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抓病
外觀
Cat Scratch Disease | |
---|---|
症狀 | 發冷 |
類型 | 巴爾通體病[*]、lymph node disease[*]、細菌感染疾病[*]、免疫系統疾病[*]、疾病 |
病因 | 翰斯勒巴東氏菌 |
分類和外部資源 | |
醫學專科 | 傳染病科 |
ICD-11 | 1B98 |
ICD-10 | A28.1 |
ICD-9-CM | 078.3 |
DiseasesDB | 2173 |
MedlinePlus | [1] |
eMedicine | emerg/84 |
MeSH | D002372 |
Orphanet | 50839 |
貓抓病是一種由巴通體科的韓瑟勒巴通氏菌(學名:Bartonella henselae)引起的亞急性細菌性疾病[1][2],至1950年代則發現此病多經貓抓傷或咬傷而造成感染[3],主要傳播媒介是家貓,主要病發在小孩及年輕人身上。貓抓病是幼兒及青少年慢性淋巴結病的最常見病因之一[4]。美國1993年不完全統計全國診斷的貓抓病病例數為每年22000人,但估計仍有許多病例未被診斷。貓抓病引起住院的人數極少,18歲以下的群體約為6人/100萬人口,5歲以下約為8.6人/100萬人口[5][6]。其病徵包括倦怠、淋巴結腫脹、持續發燒、頭痛等症狀,因此又被稱為「貓抓熱」[7]。患者嚴重時,可能導致敗血症或不同程度的永久視力受損,25%貓抓病患者出現視神經受損、腦病、肝脾感染、骨髓炎、心內膜炎等併發症[8]。
節肢動物也可能是貓抓病的傳播媒介,如蒼蠅、跳蚤、虱子、白蛉、蜱蟲等。[9]
外部連結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Jerris RC, Regnery RL (1996). "Will the real agent of cat-scratch disease please stand up?". Annu. Rev. Microbiol. 50: 707–25.
- ^ 傳染病防治工作手冊. [2009-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04).
- ^ 貓抓病 病例日增 免疫系統差 恐全身感染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自由時報,查閱於2009年10月7日
- ^ 存档副本. [2015-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1).
- ^ 存档副本. [2015-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2).
- ^ 存档副本. [2015-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2).
- ^ 都是寵物惹的禍?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人醫心傳》第2期,曾淑敏撰,查閱於2010年02月27日
- ^ 貓抓病多無藥自癒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明報,2009年10月7日,查閱於2009年10月7日
- ^ Breitschwerdt, Edward B. Bartonellosis, One Health and all creatures great and small. Torres, Sheila M.F. (編). Advances in Veterinary Dermatology 1. Wiley. 2017-06-12: 111–121 [2024-01-13]. ISBN 978-1-119-27835-1. doi:10.1002/9781119278368.ch5.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13) (英語).
這是一篇與醫學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