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三億日圓事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三億日元事件犯人模擬像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三億円事件
假名さんおくえんじけん
平文式羅馬字Sanoku-en jiken

三億日圓事件(日語:三億円事件),或稱三億日圓搶劫案(日語:三億円強奪事件),是1968年12月10日發生在日本東京都府中市的一次現金搶劫案,至今犯人尚未捕獲。此案已經過了追訴期。犯人作案手法巧妙成為日本歷史上最神秘的案件之一,被人們視為完美犯罪。去除通貨膨脹因素,也是日本迄今為止被盜金額最大的案件。

案件經過

[編輯]

1968年(昭和43年)12月6日日本信託銀行(現在的三菱UFJ信託銀行國分寺支行經理收到一封恐嚇信。信中要求銀行派一名女職員在第二天(12月7日)下午5點前將300萬日圓送到指定地點。否則就炸掉該經理的家。當天警方在犯人指定的地點佈置了50名警員,然而犯人並沒有出現。

不過緊接着4天後的(12月10日)早上9點30分左右,一輛日產Cedric運鈔車裝着2億9430萬7500日圓由日本信託銀行國分寺支行(現在已經不存在)出發前往東京芝浦電氣(現在的東芝)府中工廠。這些錢是4523名工人的年終獎金,被分別裝在三個保險提箱中。當運鈔車經過府中監獄後面府中市榮町學苑路的時候被一名騎摩托車的男「警察」攔下。運鈔車司機打開車窗問發生了什麼情況,男「警察」回答「你們銀行巢鴨分行行長的家被人放了炸彈,剛接到通知你們這輛車也有問題,要檢查一下」。運鈔車上的人都知道4天前的恐嚇信事件於是都下了車。男子鑽進運鈔車車底後引燃藏在身上的煙霧彈,大叫「要爆炸了,快逃啊」,然後駕駛運鈔車在眾目睽睽之下揚長而去。

正當銀行職員們讚嘆「警察」果敢舉動的時候,突然發現「警察」留在現場的摩托車不大對勁,這才知道受騙上當了[1]

9點50分除了伊豆小笠原群島以外東京都全域進入緊急狀態追捕犯人。每年這天是年底特別警戒的頭一天,因此警力都分散部署在市內各個重要場所,當初沒有料到犯人會在途中換車,經過一整天的盤查沒有發現犯人的蹤跡。

這次被搶金額達3億日圓(2億9430萬7500日圓)是當時搶劫犯罪涉案金額最高的一次[2]。此後涉案金額也有超過3億日圓[3],但是根據1968年的物價水平,那時候的3億日圓相當於現在的(2010年)20到30億日圓,所以從價值上來講,很難有比這次盜竊金額更大的,而且其後,警方長達7年的追查,還花費了9億日圓。

雖然俗稱三億日圓搶劫案,但是在日本刑法中,這次事件,屬於盜竊而不是搶劫

1975年(昭和50年)12月10日,超過刑事訴訟追訴期7年。1988年(昭和63年)12月10日,超過民事訴訟時效年限20年。成為日本犯罪史上的一樁無頭公案,於是被認為是完美犯罪

多磨農協恐嚇案

[編輯]

三億日元搶劫案發生前,1968年4月25日到1968年8月22日為止多磨農協(府中也在多摩地區)共計9次收到恐嚇如不交錢就會被縱火和放炸彈。從恐嚇信的口吻語氣特點來看多磨農協恐嚇案和三億日元搶劫案是同一個犯人。

6月25日的恐嚇信中有「橫須賀那樁事是卑怯的行為(よこすかせんはひきょうもん)」。「橫須賀那樁事(よこすかせん)」是指恐嚇信發出9天前6月16日發生的橫須賀線列車爆炸案日語横須賀線電車爆破事件[4]

現場遺留品

[編輯]

犯人在現場留下作案工具等遺留品共計120件,因此開始警方對於破案十分樂觀。然而隨着時間推移發現這些遺留品要麼是被盜物品,要麼是大量生產和販賣的物品,對破案的進展產生不了任何作用。

第一現場

[編輯]

