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討論:Thomaswz19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裏。除了歡迎辭以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有問題?請到互助客棧詢問,或在我的對話頁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
- 閱讀新手應該注意的七種常見錯誤、理解維基百科的立場與常見注意事項。
- 有任何編輯上的問題?請試試IRC即時討論。也可在下面加入「{{Helpme}}」,其他維基人見到後就會來提供幫助。
- 不知道有甚麼可寫?條目請求、最多語言版本的待撰條目、缺少的傳統百科全書條目和首頁的缺失條目中列出了許多維基百科目前還沒有的條目,歡迎您來撰寫!
- 希望您能享受共同編寫百科的樂趣,成為一名充實的維基百科人。
-- UAL55 (留言) 2012年4月12日 (四) 13:59 (UTC)
「你知道嗎?」已經更新
恭喜您!您最近建立或大幅改進的條目瓦洛厄山脈經推薦後,獲選於首頁作新條目展示。如果希望推薦其他您關注的條目,歡迎前往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提名。在您建立或大幅改進的所有條目中,總計有6篇條目獲推薦作首頁新條目展示。 |
6 |
2012年8月
[編輯]您好,歡迎來到維基百科。感謝您的編輯,但請注意不要將受版權保護的資料在未經版權所有人同意下加入維基百科。基於合法性考量,維基百科不能接受違反版權、取自其他網站或出版品的文字或圖片;此種增訂將會被刪除。您可將其他網站作為參考的「資料」來源,但不是「字句」來源。維基百科十分重視違反版權事件。謝謝。--烏拉跨氪 2012年8月4日 (六) 08:39 (UTC)
- 請將留言寫在討論頁,謝謝。烏拉跨氪 2012年8月5日 (日) 15:49 (UTC)
- 非常對不起,因為不熟悉維基的操作,以為要回覆是到您的討論頁中去說明,不知道是要在這裏回應。擅自修改您討論頁中的內容實在非常抱歉。目前詳讀維基之版權方針後已瞭解維基之要求,將再修改 "正覺同修會" 條目以符合這方針。非常謝謝您的指導。--Thomas1957 2012年8月5日 (日) 16:09 (UTC)
我們鼓勵您進行建設性的貢獻,但是您最近擅自修改他人的用戶頁,這可能會被視為破壞,也即是說,您在User:烏拉跨氪的編輯動作可能會引起不愉快事情。如果您是註冊用戶,請登入並僅只對您的用戶頁做修改,如要測試請使用Wikipedia:沙盒,或者先看看入門指南,學習更多有關如何建設我們的百科全書。謝謝合作!--2011wp(留言) 2012年8月5日 (日) 15:50 (UTC)
- 非常對不起,因為不熟悉維積的操作,所以跑到烏拉跨氪的用戶頁去回覆他的問題,而不是在我自己的用戶頁來回覆。已經知道這規範,下次不會再犯。謝謝您。--Thomas1957 2012年8月6日 (一) 03:49 (UTC)
您可以自行處理關注度模板,我不太了解這方面的內容。--哪位維基人能夠一下打死五個? 2012年8月15日 (三) 11:21 (UTC)
- 您好,謝謝您的回覆,因為已經補充三個可靠的第二手資料來源,因此這個關注度的問題應該是解決了。謝謝您的提醒。--Thomas1957 2012年8月15日 (三) 12:52 (UTC)
re
[編輯]廣告那個我掛錯了,可以刪去。中立性的那個請見討論頁之前的討論,請不要刪除,謝謝。--CHEM.is.TRY 2012年8月22日 (三) 13:26 (UTC)
- 您好,謝謝您的回覆。我會在進入討論頁中瞭解詳細的爭議。非常謝謝您的建議。--Thomas1957 2012年8月22日 (三) 13:42 (UTC)
新條目推薦
[編輯]將質子刀提新條目推薦,文獻以及篇幅都ok Supaplex(留言) 2012年9月8日 (六) 15:29 (UTC)
- Dear Supaplex, 非常謝謝您的推薦,也非常謝謝您的指導。我非常高興能加入維基社群向大家學習。--Thomaswz19(留言) 2012年9月10日 (一) 14:35 (UTC)
正覺同修會底部之"附佛外道"請修改為佛教組織
[編輯]你好!本人不太熟悉維基,故請你改一下,謝謝
- 您好,已將分類 "附佛外道" 改為 "佛教組織",但以後如有資料證明則將回復原分類。以後請登入帳號並留下簽名。謝謝您。--Thomaswz19(留言) 2012年9月20日 (四) 09:28 (UTC)
送給您一枚星章!
