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杜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杜文
性別
出生 (1978-12-20) 1978年12月20日45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土城子鎮小葦塘村
居住地 比利時布魯塞爾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別名烏蘭圖克
ᠤᠯᠠᠭᠠᠨᠲᠤᠭ
籍貫呼和浩特市賽罕區
民族漢族
教育程度大學本科
母校內蒙古中山學院
(今內蒙古豐州職業學院
中國政法大學旁聽生
本科學校不詳
職業律師
記者
法律學者
YouTuber
知名於公款送禮案
爆料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內幕
研究領域內蒙古自治區地方性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
信仰基督教
刑事指控貪污罪
挪用公款罪
刑事處罰有期徒刑11年,並處罰金人民幣200萬元
刑事狀況關押於呼和浩特市第三監獄,2023年出獄
YouTube資料
頻道
活躍年代2023年至今
訂閱量10.8萬
(截至2024年11月1日)
總點擊率15,962,876次
(截至2024年11月1日)
10萬訂閱 2024年

更新於2024年11月1日

杜文(1978年12月20日-),漢族[1][註 1],蒙古名烏蘭圖克(蒙古語:ᠤᠯᠠᠭᠠᠨᠲᠤᠭ,意為「紅旗」)。曾任內蒙古自治區法制辦法律顧問室副主任、典章法學與社會學研究院院長,曾先後擔任楊晶巴特爾胡春華等人的法律顧問[2][3],多次與中國國務院政府法治研究中心合作開展有關中國法治現狀的研究[2]。2016年,因公款送禮案被判處11年有期徒刑。2023年出獄,同年流亡比利時。

早年經歷

[編輯]

1978年12月20日,杜文出生於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土城子鎮小葦塘村[4]:6。1990年8月,全家遷至經棚鎮[4]:18。1997年,由於不懂報志願,在過一本線的情況下漏檔,最終被內蒙古中山學院錄取,就讀法律系法學專業[4]:20

1999年大學畢業,9月到赤峰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工作,開設法律事務所[4]:23[5][6]。杜文先後給51家企業擔任法律顧問,代理各類案件313起,勝訴289起[4]:24。在紅山廣播電台紅山晚報赤峰市電視台均開設了普法欄目,在代理一起案件時結識了時任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分管審判監督的常務副院長武志忠,2002年3月,赤峰市司法局法律事務所撤銷,杜文離開政府部門,就任中國法制日報社駐內蒙古記者站法律事務部主任[4]:25。2003年,杜文參加了籌建《民主與法治》雜誌社駐內蒙古記者站的工作,並就任副站長[4]:29

2005年,應武志忠邀請出任內蒙古自治區法律顧問委員會副主任[5][6]。2006年,杜文與武志忠家人共同出資建立內蒙古典章法學和社會學研究所,擔任所長,其主管單位是內蒙自治區政府法制辦,研究所免費承擔內蒙古自治區法律顧問委員會辦公室工作經費[7]。此外,武志忠的生活費用也拿到研究所報銷[4]:78

2007年7月,杜文與武志忠以內蒙古典章法學和社會學研究所的名義在商務印書館出版了《成吉思汗法典及原論[註 2],書中提出,公元1206年頒佈實施的《成吉思汗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憲法意義、包含憲政內容的成文法典[8][4]:52。此書出版後,內蒙古典章法學與社會學研究所得到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高層的關注,升級為內蒙古典章法學與社會學研究院,杜文任院長[4]:53

2008年3月,杜文將自己在內蒙古典章法學和社會學研究院49%的股權完全轉讓,收入均以勞務費、諮詢費的方式收取[9][4]:103

公款送禮案

[編輯]

2007年3月,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在深圳的一塊土地發生糾紛,政府決定派人赴深圳協調[10]

2008年11月,內蒙古法制辦向財政廳暫借2200萬深圳土地案的專項辦案經費,並打入內蒙古典章法學與社會學研究院的賬戶。根據杜文的說法,他和時任自治區法制辦主任武志忠等到深圳「送禮」,從2200萬專項辦案經費中支取210萬元,作為「感謝費」送出。之後有關方面又安排人到北京協調,又有一筆412萬元的「協調費」出現。這兩次協調杜文都作為具體經辦人參與[10]

2010年3月,杜文向烏蘭巴特爾舉報武志忠夫婦挪用公款,迫使武志忠夫婦歸還[9]。5月,杜文夫婦因武志忠舉報涉嫌犯非法持有槍支罪被刑拘[4]:180-181[11]

2012年1月4日,呼和浩特市中級法院為杜文辦理了取保候審,但杜文隨即又被檢察院逮捕[12]。8月2日,呼和浩特市中級法院一審認定杜文貪污罪名成立,判刑15年。貪污的款項即是兩次「送禮」的492萬。

2013年10月,內蒙古自治區高級法院以原審法院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不當為由,發回呼和浩特市中級法院重審[7]。杜文家人堅持認為,杜文只是替政府「跑腿兒」的,在舉報上級武志忠後遭到打擊報復[13]

