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霧島聖/沙盒4

座標40°00′33.71″N 119°45′14.92″E / 40.0093639°N 119.7541444°E / 40.0093639; 119.754144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萬里長城-山海關
世界遺產
山海關
官方名稱Shanhai Pass(英文)
Passe (de) Shanhai(法文)
位置中華人民共和國
標準文化:(i)(ii)(iii)(iv)(vi)
登錄年份1987年(第11屆會議
山海關
山海關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河北省秦皇島市
座標40°00′33.71″N 119°45′14.92″E / 40.0093639°N 119.7541444°E / 40.0093639; 119.7541444
分類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時代
編號1-102
認定時間1961年

被認為是明長城的東端起點[a]

歷史

[編輯]

古代

[編輯]
明末山海關的地圖。
明代山海關地形圖

燕山渤海之間有一段長約7.5公里的平緩地帶,由於周邊地勢險峻,此處就成為了具有戰略意義的交通要道。此處最早的築關歷史可以上溯至戰國時期的燕長城。此後秦朝後周隋朝均有在此處修建關城的記載。隋代起此處設臨榆宮,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在此處修建臨榆關[2]:1-3, 22遼代改為遷民縣,金代改為遷州,元代改為遷民鎮[3]:2洪武十四年(1381年),徐達組織人力在遷民鎮的基礎上此處修建了明長城關口。因該關口周邊有山有海,遂命名為山海關[4]:5-17。城牆和周邊的長城均用條石作為基礎,內部用土夯築,外表包磚[2]:7。建成之後,山海關設置了隸屬於薊鎮管轄的山海衛。該衛下轄左所、右所、中所、前所、後所、中左所、右前所、中左所、中右所、山海所、中前所、中後所等10所,人口規模達3萬餘人。至宣德年間,一般由世勛鎮守大臣和都指揮使鎮守山海衛,其餘官銜下設有正三品的指揮使、指揮同知,正四品的指揮僉事,正(從)五品的正(副)千戶等。另山海關周邊防禦分為兩路關隘,分別為山海路關隘和石門路關隘。山海路關隘下轄10個小關隘,即山海關、南海口關、北水關、旱門關、角山關、三道關、濫水關、寺兒峪關、一片石關。路守備設於山海關衛城內。戚繼光擔任薊遼都督後,在山海關一線修築了23座敵台,隆慶四年(1570年)修建向關內延伸的14座烽墩,另於萬曆七年(1579年)渤海海邊興建了入海石城,並在山海關東側修建了佔地0.24平方公里的東羅城,其上建有2座角樓、7座敵樓和1座城樓。當時的山海關關城東門箭樓,也就是鎮東樓的頂層北側屋檐下掛有一塊「天下第一關」的匾額[b][4]:5-17,24-28

關城規模最大時,東西南北各開有一座城門,四座城門外各有一座瓮城,城門上方均建有箭樓。其中東門為鎮東樓,西門箭樓為迎恩樓,南門為望洋樓,北門為威遠樓。此外東南角樓為靖邊樓,原應有的東南角樓則僅存基址。鎮東樓南北兩側還建有「臨閭樓」、「牧營樓」和「新樓」等三座二層配樓,用以加強防禦。關城以北的平緩地區被稱為左翼長城,與之相接的山脊上的長城由近及遠依次為角山長城、三道關長城、九門口長城;以南的長城被稱為右翼長城,最南端的入海石城伸入渤海[4]:27-31,因形似龍頭伸入大海,故俗稱為老龍頭。鎮東樓曾於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萬曆十三年(1585年)和三十八年(1610年)重修[2]:20,27-28。西門曾於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和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得以大規模維修,而威遠樓曾於萬曆三十七年(1611年)重修,之後毀於大火,具體時間不明。靖邊樓曾於成化十五年(1479年)、萬曆十五年(1587年)和三十九年(1591年)重修。城池中央建有一座鐘鼓樓,原本位於城池中央偏北,曾於成化七年(1471年)重修,萬曆十四年(1586年)改建至城池中央,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被拆去頂層,變成單層建築。東瓮城內曾建有關帝廟和陳公祠,西瓮城內建有關帝廟、忠愛流芳祠,南瓮城內建有增福廟,北瓮城內建有藥王廟[4]:27-31

