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聖堂 (利沃夫)
利沃夫諸聖堂和本篤會修道院(烏克蘭語:Костел Усіх Святих і монастир бенедиктинок;波蘭語:Kościół Wszystkich Świętych i klasztor Benedyktynek we Lwowie)是一組古老的宗教建築群,包括修道院及教堂,磚石砌築,為風格主義建築,位於烏克蘭利沃夫的維切瓦廣場2號(pl. Wiczewa,1945年之前稱為本篤會廣場,plac Benedyktyński)。[1]建築群原屬羅馬天主教本篤會,現屬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會。已列為烏克蘭保護文物[2]。
歷史
[編輯]本篤會修女院建築群始建於1593年。卡塔日娜·薩波羅夫斯卡說服她的父親亞當·斯扎波夫斯基,捐出姐妹三人的嫁妝(三人都加入了修道院)。[1]同年,卡塔日娜·薩波羅夫斯卡購買了赫布爾特莊園,建造了一座木製教堂。1597年,另一座木質教堂奠基。[1]修道院由四個村莊組成:赫利比欽、米夏沃、Kluczów 和科洛梅亞附近的舍帕里夫齊,後來又加上德布羅維奇和Lesienice。修道院最古老的部分是南翼,是16世紀下半葉改建的原赫布爾特莊園。1595年,總主教揚·季米特里·索利科夫斯基建立了修道院。[1]1596年,教宗克勉八世為其祝福,同年,獲國王齊格蒙特三世批准。[1]1597年,包括卡塔日娜·薩波羅夫斯卡在內的六位修女慶祝了這一儀式。在接下來的幾年裏,更多的修女來自海烏姆諾修女院,那裏是本篤會婦女波蘭分會的所在地。她們是由修道院長和本篤會的改革家馬格達萊娜·莫特斯卡那裏送來的。1610年,修道院修起一道圍牆,但這並沒有提供足夠的保護,1615年,由於韃靼人的入侵,修女們從修道院撤離。[1]1618年,為修道院工作的瓦匠保羅·日米寧在遺囑中寫道,尚未完工的建築,已經所剩無幾[1]。直到1624年,在安娜·扎波羅夫斯卡的倡議下,建成一座磚砌教堂。1627年由總主教揚·安德烈傑·普羅奇基祝聖[1]。
教堂和修道院建築群建在克拉科夫郊區的利沃夫高城堡腳下。[1]因為當時它位於利沃夫的郊區,所以它就像伯納定修道院一樣,帶有防禦性的色彩,擁有高而厚的防禦牆,並設有城垛和射擊窗口,龐大的單中殿教堂沒有立面,都突出了建築的防禦特性。此外,還增加了一座防禦塔形狀的三層塔樓,以風格主義樣式裝飾。
在修院存在的第一個世紀,發展迅速,約有60名修女。教堂於1717年翻新。18世紀,在修道院庭院的入口處,建造了一座宏偉的巴洛克大門,用繪畫和雕塑裝飾。修道院的入口是由三根柱子支撐的涼廊。在重建之際,建築立面的裝飾也發生了變化。
1772年,在第一次瓜分波蘭時,有25名修女住在修道院裏。奧地利皇帝約瑟夫二世關閉修道院,將學校獨立出來。1933年,本篤會修女重返,她們擴建了學校,增建了新樓。
1946年5月14日,本篤會教堂舉行了最後一次彌撒,隨後修道院和教堂被蘇聯當局關閉。[1]1946年5月,本篤會修女被迫離開,前往下西里西亞的一所修道院。廢棄的修道院中,教堂的祭壇被拆除。[1]
1990年代烏克蘭獲得獨立後,教堂和修道院建築群最初並不活躍,之後移交給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會的修女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