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苗·巴巴耶夫斯基
謝苗·彼得羅維奇·巴巴耶夫斯基 | |
---|---|
出生 | 俄羅斯帝國哈爾科夫省伊久姆區 | 1909年6月6日
逝世 | 2000年3月28日 俄羅斯莫斯科 | (90歲)
創作時期 | 1935年-1980年代 |
體裁 | 小說(社會主義寫實主義) |
主題 | 集體耕作 |
代表作 | 《金星英雄》 |
獎項 | |
謝苗·彼德羅維奇·巴巴耶夫斯基(俄語:Семён Петро́вич Бабае́вский,1909年6月6日—2000年3月28日),蘇聯俄羅斯族作家。
生平
[編輯]出生於烏克蘭哈爾科夫州庫尼耶鄉一個非常貧困的農民家庭。1910年全家遷往庫班。在庫班渡過了童年與青少年時代。1925年參與組織了Маковского共青團農場的組建。蘇聯農業集體化時負責在農村建設讀書室。只受到小學教育。通過自學而通過了中學學歷的校外考試。16歲時開始寫小說。受到高爾基的作品與生涯的強烈影響而立志成為作家。1929年在」羅斯托夫農民報「(當時整個北高加索與羅斯托夫州都屬於北高加索邊疆區)上首次發表作品——小說《購買伏特加》(Водка довела)。1930年從阿爾馬維爾的速成班畢業後,進入本地新聞報紙「阿爾馬維爾公社報」工作。從1931年到1940年,任「克拉斯納婭-切爾克斯克報」常任秘書,並為「阿爾馬維爾公社報」、」青年列寧主義者「、「斯塔夫羅波爾真理報」寫通訊,後成為「皮亞季格爾斯克執委會報」編輯部主任。1939年加入蘇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同年在高爾基文學院畢業。1941年-1946年在蘇聯紅軍中服役,先是在保衛北高加索的部隊中,後任前線報紙「紅軍戰士報」戰地記者。是蘇聯第四屆最高蘇維埃代表(1950-1958)。
三十年代早期的作品在1936年出版了合集《自豪》(Гордость)。隨後創作的作品有《庫班故事》(Кубанские рассказы,1937 ). 《在哥薩克鎮》(По станицам, 1940), 《白色清真寺》(Белая Мечеть, 1943), 《雁島》(Гусиный остров, 1944 ), 《姐妹們》(Сестры» , 1945 )描寫了庫班地區集體農莊的生活.
1947年-1948年創作的長篇小說《金星英雄》(Кавалер Золотой Звезды),2部,獲得1949年斯大林文學獎一等獎。續篇《陽光普照大地》(Свет над землёй)第一部創作於1949年,或1950年斯大林文學獎一等獎。《陽光普照大地》(Свет над землёй)第二部創作於1950年,或1951年斯大林文學獎二等獎。《金星英雄》與《陽光普照大地》都是描寫蘇聯人民戰後重建集體農莊的故事,後來被認為是「無衝突論」的代表作。《金星英雄》的主人公是從戰場上復員回庫班農村家鄉的老兵謝爾格伊·杜達林諾夫,在當地黨組織幫助下,發動群眾,以驚人的速度建立起當地農村經濟恢復基礎的水電站。1951年該書被改編拍攝為電影。
此後,寫有短篇小說集《旱地的水牛》(Сухая буйвола, 1958)、《一路平安》(По путям-дорогам, 1958)、《姐妹們》(Сестры, 1958)、《四個瑞薩》(Четыре Раисы, 1959 ), 《仁慈》(Доброта, 1989);散文集《老榆樹的分枝:在中國的旅行》(Ветви Старого Вяза: Из китайских дневников» , 1957 ),1950年代作者及其作品在中國有巨大影響力,這是其中國參訪的見聞隨筆集; 長篇小說《兒子的反抗》(Сыновний бунт, 1961)、《故鄉》(Родимый край, 1964)、《人世間》(Белый свет, 2部, 1967~1968)、《現代人》(Современники, 2 部, 1973)、《哥薩克鎮》(Станица, 第一部1975,第二部1976)、《野茫茫》或譯作《莽原》(Приволье, 1980)、《怎麼活?》(Как жить? 1983)。他的作品多以農村生活為題材,反映蘇聯農村的矛盾和鬥爭。1980年代是蘇聯作家協會理事、《十月》雜誌編委。
巴巴耶夫斯基的作品基本上都有中譯本出版。
除三次獲得斯大林文學獎,還獲得過勞動紅旗勳章、保衛高加索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