[編輯]原星章 | |
感謝閣下的多方面貢獻。--Alvin Lee 酒逢知己千杯少 |
- Dear ALvin, 謝謝您的鼓勵,我會繼續努力的!--Thomaswz19(留言) 2012年12月11日 (二) 14:01 (UTC)
關於新條目推薦
[編輯]先感謝您貢獻的比奧比奧河。另外,您在填新條目推薦表格時,應注意條目原本的繁簡名稱。若您忽視之,可能會造成「條目長度檢查:0字節<3000字節」的後果。感謝您的貢獻!--Alvin Lee 酒逢知己千杯少 話不投機半句多 2012年12月28日 (五) 08:21 (UTC)
- Dear Alvin, 原來如此,我前幾天發現這問題但無法解決,已經困擾了好幾天。又學到一招了,謝謝您。--Thomaswz19(留言) 2012年12月28日 (五) 10:21 (UTC)
通知修訂編輯更新:
(當前 | 先前) 2013年3月8日 (五) 17:23 36.232.217.142(討論) . . (4,844位元組) (+399) . . (無論是翻譯或自己寫,麻煩都將本條目添加各種語言連結。) (撤銷)--36.232.217.142(留言) 2013年3月8日 (五) 17:25 (UTC)
- Dear SIr, 謝謝您的指正,以後會注意。--Thomaswz19(留言) 2013年3月11日 (一) 13:03 (UTC)
台灣維基春聚
[編輯]熱血台灣維基人Thomaswz19您好:
充滿精力的維基人漸漸流失,「2013年台灣維基春聚」期盼您的參與,活動地點及時間正在進行討論,歡迎提供意見。
聚會歡迎任何感興趣的人參加,報名或討論請猛按按鈕。
送給您一枚星章!
[編輯]原星章 | |
good--Oympia張,黃龍 (留言) 討論大漢奸曾國藩,曾蔭權,俞正聲 2013年4月9日 (二) 00:18 (UTC) |
關於我所編輯蕭平實條目內容
[編輯]1. 藍吉富教授之名字來自cited"回應溫金柯先生〈從宗教衝突的觀點看蕭平實教團對藏傳佛教的攻訐〉一文(第一段)." Since this doesn't come directly from 藍吉富教授, I've modified to say "據說"藍吉富教授... 2. 蕭平實對印順法師的批評是事實,沒有爭議。楊惠南論証護法孤子就是蕭平實本人那一段,你可以不同意。 3. 溫金柯是台灣佛教界知名人物,有引用價值。善思是誰? 4. 我引用的幾位,都是在台灣佛教界有知名度的教授 and/or 人物。如果你有更權威的來源,歡迎引用。
說句題外話,如果你自己沒讀過阿含經,最好自己讀一讀。 Happyseeu(留言) 2013年8月15日 (四) 21:26 (UTC)
- Happyseeu您好,您還是沒回覆我在您討論頁中所提關於第三點「平衡報導」和第四點維基對「生者傳記」的規範非常嚴謹,有關生者傳記中的內容,特別是對該生者負面的批評,必須有公正第三者客觀而可靠的引證來源,以保護維基免於淪為個人洩憤、毀謗生者的工具,網絡上某些私人網頁之個人不同立場的文章不可當作公正第三者客觀而可靠的引證來源,該條目中原有的引證:《二十世紀中國佛教》才能算是「公正第三者客觀而可靠的引證來源」。另外第三點您的敘述也和楊教授實際的內容有差異。請確實根據這些原則將您的文章維基化。請參考以下關於生者傳記的維基規範:本條目必須遵守維基百科生者傳記方針。缺乏來源或來源不可靠的負面內容必須立即移除,尤其是可能造成當事人名譽損害的內容。在移除這些資料時不受到回退不過三原則的規範。
- 另外關於《阿含經》內容,歡迎您提出任何的問題來論辯,本人一定奉陪到底。--Thomaswz19(留言) 2013年8月17日 (六) 03:23 (UTC)
I think it's better to discuss it on the talk page. I've responded on Talk:蕭平實 Happyseeu(留言) 2013年8月29日 (四) 00:10 (UTC)
For the source on "silent treatment" in 阿含經, this is in the context of how others treat 蕭平實. The relevant passages can be seen at 闡陀「梵檀罰」,where I have already listed the source, as well as 雜阿含923經 "如來法中以三種教授不調伏者﹐不復與語、不教、不誡。" Happyseeu(留言) 2013年8月29日 (四) 23:09 (UTC)
- Happyseeu您好,請直接在蕭平實討論頁中回答我的問題,不要一下子說要在Talk:蕭平實,一下子又說要在我的討論頁,請確實在Talk:蕭平實中回覆我的問題,才能將我們的討論連貫起來。您有關《阿含經》的說明再次證明我的引證「止住記論」、「默然記」是對的,佛陀對有些人的回應是默然,「不復與語、不教、不誡」。
- 您還沒回答我所提的問題:《阿含經》的理論基礎,是「六識論」還是「八識論」?您既然是《阿含經》專家,應該很容易就可以回答這個基本問題。請在Talk:蕭平實中回覆。
- 我已經說過:「如果您是要證明您英文很棒,請到英文維基網頁去發揮,這裏是中文維基網頁,請用中文讓大家都能知道您在說甚麼。」如果您還是用英文來迴避這些問題,我也將不再我的討論頁中回應,但會在您的討論頁中回應。--Thomaswz19(留言) 2013年8月30日 (五) 03:39 (UTC)
