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開發開放
| ||
---|---|---|
分類 · 新聞 · 語錄 · 文庫 | ||
浦東開發開放是中共中央、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於1990年4月宣佈的一項決策,促成了上海市浦東新區的誕生[參 1],浦東的地區生產總值在之後20年裏的增長了60多倍,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最重要標誌之一。
背景
[編輯]上海的經濟困境
[編輯]黃浦江兩岸的經濟發展長期存在巨大差距。浦東意為「黃浦江之東」,但是在1990年之前,浦東並非地圖上的名詞,而是泛指原川沙縣、南匯縣,以及原奉賢縣東部和其他區縣在黃浦江東岸的少量地區[參 2]。由於黃浦江將兩岸交通阻隔,浦東長期只能依靠擺渡船與浦西往來,發展非常緩慢。1292年置上海縣,縣城位於浦西,1843年上海開埠,各國陸續設立租界,全部位於浦西。在1990年,浦東經濟占上海的比重為8%,而陸家嘴地區基本為簡陋住房組成的棚戶區[參 3]。上海市民中廣泛流傳有這樣一句話: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參 4],顯示了兩岸的巨大差距。
同時上海整體也面臨着經濟的困境。上海長期為中國最大的工業基地,至改革開放前,工業總產值一直佔全國三成左右[參 5]。但是1980年代起,上海作為中國大陸經濟中心的地位不斷受到南方新興經濟特區挑戰,經濟發展緩慢,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的份額從1978年的7.48%降為1990年的4.19%。
對中國的意義
[編輯]對於開放開放上海浦東的決策,鄧小平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參 3],鄧小平在1990年說:「上海是我們的王牌,把上海搞起來是一條捷徑。」然而由於上海經濟在全國佔有很重要的比重,如果在上海發展特區或新區失敗,就會對中國的經濟造成重大影響,因此鄧小平直到深圳的特區政策取得了顯著成果後,才正式拍板開發浦東[參 6]。鄧小平說:「開發浦東,這個影響就大了,不只是浦東的問題,是關係上海發展的問題,是利用上海這個基地發展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流域的問題。」他認為,開發浦東不僅有助於上海的發展,而且能進一步推動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流域的發展,乃至對全國改革開放的局面都有着重要的影響[參 7]。
政治因素
[編輯]因為六四事件後,各國對中國是否繼續施行改革開放表示質疑,鄧小平說:「現在國際上擔心我們會收,我們就要做幾件事情,表明我們改革開放的政策不變,而且要進一步地改革開放[參 8]。」鄧小平提出,希望上海市的領導能用採取一些行動,來體現中國繼續推行改革開放政策的決心。對於上海市政府提出的開發浦東的構想,鄧小平表示贊成,並且親自將「開發浦東」改為「開發開放浦東」[參 3]。
前期準備
[編輯]1980年代中期,上海開始對開發浦東進行調研。1984年,國務院改造振興上海調研組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制訂了《關於上海經濟發展戰略的匯報提綱》,第一次提出開發浦東問題。之後上海市人民政府將《關於上海經濟發展戰略的匯報提綱》上報中共中央和國務院,並與1985年2月8日獲得批准,國務院要求「力爭到本世紀末把上海建設成為開放型、多功能、產業結構合理、科學技術先進、具有高度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這標誌着開發浦東的設想獲得了中央的肯定。在上海市政府於1985年制訂的《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方案》中,已經列入了浦東開發的內容[參 9]。
1987年7月,由各國專家組成的開發浦東聯合諮詢小組開始對浦東開發專題進行研究,到了8月,《浦東新區規劃綱要》(草案)和初步方案由上海市規劃局編制完成。在1988年5月,上海市召開了浦東新區開發國際研討會,當時的中共上海市委書記江澤民、市長朱鎔基與140多名各國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11月,上海市政府成立了開發浦東新區領導小組[參 9]。
1989年2月, 上海市委、市政府向中共中央提交了《關於開發浦東的報告》,國務院副總理姚依林之後率國務院特區辦、國家計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經貿部、商業部、中國銀行的負責人至上海調研論證,並向中央和國務院呈送了《關於上海浦東開發的幾個問題的匯報提綱》,得到批准[參 10]。
主要事件
[編輯]1990年4月18日,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在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立五周年慶祝大會上宣佈,黨中央、國務院同意上海加快浦東地區開發,在浦東實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某些經濟特區的政策[參 9],這是浦東開發開放的標誌性事件。1990年5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浦東開發辦公室掛牌成立[1]。
國務院(國函〔1992〕145號)在1992年10月11日批覆設立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東新區的範圍包括原川沙縣,以及上海縣的三林鄉、黃浦區的黃浦江以東部分、南市區的黃浦江以東部分、楊浦區的黃浦江以南部分[參 11]。
2000年8月6日,浦東新區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浦東新區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浦東新區委員會又相繼成立。
