1985年),《Shakespeare and Southern Writers: A Study in Influence》,出版社: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ISBN 0-87805-255-0。
- Lambourne, Lionel(1999年),《Victorian Painting》,出版社:倫敦Phaidon,ISBN 0-7148-3776-8。
- Levenson, Jill L.(2000年,編者),《Romeo and Juliet》,莎士比亞著,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ISBN 0-19-281496-6。
- Love, Harold(2002年),《Attributing Authorship: An Introduction》,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ISBN 0-521-78948-6。
- Lynch, Jack(2002年),《Samuel Johnson's Dictionary: Selections from the 1755 Work that Defined the English Language》,出版社:Levenger Press,ISBN 1-84354-296-X。
- Maguire, Laurie E(1996年),《Shakespearean Suspect Texts: The "Bad" Quartos and Their Contexts》,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ISBN 0-521-47364-0。
- McDonald, Russ(2006年),《Shakespeare's Late Style》,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ISBN 0-521-82068-5。
- McMichael, George和Edgar M. Glenn(1962年),《Shakespeare and his Rivals: A Casebook on the Authorship Controversy》,出版社:紐約Odyssey Press,OCLC 211335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Meagher, John C.(2003年),《Pursuing Shakespeare's Dramaturgy: Some Contexts, Resources, and Strategies in his Playmaking》,出版社:New Jersey: 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Press,ISBN 0-8386-3993-3。
- Millgate, Michael,和Wilson, Keith(2006年),《Thomas Hardy Reappraised: Essays in Honour of Michael Millgate》,出版社:多倫多大學出版社,ISBN 0-8020-3955-3。
- Muir, Kenneth(2005年),《Shakespeare's Tragic Sequence》,出版社:倫敦、紐約Routledge,ISBN 0-415-35325-4。
- Nagler, A.M(1958年),《Shakespeare's Stage》,出版社: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ISBN 0-300-02689-7。
- Pollard, Alfred W(1909年),《Shakespeare Quartos and Folios》,出版社:倫敦Methuen,OCLC 4630820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Porter, Roy,和Mikuláš Teich(1988年),《Romanticism in National Context》,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ISBN 0-521-33913-8。
- Potter, Lois(編,1997年),《The Two Noble Kinsmen》,莎士比亞著,出版社:倫敦Arden Shakespeare, Thomson,ISBN 1-904271-18-9。
- Pritchard, Arnold(1979年),《Catholic Loyalism in Elizabethan England》,出版社:北卡羅來納大學,ISBN 0-8078-1345-1。
- Ribner, Irving(2005年),《The English History Play in the Age of Shakespeare》,出版社:倫敦、紐約Routledge,ISBN 0-415-35314-9。
- Rowe, John、Brian Gibbons和A.R. Braunmuller(編者,2006年),《The Poems: Venus and Adonis, The Rape of Lucrece, The Phoenix and the Turtle, The Passionate Pilgrim, A Lover's Complaint》,莎士比亞著,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第二版,ISBN 0-521-85551-9。
- Sawyer, Robert(2003年),《Victorian Appropriations of Shakespeare》,出版社:New Jersey: 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Press,ISBN 0-8386-3970-4。
- Schanzer, Ernest(1963年),《The Problem Plays of Shakespeare》,出版社:倫敦Routledge and Kegan Paul,ISBN 0-415-35305-X。
- Schoenbaum, Samuel(1991年),《Shakespeare's Lives》,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ISBN 0-19-818618-5。
- Schoenbaum, Samuel(1987年),《William Shakespeare: A Compact Documentary Life》,重印版,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ISBN 0-19-505161-0.
- Shapiro, James(2005年),《1599: A Year in the Life of William Shakespeare》,出版社:倫敦Faber and Faber,ISBN 0-571-21480-0。
- Snyder, Susan,和Curren-Aquino, Deborah, T(編,2007年),《The Winter's Tale》,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ISBN 0-521-22158-7。
- Taylor, Gary(1990年),《Reinventing Shakespeare: A Cultural History from the Restoration to the Present》,出版社:倫敦Hogarth Press,ISBN 0-7012-0888-0。
- Vickers, Brian(2002年),《Shakespeare, Co-Author: A Historical Study of Five Collaborative Plays》,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ISBN 0-19-925653-5。
- Wain, John(1975年),《Samuel Johnson》,出版社:紐約Viking,ISBN 0-670-61671-0。
- Wells, Stanley(1997年),《Shakespeare: A Life in Drama》,出版社:紐約W. W. Norton,ISBN 0-393-31562-2。
- Wells, Stanley(2005年),《The Oxford Shakespeare: The Complete Works》,第二版,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ISBN 0-19-926717-0。
- Wells, Stanley(2006年),《Shakespeare & Co.》,出版社:紐約Pantheon,ISBN 0-375-42494-6。
- Werner, Sarah(2001年),《Shakespeare and Feminist Performance》,出版社:倫敦紐約Routledge,ISBN 0-415-22729-1。
- Wilson, Richard (2004年),《Secret Shakespeare: Studies in Theatre, Religion and Resistance》,出版社:曼徹斯特大學出版社,ISBN 0-7190-7024-4。
- Wood, Michael(2003年),《Shakespeare》,出版社:紐約Basic Books,ISBN 978-0-465-09264-2。
參閲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大不列顛圖書館館藏珍寶:93份「四開本」莎士比亞作品原件(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莎士比亞教學在線資源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經典文學」莎劇在線文本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莎士比亞電子文檔(英文版,法語和德語譯本)
- 賓夕法尼亞大學在線電子文檔-莎士比亞著作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莎士比亞文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按章節編排,可以搜索的莎士比亞作品網站(英文)
- 威廉·莎士比亞先生和互聯網
- 莎士比亞與環球劇院(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來自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網絡/英文)
- Touchstone - 英國莎士比亞收藏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莎士比亞作品在線列表;可搜索的數據庫
- 疑為莎士比亞所作的作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疑為莎士比亞所作作品的完整電子文本
- 原來的shakespeare.com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可以用這個強大的搜索引擎來查找相關資料:Open Source Shakespear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