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海岸堡壘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海岸堡壘現存小掩蔽部,2022年2月

海岸堡壘,德軍稱為第五步兵堡壘Infanteriewerk 5),俗稱「五號炮台」,中文、日文資料稱為「海岸堡壘」,是青島德佔時期駐青德軍的一座陸防步兵堡壘,原址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內蒙古路瀋陽路路口以南、長春路以北的芙蓉山一帶,現僅存一處掩蔽部遺蹟,為市北區不可移動文物

歷史

[編輯]

駐青德軍五大陸防步兵堡壘的建造計劃是在1908年德國海軍部國務秘書提爾皮茨關於青島要塞設施擴建的決定中提出的,用於替代此前膠澳總督府提出的太平山堡壘群與掃帚灘防禦工事計劃,並於1913年以前建造完成[1]。第五步兵堡壘(海岸堡壘)為五大陸防堡壘中最北端者,鄰近海泊河水源地

自海岸堡壘東望日軍攻擊陣地,圖中可見海岸堡壘前方海泊河南北兩岸各有一道外壕,左側橋樑、道路大致為今瀋陽路、杭州路走向,遠處「標高36高地」為今六十六中所在高地

1914年8月至11月的日德青島戰役期間,第五步兵堡壘由第3海軍陸戰營德語III. Seebataillon (Deutsches Kaiserreich)第3連負責守衛,有軍官9名,士兵260名[1]。戰役最後階段的10月31日起,日英聯軍對城區及各要塞設施持續轟擊7天,青島發電廠被毀導致前線步兵堡壘電網、電控地雷、探照燈斷電失靈[2],德軍彈藥儲備也於11月7日晚耗盡[1]。11月7日凌晨約6時,日軍步兵第67聯隊日語歩兵第67連隊等部對海岸堡壘發起總攻,7時攻陷,堡壘內及周邊戰鬥俘虜德軍300餘人[3]

由於其處於青島市區至四方的交通要道,海岸堡壘一帶開發較早。1920年代,道士曾明本在堡壘舊址填平部分戰壕興建芙蓉山全聖觀[4]。1930至1950年代,海岸堡壘北坡的荒地曾作為刑場使用。1950年代以後,海岸堡壘所在地域改為青島鑄造機械廠、青島第一針織廠廠區等。海岸堡壘遺留的幾處掩蔽部,其中大掩蔽部曾改為鑄造機械廠工具倉庫,1990年代有一處中掩蔽部被工廠爆破拆除(有資料提及1991年第一針織廠改建鍋爐房時拆除一處前沿中掩蔽部),後來大掩蔽部及相鄰的發電所一帶被工廠賣給房地產商,1999年為興建銀河山莊住宅小區而被爆破拆除[5][6]。約2009年鑄造機械廠舊廠區改建住宅小區時,曾在內蒙古路瀋陽路路口南側、原鑄造機械廠與第一針織廠廠區交界處,發現小掩蔽部一處,為海岸堡壘唯一保存至今的遺蹟。2013年1月10日,海岸堡壘(第五步兵堡壘)遺蹟列入市北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現的不可移動文物名錄[7]

結構

[編輯]
日軍繪製的海岸堡壘平面及部分截面圖,左上角「乙」字即為現存小掩蔽部(日軍歸類的乙種小掩蔽部)位置

海岸堡壘位於台東鎮東堡壘西北、台東鎮以北的芙蓉山上,海拔29.7米[8],北臨海泊河入海口,鄰近青島市區通往四方的鐵路與道路及周邊的灘涂地帶,同時負有守衛海泊河水源地的任務。因其地位重要,海岸堡壘(第五步兵堡壘)與小湛山堡壘(第一步兵堡壘)在五大陸防堡壘中規模最大,可容納1000餘人。海岸堡壘外圍有若干壕溝及帶刺鐵絲網帶,環繞堡壘的內壕以外的海泊河兩岸均有鐵絲網壕溝,最外側鐵絲網帶從堡壘正面跨過海泊河,並將水源地與機泵房哨所環繞起來[9]。據日軍記載,海岸堡壘正面火線約350米,側面火線約170米[8],裝備10挺機槍[3]

海岸堡壘共有一大五小掩蔽部共六處。其中山頂周邊一大三小共四處,大掩蔽部上下兩層,每層4個房間,大間約80平方米,小間約70平方米,走廊位於東側,有坡道連接上下層[5]。大掩蔽部東、北兩側各有前沿小掩蔽部各一處,北側小掩蔽部距大掩蔽部約140米,單層單門雙窗,兩大間約50平方米;東側小掩蔽部距大掩蔽部約60米,面積佈局相似。大掩蔽部南40米處為發電機室,單間單門單窗,面積約25平方米。此外在山頂西側高地與山頂南側260米處高地各有一處小掩蔽部[8]

海岸堡壘南側海拔24米高地上為9號炮台(Batterie IV),裝備4門37毫米機關炮,西側鄰近鐵路為10號炮台(Batterie V),裝備4門37毫米機關炮。堡壘東南500米處為第8警戒哨所,西側400近鐵路處為第9警戒哨所[8]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約爾克·阿泰爾特著 青島市檔案館編譯. 《青岛城市与军事要塞研究:1897-1914》.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1. ISBN 978-7-5436-7274-1. 
  2. ^ 衣琳. 1914年11月7日:青岛陷落纪实. 青島市市南區政協 (編). 《青岛城市化的早期步履(城市之光卷)》. 青島: 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2017 [2023年12月8日]. ISBN 978-7-5670-16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年11月20日). 
  3. ^ 3.0 3.1 參謀本部 (編). 《大正三年日独戦史 上》. 東京偕行社. 1916 [2023-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20). 
  4. ^ 青岛芙蓉山小学·百年芙蓉学堂的前世今生.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微信公眾號. 2022-06-17 [2023-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9). 
  5. ^ 5.0 5.1 張樹楓. 青岛要塞的历史与现状. 青島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編). 《青岛文史资料 第十四辑》. 北京: 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5. ISBN 7-5034-1610-6. 
  6. ^ 張樹楓. 青岛要塞历史与现状:德军构建全方位防卫体系. 半島都市報. 2014-08-05 [2023-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8). 
  7. ^ 市北區文化新聞出版局. 关于公布市北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名录的通知. 市北政務網. 2013-01-10 [2020-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5). 
  8. ^ 8.0 8.1 8.2 8.3 一战德军青岛各要塞实地勘察. [2024-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16). 
  9. ^ 揭秘青岛第一处水源地:海泊河与五号炮台有何关系?. 青報網. 2015-02-04 [2023-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