後金興起後,明朝加強了山海關的建設。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設立山海鎮總兵,山海關內外設有5鎮、14協、36營。天啟元年(1621年),山海關城東牆建起一座新樓,此後四年,由時任兵部尚書孫承宗在山海關外修建了9座大城,49座小城,形成關寧錦防線。崇禎六年(1633年),時任兵部尚書袁崇煥等在山海關關城外修建了以駐兵、存糧、存軍火和防禦為主要功能的南、北翼城,佔地面積0.216平方公里;另在關城南側的老龍頭修建了寧海城[4]:18-19,並寧海城旁長城上原有的觀海亭改建成了澄海樓。該樓共分兩層,九脊歇山式頂,面闊三間,進深二間[5]。崇禎十六年(1643年),關城西側興建了一座西羅城,但工程並未完工[4]:19。此外在長城外立面共修建有23座敵台,山海關沿線的山中分佈有10座烽火台[6]:53。在此階段在山海關關外還修建了威遠城[c][7]

清順治元年(1644年),李自成大順軍自西側抵達山海關,並攻下西羅城。次日大順軍圍攻北翼城,當日山海關守將吳三桂至歡喜嶺投靠多爾袞,請清軍入關。隨後清朝軍隊擊潰了大順軍,自此山海關歸屬清朝統治。此後鎮東樓兩側的三座配樓因失去作用而逐漸荒廢;南翼城和北翼城則改為八旗軍的軍營,後來變成了村落;威遠城則逐漸荒廢。康熙將寧海城的澄海樓成為了清聖祖的觀海勝地。康熙四年(1665年),東羅城的南門和北門被封堵,僅留東門[d]。雍正元年(1723年)之後曾改建靖邊樓,並將其改名為「奎星樓」[e]。乾隆二年(1737年),山海衛被撤銷,山海關改設隸屬於永平府的臨榆縣,自此山海關又別稱榆關[3]:2。乾隆九年(1744年),清高宗御書「祥靄搏桑」匾額,並將其掛在西門箭樓迎恩樓上[4]:27-31, 283。乾隆十八年(1753年)和二十九年(1764年)、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均曾大規模修復西門。鎮東樓在乾隆三年(1738年)和二十九年(1764年),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以及光緒五年(1879年)均有重修,其中在光緒五年的重修當中,因原有匾額字跡漫漶不清,由附生王治複製了一塊「天下第一關」的匾額,原有匾額被替換到了鎮東樓底層[2]:20-22。康熙五年(1666年)、乾隆八年(1669年)和十九年(1680年)均曾維修過鐘鼓樓。咸豐十年(1860年),西羅城城牆得以維修,城牆外另修建了戰壕[4]:33-35。此外,澄海樓曾於康熙九年(1670年)和乾隆八年(1743年)得以重修[5]

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後,英國海軍頻繁襲擾山海關一帶。對此清軍在石河口等地設置了多處炮台。光緒初年時,山海關周邊遭襲的頻率大幅上升,因此自光緒八年(1882年)起在山海關內外修築了3處炮台,光緒十三年(1887年)和十六年(1890年)又先後增築多處炮台,包括寧海城澄海樓下修建的定遠炮台,在寧海城北修築的靖遠炮台,在山海關城南修築的鎮遠炮台、控遠炮台和應遠炮台[8]。1900年10月2日,八國聯軍在老龍頭登陸,縱火焚毀澄海樓。《辛丑條約》簽訂後,列國獲得了在山海關駐紮軍隊的權利。直至1945年,山海關周邊先後有英國、法國、印度、德國、意大利、日本、德國、沙皇俄國等軍隊修建兵營,是為山海關八國營盤[4]:273-282,其中寧海城為英軍所佔[2]:29,英軍在修建彈藥庫時推到了「天開海岳」碑[9]:117。此外,清末修建京奉鐵路時,拆除了位於山海關南側的南水關與其周邊的245米長的長城牆體[6]:60