《阿含經》為「六識論」?
[編輯]攝大乘論引《阿含經》,以「心意識三」成立「六識」之外有其他識-八識,當然是一種合理說法。中觀論引《阿含經》,還是「六識論」(儘管後來有隨瑜伽行中觀),這是對於存在的基本看法不同。龍樹難道比你笨?你想的他沒想過?
《雜阿含經》說: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這是顯示五陰六識十八界滅盡,涅槃才顯現。阿含經的涅槃界,可沒有大乘佛性所說的妙用。佛入涅槃,不會再有任何形式的生滅,但是涅槃界並非斷滅,而是清涼、苦(生滅逼迫)的永滅。涅槃的經驗,南傳當代証果的焦諦卡禪師在《禪修之旅》中寫得很清楚,符合阿含經,可不是斷滅。 http://nt.med.ncku.edu.tw/bioche/lsn/newrain/books/Jotika_Map_Journey.doc
如來藏的說法,適合你的根性。你理解的如來藏,還是一種阿含經說的神我見-離蘊計我。神我見的特點,就是認為若沒有神我,就會斷滅。雜阿含迦旃延經說: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以緣起正破神我的說法。 Happyseeu(留言) 2013年9月5日 (四) 05:58 (UTC)
- Happyseeu,你自己的說法都自相矛盾,如何說服別人。你說:「五陰六識十八界滅盡,涅槃才顯現。」又說:「涅槃的經驗,南傳當代証果的焦諦卡禪師在《禪修之旅》中寫得很清楚,符合阿含經,可不是斷滅。」既然六個識全部都滅盡涅槃才顯現,而涅槃又不是斷滅,那涅槃中所存在的那個識是《阿含經》中的六識嗎?或是你認為 6 + 1 = 6? 再貼一次我對《阿含經》不是「六識論」,而是「八識論」的解釋,如果你還是看不懂,我也實在沒辦法了。
體驗涅槃的是出世間心,六個識全部都滅盡,出世間心才顯現。出世間心與六個識是互斥互補、不一不異關係。出世間心不生不滅,故與六識不一;出世間心因六識滅而顯現,故與六識不異。
- Happyseeu,以上你所引的文字正好證明除了六個識以外,還有一個「出世間心」一直存在不生不滅,6+1=7 的算術也正好破了你《阿含經》是「六識論」的立論。明明經典的內容在說「八識論」,你卻可以把它解釋成「六識論」,這也應證了:「邪人說正法,正法亦邪」的俗語。經典中在不同場合會用不同的文字來敘述相同的東西,就好像在公司的場合一定找不到「媽媽」這樣的職稱,但難道在公司裏面就沒有被稱為「媽媽」身分的人?學佛法要多用點腦筋,不要老是死在文字下。Thomaswz19(留言) 2013年9月21日 (六) 03:14 (UTC)
I quote 焦諦卡禪師《禪修之旅》 When you are experiencing Nibbæna there is no thinking at all… not even of Nibbæna. What is the nature of Nibbæna? In most texts the simile given is a flame which has gone out! A flame burning and… went out, what is left? Not nothingness!! Or, if I make a sound… you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sound… now there is no sound anymore, what is there? Just quietness… is quietness real or not? How do you understand that? Can you experience quietness? Yes! So it’s very similar to quietness or the flame which went out. There’s no burning anymore. To understand silence or the nature of the flame that went out, first you have to pay attention to what was happening before; to understand silence first you pay attention to the sound… that is the process. To understand what happened when the flame went out, first you pay attention to the flame. There is a process that leads to this state; it is not just an idea of nothingness. It is the nature of the process which has come to an end… the end of a process which is real peace, because whenever something is happening, arising and passing away there is no quietness, there is no peace.