2015年7月17日上午,呼和浩特市中院重審一審宣判杜文犯貪污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犯挪用公款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五年,杜文當庭提出上訴[14][15]

2016年4月29日,杜文案重審二審在內蒙古高院開庭,經過近9小時審理後,法官宣佈擇日宣判。7月4日,內蒙古高院下達重審二審判決,認定杜文貪污公款2285481.9元,構成貪污罪,鑑於杜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系從犯,並有舉報武志忠挪用公款的立功情節,依法應當從輕處罰;在武志忠等人挪用公款1420萬元的過程中,杜文參與了預付工程款的協商,其行為構成挪用公款的共犯。兩罪合併執行判有期徒刑11年,並處罰金人民幣200萬元[14]

出獄與流亡

[編輯]

2023年1月4日,杜文刑滿釋放[16]。 2023年11月,杜文夫婦持港澳通行證香港[17]。之後在日本辦理了赴比利時的人道主義探親簽,於12月到達布魯塞爾定居[12]

流亡後,杜文開始爆料中國官場的政治內幕[17]。聲稱自己是被當時內蒙古自治區高層領導巴特爾、胡春華等人當做替罪羊,在獄中假裝失憶五年逃過了追殺[12]

參考資料

[編輯]
  1. ^ 騰訊網. 呼市中院撤销“内蒙杜文案”执行裁定:此前依据确有错误_腾讯新闻. news.qq.com. 2023-11-30 [2024-11-01] (中文(中國大陸)). 
  2. ^ 2.0 2.1 前中国地方官员向习近平发公开信 敦促地方公安交还被扣银元. 自由亞洲電台. 2024-04-30. 
  3. ^ 胡春华前顾问杜文曝胡“有手腕” | 习近平 | 内蒙古 | 大纪元. 大紀元 www.epochtimes.com. 2024-05-01 [2024-11-01] (中文(簡體)).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趙秋原. 杜文案件. 香港: 開放出版社. 2016. ISBN 978-962-793451-6. 
  5. ^ 5.0 5.1 方菲時間, 杜文(上):一方要我咬出胡春华,一方要我死;12年冤獄九死一生,千鈞一發之際逃出中国|#方菲時間, 2024-07-20 [2024-11-01] 
  6. ^ 6.0 6.1 方菲時間, 杜文(下):跟了中共是我最大失败;人人贪腐,中共政治秩序已失控|#方菲時間, 2024-07-21 [2024-11-01] 
  7. ^ 7.0 7.1 《财经》专稿|内蒙公款“送礼”主角杜文重审获刑十五年_《财经》客户端. www.mycaijing.com. [2024-11-01]. 
  8. ^ CCTV.com-《成吉思汗法典》是世界上最早宪法性法典. discovery.cctv.com. [2024-11-02]. 
  9. ^ 9.0 9.1 徐昕. 无罪辩护:为自由和正义呐喊. 中國大陸: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9: 94. ISBN 978-7-302-52742-8. 
  10. ^ 10.0 10.1 内蒙古“公款送礼”案开审:被告人庭上称曾送皮画给朱明国. 澎湃新聞. 2014-12-20. 
  11. ^ 内蒙古杜文案终审宣判:杜文被判11年、罚200万-新华网. www.xinhuanet.com. [2024-11-01]. 
  12. ^ 12.0 12.1 12.2 【新闻大家谈】杜文:中共反腐是假 内斗是真 | 专访 | 牢狱 | 黑幕 | 大纪元. 大紀元 www.epochtimes.com. 2024-05-13 [2024-11-02] (中文(簡體)). 
  13. ^ 內蒙公款送禮案:被告曾給朱明國送禮 - 快訊-文匯網. news.wenweipo.com. [2024-11-01]. 
  14. ^ 14.0 14.1 内蒙古杜文案重审二审宣判:比一审少判4年,未认定单位行贿. 澎湃新聞. 2016-07-04. 
  15. ^ 《财经》专稿|内蒙公款“送礼”主角杜文重审获刑十五年_《财经》客户端. www.mycaijing.com. [2024-11-01]. 
  16. ^ 騰訊網. “内蒙古杜文案”波澜再起:检察院被指违规没收案外巨额财产_腾讯新闻. news.qq.com. 2023-11-15 [2024-11-01] (中文(中國大陸)). 
  17. ^ 17.0 17.1 杜文曝中共官场黑幕:无端陷冤狱险遭灭口 | 公款送礼 | 贪污公款 | 大纪元. 大紀元 www.epochtimes.com. 2024-05-10 [2024-11-01] (中文(簡體)). 

註釋

[編輯]
  1. ^ 父親為漢族,母親為蒙古族
  2. ^ 《成吉思汗法典及原論》由武志忠主編,杜文副主編。《杜文案件》中稱武志忠主編只是掛名,內容由杜文撰寫

延伸閱讀

[編輯]
  • 武志忠、杜文. 內蒙古典章法學與社會學研究所. 《成吉思汗法典及原論》. 商務印書館. 2007. ISBN 978-7-100-054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