2005年6月21日,國務院總理辦公會議批准浦東新區為中國大陸的第一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參 12],這是中國僅有的三個全面型改革試驗區之一。
國務院(國函〔2009〕52號)又於2009年4月24日批覆同意撤銷南匯區,將南匯區行政區域整體併入浦東新區,浦東新區的面積增加了一倍,成為上海最大的市轄區。
配套工程與政策
[編輯]上海市對於浦東開發制定了「三個先行」的策略,即基礎設施先行、金融貿易先行、高新技術產業化先行[參 13],並建立了外高橋保稅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金橋出口加工區等重要開發區域。
基礎設施
[編輯]浦東對外缺乏橋樑,對內又缺少高等級公路,因此基礎設施的建設始終伴隨着開發的進程。1991年12月,全長8346米的南浦大橋建成通車,這是黃浦江中下游的第一座橋樑。之後又陸續建成楊浦大橋等多座橋樑和隧道,浦東境內也陸續建成了羅山路立交橋、龍陽路立交橋等大型交通設施,地鐵也通至浦東境內。1993年,鄧小平登上楊浦大橋並視察了浦東的建設,讚嘆道:「喜看今日路,勝讀十年書。[參 10]」截至2012年,穿越黃浦江以連接浦東新區與浦西的橋樑和隧道已有20餘座。
外高橋新港區1991年7月開始建設,1993年10月30日正式開港,建成900米碼頭,有4個萬噸級泊位。 1991年12月,上海外高橋發電廠開工興建,規劃裝機容量540萬千瓦,為當時規劃裝機容量最大的火力發電廠,於1997年11月建成[參 10]。浦東國際機場於1999年投入使用,已成為中國客流最大的機場之一。洋山港於2005年建成,至2010年起為世界最大的集裝箱港。
金融貿易
[編輯]1990年起,各銀行開始在浦東建立分行,至1991年,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中國銀行等中國各大專業銀行全部在浦東設立了分行[參 10]。
上海證券交易所於1990年11月日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准成立,12月19日正式營業。1991年2月,國家級糧油交易所在浦東張楊路金融商貿中心籌建,於1996年4月竣工。之後根據中國國務院的決定,上海金屬交易所、上海糧油商品交易所、上海商品交易所之後合併為上海期貨交易所,於1999年12月開始運作。
1990年9月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開發公司和上海市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公司成立。1990年8月,國務院批准在上海浦東外高橋設立保稅區,工程於1991年8月起施工,至1992年3月建成並投入營運。到2003年5月,經過六次擴大海關監管區域隔離設施,封關運作面積達到8.5平方公里[參 10]。
高新技術
[編輯]1990年9月,上海市金橋出口加工區開發公司成立,2001年9月經海關總署批准設立金橋出口加工區,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東部16平方公里的現代工業園區和現代商貿園區,西部為4平方里的現代生活園區和管理服務中心[參 14]。
1992年7月,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作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立,規劃面積25平方公里。1999年8月,上海市委、市政府頒佈了「聚焦張江」的戰略決策,明確園區以集成電路、軟件、生物醫藥為主導產業,集中體現創新創業的主體功能[參 15]。
影響
[編輯]浦東的發展
[編輯]浦東的地區生產總值(GRP)在1990年之後的20年間劇增60餘倍,占上海經濟的比重逐漸接近30%。上海經濟也在之後連續十餘年保持10%以上年增長,再度鞏固了作為中國經濟、金融及貿易中心的地位[參 16]。
經濟指標(億元) | 地區生產總值 | 第一產業 | 第二產業 | 第三產業 | 工業總產值 | 固定資產投資 | 財政總收入 | 進出口總額 |
---|---|---|---|---|---|---|---|---|
1993年 | 60(1990年) | 2.1 | 114.5 | 47.4 | 604.4 | 14.2 | 11.2 | 25.9 |
2009年 | 4001.4 | 30.6 | 1706.3 | 2264.5 | 7038.2 | 1420.8 | 1356.0 | 1389.9 |
倍數 | 66.7 | 14.6 | 14.9 | 47.8 | 11.6 | 100.1 | 121.1 | 53.7 |
截至2009年底,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集聚了556家金融機構,占上海全市的七成;張江高科技園區內集聚了128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42個國家市區三級公共技術服務平台,經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06家,入駐留學生企業900多家,園區內集成電路產業營業收入約佔全國的兩成;金橋出口加工區的工業總產值超過2300億元[參 6]。
對長三角的影響
[編輯]浦東新區不僅為上海建設國際經濟、貿易、金融、航運中心的核心功能區,為上海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撐,同時也成為了長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龍頭,通過上海對長三角經濟帶具有輻射作用,促進了地區經濟的迅速發展。浦東吸引了高端製造業與服務業,使得長三角的產業鏈具有一定的層次性,而且作為金融中心,為長三角地區的融資創造了很好的條件。而洋山港和浦東國際機場提供了良好的客運與貨運能力,幫助了長三角地區的進出口貿易[參 16]。
對珠三角的影響
