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蓬蒂約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蓬蒂約伯國
794—1836
蓬蒂約
國旗
蓬蒂約
國徽
1180年的蓬蒂約伯國
1180年的蓬蒂約伯國
地位
首都阿布維爾
常用語言
宗教
天主教
政府封建制
蓬蒂約伯爵 
• 794
安吉爾伯特
• ?-926
赫爾戈德法語Helgaud de Montreuil
• ?-1000
于格一世英語Hugh I, Count of Ponthieu
• 1830-1836
查理十世
歷史時期中世紀
• 聖里基耶修道院
794
• 成為王冠領地
1477
• 查理十世去世
1836
前身
繼承
西法蘭克王國
法蘭西王國
今屬於上法蘭西大區

蓬蒂約(法語:Ponthieu拉丁語Pagus Pontivi,皮卡第語:Ponthiu)是皮卡第的六個封建伯爵領之一 ,這些領地最終被合併成為法國北部皮卡第大區的一部分[1]。其主要城鎮包括阿布維爾等。

歷史

[編輯]

蓬蒂約在法國歷史上扮演了一個雖然微不足道但較為重要的角色。蓬蒂約的起源尚未得到正式考證,然而其作為一個封建領地是確實存在的。

早期

[編輯]

中世紀早期,蓬蒂約地區的統治者包括聖里基耶修道院長和阿布維爾領主。790年,安吉爾伯特查理曼大帝的宮廷退休,前往聖里基耶修道院任職,並隨後於794年擔任院長[2]。814年安吉爾伯特去世後,由他的兒子尼特哈德繼位。尼特哈德可能於844年死於與諾曼人的戰爭,隨後由幾個統治者統治該地。之後該地區的統治權傳給了蒙特勒伊家族法語Maison de Montreuil,該家族的成員也因此獲得了蒙特勒伊伯爵的稱號。

蒙特勒伊家族的起源目前尚缺乏確切的記載。後世的家譜研究曾嘗試將其與安吉爾伯特相聯繫,但這一推測並未得到任何可靠文獻的佐證。文獻記載中於886年首次提到蒙特勒伊的赫爾戈德,繼承聖里基耶修道院的院長職位,並於877年成為蒙特勒伊伯爵。其子赫爾路因法語Herluin de Montreuil陷入與佛蘭德伯爵阿爾諾一世戰爭,最終赫爾路因的兒子羅傑爾法語Roger de Montreuil在10世紀中期丟失了蒙特勒伊的領地。[3]

蓬蒂約伯國

[編輯]

988年,佛蘭德伯爵阿爾諾二世去世後,他的遺孀意大利的羅薩拉英語Rozala of Italy與未來的法國國王羅貝爾二世再婚,自此蓬蒂約由法國王室掌控。于格·卡佩將女兒嫁給聖里基耶修道院和阿布維爾的領主于格英語Hugh I, Count of Ponthieu,並授予他蓬蒂約周邊地區的領地。大約在1027年,于格的兒子恩格朗英語Enguerrand I, Count of Ponthieu在戰鬥中殺死了布洛涅伯爵博杜安二世 ,隨後娶了後者的遺孀[4],並接受了伯爵的頭銜。

1064 年,懺悔者愛德華哈羅德·戈德溫森前往諾曼第,承認該地公爵威廉為其繼承人。然而,哈羅德在蓬蒂約遭遇海難,並被當時的蓬蒂約伯爵居伊一世英語Guy I, Count of Ponthieu俘虜。 諾曼第公爵威廉(後來的英格蘭國王威廉一世)發現哈羅德被俘後,說服居伊伯爵交出俘虜。 哈羅德隨即宣誓支持威廉對爵位的繼承,並加入公爵在布列塔尼的短暫征戰,隨後返回英格蘭。

