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亞堡壘
安東尼亞堡壘(阿拉姆語:קצטרא דאנטוניה)是一座由希律猶太王國的大希律王建造的城堡,城堡以希律王的支持者,羅馬共和國後三頭同盟的軍政強人馬克·安東尼 (尤利烏斯·凱撒的愛將)的名字命名,其主要功能是保護第二聖殿。它建於耶路撒冷第二城牆的東端,聖殿山的西北角,通過門廊與聖殿相連。
歷史
[編輯]這座堡壘駐紮着部分耶路撒冷羅馬駐軍。羅馬人還將猶太大祭司的禮服存放在堡壘內。[來源請求][需要引用]這座堡壘是70年耶路撒冷圍城戰中猶太人起義軍的最後堡壘之一,當時第二聖殿也被毀。[1]
建設日期爭議
[編輯]安東尼亞城堡的建造日期存在爭議,因為根據城堡的名字,它表明希律王是在公元前31-30年馬克·安東尼被另一位後三頭同盟的軍政強人屋大維[2](羅馬帝國開國皇帝奧古斯都,凱撒的養子)擊敗和公元前30年安東尼和埃及艷后自殺之前建造的。希律王以出色的外交和實用主義者而聞名,他總是站在勝利者的一方和羅馬的「掌權者」一邊,這次屋大維結束內戰並征服托勒密埃及,成為羅馬共和國的最後一名執政官,並且在3年後建立羅馬帝國。將這個日期與希律王聖殿的建造日期推測相符有些困難。
基督教傳統
[編輯]傳統上,幾個世紀以來,基督徒一直相信安東尼亞堡壘附近羅馬帝國猶太行省總督彼拉多的總督府所在地,耶穌就是在這裏因叛國罪接受審判的。這是基於這樣的假設:在定罪教堂和錫安姐妹修道院下面發現的一塊羅馬石板區域就是「鋪華石處」[3]將其描述為耶穌受審的地點。
安東尼亞路面:考古學反駁
[編輯]巴黎聖經學院前新約研究教授皮埃爾·伯努瓦重新審視了此前對聖地西北懸崖的所有勘探結果、對該地區天主教徒擁有的遺址(錫安姊妹修道院、鞭笞堂和白衣修士聖亞納教堂)的考古研究以及對斯特魯西翁水池北部的挖掘結果,[2]並於1971年發表了他的結論:考古調查表明,在耶穌去世大約一個世紀後,這片地區被重建,成為羅馬皇帝哈德良在公元130年左右建造的新城市愛利亞加比多連的兩個廣場中的東部[2],並且可以想像在公元70年第一次猶太–羅馬戰爭的耶路撒冷圍城戰中安東尼亞堡壘被毀後,其路面磚被重新用於哈德良的廣場。[4]不過,他也考慮到了這種可能性,即這些路面完全是哈德良時期的。 [2] 愛利亞加比多連的東部廣場建在Struthion 水池上方,據一世紀歷史學家約瑟夫斯所述,該水池毗鄰堡壘。
總督府在希律宮殿,而不是安東尼亞
[編輯]有文本和考古學依據反對在安東尼亞堡壘對耶穌進行審判。與斐洛一樣,約瑟夫斯證實,猶太行省羅馬總督在耶路撒冷期間,曾在希律宮殿住過,並在宮外的行人路上進行審判。約瑟夫斯指出,希律王宮位於西山(上城)。2001年,在大衛塔的一角重新發現了它的一些遺蹟。因此,考古學家得出結論,在公元1世紀,總督官邸位於西山上的前王宮內,而不是位於城市另一側的安東尼亞堡壘。[2]然而,由於傳統仍然將這座堡壘與耶穌的審判聯繫在一起,它曾經矗立的地方成為了紀念苦路(維亞多勒羅沙)的起點。
安東尼亞作為耶穌審判地的兩個論據
[編輯]- 在最大的朝聖節日期間(逾越節),數十萬人來到聖殿,行省總督彼拉多自然要和他在聖殿山附近的帝國駐軍在一起,因為那裏是起義的潛在焦點,當然也是希望脫離羅馬帝國而獨立的宗教和民族狂熱分子最喜歡的地方。[5]
- 根據路加福音(23:6–13 ),彼拉多發現基督來自加利利,「既曉得耶穌屬於希律(希律·安提帕斯),就解他到希律那裏去。那時希律也在耶路撒冷」(23:7)。希律安提帕從加利利來到耶路撒冷過節,他因耶穌的沉默而感到失望和憤怒,「就把耶穌解回彼拉多那裏」(23:11),彼拉多隨後「叫齊了祭司長、官府和百姓」(23:13)。看來彼拉多並不在希律宮殿裏。如果審判是在希律宮殿裏進行,他只需要求安提帕斯來到法庭,然後召集祭司長和領袖們即可。 [6]
描述
[編輯]雖然現代重建的城堡經常被描繪成四個角落各有一座塔樓,但約瑟夫斯卻多次將其稱為「安東尼亞塔」,並表示該塔先由哈斯蒙尼王朝大祭司(國王)約翰·海卡努斯建造,後來由希律王朝的首位國王大希律王建造,用作祭司室,大祭司的祭服存放在其中。 約瑟夫斯說道:
城堡整體外觀為一座塔樓,四個角上各有一座塔樓;其中三座塔樓高五十肘尺,東南角的塔樓高七十肘尺,從這裏可以俯瞰整個聖殿區域。
其他理論
[編輯]約瑟夫斯和考古學家一致認為,公元70年被毀後的羅馬軍營集中在西山希律王宮旁邊的三座塔樓上,而不是聖殿山上。聖殿山的防護牆已被羅馬軍隊推倒,拆毀後的廢墟至今仍可在羅賓遜拱門附近的哭牆看到。[7]羅馬軍營的營角是圓的,有四道門,每面牆上都有一個門;而希律的軍營營角則是稜角分明的,有九道門。[7]永久性營地要大得多,平均佔地50英畝,而聖地廣場只有36英畝。[7]羅馬軍營無法對標有號角台的希伯來語銘文作出解釋。[7]聖殿建築群周圍有門廊(沿着建築群內牆的帶頂柱廊),但從來沒有軍營。[7]奧古斯都信任大希律王,因此不會在附庸國的首都和聖殿之上建造一座堡壘來控制整個城市,但沒有哪位羅馬皇帝會把一個羅馬軍團託付給一個外邦附庸國國王。 [7]
參考
[編輯]- ^ Jerusalem, Israel, Petra & Sinai. DK. 2016: 48 [2000]. ISBN 978-1-4654-4131-7.
- ^ 2.0 2.1 2.2 2.3 2.4 Benoit, Pierre. L'Antonia d'Hérode le Grand et le forum oriental d'Aelia Capitolina. Harvard Theological Review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1, 64 (2–3): 135–167 [155–156, 159–161] [8 September 2020]. ISSN 0017-8160. JSTOR 1509294. S2CID 162902370. doi:10.1017/S0017816000032478 (法語).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Benoit1971」的
<ref>
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 ^ John 19:13
- ^ Ecce Homo Arch Video. Jerusalem Experience. 2012.
- ^ The Via Dolorosa. Danny the Digger. 2023.
- ^ The Via Dolorosa. Holy Land Site. 2023.
- ^ 7.0 7.1 7.2 7.3 7.4 7.5 Murphy-O'Connor, Jerome. Where was the Antonia Fortress?. Revue Biblique (Jerusalem: École Biblique). 2004, 111 (1): 78–89 [9 December 2020]. JSTOR 4482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