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兔同籠
雞兔同籠問題是中國古代一道算術問題,最早可以追溯至南北朝時期的數學著作《孫子算經》,屬於一次方程組問題。
雞兔同籠
[編輯]雞兔同籠類似的問題第一次出現是在《孫子算經》的下卷中的一道算題:
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用現代漢語表示,就是:「現在籠子裏有雞(雉)和兔子在一起。從上面數一共有三十五個頭,從下面數一共有九十四隻腳,問一共有多少隻雞、多少隻兔子?」
在同一本書中也記載了解法:
上置三十五頭,下置九十四足。半其足,得四十七。以少減多。
也就是說,將腳的總數九十四除以二得到四十七,然後減去頭數三十五就得到兔子的數目,然後自然可以得到雞的數目。
原理
[編輯]《孫子算經》中的解法思路是:首先將所有動物的腳數除以二,這樣每隻雞將僅有一隻腳,每隻兔子將僅有兩隻腳。這樣,雞的腳數和頭數一樣,而每隻兔的腳數比頭數多一。如果所有的動物都是雞的話,那麼將僅有三十五隻腳了,但事實上有四十七隻腳。而每將一隻雞換成一隻兔子的話,就會使得腳的數目增加一。於是用四十七減去三十五,就可以知道有多少只雞被換成了兔子(也就是兔子的數目)。答案是十二隻。
假設法:35頭說明雞和兔共35隻,假設35隻全為雞,則應有(35×2)=70隻足,實則94隻足,還差94-70=24隻足,兔子4隻足,雞2隻足,一隻雞換成一隻兔子可以補上2隻足,現需補上24隻足,也就是需雞換兔24÷2=12隻,隻數不變,足補齊94隻,即兔子12隻,雞23隻,實際上這其實是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用消元求法求X的方法。
以代數方式計算
[編輯]總數為兔子(x)和雞(y)的頭數相加共35隻。
一隻兔子比一隻雞多兩隻腳:
若全部是雞的話,極限會有70隻腳。
事實上多出了24隻兔腳。
24隻兔腳代表其中有12隻雞是兔子偽裝的,所以兔子是12隻。
兔子有12隻,那雞就有23隻。
參考來源
[編輯]- (唐)李淳風等註釋. 《孙子算经》. 中國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ISBN 7-5013-2631-2.
- 趙良五、陳立夫. 《中西數學史的比較》.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5. ISBN 9570502681.
- 李儼; 錢寶琮. 《李俨钱宝琮科学史全集 第5卷 中国数学史》. 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8. ISBN 7-5382-4807-2.
- 李兆華. 《中國數學史》. 文津出版社. 1995. ISBN 978-9-576-6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