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勒內·沙龍墓

座標48°46′5″N 5°9′34″E / 48.76806°N 5.15944°E / 48.76806; 5.1594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Transi de René de Chalon 雕塑的上半部分 c. 1545–47
包括黑色大理石柱和祭壇畫在內的雕塑全貌

勒內·沙龍墓(法語:Transi de René de Chalon),又稱勒內·沙龍之心紀念碑骷髏雕塑,位於法國東北部巴勒迪克的聖艾蒂安教堂(the church of Saint-Étienne),是一座哥特晚期喪葬紀念碑,被世人稱作transi。這座紀念碑由一個祭壇和一座石灰石雕像組成,雕像所刻的是一具腐爛無皮的屍體,整體呈直立狀態,左手向外伸出。這座雕像於1544年至1557年間的某個時間完工,大部分都是由法國雕塑家利吉爾·里奇爾所作。至於其他部分,比如盾徽以及掛簾分別是後來在 16 世紀和 18 世紀加上的。

勒內·沙龍墓可以追溯到曾經的一段黑暗時期。由於歐洲到處都充滿了瘟疫戰爭以及宗教衝突,所以當時整個社會都十分懼怕死亡。[1] 這座墓是為洛林公爵安托萬的女婿——奧蘭治親王勒內·沙龍量身打造的安息之所。1544年7月15日,勒內在聖迪濟耶之戰中被包圍,身受重傷,第二天便身亡,年僅25歲。里希埃用人體骨骼(écorché)的形式重現勒內·沙龍的形象,雕塑中人物的皮膚和肌肉早已腐化,只剩下一具骸骨。很顯然,里希埃這樣做正是完成了勒內·沙龍的臨終遺願——他希望自己的墓能展現出他死後三年的模樣。他的左臂舉起,仿佛直指天堂。據稱,雕塑那隻高舉起的手臂的手上有一個聖物箱,而勒內·沙龍的心臟曾經就被放在這個盒子裏。與同時代類似作品不同的是,這座雕塑呈站立姿態,看上去栩栩如生,像是一具「活着的屍體」,起創新性使其具有深遠的影響力。這座墓葬雕塑被放置在雕刻的大理石和石灰石祭壇上方。

1898 年 6 月 18 日,勒內·沙龍墓被列為歷史古蹟。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將其移交給巴黎的先賢祠進行保管,1920年又送回巴勒迪克。1998年至2003年間,雕像和聖壇都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復活動。巴勒迪克的Barrios博物館以及巴黎的夏樂宮都有該雕塑的複製品。

描述

[編輯]

雕像

[編輯]

雕塑高 177厘米(70英寸),由黑色大理石和石灰石打造而成。骷髏的頭部和軀幹,左臂,還有腿部以及盆骨部分由三塊石灰石製作而成。雕塑及其整體的框架由一根放置在人物盆骨部分的鐵柱支撐。屍體掛在教堂祭壇畫的上方與勒內 · 沙龍本人比例一致,身體已腐化,顯得十分瘦弱。其左臂向外伸出,右手卻放在胸前。外伸的手臂也許曾經承托着勒內保存下來的心臟,伸展的姿態仿佛在向上蒼祈求和哀悼。

An alabaster statue showing Death as a living skeleton. His right arm is draped with a shroud and raised upwards. His skull appears to be looking downwards. His shield is inscribed with a verse in French.
Unknown artist, La Mort Saint-Innocent, 1520s, 120 x 55 cm (47.2 x 21.7 in). Musée du Louvre[2]

這座腐爛的骨骼雕塑盡顯真實,[3] 置於一個柱座之上,柱座由兩根黑色的科林斯柱式[4]大理石柱支撐。作者在人物的下方放置了一枚徽章,[5]其中的盾牌卻什麼圖案也沒有。有人稱這座雕塑是「一具腐爛的屍體,肌肉的碎片從骨頭和皮膚上剝落下來,掛在一個中空的骨架上」。[6]

他的左手向上伸出,好像在向天堂或上帝祈求。[5]手勢的擺放可能是參考約伯記(Job)19:26 中的聖經經文:「雖然我的皮膚之下有屍蛆摧毀我的身體,但我必在肉體之外得見神。[7]這樣的手勢也許是在表達一種懺悔的祈求,或是祈求上蒼以得永生。[3]藝術史學家嘉芙蓮·科恩(Kathleen Cohen)寫道,這座紀念碑可能是在證明「腐朽是走向重生的必經之路」。[8]

1793 年,一名 法國士兵盜走了勒內那隻向外伸出的手。[7] 之後這隻手被替換掉了,手裏拿着的東西換成了不是 水鍾就是沙漏之類的東西,很明顯是象徵着人終有一死. 但是,這種變化改變了雕塑的意義,之前這尊雕塑代表着勒內 · 沙龍,而現在則是代表死神,或者說是 死亡之舞的一種表現形式。[9][9]