The simile of the flame illustrates the point well. The flame->六個識, flame going out->出世間心. Is the quietness of flame going out separate from the flame? You can just talk about the flame; the existence of the flame and non-existence of the flame naturally follows. In the same way, it is consistent to talk about 六個識; and 六個識滅<->出世間心 naturally follows。Counting it as 6 or 7 is a matter of preference.
Another system of explaining it is Nibanna is not experienced by 識, because Nibanna has no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function of 識 is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s. So whatever that experiences Nibbana can't be counted as 識. This is why it's sometimes called 出世間心, not 出世間識.
What is important is there is no rising and passing away of any sort in Nibbana. If 'Buddha nature' has any function that rises (and passes away), that is not Nibbana. Period.
P.S. 不如法的內容不要亂貼,這些都有因果的。Keep this in mind. Happyseeu(留言) 2013年9月5日 (四) 16:32 (UTC)
- Happyseeu,如不如法,以及其嚴重的果報每個人都是自作自受,但是那時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對佛法之討論,貼文前請慎思。Thomaswz19(留言) 2013年9月21日 (六) 03:25 (UTC)
- 佛在《雜阿含經》卷一中說:「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如是受、想、行、識,於識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 而您說《阿含經》是「六識論」,那佛說的「涅槃」境界就是滅盡五陰六識十八界,甚麼都無的「斷滅空」了?
- 但是佛在《雜阿含經》卷四十五又說:「大師廣說法,清涼涅槃道」;在《雜阿含經》卷二十三也說:「於有得寂滅,大悲入涅槃,如薪盡火滅,畢竟得常住。」 那麼要不是佛說法前後矛盾,就是您有文字障礙,不知道「涅槃」中還有「清涼常住法」,或是您有算術障礙,不知道 6 – 6 = 0 ?當然佛說法不可能前後矛盾,請問您是有哪一種障礙?或是您又認為二乘法的《雜阿含經》也是偽經?
- 六識就是眼、耳、鼻、舌、身及意識,這些是一般人都可以現觀的知識。這六識在睡着無夢、昏迷、死亡、無想定及滅盡定的五種狀態都會消失不見,這是只要有睡眠經驗的任何一般有情眾生都可以親身體驗的現量,它們是生滅法,不是常住法。如果《阿含經》的理論基礎是日日會斷滅的「六識論」,任何一位曾經有睡眠經驗的有情,包括您,就可以講《阿含經》了,還須佛陀親自講了十幾年,而且一再地說「涅槃」中是「清涼」、「常住」?