府中市榮町府中刑務所北面。三億日元就是在這裏被搶。

雅馬哈運動型350R1
假冒的警用摩托車。於1968年11月19日至20日間被盜。當時警用摩托車都是本田產,不存在雅馬哈的警用摩托車。車身原本是藍色。從被盜到發現為止騎了428公里。把手和車鞍部有塗錯油漆後用汽油擦拭過的痕跡。
鴨舌帽
大阪市東成區的中央帽子製造。在現場發現的外套里有一頂鴨舌帽,被認為是犯人的物品。本來根據分析帽子上的汗液可以查明犯人的血型,可是由於開始過於樂觀,警察爭相戴着取樂造成無法提取物證。這種鴨舌帽在立川市的帽子店一共被賣掉54個,追查到其中36個帽子的買主,還有18個找不到下落。
擴音喇叭
兵庫縣寶塚市東亞特殊電機製造。假摩托車上掛了一個擴音喇叭來冒充警察用的擴音機。根據編號查明同批產品共5個,其中4個下落確定,最後1個在東村山市的施工現場被盜。
餅乾盒
假摩托車上還放了個餅乾盒用來冒充文件盒。其實警察用文件盒在普通的摩托車店也有出售,可是罪犯選用了和真文件盒相差頗大的餅乾盒用來冒充。結合前面提到的摩托塗裝錯誤而導致擦拭痕跡來看犯人對警用摩托車不是很熟悉。餅乾盒是明治商事生產,產量為3萬個,因此無法查找來源。有人據此推測犯人喜歡吃甜食,但也有可能只是垃圾堆中找出的。
煙霧彈
煙霧彈是橫濱市保土谷區的日本Carlit保土谷工廠製造的「Hi-flare 5(ハイフレイヤー5)」,在加油站都有賣,案件發生為止共賣掉4190個。用來包裹煙霧彈的紙是NHK《電波科學》雜誌昭和43年7月號附錄的電視機電路圖。
磁鐵
用來把煙霧彈固定在現金運送車上的2塊從櫃門磁鐵上拆下來的磁鐵。煙霧彈周圍繞上了銅線,由於銅線沒有什麼磁性結果煙霧彈掉在地上。磁鐵由大平製作所共生產了43240個。
報紙
擴音喇叭被塗了2層白漆。搜查中毫無進展的某天突然發現粘在擴音喇叭上4mm大小的報紙碎片。經調查是1968年12月6日產經新聞晨刊主婦專欄「食品信息」標題「品」字的右下方一部分。紙張是愛媛縣伊予三島市大王製紙工廠生產。
這份報紙有13,485戶訂閱,分歸12個發送點。花了2年時間終於找到了特定發送點,然而訂閱紀錄已經銷毀線索中斷。

第二現場

[編輯]

運鈔車被遺棄在國分寺市西元町武藏國分寺跡的橡樹林中。案件發生前有人看到一輛深藍色卡羅拉停在這裏,因此判斷犯人拿走運鈔車中的保險箱後換乘深藍色卡羅拉逃跑。

第三現場

[編輯]

府中市榮町明星學苑高中附近的空地。犯人在犯罪前用雨衣把假摩托藏在這裏。

雨衣
深藍色的雨衣。蓋在假摩托上後,直接被扔在地上。
案發第2天被公開,生產這種雨衣的公司1958年倒閉,雨衣是10年前生產。
雨衣袖口內側有熨斗熨過的痕跡。領子上有洗衣店的標記的痕跡。
第1輛卡羅拉
綠色的豐田卡羅拉(車牌:多摩5 め 38-63)。11月30日至12月1日被盜。被發現時車門還是半開着,雨刷還沒有關,車窗還只關了一半。

第四現場

[編輯]

小金井市本町團地停車場。案件發生4個月後,犯人在第二現場換乘的深藍色卡羅拉在這裏被發現。現場還找到了空的保險箱。犯人可能在這裏把現金從保險箱中拿走,但是團地停車場人多眼雜也可能是在別的地方把錢取出後將車和保險箱丟棄在此。這裏還發現了其他一些被盜車輛。