中華民國時期

[編輯]

1920年,楊寶清重新複製了一件「天下第一關」匾額,並將其掛在了鎮東樓頂層檐下,原有清代匾額被掛至樓內頂層[4]:27。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戰爭期間,直軍和奉軍在山海關爆發交戰,戰後奉軍佔領了山海關[10]。1925年,郭松齡率奉軍第3軍團第10軍自立為東北國民軍,並於此後向奉系其餘部隊發起進攻。11月25日郭松齡率部攻打山海關,當月27日佔領山海關。之後郭松齡戰敗被殺,餘部2萬餘人佔據山海關,與國民軍共同防守。1926年3月11日,奉軍向山海關發起進攻,並於當年3月14日攻克山海關[11]:36-38。1927年,張學良在遊覽老龍頭時發現了「天開海岳」碑,並重新將該碑扶起[5]:117。1933年,日軍進攻山海關,長城抗戰當中的榆關抗戰爆發。日軍炮火擊毀東南角樓二層。戰鬥之後,日軍佔據了山海關[4]:30,283。1945年8月30日,八路軍冀熱遼軍區16軍分區在與一支蘇聯紅軍小分隊會合後,抵達山海關勸降守城日軍,被守城日軍以要向國軍投降為由拒絕。八路軍與紅軍隨即展開攻城,並最終攻下山海關。同年10月25日,國民革命軍15軍、52軍等從秦皇島方向進攻山海關,11月26日守關部隊撤向關外,山海關歸屬國民政府控制[12]。1948年11月27日,山海關的國軍全部撤走,解放軍重新接管山海關,並在山海關關城內設立山海關辦事處。1949年4月21日,山海關辦事處改為山海關市,劃歸遼西省管轄[3]:2-3。在1949年之前,北門瓮城已經被毀[2]:24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編輯]
解放軍佔領山海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西羅城拱宸門上的拱宸樓被拆毀[2]:26。1952年,迎恩樓被拆除,僅存城門洞和箭樓樓台,一同被拆毀的還有年久失修的東南角樓[4]:27-30,當年維修了鎮東樓[2]:65。1952年11月,山海關隨重新設立的山海關區劃歸河北省管轄[3]:2-3。1953年,年久失修的鐘鼓樓被拆除。1955年,南門瓮城被拆除[2]:24-25。1956年和1958年,東門瓮城得以維修[2]:65。1961年,山海關以「萬里長城—山海關」一名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1964年,山海關的文物保護標誌得以樹立,同年山海關文物保管所成立,該保管所主要負責山海關一帶長城的保護和管理工作[2]:56,63。1970年,西門瓮城被毀[2]:24。1973年和1975年,有關人員組織維修了關城城牆和周邊長城。1976年,受唐山大地震影響,鎮東樓和山海關關城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壞,1977年這些損壞得到修補。此後1978年至1981年,東瓮城及周邊長城得到不同程度的維護[2]:58,65。1978年,澄海樓得以按照原貌重建[5]。1982年,山海關被重新公佈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2]:58。1985至1987年,東南角樓遺址、臨閭樓和牧營樓得到清理,隨後該角樓得以重建,基本還原了明代的風貌[4]:27-30。同年入海石城也得以修復[6]:59。2005年,關城鐘鼓樓得以重建,但並未恢復原貌;東羅城東門的服遠樓也得以重建[4]:33,78

結構

[編輯]