勒內 · 沙龍的死亡和墓碑的建造

[編輯]
揚·范·斯柯,《洛林安娜的畫像》,1542年

勒內 · 沙龍 荷蘭 澤蘭 烏特勒支格爾雷總督 奧倫治親王,於1544年7月15日逝世,年僅 25 歲,勒內受查理五世之命出戰聖迪濟耶之戰[3] 在此次戰役中,勒內受了致命傷,第二天 查理五世站在勒內的床邊眼看着他咽了氣。 [10] 勒內死後沒有留下任何直系繼承人。查理斯立刻寫信給勒內的妻子 ——安娜 · 奧法 · 洛蘭 (Anna of Lorraine)(卒於 1568 年),詳細闡述了勒內最後幾個小時的情況以及死亡的消息。 [8] 勒內的形象以 人體骨骼的形式展現出來並放置在他自己的墳墓之上,這是一句沒有皮膚的屍體,「就像他死後三年的模樣」, 很顯然這滿足了他的願望。 [11] 勒內的其他家族成員也擁有屍體紀念碑,比如他的父親亨利 · 三世 · 奧法 · 拿騷 - 布雷達 (Henry III of Nassau-Breda),他的叔叔菲利伯特 · 沙龍(Philibert of Chalon),[12] 他的外婆還有他妻子的叔叔。[13] 勒內希望他的形象「不是普通的標準雕塑,要與他的身高比例一致,雕塑上還有乾裂的皮膚掛在他的骨架上,身體呈現出一種高貴的姿態,右手緊抓着自己空空如也的胸廓,左手高高舉起自己的心臟。」[14]

勒內的意圖從未得到明確的解釋,無論是查理斯(Charles)的信還是勒內的遺囑都沒有提及此事。鑑於沒有相關記錄,而且年僅 25 歲的勒內不太可能仔細設想過自己的墓葬和紀念館,因此該設計背後的創意最有可能是來自於安娜(Anna)。 眾所周知,是她委託利吉爾·里奇爾創作這個雕塑, [8] 當時利吉爾·里奇爾在法國東北部的聖米希爾地區之外鮮為人知,雖然如今他已經是哥特晚期最重要的雕塑家之一。[3][15] 儘管確切的日期尚不確定,但已知該雕塑的創作開始於 1544 年之後,並於 1557 年之前完成。 [16] 如今,該墓已成為利吉爾·里奇爾最著名和最具影響力的作品。 [16]

按照當時的喪葬禮儀,勒內的心臟,腸子和骨頭要分開保存。 他的心臟和腸子存放在巴勒迪克的聖馬克斯大教堂(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Maxe)中,該教堂在法國大革命期間遭受重創,並於 1782 年徹底棄之不用。[16]其餘部分則轉移到了布雷達(Breda),以便同他的父親和襁褓時期便夭折的女兒埋在一起。勒內的遺孀委託里奇爾建造喪葬紀念碑(transi)來存放勒內屍體的一些剩餘部分。1790 年 6 月,這座紀念碑,連同其他遺物以及勒內家人的遺物移至聖艾蒂安教堂(the church of Saint-Étienne)再次安葬。[17]

安娜要求把勒內的墓設計成一種memento mori[18] 但她具體要求到何種程度尚不確定。這也許是里奇爾最知名的作品,他以最原始的方式呈現出一具「活着的屍體」,因此備受稱讚。這樣的主題在早期喪葬藝術中是空前絕後的。此外,里奇爾還創作了另一個同種風格的作品,《死亡》,目前珍藏在第戎美術館[1] 這兩幅作品無論從形式還是意圖上看都與 16 世紀 20 年代的《La Mort Saint-Innocent》相差無幾。起初《La Mort Saint-Innocent》這座雕塑珍藏在法國巴黎的聖英諾森公墓,現在由羅浮宮保管。這座雕塑生動地展現了一具瘦骨嶙峋的屍體,屍體的右手向上高舉着,左手則拿着一個盾牌。[1]

祭壇畫和框架

[編輯]

雕塑的整體框架由鑲嵌在白色石頭中的八邊形黑色大理石板塊構成。不同板塊之間各由一塊小型墀頭隔開,總共 12 塊。這些墀頭高度不等,大約在 38 至 40 厘米(1.25–1.3   英寸)之間。 如今,未有一塊墀頭存留下來。已知其中六塊是在 1793 年 11 月的法國大革命中被摧毀。而雕塑上方的盾牌也只留下一個底座,其間的徽章已不見蹤影。[5]

