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新營同濟宮

座標23°18′41″N 120°19′06″E / 23.311301°N 120.318246°E / 23.311301; 120.318246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新營同濟宮
基本資訊
位置臺南市新營區王公里民族路51號
座標23°18′41″N 120°19′06″E / 23.311301°N 120.318246°E / 23.311301; 120.318246
宗教台灣民間信仰
主神開漳聖王、六府千歲[1][2]
建立時間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左右[3]:119[4]
地圖
地圖
前殿
後殿

新營同濟宮位於臺灣臺南市新營區,是主祀開漳聖王、六府千歲的廟宇[1][2]。該廟又稱「王公廟」,周邊一帶也以此為地名,形成「王公廟庄」,日治後期演變成「王公廟」大字,二次大戰後王公廟大字分成王公里、大宏里,2005年王公里再分出「新東里」[1][3]:118[5]

同濟宮奉祀有六府千歲,一般王爺廟常見的五府、三府不同,為其特色之一[5]。該廟原先並非下茄苳泰安宮的遶境範圍,但後來也參加了該廟的「茄苳媽文化節」遶境活動[5]

沿革

[編輯]

約在乾隆年間,有漳州人陳杉來臺,並攜帶開漳聖王神像以保海路平安[2][3]:118[4]。之後他在今王公廟一帶住下,將開漳聖王供奉在家中[3]:118[5]。日後因該處居民增加,開漳聖王變成大家所供奉,有王電、謝懷等人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組成「陳聖王會」(當時約12人)[4][5]。之後居民合力興建一間小廟來加以供奉[3]:118[4]

而在道光年間[註 1],相傳有牧童在墓仔後溝[註 2]放牧時捏了泥像,而後有異象出現,詢問神明之後才知道是有五位王爺附在五尊泥像上(李、池、朱、姚、范五府千歲),要與開漳聖王共同鎮守此地[2][3]:118[4][5]。於是信徒們乃雕塑金身,將王爺們合祀於廟中,廟宇也因此有了「王公廟」之稱[2][3]:118[4]。而在廟宇變得遠近馳名後,「王公廟」更成為了當地地名[2][3]:118[4]。後來廟宇又增祀了謝府千歲,王公廟因而成了供奉「六府千歲」的廟宇[2][3]:119[4]

民國63年(1974年),信徒提議重建廟宇,最後在民國70年(1981年)落成[4]

五營

[編輯]

同濟宮設有內外五營,外五營只設東西南北四營,由各角頭信眾興建,因而外觀不一[3]:119[6]。其中東、南、北三營設有「浮字盆」,是過去大家樂時期用來求明牌的器具,現也用於樂透彩[6]

同濟宮本身每月初一會辦「賞兵會」,另外會有不定期的安營儀式[6]。不過「外五營」的祭祀跟同濟宮關係不大,各自舉行[6]

名稱 位置 賞兵日[6] 備註
東營 民治東路、開元路103巷交會處,新東國中南側 八月初二 原址在今址的西方。採「卜爐主」方式管理。設有馬軍爺。
西營 中正路、民治路路口東北角 二月十五 由附近的陳姓檳榔攤管理。
南營 民族路、綠川北街路口西北角 五月十七
九月廿一
設有委員會。設有馬草水。
北營 民族路、民族路114巷交會處 四月廿六 原址在臺灣煙酒新營營業所。設有馬草水。東側牆邊設有石敢當。

傳說

[編輯]

傳說同濟宮的謝府千歲是在路經王公廟時降旨表示想與開漳聖王、五府千歲合祀,但被李府千歲以該廟已有五府千歲為由婉拒,但池府千歲跟李府千歲私下說可以向玉皇大帝奏請恩准合祀。於是謝府千歲便去晉見玉帝,並脫下披風以示尊敬。而在得旨之後,謝府千歲急忙趕回王公廟,忘了披風只穿一半。於是謝府千歲的神像是「衣衫不整」的「半甲」狀態,被稱為「流氓神」。另外在農曆四月廿六李府千歲聖誕,會舉行拜讀玉帝恩准合祀之玉旨儀式。[2][5]

註釋

[編輯]
  1. ^ 一說在道光廿五年(1845年)[4]
  2. ^ 在大宏里,臺灣銀行新營分行後方。據說因為在墓地(墓仔埔)南側而得名,也被稱為大堀。[3]:121

參考來源

[編輯]
  1. ^ 1.0 1.1 1.2 張溪南. 《南瀛老街誌》. 臺南縣政府. 2007-08: 161. ISBN 978-986-00-9689-7.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簡辰全、周茂欽、洪郁程、許書銘. 《南瀛神明傳說誌》. 臺南縣政府. 2010-06: 22–26. ISBN 978-986-02-3581-4.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臺灣地名辭書卷七:臺南縣》.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02-12. ISBN 957-01-2593-4.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李麗菁. 《臺1線的鄉愁:從上茄苳到二層行》.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12: 90–92. ISBN 978-986-04-3024-0.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張溪南. 《北路煙雲172:從茄苳腳到關仔嶺》.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12: 106–111. ISBN 978-986-04-3022-6. 
  6. ^ 6.0 6.1 6.2 6.3 6.4 黃文博. 《南瀛五營誌 溪北篇》上卷. 臺南縣政府. 2004-12: 77、78. ISBN 957-01-79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