[編輯]由於長三角地區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珠三角地區在交通、歷史、工業基礎、農業基礎等各個方面皆不及長三角,因此浦東開發開放使珠三角受到巨大衝擊,從此喪失了獨有的政策競爭優勢。1990年以後,珠三角開始嘗試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但由於缺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亦受到限制。
後續
[編輯]浦東開發開放後,坊間用"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形容浦東開發開放的成果[2]。1992年2月17日,鄧小平來到上海視察時,表示沒有先選擇先開發開放上海,而是選擇先開發開放南方四個經濟特區,主要是從地理上、外資情況上考慮,造成「浦東開發晚了,這是我的失誤」[3]。
參考文獻
[編輯]- ^ 内地第三个副省级区重庆两江新区18日挂牌. 第一財經日報. 2010-06-20 [2012-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03).
- ^ 上海浦东新区. 中國城區經濟網. 2010-06-25 [2012-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1).
- ^ 3.0 3.1 3.2 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 中國中央電視台. 2008 [2012-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03).
- ^ 从“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说起. 揚州晚報. 2007-08-02 [2012-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03).
- ^ 近十年北京與上海空間發展管理體制的比較分析.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城市所 黃士正. 2004-04-24 [2011-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30).
- ^ 6.0 6.1 上海浦东引领改革开放20年. 求實理論網. 2010-04-21 [2012-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29).
- ^ 邓小平战略指导:“上海是我们的王牌”. 新華網. 2008-08-16 [2012-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改革攻坚 迎“难”而上. 解放牛網. 2012-03-22 [2012-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9.0 9.1 9.2 浦东开发开放大事记(1984-1992). 浦東史志辦公室. 2012-02-03 [2012-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03).
- ^ 10.0 10.1 10.2 10.3 10.4 浦东开发开放20年大事记(1990-2009). 史志辦. 2012-01-31 [2012-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1).
-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1992年). [2012-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
- ^ 中国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浦东. 新浪讀書. 2008-12-04 [2012-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2).
- ^ 黃奇帆. 《谈浦东开发的战略、政策及其管理》 (PDF). 人民出版社. 1999 [2012-05-0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5-01).
- ^ 上海金桥进出口加工区简介. 中國招商網. [2012-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30).
- ^ 张江高科技园区简介. 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 [2012-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3).
- ^ 16.0 16.1 浦东新区与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并驾齐飞. 上海海事法律交流平台. 2012-04-13 [2012-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03).
- ^ 浦东:数字20年---对比1990和2009. 上海市統計局. 2010-04-13 [2012-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8).
- ^ 浦东开发办公室挂牌成立. [2021-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6).
- ^ 这辈子就是浦东人. 上海黨史研究室. [2020-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7).
- ^ 邓小平:浦东开发晚了 是坏事也是好事. 鳳凰衛視. [2020-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