巴爾公國貴族的遺體

祭壇畫由黑色雕花大理石和石灰石製成。整體尺寸為 267 x 592 厘米(105 x 233 英寸)。它的頂板取自巴爾伯爵亨利四世(卒於 1344 年)(Henry IV, Count of Bar)和尤蘭德 · 弗蘭德斯(卒於 1395 年)曾經的安息之所。後來又在黑色板塊上刻了兩組銘文。1810 年,應聖埃蒂安牧師,克勞德 · 羅萊特(Claude Rollet)的要求,將巴爾(Bar)和洛林(Lorraine)的家族 紋章添加到祭壇畫正面。[19] 至於掛簾,同樣也是後來才加上的。 [5]

祭壇上放着一個玻璃聖髑盒,裏面保存着巴爾家族其他皇室貴族的屍骨,其中就包括亨利四世和他的妻子尤蘭德,巴爾公爵羅伯特 (Robert, Duke of Bar)(卒於 1411 年)和他的妻子瑪麗公爵夫人(Marie of France)(卒於 1404 年),以及他們的兒子巴爾公爵愛德華三世(卒於 1415 年)。 至於其他屍骨,可能是上洛林公爵腓特烈一世(Frederick I, Duke of Upper Lorraine),巴爾伯爵愛德華一世(卒於 1336 年)和勃艮第公國的瑪麗女爵(卒於 1298 年)。雕像後牆上的壁畫則是由沃倫博·巴伯爾(Varembel Barber)於 1790 年繪製的。[20]

解釋

[編輯]

屍體紀念碑在法國稱作「transi」,旨在展示人體從一條鮮活的生命向死亡分解的「轉變」。藝術史學家們對這座雕像頗具爭議,尤其是對雕像手臂高舉的象徵意義及其手中原本所拿的物品持有不同見解。曾經人們一度認為雕塑手中所握的應該正是這位親王風乾的心臟。[7]

藝術史學家以兩種不同的方式來解讀這座雕像。 其中較為淺層的一種理解是,該墓是充滿愛意且虔誠的妻子對自己丈夫的一種致謝。 其他學者,比如伯納德 · 諾爾(Bernard Noël)和保萊特 · 喬納(Paulette Choné),看到了更深層次的意義,喚起了人們去感知「死亡的精神內涵」。[21] 他們認為這件作品是在講述和表達死亡必然來臨這一道理以及死亡帶來的影響。 1922 年,小說家路易斯 · 伯特蘭德(Louis Bertrand)把這些互為對立的觀點統一起來,他寫道,這座墓可能既代表一種絕望,又代表對靈魂永生的浪漫追求。[22] 進一步闡述就是這件作品代表了對過去所犯罪行的 補贖或懺悔。[3]

遺產

[編輯]
弗朗索瓦·蓬蓬(François Pompon),《亨利·巴塔耶墓的雕像》(Statue at the Tomb of Henry Bataille in Moux),1922

1894 年,工匠為夏樂宮打造了該雕像的復刻品。 1922 年,弗朗索瓦 · 龐彭(François Pompon)在莫克斯模仿勒內的墓為劇作家、詩人亨利 · 巴塔耶(Henry Bataille)打造了一座極為相似的雕像,另一座複製品則珍藏在巴勒杜克(Bar-le-Duc)的巴羅伊博物館(Musée Barrois)中。 [23] [24]《死亡》這件作品於 16 世紀問世,作者未知,它栩栩如生地展現了一具包裹在裹屍布中的屍體,現在珍藏在第戎博物館(目錄編號 743)中。這件作品確實跟勒內墓中的雕塑很相似,但要小得多。[25]

1557 年,路易斯 · 德 · 馬蘇斯(Louis Des Masures)在其《奧蘭治親王,勒內 · 沙隆的心 —— 墓志銘》一書中首次提到了transi [26][27]。1992 年,該書的 Faber 版本在封面刊登了勒內雕塑的照片。[28] 1941 年,法國詩人路易 · 阿拉貢 ( Louis Aragon)也在其書《斷腸人》中提到了勒內的墓。 [29] 它啟發 湯姆 · 岡恩 ( Thom Gunn )創作了一首詩,這首詩是在他的朋友因愛滋病死後而創作的輓歌,收錄在其 1992 年的詩集《盜汗者》中。 [30] 這首詩寫道「我的肉體是我的鎧甲 / 無論何處受傷,它都會自動癒合。 / 無論我在哪裏,它都會直挺挺的立住 / 緊擁着我的軀體 / 仿佛是在保護我 / 不被那些撲面而來的痛苦傷害」。 [31]  西蒙妮 · 德 · 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在她 1974 年所寫的自傳《言行錄All Said and Done)中詳細介紹了她第一次與該墓相遇的經歷,並稱讚其為一件「傑作」——「木乃伊化的活人」。 [32]