山海關關城

[編輯]
迎恩門,山海關西門
重修工程

山海關關城北高南低,關城佔地1.26平方公里。關城城牆高11.6米,厚10餘米,周長4796米,城牆頂部寬約12米至15米。東牆為長城主線,長1378米,兩端與長城相連,正中開有東門,城牆上方修建有6座敵樓和敵台;西牆長1290米,設有西門和2座水門;南牆長1300米,中部開有南門和1座水門,另有1座城台;北城牆828米,開有一座北門,另建有一座烽火台。各城門上方均建有二層箭樓,其中東門門樓為鎮東樓,東、南、北三面公開有68個箭窗,城樓內外繪有彩畫,西面頂層檐下掛有「天下第一關」匾額。南城門被稱為望洋門,樓上箭樓是為望洋樓,高13米,重檐雙層,面闊17.4米,進深7.68米。北面底層正中設門,東、西、南三面共設72個箭窗,西面為格柵門。東門外還保留有瓮城,周長318米,南側開門。北門為威遠門,原有威遠樓,形制應與鎮東樓類似,現僅存樓台。城牆東南角建有一座二層角樓,與城內有馬道相連通。建築面積均為658.4平米,高13米,內側面闊14米,各開一門;外側面闊為25米,開有56個箭窗。城池中央建有鐘鼓樓,為正四稜台狀磚石建築,每面正中各開有一門。城內有南北向和東西向道路各一條,穿過鐘鼓樓下的門後相互交叉,並與關城四門相連。此外關城內原建有各種官衙、入學、倉庫、牌坊等建築,部分建築沿用至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24-32[2]:23-24

衛城

[編輯]

衛城共有五座,分別為與關城相連的東羅城和西羅城,與長城主體相連的北翼城和南翼城,以及位於關城東北的威遠城。[6]:57-58

東羅城位於關城東門外,明萬曆十二年(1584年)建,佔地0.24平方公里,周長2045.6米。東牆長394.8米,開有一座寬4.2米、深9.7米、搞4.6米的關門,門外有一塊鐫刻有「山海關」字樣的匾額,關門上建有城樓「服遠樓」,此外東牆還建有2座敵樓和1座角樓。南牆長439米,開有一小門,門額上由「渤海」二字石匾,現字跡一無法看清。南牆建有2座角樓,原有水門已無存。西牆長590.5米,與長城主線和關城東牆一體。北牆長612.3米,開有一小門,門額上原有「兗龍」二字石匾,現字跡已無法辨別。北牆上建有3座敵樓,原開有水門已不存。城牆平均高8米,牆面寬3.2米。城內有一條東西向主幹道,與關城內東西向幹道相連。[4]:33-34[2]:26[6]:57

西羅城位於關城西門外,佔地面積0.57平方公里。此城位於關內,在築城之前已有平民居住,是山海關的經濟貿易中心。始建年代無考,起初城牆均為夯土城牆,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改為磚石結構,崇禎十六年(1643年)按照軍事需要修建,但並未建完。城牆上無敵樓和角樓。東牆與關城共用,西城牆開有一座城門,是為拱宸門,該門連通其上原有的拱宸樓的出現時間早於西羅城城牆,但具體時間不明。此外西羅城另有南北兩門,現僅存牆基。城內建有牌坊、清真寺、關帝廟、地藏寺等諸多建築。[2]:26-27[4]:34[6]:58

南翼城和北翼城均建於崇禎六年(1633年),現均已坍塌,僅存遺址。兩城建成時主要功能為糧倉、軍火庫和兵營。南翼城位於關城南側1公里處,佔地0.13平方公里。城牆周長1.5公里,高6米左右,厚4米,東城牆與長城主體共用。南城牆和北城牆各開1座城門。北翼城與南翼城相對,位於關城北側1公里處,佔地0.08平方公里,城牆周長1.2千米,高7米左右,厚4米至5米,東城牆與長城主體共用。[4]:34[6]:58