第2輛卡羅拉
犯人搶走運鈔車後換乘的深藍色卡羅拉,戲稱為「多摩五郎」(車牌:多摩5 ろ 35-19)。案件發生前被人在第二現場目擊。警方在案件發生後一直在尋找這輛車。車被蓋着車衣所以一直到4個月後才被發現。空保險箱被扔在車裏,根據航空自衛隊的航空照片深藍色卡羅拉在案件發生第2天就一直停在那裏。
保險箱上的泥土
對保險箱上的泥土所作精密分析表明,這些泥土來自距現場4公里的國分寺市戀窪雜木林,農林省林業試驗場的鑑定認為這些泥土和第二現場土壌接近。因此推斷犯人在戀窪附近有藏身之處,但是大規模搜查之後還是一無所獲。
本田摩托DREAM
1968年11月9日被盜。這種車型是警用摩托的車型,所以判斷犯人當初想改裝這輛車。被盜後只有開了60公里,車主說這輛車有跳火的問題。估計犯人因此而放棄改造。
其他3輛被盜車
第2輛卡羅拉以外還停放着其他3輛被盜車分別都是不同型號的日產天際線。車都蓋着車衣因此很難被發現。1971年(昭和46年)警察委託工科學者額田嚴鑑定,發現車衣打結方法不同。因此得出是集團犯罪的結論[5]
賭博用品
其中一輛被盜車(Prince SkyLine 2000GT)中發現兩本賽馬雜誌和體育報,府中東京競馬場附近咖啡店的火柴,平和島賽艇的廣告。這些都不是原來車主的東西。由此可見犯人喜歡賽馬和賽艇。
女人的耳環
被盜車(Prince SkyLine 1500)中發現女人的耳環。這也不是車主的東西,所以懷疑犯罪人員中有女人或者同性戀者。

恐嚇信

[編輯]

送到銀行的恐嚇信上的郵票是用唾液粘上去的,鑑定結果犯人是B型血型。恐嚇信裏面的字用雜誌上的字拼湊,這份雜誌後來被用來包煙霧彈

多磨農協的恐嚇信與日本信託銀行的恐嚇信,語氣上有如下相似點。

  • 使用「ウンテンシャ(漢字為運転者,意思是司機)」「イマ一度の機会(現在是一生一次的機會)」,日語一般不使用運転者,而使用運転手
  • 喜歡在詞句之間加上空格。
  • 強調之處使用點線記號(「●―●―●」)。
  • 使用「俺たち」(我們),說明罪犯可能不是一個人。
  • 使用電信公司相關人員用語「コン柱オキバ(電線杆子)」,而日語一般使用電柱
  • 都提到多磨農協某職員的車牌。

2本雜誌

[編輯]

恐嚇信和包煙霧彈的兩本雜誌是《電波科學》和《近代映畫》起先警察從這兩種雜誌的閱讀對象着手。電波科學的內容是電視機裝配和電器改造,非常專業;而近代映畫主要是文藝內容,屬於文青雜誌,同時喜歡閱讀這兩種雜誌的很難查找。恐嚇信上的字是從線路圖上摳下,線路圖是裝配電視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判斷罪犯並不喜歡電子技術。最後得出結論犯人為了擾亂搜查,有意買了兩本風馬牛不相及的雜誌,因為是剪貼,也導致用詞異於一般人使用的詞彙。

目擊者證言

[編輯]

案件發生後有人提供了如下目擊報告。

  • 11月下旬早上8點左右有人看到府中市市道這輛被盜的藍色摩托。
  • 12月1日深夜有人發現被盜的摩托車停在京王線高幡不動站附近反向車道。
  • 12月9日晚上8點40分有人在府中市某十字路口看到這輛摩托,這時候已經被塗成白色。
  • 案件發生30分鐘前9點左右有4個目擊者看到距離日本信託銀行國分寺支店50公尺的地方有個身高165-170公分,30歲穿雨衣的人在張望。
  • 案件發生10分鐘前9點20分有主婦在第3現場目擊到該摩托。
  • 第一現場4名銀行職員和府中刑務所人員以及航空自衛隊員的證詞有出入。
  • 第二現場附近有一名婦女被運鈔車激起的泥水濺到。
  • 國分寺市的一對園丁父子的車差點被紅色卡羅拉撞到,隨後紅色卡羅拉飛速往國分寺街道方向開走。這對園丁父子看到駕車的是一個無帽穿黑色外套長髮男子,沒有看到保險箱。
  • 最後的目擊是在杉並區的哨卡,有輛輕型車載着銀色提箱突破哨卡[6]

搜查活動

[編輯]

模擬像

[編輯]

12月21日警方公佈罪犯的模擬像。模擬像是根據嫌疑人(後述的少年S)的照片製作,而不是根據當事人的描述製作。當事的4名銀行職員此時已經見過少年S的容貌,所以很可能有先入為主想當然的可能。

