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龍門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龍門縣
龍門縣城與增江
龍門縣城與增江
龍門縣的地理位置
龍門縣的地理位置
坐標:23°43′47″N 114°15′10″E / 23.72977°N 114.25269°E / 23.72977; 114.25269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隸屬行政區廣東省惠州市
設立弘治九年(1496年)
政府駐地龍城街道
下級行政區
10
政府
 • 縣長段致輝
面積
 • 總計2,295 平方公里(886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319,183人
 • 密度139人/平方公里(360人/平方英里)
 • 城鎮146,193人
語言
 • 母語方言粵語-廣府片-龍門話/客家話/本地話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516800或511200(縣城)
電話區號0752
車輛號牌粵L
行政區劃代碼441324
本地生產總值(2017)¥190.77億
網站www.longmen.gov.cn
龍門縣
漢語名稱
繁體字 龍門縣
簡化字 龙门县
郵政式拼音名稱
郵政式拼音Lungmoon[2]

龍門縣,是廣東省惠州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廣東省中部,增江上游,地處珠江三角洲的邊緣,東南與河源市東源縣、惠州市博羅縣接壤,西南與廣州市增城區從化區毗鄰,北與韶關市新豐縣相連。縣政府駐龍城街道東門路2號。

龍門縣是中國第一批「農村初級電氣化縣」之一。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158.64億元。

2017年11月,獲評全國文明城市。 2018年9月26日,龍門縣榮獲2018年「中國天然氧吧」創建地區稱號。2018年12月,榮獲第二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

行政區劃

[編輯]

龍門縣下轄2個街道辦事處、7個、1個民族鄉[3]

龍城街道、​平陵街道、​麻榨鎮、​永漢鎮、​龍田鎮、​龍潭鎮、​地派鎮、​龍華鎮、​龍江鎮、​藍田瑤族鄉、​密溪林場和南崑山生態旅遊區管理委員會。

歷史

[編輯]
  • 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置番禺縣,龍門屬番禺縣地。
  • 後漢建安六年(201年)由番禺縣析置增城縣,龍門屬增城縣。
  • 明弘治九年(1496年)割增城縣東北部的西林、平康、金牛三都及博羅縣西北部的一小部分地方,設龍門縣,縣治置西林都七星崗。縣境原是增城縣的上龍門地區,故以龍門命縣名。
  • 自建縣至清末,龍門縣均屬廣州府
  • 民國元年(1912年),隸屬廣東都督府;民國三年(1914年),隸屬粵海道;民國十年後隸廣東省;民國二十五年隸屬第四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六年隸屬第五(專署)行政督察區。
  • 1949年8月27日,龍門縣解放,屬東江專區。
  • 1951年6月,原屬河源縣回龍鎮管轄的平陵圩及附屬村落劃歸龍門縣管轄
  • 1952年11月,龍門縣隸屬粵中行政區,。
  • 1956年12月,龍門縣屬惠陽專區
  • 1958年11月,龍門縣與增城縣合併,稱增城縣,隸屬廣州地區。
  • 1959年3月,龍門縣隸佛山專區
  • 1961年10月25日,恢復龍門縣建置,仍隸屬佛山專區。
  • 1963年6月,龍門縣又屬惠陽專區管轄。
  • 1975年1月,龍門縣隸屬廣州市
  • 1988年4月,龍門縣劃入惠州市管轄。

人口

[編輯]

人口統計

[編輯]

龍門縣常住人口31.88萬人,城鎮化率為47.42%。戶籍總人口35.9萬人,其中男性18.4萬人,女性17.5萬人;農村人口21萬人,城鎮14.9人口萬人。0-17歲人口9.2萬人,佔總人口的25.6%;18-59歲人口21萬人,佔總人口的58.6%;60歲及以上人口5.7萬人,佔總人口的15.8%(2019年數據)。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龍門縣常住人口319183人。

民族

[編輯]

龍門縣的居民以漢族廣府人 (佔全縣76%)為主;另外還有客家人(佔全縣23%,主要分佈在平陵及龍江兩鎮,兩鎮1951年之前分別屬河源,博羅管轄)與瑤族等(佔全縣1%,主要分佈在藍田瑤族鄉)少數民族。

經濟

[編輯]

龍門縣的農業佔全縣經濟比重較高,全縣共有30萬畝耕地,30萬畝適合種作物的山地,比較有特色的是秈米竹筍龍眼荔枝芒果年桔蜂蜜等,還有三黃鬍鬚雞、米餅、蜂蜜醋等特產出產。 龍門的礦產資源豐富,以石灰石.瓷土.鉛鋅礦儲量為最大。工業以外向型工業為主,比較有特色的是建材、冶金、造紙、印刷、小水電等行業。目前較大的石灰石企業為塔牌、光大以及華潤水泥。旅遊業發展迅速。[4]

旅遊

[編輯]

龍門縣旅遊資源豐富,位於龍田鎮熱水鍋村的龍門鐵泉是著名的溫泉勝地,境內還有南崑山國家森林公園,被稱為「北回歸線上的綠洲」,在永漢鎮郊外開發了南崑山溫泉大觀園度假村,另外還有天堂山、龍巖古寺、白芒坑村紅軍紀念園等旅遊景點。縣城城郊分塔山森林公園(塔山公園)內有縣標誌性建築物水西塔。

龍門縣城水西塔始建於明代,於「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毀。現存水西塔重建於1992年。

城鎮建設

[編輯]

截至2017年末,龍門縣常住人口32.6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4.05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43%。201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37.0元,城鎮新增就業崗位2637個,共促成532名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2.48%。建設用地9265公頃 、工礦用地7033公頃、交通用地951公頃。

從水西塔俯瞰新城區
龍門新城濱江區域

水文地理

[編輯]

龍門縣境內主要河流是增江,貫通縣境南北。增江是東江的三大支流之一,在龍門境內俗稱龍門河,在縣城附近的河段稱西林河,發源於新豐七星嶺,流經新豐、從化、龍門、增城,在增城孫家埔注入東江。增江在龍門縣境內集雨面積2126平方公里,河長128.6公里。縣內集水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7條,其中6條是增江支流,分別是藍田河、鐵崗河、白沙河、葛埔水和永漢水,另一條是東江支流公莊水的上游,在龍門境內稱平陵水。

龍門縣城與增江

2020年,中國南方發生水災,龍門縣亦受災,在6月初降雨量達到926.4毫米[5]

東江支流——增江自東北向西南貫穿全縣。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全縣總面積2295平方千米,山地及丘陵佔總面積的73%,平均海拔550米。

交通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2. ^ 根據中華民國《1947年廣東政區及郵政式廣東地名一覽》,大部分根據粵語標準音廣州話拼寫,其他部分由潮汕客家官話或其他方音拼寫而成。
  3. ^ 2023年龙门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4. ^ 廣東省地圖冊_廣東地圖出版社
  5. ^ 鄧琦. 大数据:南方局地一天下完北京大半年的雨. 新京報. 2020-06-11 [2020-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3) (中文(簡體)). 
  6. ^ 存档副本. [2020-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0).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