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伯陽
外觀
| ||||
---|---|---|---|---|
字 | 伯陽 | |||
號 | 雲牙子 雲霞子 | |||
出生 | 會稽上虞(今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 | |||
籍貫 | 鄶國(西周侯周,今河南鄭州市南密縣) | |||
國籍 | 東漢 | |||
種族 | 漢族 | |||
著名成就 | 煉丹 | |||
何者的化身與轉世 | 南方火德聖帝 | |||
著作 | 《參同契》 《五相類》 |
道教 |
---|
道教主題 |
魏伯陽(151年—221年),名翱,字伯陽,號雲牙子,會稽上虞(今屬浙江)人,東漢著名煉丹家,是中國已知最早一位有著作傳世的煉丹家。
生平
[編輯]魏伯陽的生平事跡未見於正史。僅知出身於高門望族,一說是尚書魏朗之子。漢桓帝元嘉元年(151年)出生。漢靈帝建寧二年(169年),魏朗因黨禍被害致死,時人尊其為「八俊」之一。魏伯陽被迫隱遁山林修道,專心修道煉丹。[1]曾率三弟子周燮、馮良、虞翻入上虞鳳鳴山鳳鳴洞煉丹服食。[2]授青州徐從事《參同契》及古歌。[3]漢桓帝時,傳術於同郡淳于翼(淳于叔通)。[4]魏曹丕黃初二年(221年)魏伯陽去世。
關於魏伯陽的著述,葛洪在《神仙傳》中說:「伯陽作《參同契》、《五相類》,凡二卷。」後晉開運二年(公元945年)編成的《舊唐書》著錄有魏伯陽撰《周易參同契》2卷、《周易五相類》1卷。
魏伯陽認為修丹與天地造化是同一個道理。認為萬物的產生和變化都是「五行錯王,相據以生」,是陰陽相須,彼此交媾,使精氣得以舒發的結果。《周易參同契》被稱為「萬古丹經王」。《周易參同契》全書共約六千餘字,基本是用四字一句、五字一句的韻文及少數長短不齊的散文體和離騷體寫成的。該書「詞韻皆古,奧雅難通」,並採用許多隱語。歷代有很多注本行世,僅《正統道藏》就收入唐宋以後注本11種。《參同契》是一部用《周易》理論、道家哲學與煉丹術(爐火)三者參合而成的煉丹修仙著作。
鳳鳴山坐落於上虞市豐惠鎮東南4公里,距上虞市區17公里,有魏伯陽煉丹遺址。
註釋
[編輯]- ^ 南宋曾慥《道樞》卷三十四《參同契》下篇,記有關魏氏之事云:「魏翱,字伯陽,漢人,自號雲牙子。」又「雲牙子游於長白之山,而遇真人告以鉛汞之理、龍虎之機焉,遂作書十有八章,言大道也。」
- ^ 葛洪《神仙傳》第二卷《魏伯陽傳》稱: 「魏伯陽者,吳人也。高門之子,而性好道術,不肯仕宦,閒居養性,時人莫知之。後與弟子三人入山作神丹。」
- ^ 陶弘景《真誥》引《易參同契》序曰:「桓帝時,上虞淳于叔通,受術於青州徐從事」。
- ^ 後蜀彭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序說:「按《神仙傳》:真人魏伯陽者,會稽上虞人也。世襲簪裾,唯公不仕。……得《古文龍虎經》,盡獲妙旨,乃約《周易》撰《參同契》三篇。……密示青州徐從事,徐仍隱名而注之。至後漢孝桓帝時,公復傳授與同郡淳于叔通,遂行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