結果1971年調整了方針認為即使不像模擬像也可能是犯人。1974年正式廢除了這張模擬像。然後報章書籍仍然不斷引用這張模擬像。

嫌疑人名單裏共有11萬人,協助調查的警員更達到破紀錄的17萬人。可是罪犯仍舊沒有被抓到。

地毯式搜查

[編輯]

現場附近的三多摩地區是學生集聚地區,警方實施逐家訪問。當時在東京都立府中高等學校上學的高田純次布施明也在11萬嫌疑人當中。兩人都和案件沒有關聯。

其他搜查

[編輯]

對現場遺留物品進行指紋取樣,由於指紋太多,而核對指紋的警員只有3名,最後沒有取得成果。

警察公佈了被盜款2000張500日元鈔票的號碼。可是這些鈔票沒有發現在市面上流通。

被害和影響

[編輯]

日本的保險公司對銀行作了賠償,其他的保險公司作了聯保。府中工廠的工人也在犯罪發生後的第二天就領到年終獎。此後日本企業意識到使用現金發放工資獎金是很危險的,所以將工資獎金發放改為銀行劃賬。銀行方面也加強了現金運送的安全措施,增加了保安人員。

嫌疑人

[編輯]

犯人到底是單獨還是團伙行動到現在還是個謎。調查中重點有下面的嫌疑人。

立川組的少年

[編輯]

立川組是當時立川市的少年竊車團伙(立川市在府中市西面)。

少年S

[編輯]

立川組的小頭目。當時19歲。

被懷疑理由

  1. 偷車的方法和被盜車上的痕跡吻合。
  2. 熟悉當地地形,懂駕駛汽車和摩托車。
  3. 和1968年3月在立川市一家超市用煙霧彈搶劫的犯人關係很好[7]
  4. 其父正是騎摩托的警察,因此有警用摩托的知識。
  5. 除了家人的證詞以外無法提供不在場證明。
  6. 事發前說過要搶劫東芝或日立的運鈔車。

但是,也有不符合的地方,如果是單獨犯罪少年S就被排除。

  1. 血型是A,恐嚇信貼郵票的血型是B。
  2. 和恐嚇信上的筆跡不同。
  3. 多磨農協恐嚇案中恐嚇信是8月25日寄出,這天他在少教所。

少年S案發5天後(1968年12月15日)在家中服用父親買來的氰化鉀自殺。熟悉他的人都不認為他會自殺。包氰化鉀的報紙上,只有S本人和他父親的指紋。

自殺後第二天,警察將當事的4個銀行職員帶到S家裏辨別面容。4人全部說S長得很像嫌疑人。據此1968年12月21日警方以S的照片為藍本公佈了模擬像。但是最後警方排除了S作案的可能。

少年Z

[編輯]

立川組成員。當時18歲。

懷疑理由,1,2,3和少年S相同。案發後變得很闊綽。買了新車開了公司。然而Z的血型是AB,筆跡也和恐嚇信上的不一樣。

1975年警察在刑事訴訟時效前逮捕了Z,但是由於證據不足在刑事訴訟時效前被釋放。

跨性別者(男跨女)K

[編輯]

少年S的朋友,不是立川組成員。當時30歲左右。

除了S的親人是事發當天唯一對S作證的人。根據K的證詞,S事發2~3天前到事發當日一直和K在新宿的公寓過夜,事發當天早上8點離開。離開時間是根據天亮的程度並沒有看錶,外面下着雨,忘記了有沒有把雨傘或者雨衣借給他。K還說認識S是案件發生的20天前,然而家裏卻擺着夏天和S一起旅行拍的照片。

案件發生一年之後,K移居國外,並在當地開了商場。再次回到日本後買了數棟公寓,案件七年後買了豪宅。

如果K是罪犯集團一員的話,S在少教所時寄出的恐嚇信,現場附近目擊到的30歲男子,被盜車中留下的耳環就有了合理解釋。

雖然確實看起來跟S一起涉有重嫌,但是經過調查警方也排除了K的作案嫌疑。據K自己說在國外發達是因為找到了有錢的靠山。

府中市的司機K

[編輯]

當時25歲。熟悉當地環境,血型也是B型,會打字,從他寫給朋友的信中發現與威脅信相似的口吻,但是筆跡不同。因為長相和模擬像酷似,所以從嫌疑人名單12,301位脫穎而出。

