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殊像寺 (承德)

座標41°0′41.87″N 117°55′8.26″E / 41.0116306°N 117.9189611°E / 41.0116306; 117.9189611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殊像寺
從避暑山莊看殊像寺
基本資訊
國家中國
位置 中國河北省承德市
座標41°0′41.87″N 117°55′8.26″E / 41.0116306°N 117.9189611°E / 41.0116306; 117.9189611
宗教藏傳佛教
宗派格魯派
開基乾隆帝
開山時間1774年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殊像寺
地址河北省承德市
分類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時代
編號3-121
認定時間1988年1月13日
地圖
地圖

殊像寺,位於河北省承德市,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為「外八廟」之一。[1][2]

歷史

[編輯]

殊像寺位於避暑山莊以北,普陀宗乘之廟西,獅子園北麓。[1]

據殊像寺內碑文記載,清朝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乾隆帝陪皇太后到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薩道場殊像寺進香,見文殊菩薩妙相莊嚴,「默識其像以歸」。回京師後,命人按五台山殊像寺文殊菩薩相貌雕刻石像,建香山寶相寺供奉。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命內務府仿五台山殊像寺規制在熱河(今承德)興建殊像寺,按香山寶相寺文殊菩薩相貌製作文殊菩薩像供奉在寺內。殊像寺落成時,乾隆帝瞻禮並作詩:「殊像全規台廟模,撰辰慶落禮曼殊。金經蒙古猶常有,寶帙皇朝可獨無?譯以國書宣白業,習之修土翊浮圖。雖然名實期相稱,師利應嗤謂是乎。」清朝時,殊像寺喇嘛均是滿族,由理藩院管理。[1][2]

殊像寺是皇帝和皇太后常臨幸之所,建築考究,環境幽雅,疊石出名。1949年後,人民政府多次修繕會乘殿、山門、鐘鼓樓等建築。1975年,國家重建了天王殿和東西配殿。殊像寺內的三身木雕菩薩像是國家級文物。1988年1月13日,殊像寺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年代為清,分類為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1]

2011年,承德市文物局進行了殊像寺保護修繕工程。[3]

建築

[編輯]

殊像寺為典型的漢式寺院,東西長115米,南北長200米,佔地面積27公頃。殊像寺採用中國傳統園林佈局,大規模疊砌假山,散種松樹。殊像寺的主要建築有:[1]

  • 山門:坐北朝南,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單檐歇山頂,其內供奉哼哈二將。山門前左右有石獅一對。山門東西兩側設有腰門。[1]
  • 天王殿:面闊五間,進深兩間,單檐歇山頂。前後檐封有木壁板,中三間設有歡門,稍間開有歡窗。天王殿東西兩側設有腰牆,腰牆上辟有腰門。[1]
    • 鐘樓、鼓樓:位於天王殿前東西兩側,均為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單檐歇山頂。[1]
  • 會乘殿:天王殿正北地勢升高,登上多級石階可來到月台,月台北部有會乘殿。會乘殿位於該寺中心,為主殿。面闊七間,進深五間,重檐歇山頂,覆黃琉璃瓦,下層有單翹單昂五踩斗拱,上層內縮為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用單翹重昂七踩斗拱。會乘殿內正中供奉杉木金漆塑像三尊,高一丈七尺:中為騎青獅的文殊菩薩,真背光上嵌七寶,中為寶瓶;東為騎白象普賢菩薩;西為騎犼的觀世音菩薩。供桌前東西各有萬壽塔一座,八角三層楠木質地,高兩丈,兩座塔內供奉鎏金銅質無量壽佛508尊。如今萬壽塔尚存,塔內的鎏金銅佛在薑桂題熱河都統時期被盜走。兩壁置有經櫥,內藏滿文大藏經三部:日軍侵華時劫走一部,現存東京;一部流落到西歐,現存巴黎圖書館;一部下落不明。會乘殿內有「會通三際」橫匾,條幅為「發心為眾生緣深入善權菩薩果,現相如三世佛了分身住曼殊床」。[1]
    • 指峰殿:位於會乘殿前東側,為東配殿。[1]
    • 面月殿:位於會乘殿前西側,為西配殿。[1]
    • 饌香室:位於天王殿以北東側,為東配殿。[1]
    • 演梵堂:位於天王殿以北西側,為西配殿。[1]
  • 寶相閣(淨名普現):會乘殿北面順勢置假山,其中溝壑縱橫,有橋有洞,曲徑通幽,乃五台山的縮影。假山上有一座高閣,名為「寶相閣」(又稱「淨名普現」),重檐八角,黃琉璃瓦頂綠剪邊,正東、正西、正南、正北四面開門,其他四面設檻窗。閣內的石制須彌座上有高11.6米的木雕文殊菩薩騎獅像,據說是照乾隆帝的外貌雕造。兩側有兩尊力士像,各高3米。閣內有「淨名普現」橫額,條幅為「佛說是本師宏宣象教,天開此初地示現獅峰」。[1]
    • 雲來殿:位於寶相閣前東側,為東配殿,面闊三間。[1]
    • 淨雪殿:位於寶相閣前西側,為西配殿,面闊三間。[1]
  • 清涼樓:第二層假山的正北為清涼樓,兩層,每層面闊九間,樓內供奉文殊菩薩。二樓題額「相合台懷」。對聯為「地上拈將一莖草,樓上現出五台山」。一樓的門額為「妙五福德」。樓內有條幅「地分台麓示居國,座挹錘峰供養雲」。[1]
    • 吉輝殿:位於清涼樓前東側,為東配殿,面闊五間。[1]
    • 慧喜殿:位於清涼樓前西側,為西配殿,面闊五間。[1]
    • 六角亭:慧喜殿西有一座六角亭。[1]
  • 西院:淨雪殿以西有一個小院。正室名為「香林室」,面闊三間,室後設有月亮門。室前東側有一座方亭,西側有一座兩層小樓名為「倚雲樓」。據說皇帝來殊像寺進香時,皇后在倚雲樓梳妝,故俗稱「梳妝樓」。[1]

殊像寺內原來有一口大鍋,高2米,直徑2.41米,鍋壁厚6厘米,由88塊銅塊鑄接成,重量約5噸,以18根鐵柱作為支撐。平時儲水用以防火,每年農曆臘月初八日用來煮臘八粥,承德各寺廟的喇嘛都來此吃粥,也對世俗的乞丐舍粥。[1]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