- 那麼,有情眾生既然不是只有六識,應該有幾識呢?《中阿含經》卷二十八中佛又開示:「如是耳、鼻、舌、身緣意及法,生意識。」其中緣於「意」及法塵,能產生意識的「意」就是意根,意識之根,或稱末那識或第七識。這樣再加上佛所開示阿羅漢滅盡五陰六識十八界後,在「涅槃」中仍然存在的「清涼常住法」總共就有八個識,這就是《阿含經》的理論基礎「八識論」。如果您在《阿含經》研究這麼多年連這麼簡單的基本理論基礎及算術都弄不懂,請不要在維基上亂發言以免降低維基的水準。--Thomaswz19(留言) 2013年9月5日 (四) 07:39 (UTC)
- 另外不如法的內容不要亂貼,這些都有因果的。--Thomaswz19(留言) 2013年9月5日 (四) 07:42 (UTC)
《阿含經》沒有明文說八識,只說六識。這沒有異議吧。
解釋《阿含經》的理論,應該是「六識論」還是「八識論」呢?我第一次回答就說過,這問題論師自古就有不同見解,誰也沒駁倒誰。你以為「六識論」不通,只是你看不懂/不接受論師的見解,不表示「六識論」自相矛盾。
《阿含經》不說「八識」的原因,當從《阿含經》本身去尋求,而不依大乘經。《雜阿含404經》說,佛所說法如手中樹葉甚少,佛所不說法如林中樹葉甚多,何以故?因佛所說法四聖諦相應,正向涅槃;佛所不說法,不正向涅槃。此經南北共傳,是可靠依據。
「八識論」非解脫所必需,故佛不說,只說「六識」即可解脫。這是依照《雜阿含404經》邏輯的結論。如果第八識是解脫所必須,而佛不說,豈非重大過失?這是毀謗佛陀。因此「八識論」非解脫所必需。
《雜阿含經》說六念法門,其中正法的特性是「現見」,或譯作「當下可見」。「六識」當下可見,第八識非當下可見(阿賴耶識甚深細),而需推理其存在。《雜阿含經》所說的正法,不談第八識,經文之間才自洽。
《阿含經》說解脫,用詞是「心解脫」,不是「識解脫」。如果佛的本意是指第八識,《阿含經》為何不說「識解脫」?其實無著將《阿含經》經文的「心」,解釋為「第八識」,就引出了《阿含經》用詞是否不精準的問題。經文如果說「識」不是更清楚嗎?
從你的立論,看來對《阿含經》中「心、意、識」三詞的用法還需要學習。 Happyseeu(留言) 2013年9月5日 (四) 21:00 (UTC)
- Happyseeu,你又死在文字之下,某些場合心和識是指同一類的東西,例如在《大正藏》阿含部中用「六識心」去搜尋就出現兩百多個,六識又稱為六識心這根本就識常識。「心、意、識」在《阿含經》另外一些場合指的是過去、現在及未來的意識,這時講的都是意識。如果死啃著文字不去貫通義理,只會繞不出來。你自己說:「出世間心不生不滅,故與六識不一;出世間心因六識滅而顯現,故與六識不異。」那請問這和六識不一不異、不生不滅的出世間心在哪裏?如果你把「出世間心」不算是識,那阿含部中在講的「本識」又是什麼?六識再加上出世間心已經有七個了,這已經不是佛法知見的問題,而是基本算術的問題了。您除了文字障礙和邏輯障礙之外,還有算術障礙。我不想浪費時間在我的討論頁中回應你的貼文,以後如果要討論的話,我會在你的討論頁中回覆。--Thomaswz19(留言) 2013年9月6日 (五) 04:42 (UTC)
2013年12月
[編輯]歡迎蒞臨維基百科。閣下近來或許無意中移除了蕭平實的維護性模板。當閣下移除維護性模板時,請確定模板所提及的問題已獲得解決,或在編輯摘要列明合理理由。請放心,閣下之操作已獲回退。如閣下需要進行測試,請使用沙盒。請也參閱歡迎頁面以了解更多關於貢獻維基百科的事宜。請確定討論有共識後再執行操作。多謝合作。--廣雅 范★ 2013年12月14日 (六) 16:06 (UTC)
在模板所提及的問題未獲得解決或者未於編輯摘要中列明理由前,請勿移除維護性模板,包括正覺同修會中的維護性模板。閣下所進行的移除並不具建設性,故已被回退。敬請合作。--廣雅 范★ 2013年12月14日 (六) 16:08 (UTC)
- 謝謝告知,抱歉不知道此模板不能隨便刪除。關於此貼上此模板的爭議性已經在該兩條目的討論頁中提出進行討論,但是無法達成共識。--Thomaswz19(留言) 2013年12月15日 (日) 15:00 (UTC)
Re:
[編輯]我去查了瓦洛厄山脈的紀錄,沒有發現異常,但是查你的編輯紀錄時,發現你同時有在瓦洛厄河跟瓦洛厄山脈做出類似的編輯,目前看起來兩個條目內容是一模一樣的。所以,我猜編輯「消失」是因為你本來想貼到「山脈」,結果不小心貼到「河」?--Reke(留言) 2014年5月12日 (一) 09:08 (UTC)
- Dear Reke, 謝謝您的回覆,沒錯,應該是我不小心貼到瓦洛厄河條目去了,瓦洛厄河是我下一個要翻譯的條目。非常謝謝您。--Thomaswz19(留言) 2014年5月12日 (一) 09:26 (UTC)
邀請您參加第十三次動員令
[編輯]親愛的維基百科用戶Thomaswz19您好:
首先,感謝你對維基百科的貢獻!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品質及數量,第十三次動員令會於2015年7月4日至2015年9月6日期間進行,我們誠摯地邀請您來積極參與動員活動。
詳細動員事項請參見第十三次動員令,讓您從動員令說明書中了解什麼是動員令,並請參考主頁的報名指引報名參與本次動員令(報名處現已開放)。
本次動員令分為大動員令及小動員令,大動員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題中貢獻的動員令項目,而小動員令主題有:地球科學、數學、物理、電子與資訊、歐洲歷史與地理以及多於15種外語版本的條目。
請收到本邀請函的維基人,將{{subst:動員令}}轉貼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或參考推廣工具),如果您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響應本次動員令、積極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歷次動員令成敗之關鍵,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維基的服務、品質及數量!非常感謝您的參與!
