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天驄
尉天驄(1935年8月12日—2019年12月17日),原籍江蘇省碭山縣,作家、文學評論家,1949年起定居臺灣,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政治大學中文系所教授,退休後仍於該校中文研究所、臺灣文學研究所兼課。曾任《筆匯》月刊、《文學季刊》、《中國論壇》等刊物主編。
生平
[編輯]1955年,就讀於台灣政治大學二年級的尉天驄還是個窮學生,以他姑母尉素秋教授標會的五萬元新台幣作為資金,憑着一股衝勁,辦了經典刊物《筆匯》,之後又在1966年辦了《文學季刊》(文季),這兩本雜誌兼容現實主義文學與現代主義文學,成了台灣許多重要作家的搖籃[1]。
1970年代,尉天驄提倡寫實文學,主張文學應該面對生活,面對社會,並反映社會各階層人民,對於辦雜誌十分熱衷;影響1950年代至1980年代頗多。1972年,他和唐文標於《文季》展開對以現代詩為主的現代派作品批判,引發唐文標事件。
1977年8月,在臺灣鄉土文學論戰中,尉天驄與陳映真、王禎和等首當其衝,受到親國民黨文人余光中、彭歌等的批評和攻擊。事後,他編輯了一本《鄉土文學討論集》(1978),請胡秋原寫序,共收錄了雙方七十四篇文章,是研究臺灣鄉土文學的重要參考資料。寫作文類以文學評論、雜文隨筆為主,亦有短篇小說。為文,肯定人的尊嚴、對各種形式之專制獨裁,批判不遺於力。
2014年7月遭摩托車衝撞,住院休養復健後必須以輪椅行動。
尉天驄雖然有中華民族主義,但他對投奔北京的陳映真等人也感到失望。歷史學者李筱峰曾回憶2014、2015年間,他與敏洪奎、李日章去木柵拜訪尉天驄,當時尉天驄已經行動不便,他聊到政局時,大罵起陳映真、王曉波等人,尉天驄不客氣地批評「他們不知道中國共產黨是專制極權的政權嗎?」、「竟然可以接受中共的專制極權!」,罵着罵着,連「無恥」的用詞都出口了。更讓李筱峰訝異的是,尉天驄明白表示:「我是不主張台獨的,但如果要迎接中國共產黨來統治,我寧可台獨!」[2]:438-439
2019年12月17日晨病逝於臺北市立萬芳醫院,享壽84歲。[3]
尉天驄的姑丈為政治理論家任卓宣,已過世的妻子孫桂芝為聲樂家、畫家,其子尉任之亦為作家。
作品
[編輯]論著
[編輯]- 《文學扎記》(1971,新風出版社)
- 《路不是一個人走出來的》、《民族與鄉土》(1979,香港縱橫出版社/1979,臺灣慧龍出版社)
小說集
[編輯]- 《到梵林墩去的人》(1970,大林書局)
散文集
[編輯]- 《棗與石榴》(2006,印刻出版社)
- 《回首我們的時代》(2011,印刻出版社)
雜文集
[編輯]- 《天窗集》(1976,藍燈出版社)
- 《眾神》(1976,遠行出版社)
- 《理想的追尋》(1985,新地出版社)
- 《荊棘中的探索》(1985,新地出版社)
參考資料
[編輯]- ^ 童清峰. 台灣文壇拓荒者尉天驄飄逝. 亞洲週刊.
- ^ 李筱峰著. 《筱峰人生:我的學思歷程與民主自由的追尋之路》上冊. 臺北: 玉山社. 2021年11月初版. ISBN 978-986-294-284-0.
- ^ 東文壇拓荒者尉天驄84歲辭世 一生體現文學關懷. 中央社. 2019-12-17 [2019-1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