案件發生1年後的1969年12月12日,毎日新聞記者對警方的採訪中,警方透露了K,但是強調筆跡不同。但是各家媒體迅速作了報道。警方怕嫌疑人逃跑,不得不馬上逮捕K,但最後由於毫無證據於第二天便被釋放。但K因此受到打擊,不但失去了工作,也一直受到歧視而不斷調換工作,2008年9月自殺。[8]

日野市三兄弟

[編輯]

日野市經營電器公司。當時分別是31歲,29歲,26歲。家裏有個大車庫能夠改裝摩托車。在不良組織中的老二熟悉摩托車。做過招牌能夠噴漆,事發前買了裝有煙霧彈的新車。兄弟中事發前也有人戴過鴨舌帽。而且三人正好能團體行動,但是車上的煙霧彈和鴨舌帽和犯罪現場找到的不同。警察搜查了三兄弟的家證明和案件沒有瓜葛。

房地產公司職員

[編輯]

男性,當時32歲。事發前缺錢,事發後手頭寬裕。有在東芝府中上班的經歷,姐姐在東芝府中工作了12年。本人很會開車,長得又很像模擬像中的人。但是事發當天從杉並區前往橫浜途中。錢多也是因為在房地產買賣中賺了1600萬日元。最後也被排除。

公司職員P

[編輯]

三億日元案件發生前的1955年也運用類似的手法搶劫千代田區一家銀行的運鈔車後被捕。P出獄曾經說過花一年時間干一樁大事情,三億日元案件後他也買進了土地和進口車。經過調查錢也是通過房地產經營的合法收入。P移民夏威夷後病死。

自稱犯人的人

[編輯]

追訴期過後一些人自稱這次搶劫案是自己所為。經過甄別這些人都不是真正的罪犯,目的有的是為了出名,有的是為了賣書,還有的為了詐騙

犯人在使用煙霧彈的時候發生了故障,結果犯人用特殊的方式才使煙霧彈發煙,還有保險箱中除了現金和獎金袋之外還放了其他東西。使用何種方式使煙霧彈發煙和保險箱中所放的其他東西只有真的犯人才知道。

和案件關聯的作品

[編輯]

小說

[編輯]

電影

[編輯]

電視劇

[編輯]

音樂

[編輯]
  • 府中捕物控』 ALFIE(現在THE ALFEE)- 唱片公司最後沒有發售。作曲者山本正之將歌詞改編後發售。ALFIE很少有停止發售的事情。1994年夏在現場演出中披露,1999年1月22日上了電視。
  • 『三億日元案件之歌』 高田渡
  • 『頭腦警察1』 頭腦警察 - 封套使用犯人的模擬像。由於歌詞過於刺激,被禁止銷售。
  • 『時効』,般若 - 收錄在『內部告發』中,封套是般若和犯人模擬像的合成。

創作

[編輯]

相關文獻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男子在現場留下的是塗裝過的藍色雅馬哈運動型350R1(2衝程2缸)。而當時警用摩托都是本田CP77(4衝程4缸)或者CB350(4衝程2缸)。
  2. ^ 此前的最高記錄是1965年9月青森銀行弘前支行搶劫案,價值3100萬日圓。
  3. ^ 目前搶劫犯罪涉案最高金額是2004年10月的櫪木縣5億日圓搶劫案的5億4000萬日圓。該案罪犯在現場附近丟棄了大約1億2000萬日圓實際到手只有4億2250萬日圓。1994年8月福德銀行5億日圓搶劫案的被搶金額也是大約5億4100萬日圓。
  4. ^ 橫須賀線列車爆炸案的犯人在1968年11月9日被捕,犯人在三億日元搶劫案公訴時效成立前的1975年12月5日被處以死刑。
  5. ^ 額田嚴 『結扣之謎』 中央公論新社〈中公新書〉,1980年,152頁。
  6. ^ 學研ジュニアチャンピオンコース『追蹤那次案件』有關「三億日元案件」的描寫
  7. ^ 當時只有開車的人才知道如何購入和使用煙霧彈,三億日元案件也使用同種煙霧彈。
  8. ^ http://ci.nii.ac.jp/naid/4001636371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週刊新潮2008年12月18日號「3億元事件」被錯抓的男人今年9月自殺!」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