威遠城俗稱「嗚咽城」,又名威遠台[7],坐落於關城以東1公里外的歡喜嶺高地,現較為殘破。該城平面近似方形,佔地面積0.02平方公里,初建時主要功能為瞭望和屯兵。城牆周長614米,高約7米,建築方法與周邊長城相同。城牆四角建有台垛,城牆上建有1.6米高的女牆。城池正南開1座城門,門上鐫刻「威遠」二字。牆內底部建有21個作為防護掩體用的磚洞[4]:34-35[6]:58[f]

海防城

[編輯]
一度被認為是長城起點的「老龍頭」。

海防城共分為兩部分,即寧海城和入海石城。寧海城位於關城以南4公里處的南海口附近,是一座典型的海防城堡。城牆周長0.6公里,高5米至6米,佔地面積0.016平方公里。該城東牆和南牆與長城主體共用,各面城牆除北牆外均用灰土夯築。北牆和西牆各開1座城門,南城牆上修建有澄海樓[4]:35,澄海樓樓上懸掛有乾隆御書匾額「澄海樓」和孫承宗所題「雄襟萬里」,樓前有一塊古「天開海岳」碑[9]:115-117。澄海樓樓下留存有清代定遠炮台的部分三合土牆體,長12米,寬3.5米[8]。入海石城即長城在寧海城以南伸入渤海的部分,俗稱老龍頭。此段長22.4米,寬8.3米,高9.2米,建於原生礁石之上。城牆盡頭建有一座敵台,名為「靖鹵台」,長13米,寬11.5米,高7.8米。敵台上建有一座敵樓,敵樓內有一座戰鋪[6]:58-59

開發

[編輯]

參見

[編輯]

備註

[編輯]
  1. ^ 虎山長城於1990年在丹東虎山被發現,經考古專家確認是明長城的東端起點,1991年9月由新華社對外發佈這一消息。[1]
  2. ^ 該匾額上並未留下任何題寫人姓名和時間,故其實際撰寫人仍有爭議,目前有嚴嵩蕭顯等說法[4]:25
  3. ^ 修建威遠城的具體時間和負責人尚有爭議[7]
  4. ^ 此後南門和北門被重新打開,具體時間未知[2]:26
  5. ^ 具體年代證據為1985年清理遺址時發現的清代銅錢[4]:30
  6. ^ 有說法認為現存四周圍牆是清代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所建,原有的城台早已被拆毀[7]

參考

[編輯]
  1. ^ 虎山風景區. 華夏經緯網. [2015-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2).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郭述祖. 山海关长城志. 石家莊: 河北省地名辦公室. 1984-05-01: 716 [2020-01-28]. 
  3. ^ 3.0 3.1 3.2 3.3 秦皇島市山海關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山海关志.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5-12-01: 718. ISBN 7-201-01822-1.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張立輝. 山海关长城. 南京: 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7-12-01: 359. ISBN 978-7-5537-1735-7. 
  5. ^ 5.0 5.1 5.2 5.3 邸和順,沈朝陽. 澄海楼史话. 文物春秋. 1989, 3: 51, 87.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戴建兵 (編). 河北县城城墙调查. 石家莊: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8-12-01: 226. ISBN 978-7-202-05256-3. 
  7. ^ 7.0 7.1 7.2 7.3 郭澤民,沈朝陽. 山海关威远城与威远台名称考. 文物春秋. 1998, 1: 38–40. 
  8. ^ 8.0 8.1 趙宏利. 山海关清末营盘炮台浅考. 北方文學. 2018, 3: 238–239. 
  9. ^ 9.0 9.1 韓霞. 中国古代楼阁. 北京: 中國商業出版社. 2015-12-01: 1118. ISBN 978-7-5044-8587-8. 
  10. ^ 陳長河. 从档案看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 軍事歷史研究. 2003, 4: 99–110. 
  11. ^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中国战典 下.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1994-12-01: 1118. ISBN 7-5065-2511-9. 
  12. ^ 朱萬義. 毛泽东与山海关保卫战. 黨史博採. 2013, 9: 46–48. 
  13.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 2006-11-20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8)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