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海關總稅務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清
 中華民國政府機構

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署
大清皇家海關總稅務司
中華民國海關總稅務司署
中國海關總稅務司旗, 海關旗, 1931–1950 (作為正式版本使用到1976年)
機構概要
成立時間1854年(咸豐四年
解散時間1991年(民國80年)
後繼機構財政部關稅總局
機構類型海關
機構駐地上海 (1859–1865,1929-1941,1945-1949)
北京 (1865–1929)
重慶 (1941–1945)
臺北 (1949–1991)
隸屬部長孔祥熙 (1933-1944)
上級機構大清南洋通商大臣
中華民國財政部
地圖

海關總稅務司服務範圍
Imperial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
繁體字 大清皇家海關總稅務司
簡化字 大清皇家海关总税务司

中國海關總稅務司,1912年前稱大清皇家海關總稅務司,是1859年至1991年間大清帝國中華民國海關的實際最高領導。

歷史

[編輯]

太平天國佔領天京後,清朝政府實際無力控制上海海關。在此情況下,1854年,英國法國美國三國駐上海領事館聯合與蘇松太道(上海實際行政長官)吳建彰談判,決定由三國各派稅務司一人「協助」清朝政府徵集關稅。很快,這個委員會的職權擴充到了海關、航運甚至郵政管理方面。1859年,英國稅務司李泰國清朝南洋通商大臣何桂清任命為總稅務司,成為了中國海關的最高領導。1861年,這個職位得到清朝中央政府的確認。1865年,總稅務司遷往北京台基廠。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海關總稅務司開展航道測量和航標建設,掌握了中國沿海與內河的引水權,在海關總署成立海務處,卡洛爾(Carrel)(英籍,海軍退役校官)為海務巡工司。1920年至1925年先後向英國購買了「北斗」號(排水量約200噸)、「長庚」號(200噸)、「並征」號(1000噸)、「流星」號(800噸)、「海光」號(600噸);又向香港太古船廠定造「海星」號(2000噸)、「春星」號(2300噸)蒸汽船。以上各艦均配備有馬克沁重機槍,千噸以上的還在船頭甲板加裝一門3磅炮。「海星」、「流星」、「並征」、「海光」等4艘均塗白色,組成海務船隊(即「航標船隊」),其他船塗灰色編入緝私艦隊。海務船隊以上海為基地,海務處下設航標總工程師室,專門負責沿海與長江的航標建設工作。海務船隊在中國沿海先後建設大型燈塔43座,在沿海港口和航道敷設了浮標、燈樁共200多個,按國際標準繪製和出版航海圖50多張。中共建政後,航道與航標工作仍由中央人民政府海關總署掌管,直至1952年由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接管。

隨着國民革命的反帝運動發展,1927年1月海關艦艇改掛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取代五色旗。1928年7月25日中美簽訂《關稅協定》,主要內容有:取消限制中國關稅自主的條約條款,互相給予最惠國待遇,確立中國關稅自主的原則等。此後,德、英、法、義、日等資本主義國家先後與中國簽訂了類似的承認中國關稅自主的關稅條約。

1929年,總稅務司署遷回上海。中國抗日戰爭前期,總稅務司不顧日軍的威脅,設法保持海關完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立即佔領各地海關及在上海的總稅務司署。國民政府在後方重新設置總稅務司署,以美國人為首,統轄各地海關,管理國統區與外國,以及國統區與淪陷區之間的貿易。1945年日本投降後,兩個海關總署在上海合併[1]。1949年4月,渡江戰役前,駐在上海的總稅務司公署隨中華民國財政部撤台灣,總稅務司李度(美籍)命令華北和上海的海關艦船立即駛往台灣。由於解放軍很快封住了黃浦江口,因而只有A型艦「聯星」號等3艘、Y型艦「海平」號等3艘和航標船「景星」號一艘逃台,Y型艦「海威」號駛往廈門後轉去香港,其餘艦艇全部被共產黨接管。隨着解放軍陸續進佔各海關所在地,中國共產黨對舊海關實行接收和軍管,終止舊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署對各地海關的管轄,確立中國共產黨和中央人民政府對海關的領導並確立海關行政管理權和關稅自主權,規定一切外輪進口均需先報經軍管會批准,對在舊中國海關任職的洋員統一審查處理,外籍稅務司制度自此在中國大陸終結。1949年5月隨上海戰役結束,留守在上海的中國海關總稅務司機構被中國共產黨下令中止職權。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海關總署在北京建立,並在之後接管了中國大陸的各海關機構[2]

