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葉夫根耶維奇·費斯曼
亞歷山大·葉·費斯曼 | |
---|---|
出生 | 俄羅斯帝國聖彼得堡 | 1883年11月8日
逝世 | 1945年5月20日 蘇聯俄聯邦索契 | (61歲)
國籍 | 俄羅斯帝國 蘇聯 |
母校 | 莫斯科國立大學 |
知名於 | 礦物學家、地球化學家、科普作家 |
獎項 | 勞動紅旗勳章 列寧獎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地球化學、礦物學 |
機構 | 蘇聯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
博士導師 | 弗·伊·維爾納茨基 |
博士生 | 弗·伊·斯米爾諾夫、伊·伊·沙弗拉諾維奇、尤素普瓦 |
簽名 | |
亞歷山大·葉夫根耶維奇·費斯曼(俄語:Александр Евгеньевич Ферсман,1883年11月8日—1945年5月20日)是前蘇聯地球化學家和礦物學家,蘇聯科學院院士(1919年)。
早年生活與教育
[編輯]1883年11月8日亞歷山大·費斯曼出生於聖彼得堡,父親葉夫根尼·亞歷山大羅維奇·費斯曼是一位建築師和沙俄時期軍官,母親瑪麗亞·埃杜爾多夫娜·喀斯樂是一位畫家及鋼琴師。童年時期他就開始在位於郊區的克里米亞夏季莊園搜尋、收集各類礦物及晶體。1901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敖德薩高級中學,後進入新羅西斯克礦業學院,在那裏他發現礦物學課程很平淡,想轉而攻讀藝術史,但他的家人朋友勸他轉讀了化學專業[1]。
1903年費斯曼的父親被任命為沙皇軍隊軍官,全家搬至莫斯科,費斯曼也隨之就讀於莫斯科大學。1904年成為弗拉基米爾·伊萬諾維奇·維爾納茨基-一位後來對他的人生和事業都產生重大影響的礦物學家暨地球化學家的博士研究生[1][2]。
1908年費斯曼在海德堡大學維克多·莫迪凱·戈德施密特的指導下開始進行研究工作,並撰寫了一篇有關金剛石晶體的重要論文[1]。
職業生涯
[編輯]1910年費斯曼回到俄羅斯,開始從事行政管理和教育工作,他被任命為俄羅斯科學院聖彼得堡礦物博物館礦物分館館長,1919年當選為博物館館長[1],同時,他還是莫斯科人民大學(沙尼亞夫斯基大學)教授。1912年,他開設了世界上第一門地球化學課程,並幫助創辦了一本廣受歡迎,並一生為之奉獻的科學雜誌-《普里羅達》(自然)[3]。在一戰及蘇德戰爭期間,費斯曼二次成立了一個專門向軍方提供有關地質方面戰略事宜的委員會。他還參與了科學院俄羅斯自然資源編目項目,並從1915年開始到俄羅斯各地進行礦藏考察,後來列寧曾就國家礦產資源的開發專門徵求過他的建議[1]。
1917年十月革命後,費斯曼極力倡議開發國家自然資源,特別是貯量豐富的礦產。他先後組織過無數次科考活動,足跡遍及克里米亞、高加索、烏拉爾、哈薩克斯坦、突厥斯坦、阿爾泰山脈、貝加爾地區、蒙古北部、卡累利阿、天山山脈、克孜勒庫姆沙漠、卡拉庫姆沙漠和科拉半島,其中曾次數親自帶隊,通過這些大規則的勘探活動發現了包含費爾干納鈾、釩礦以及在裏海東部卡拉庫姆沙漠的大型硫礦(俄羅斯先前需大量進口)等礦藏[1]。
1924年斯大林掌權後,蘇聯工業化進程加速。1929年初蘇聯工業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執行,礦物學和地球化學在國內的地位也隨之提升。從1922到1934年間,蘇聯科學院組織了250多個涉及地質、地球化學和礦物研究方面的科考隊[1],特別重要的是費斯曼參與的科拉半島大型鹼性地塊-希比內山脈和洛沃澤羅的勘探。科拉半島以交通不便而出名,但到了二十世紀30年代中期已有了較大改善,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費斯曼和他的同事尼古拉·瓦西爾維奇·別洛夫的努力。希比內和洛沃澤羅是世界上貯量最大的多礦品工業礦。
