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全齒蟲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巨大全齒蟲
化石時期:521–514 Ma
寒武紀第三期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恐蝦綱 Dinocaridida
屬: 全齒蟲屬 Omnidens
Hou, Bergström, and Yang, 2006
種:
巨大全齒蟲 O. amplus
二名法
Omnidens amplus
Hou, Bergström, and Yang, 2006

全齒蟲屬學名Omnidens)是寒武紀期間的一屬大型動物,模式種是巨大全齒蟲(Omnidens amplus)。全齒蟲現已滅絕,人們只能通過在澄江生物群遺留下來的幾片口器化石推測其形態。[1]人們曾誤認為其口器化石屬於放射齒目動物,首次發現時,科學家認為全齒蟲是一種鰓曳動物[1],但現在又劃成節肢動物。其口器很像長有鰓的厭惡蟲的口器,意味着這兩種動物很可能是近親。[2]據推測,全齒蟲體長可達1.5米,是目前已知最大的自由生活的寒武紀生物之[1]一。[2]

發現與命名

[編輯]

全齒蟲的化石分佈在中國雲南省昆明市海口鎮(Haikou area)的麻坊階層(Mafang section)和耳材村階層(Ercaicun section)、晉寧區的梅樹村組(Meishucun)、澄江市帽天山頁岩(Maotianshan Shales)筇竹寺階中的玉案山組(Yu'anshan Formation)。全齒蟲的正模標本是編號為YKLP 10157的標本,來自帽天山頁岩,目前保存在雲南省古生物研究重點實驗室

全齒蟲屬的名字Omnidens是由拉丁語omnis(全部)和dens(牙齒)所組成,意思為全部的牙齒。巨大全齒蟲的種加詞amplus,就是是巨大的意思。[1]另一種動物厭惡蟲(Pambdelurion)的口器和全齒蟲的極為相似,其化石標本在格陵蘭西里斯帕斯特生物群英語Sirius Passet化石庫出土。[2]

發現史

[編輯]

1994年,人們首次發現了全齒蟲的樣本,但當時人們將其劃入放射齒目,並以此作為放射齒目體長可達2米的證據。[3]後來,這批化石又被歸入皮托蝦英語Peytoia似皮托蟲英語Parapeytoia,最後在2006年被確認是一個新的屬,並將其模式種命名為巨大全齒蟲(Omnidens amplus)。[1]目前,人們認為它是一種大型節肢動物,至少1米長,是厭惡蟲的近親。[2][4]

節肢動物門

硬王蟲

西伯利亞蟲目

宣揚爪蟲科

猶他王蟲

蝠鱝蟲

宣揚爪蟲

全齒蟲

厭惡蟲

歐巴賓蟲科

胡桃鉗蟲屬

放射齒目

次足類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Xianguang, Hou; Bergström, Jan; Jie, Yang. Distinguishing anomalocaridids from arthropods and priapulids. Geological Journal. 2006-08-07, 41 (3-4). ISSN 0072-1050. doi:10.1002/gj.1050. 
  2. ^ 2.0 2.1 2.2 2.3 Vinther, Jakob; Porras, Luis; Young, Fletcher J.; Budd, Graham E.; Edgecombe, Gregory D. The mouth apparatus of the Cambrian gilled lobopodian Pambdelurion whittingtoni. Palaeontology. 2016-09-26, 59 (6). ISSN 0031-0239. doi:10.1111/pala.12256. 
  3. ^ Chen, Jun-yuan; Ramsköld, Lars; Zhou, Gui-qing. Evidence for Monophyly and Arthropod Affinity of Cambrian Giant Predators. Science. 1994-05-27, 264 (5163). ISSN 0036-8075. doi:10.1126/science.264.5163.1304. 
  4. ^ Peel, John S. A corset-like fossil from the Cambrian Sirius Passet Lagerstätte of North Greenland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ycloneuralian evolution.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2010-03, 84 (2). ISSN 0022-3360. doi:10.1666/09-102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