1100年居伊一世去世,此時他唯一存活的孩子只有他的女兒阿格尼絲英語Agnes, Countess of Ponthieu[5],阿格尼絲嫁給了第三代什魯斯伯里伯爵貝萊姆的羅貝爾,蓬蒂約伯爵由羅貝爾的兒子蒙哥馬利的威廉英語William III, Count of Ponthieu繼承。1150年,蓬蒂約伯爵在索姆河口的戰略要地克羅圖瓦修建了一座堡壘。後來繼承蓬蒂約伯爵的瑪麗英語Marie, Countess of Ponthieu嫁給了達馬爾坦的西蒙英語Simon, Count of Ponthieu,然而他們的女兒英語Joan, Countess of Ponthieu也只有一個孩子埃莉諾。埃莉諾於1254年嫁給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二世。1279年瓊去世後,蓬蒂約由英格蘭控制。

百年戰爭

[編輯]

百年戰爭期間,蓬蒂約幾經易手,但英國人在 1279 年至 1369 年間宣稱對其控制,之後一直持續到 1435 年。在英國統治蓬蒂約期間,阿布維爾被用作首都。

1346年8月下旬,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在法國領土上的戰役中到達了蓬蒂約地區。在那裏,他修復了已被毀壞的克羅圖瓦堡壘。他從布蘭切塔克渡口強行渡過了索姆河。法國國王菲利普六世率領的軍隊在附近的克雷西昂蓬蒂約追上了他,從而引發了著名的克雷西戰役

1360年,法國國王約翰二世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簽署《布雷蒂尼條約》,將蓬蒂約(以及加斯科尼加萊)的控制權交給英國,作為交換,愛德華三世放棄對法國王位的繼承權。

1369年4月,法國國王查理五世佔領了蓬蒂約,一個月後向英國宣戰(他早在 1368 年就這樣做過)。之後愛德華於六月重新宣稱自己是「法國國王」。

1372年,羅伯特·諾勒斯英語Robert Knolles率領的英國軍隊入侵蓬蒂約,燒毀了克羅圖瓦,隨後從布蘭切塔克渡口渡過索姆河

《阿拉斯條約》中,法國國王查理七世以蓬蒂約等領地的所有權換取勃艮第公爵菲利普三世斷絕與英國的聯盟。1477年菲利普三世的兒子大膽查理戰死,法國國王路易十一世重新控制了蓬蒂約。

作為王冠領地

[編輯]

蓬蒂約之後也經歷過幾次短暫的分封,1830年七月革命後,查理十世流亡國外時,採用蓬蒂約伯爵作為其頭銜。

蓬蒂約伯爵

[編輯]

流行文化

[編輯]

1993 年電影《豬的末日》英語The Hour of the Pig將文藝復興時期蓬蒂約的阿布維爾作為背景,該片在美國以《The Advocate》為片名上映,由科林·菲爾斯主演。文藝復興時期,蓬蒂約的法律與當時還尚未集權的法國法律之間存在着差異,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故事的發展。

參考

[編輯]
  1. ^ Dunbabin.France in the Making. Ch.4. The Principalities 888-987
  2. ^  Baynes, T.S. (編), St Angilbert,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 9th,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29, 1878 
  3. ^ Foundation for Medieval Genealogy: Comtes de Montreuil. [2024-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30). 
  4. ^ Heather J. Tanner, Families, Friends, and Allies: Boulogne and Politics in Northern France and England, C.879-1160 (Brill, Leiden, Netherlands, 2004), p. 79 & n. 37
  5. ^ Thomas Stapleton, 'Observations on the History of Adeliza, Sister of William the Conqueror', Archaeologia, Vol. 26 (J.B. Nichols & Sons, 1836), pp. 349–360

來源

[編輯]
  • Bouquet, Martin. Rerum Gallicarum et Francicarum Scriptores XI. Paris. 1767. 
  • Dunbabin, Jean. France in the Making 843-1180. Oxford: OUP. 2000. ISBN 0-19-820846-4. 
  • Barlow, Frank. The Godwins. London: Pearson Longman. 2002. ISBN 0-582-78440-9.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