投票通知:試行安全投票(SecurePoll)
[編輯]由於2021年維基媒體基金會針對中文維基百科的行動暴露了本地社群自治的一些問題,社群展開了一連串的討論以嘗試修補此前選舉制度的漏洞。
參與討論的編者認為,使用安全投票(SecurePoll,一種維基媒體內部投票系統)可能可以解決一些既有問題,包括拉票等,但是是否施行此制度則需要社群共識決定。
據此,現決定舉行一場安全投票,以決定是否在管理人員選舉中試行安全投票制度。本次投票有三個問題,除了第一題為測試題以外,其他問題的結果都可能影響中文維基百科的未來發展。
本次投票之投票期為2021年12月11日 (六) 00:00 (UTC)至2021年12月25日 (六) 00:00 (UTC)。
- 關於安全投票:
- 保密:閣下投票之內容將獲得保密,除選舉管理員以外無人可以得知。本次投票將由基金會職員擔任選舉管理員。
- 自由:閣下投票後到截止前,可以任意改票。新的投票內容將覆蓋先前的投票內容。
- 公平:為避免傀儡操控投票結果,投票時將紀錄一些技術數據,此與閣下平常編輯維基百科時相同。
希望閣下能夠踴躍參與投票!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 2021年12月11日 (六) 09:57 (UTC)
此訊息由大量訊息發送功能傳送給所有合資格投票人(包括延伸確認使用者或管理員權限持有者,在投票開始時被封禁者除外)。
如果您不希望在未來收到所有透過大量訊息發送功能發送的訊息,您可以在您的使用者對話頁內加入Category:不接受消息發送這個分類。
可靠來源
[編輯]關於您說的蕭平實自己寫的書是否為可靠來源,首先您要知道,他的書是他自己的出版社出的,生者生成的內容本就為不可靠,更不用說都是錯誤論述,他要種這樣的因在自己身上嘛,只能說龍天護法看着他。也請您再看看WP:RS,關於可靠來源的方針指引,謝謝您。--Mafalda4144(留言) 2023年2月26日 (日) 06:39 (UTC)
- Mafalda4144 君,謝謝您的說明,如果生者生成的內容可能會不可靠,那引用經典說的內容是不是就可以算是可靠?另外在談到生者傳記時,如何談到其著作而又不產生引用第一手資料的問題?請教一下,謝謝您。Thomaswz19(留言) 2023年2月26日 (日) 07:12 (UTC)
邀請參與中文維基百科管治相關討論
[編輯]2024年管理人員制度改革意向調查經已結束,調整管理人員上任標準、容許用戶獲得臨時管理員權限、設立仲裁委員會和修訂管理員長期無活動解任方針已獲社群共識採納,目前正在討論實行的細節。請踴躍參與以上討論,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 2024年1月5日 (五) 06:01 (UTC)
本條消息是使用群發消息功能發送給您的。如果您不希望在未來接受所有使用本功能發送的消息,請在您的討論頁加入Category:不接受消息發送這一分類。
邀請您參與管理人員任免及仲裁委員會制度討論
[編輯]您好!中文維基百科社群現正檢討管理人員任免制度,並籌劃仲裁委員會首屆委員選舉方案。歡迎參與相關討論,並踴躍提出意見。 |
- 註:此通告由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於2024年9月21日 (六) 13:41 (UTC)寄送。若您未來長期或目前暫時不欲接收任何類似訊息,可考慮婉拒消息發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