在費斯曼的領導下,礦物博物館的主要工作立足於解決實際經濟問題、研究本國礦藏以及開發最先進的科研技術。到1932年,該博物館更名為礦物和地球化學研究所,1932年又改為地球化學、礦物和晶體研究所,其招募的員工許多都是國家級頂尖科學家。
1934年,包括礦物學博物館在內的蘇聯科學院遷往莫斯科,為裝運博物館收藏的6萬多件標本,曾動用了30節鐵路車皮,搬遷工作緊張地進行了三年。1937年,為迎接在莫斯科召開的第十七屆國際地質大會,該博物館舉辦了大型展覽活動,費斯曼為本屆大會秘書長,在會議組織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
大會期間,曾安排了到蘇聯各地一些有名的地質區作為期20-30天的實地考察活動。然而,這一年也正值斯大林發起大清洗運動之時,這一政治運動也波及到此次大會,一些與會代表在會期和會後即遭逮捕,如俄羅斯傑出地質學家Yu.M. Sheinmann。費斯曼經常與外國人接觸,但他盡力避免被猜疑。據哈佛大學的赫爾伯特(C. S. Hurlbut)事後介紹,卡累利阿和科拉半島的考察活動被安排的非常恰當周到[4]。
1941年二戰期間,費斯曼負責將博物館8萬件最有價值的礦物標本疏散出莫斯科,並在1944年全部安全運回。
1945年5月20日,費斯曼死於正在療養的黑海索契,時年61歲[1]。
著作
[編輯]費斯曼曾撰寫和發表過1500多篇有關結晶學、礦物學、地質學、化學、地球化學、地理學、空中攝影、天文學、哲學、藝術、考古、土壤學、生物學等方面的文章。其中主要的有:《俄羅斯的地球化學》(1922年)、《地球和宇宙中的化學元素》(1923年)、《地球化學》I-IV卷(1933年-1939年)、《依據地球化學和礦物學尋找礦藏》(1939年)[2]。
他也是一位俄羅斯科普作家,除了《普里羅達》和另外一些期刊外,他還創作了許多大眾科普書籍,包括:《北極圈外的三年》(1924年)、《大眾礦物學》(1928年重編、1935年重版)、《蘇聯自然科學的二十五年》(1944年)、《礦物學回顧》(1945年)、《前進中的蘇聯科學》(1945年)、《服務於人類的地球化學》(1958出版)[1]。
獎勵與榮譽
[編輯]1929年被授予列寧獎;1942年蘇聯國家獎;1943年被倫敦地質學會授予沃拉斯頓獎章以及勞動紅旗勳章[5]。
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位於莫斯科的費斯曼礦物博物館;鈮鈣礦(fersmite)和矽鈦鈣石(fersmanite);月球上的費斯曼環形山;費斯曼地質研究所以及俄羅斯許多城市中的街道(包括莫斯科、蒙切戈爾斯克、阿帕季特)。
備註
[編輯]-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website of the Geochemical Society. Article: A.E. Fersman and the Kola Peninsul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Dr. G.P. Glasby
- ^ 2.0 2.1 American Mineralogist, Volume 31, pages 173–178, 1946, LJ Spencer
- ^ definition of Priroda in the Free Online Encyclopedia. Encyclopedia2.thefreedictionary.com. [2014-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4).
- ^ Mineralogical Observations on the Northern Excursion of the XVII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ornelius S. Hurlbut, jr.,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38
- ^ Russian 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