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悲觀主義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礎條目 悲觀主義屬於維基百科日常生活主題的基礎條目擴展。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小作品級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哲學專題 (獲評小作品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屬於哲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哲學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小作品級小作品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小作品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Note icon
本條目因標記小作品模板,已由機械人自動評級。請確認評級正確無誤後移除|auto=參數。

荀子不符本條目所提及特徵

[編輯]

荀子和孟子的「性善」說相反,認為人與生俱來就想滿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滿足便會發生爭執,因此主張人性生來是「惡」的,「其善者偽也」,須要「師化之法,禮義之道」,通過「注錯習俗」、「化性起偽」對人的影響,才可以為善。

所以荀子並不是認定事情只會越來越糟糕,每況愈下, 他有對惡作補救的看法,並不會無可補救。

固刪除荀子。—講古 (留言) 2009年10月30日 (五) 19:00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