中國第一面海關旗,由李泰國設計。
海關旗;左上角由英國人設計,曾經代替國旗懸掛於中國船隻上的旗幟,北洋政府成立後沿用,後被國民政府廢止
海關總稅務司旗,在英國人的設計基礎上增加青天白日旗於內,該旗幟也是中國海關首面官方旗幟

1950年,末任外籍總稅務司李度退休,海關總稅務司改由中華民國國籍人士擔任。1991年,海關總稅務司署改制為財政部關稅總局,「海關總稅務司」職位正式走入歷史。

行政

[編輯]

總稅務司以「通令」作為行政形式,統管中國境內的所有海關,各海關設稅務司一人,向總稅務司匯報。總稅務司的工作語言為英語。總稅務司機構初期為英國人掌控,辛亥革命美國德國法國日本官員也逐漸進入。1929年後,中國本土官員開始進入總稅務司上層領導職位。

稅務司洋員編制

[編輯]

下列為海關底下各稅務司的洋員編制,人員多半為英國籍。以光緒年間台灣《滬尾新關洋員名錄》[3]為例:

稅務司
頭等幫辦 一等幫辦 二等幫辦 三等幫辦 四等幫辦 幫辦(未分級)
供事
總巡 二等驗貨 三等驗貨
頭等鈐字手 二等鈐字手 三等鈐字手
醫師
技師

歷任總稅務司

[編輯]
外籍
  1. [英]李泰國(Horatio Nelson Lay,1859年-1863年)
  2. [英]赫德(Robert Hart,1863年-1911年)
  3. [英]裴式楷(Robert Edward Bredon,1908年-1910年代理)
  4. [英]安格聯(Francis Aglen,1910年-1911年代理,1911年-1927年正任)
  5. [英]易紈士(Authur Henry Francis Edwards,1927年-1929年署理)
  6. [英]梅樂和(Frederick Maze,1929年-1943年)
  7. [美]李 度(Lester Knox Little,1943年-1950年)
華籍
  1. 羅慶祥(1950年-1955年代理)
  2. 方 度(1950年-1960年代理,1960年6月24日-1960年7月24日正任)
  3. 張申福(1960年-1964年)
  4. 曲樹楨(1966年-1971年)
  5. 王樹德(1972年-1978年)
  6. 袁寶璧(1978年-1984年)
  7. 鄭欽明(1984年-1987年)
  8. 黃清潯(1987年-1990年)
  9. 詹德和(1990年-1991年)(後,海關總稅務司改組為財政部關稅總局

歷史旗幟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鄭友揆著,程麟蓀譯:《中國的對外貿易和工業發展,1840-1948年》(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4),頁157。
  2. ^ 《上海海關志》(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7),第一節 沿革
  3. ^ 【內文】台北縣縣定古蹟淡水海關碼頭調查研究及修護計劃-第16頁.pdf (PDF).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2024-06-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4-06-22). 

來源

[編輯]
  • Donna Brunero. Britain's Imperial Cornerstone in China: The Chinese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 1854-1949. Routledge, 2006.
  • 費正清Trade and Diplomacy on the China Coast: The Opening of the Treaty Ports, 1842-1854. 2 vol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3.
  • Stanley Fowler Wright. Hart and the Chinese Customs. Belfast: published by William Mullen and Son for 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 1950.
  • Crawford David S. James Watson, MD, LRCSE – an Edinburgh trained physician and surgeon in northeastern China 1865–1884. J.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 of Edinburgh, 2006.
  • 財政部關稅總局 編撰. 《中華民國海關簡史》 再版. 財政部關稅總局. [中華民國97年6月]. ISBN 957-00-4861-1. 
  • 歷任海關首長照片 - 財政部財政史料陳列室
  • 久保亨 著,王小嘉 譯:《走向自立之路: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中國的關稅通貨政策和經濟發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