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韻大鼓
外觀
京韻大鼓 |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
申報地區或單位 | 北京市歌舞劇院有限責任公司 天津市曲藝團 |
分類 | 曲藝 |
序號 | 741 |
編號項目 | V-48 |
登錄 | 2008年 |
京韻大鼓是中國曲藝曲種之一,起源於河北省滄州、河間地區,形成於京津兩地。之後,劉寶全在演奏京韻大鼓時以北京語音聲調來吐字發音,創製新腔,故稱京韻大鼓。[1]
簡介
[編輯]京韻大鼓是清朝末年由河北省滄州、河間地區流行的木板大鼓經改革後而來。流行於河北省及中國東北、華東地區。木板大鼓因演唱者多帶保定、滄州口音,故又名怯大鼓。主要說唱中篇、長篇大書,兼唱短段。木板大鼓的唱腔是板腔體,伴奏樂器僅有鼓和板,傳入北京後,伴奏增加了三弦。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後,正式統一定名為「京韻大鼓」。[2]
怯大鼓的代表人物是劉寶全。劉寶全對怯大鼓進行革新,以京韻京白演唱短段曲目,吸取各種戲曲、雜曲的曲調,借鑑京劇「刀槍架」式及唱腔,用三弦伴奏結合唱腔。劉寶全、白雲鵬、張筱軒分別形成了劉派、白派、張派這三大流派。後來又出現了「少白派」(白鳳鳴)、「駱派」(駱玉笙)。[2]
京韻大鼓的唱詞基本為七字句。每篇唱詞約140-150句。用韻以北京十三轍為準,每個唱段大多一韻到底。基本唱腔有慢板、緊慢板。京韻大鼓唱說兼顧。表演為一人站唱(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又出現雙唱形式),自擊鼓板;主要伴奏為三人分別操大三弦、四胡、琵琶,有時加上低胡。傳統曲目有《長坂坡》、《趙雲截江》、《草船借箭》、《大西廂》、《鬧江州》、《祭晴雯》、《黛玉悲秋》及寫景小段《醜末寅初》、《風雨歸舟》等。[2]
1950年代初,中央廣播說唱團、北京曲藝團等先後在京韻大鼓改革及培養新人方面作出貢獻。[2]
代表藝人
[編輯]代表曲目
[編輯]劉派:《單刀會》、《戰長沙》、《博望坡》、《長坂坡》、《趙雲截江》等 白派:《探晴雯》、《樊金定罵城》、《黛玉焚稿》等。 駱派:《劍閣聞鈴》、《紅梅閣》等
參考文獻
[編輯]- ^ 京韵大鼓,巴中旅游网,2009-01-22. [2009-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3).
- ^ 2.0 2.1 2.2 2.3 京韵大鼓,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012-11-13. [2016-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