1898 年 6 月 18 日,該墓被指定為法國歷史遺蹟[20]

起源與保護

[編輯]
夏樂宮的復刻本

起先,勒內 · 沙龍墓保存在巴勒迪克聖馬克西大教堂(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aint-Maxe)中,在教堂拱頂的上方可能放着勒內的心臟,除此之外,還有他的岳父洛林公爵安托萬(Antoine, Duke of Lorraine) [33] 以及其他家庭成員的屍骨。[17] 1782 年,舊址棄之不用後,勒內的墓被移至聖蒂安教堂(the church of St Ėtienne)。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它又被移至巴黎的先賢祠,1920 年又被送回巴勒迪克(Bar-le-Duc)。[20]

由於幾世紀以來長期處於潮濕環境,或是由於雨水直接接觸的原因,勒內墓遭受了嚴重的破壞。 1969 年,Maxime Chiquet d'Allancancelles 對其進行了修復。 1998 年至 2003 年間,雕像和祭壇畫由專人進行了進一步的修復。 1993 年,祭壇裝飾物和墓都被列為歷史古蹟,然後再次進行了修復。 [20] 1998 年,由區域文化事務局委託開展了對勒內墓的全面評估和歷史研究,隨後在 2001 年再次進行了狀況評估並提出相應建議。[20]

2003 年的修復工作是分階段進行的,第一步是將雕像拆開,並用棉簽仔細進行清理,然後才拆除了祭壇以清理其後牆。繼而用 微晶纖維素拋光後牆和側柱。修復師弗朗索瓦 · 約瑟夫(Françoise Joseph)清理了壁畫,又給雕像重新上了色,同時也發現了原來勒內墓四個角落裏都有裝飾品。由於教堂的地下室在冬天時常積水,壁畫常年受潮,損壞嚴重。雕像的修復工作包括去皺,修復碎片和裂痕以及消去塗鴉痕跡。這些損壞一般集中在雕像的大腿根部、膝蓋和骨盆周圍。此外,雕像曾經的鐵質扣件也被換成了不鏽鋼嵌釘,以防雕像將來發生氧化作用而褪色。[20]

更多資料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備註

[編輯]
  1. ^ 1.0 1.1 1.2 1.3 "The Deat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 French). Musée des Beaux-Arts de Dijon. Retrieved 20 January 2019
  2. ^ "La Mort Saint-Innocent". Musée du Louvre. Retrieved 2 February 2019
  3. ^ 3.0 3.1 3.2 3.3 3.4 Manca et al (2016), p. 513
  4. ^ Jones (2018), p. 43
  5. ^ 5.0 5.1 5.2 5.3 "Historical monumen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 French). French Ministry of Culture. Retrieved 9 December 2017
  6. ^ Morton, Ella. "What Rot: A Look at the Striking "Transi" Corpse Sculptur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late, 24 September 2014. Retrieved 9 December 2017
  7. ^ 7.0 7.1 7.2 Cohen (1973), p. 179
  8. ^ 8.0 8.1 8.2 Cohen (1973), p. 177
  9. ^ 9.0 9.1 Kuyper (2004), p. 130
  10. ^ Rowen (1988), p. 11
  11. ^ Chastel (1995), p. 218
  12. ^ Cohen (1968), p. 342
  13. ^ Cohen (1973), pp. 177–78
  14. ^ Thuillier (2003), p. 216
  15. ^ Noël; Choné (2000), p. 7
  16. ^ 16.0 16.1 16.2 "Ligier Richier (about 1500–1567)". Virtual Museum of Protestantism. Retrieved 12 August 2018
  17. ^ 17.0 17.1 Denis (1911), p. 126
  18. ^ Gedo (1998), p. 285
  19. ^ "Altarpiec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French Ministry of Culture. Retrieved 12 August 2018
  20.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Janvier, François."Restauration du "Squelette" de Ligier Richier À Bar-Le-Duc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 French). The Conservator, September 2014. Retrieved 12 August 2018
  21. ^ Noël; Choné (2000), p. 43
  22. ^ Noël; Choné (2000), p. 41
  23. ^ Selected works at the Musée barroi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 French). Musée Barrois. Retrieved 9 December 2017
  24. ^ Toussaint, Jean-Marc. "Compilation-architectural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 French). L'Est Républicain, 2016. Retrieved 27 January 2019
  25. ^ Quarré (1946), p. 27
  26. ^ Noël; Choné (2000), p. 141
  27. ^ Bulletin archéologique du Comité des travaux historiques et scientifiques. Impr. nationale, 1938. p. 578
  28. ^ Hoffman (2000), p. 32
  29. ^ Beaujeu (1993), p. 164
  30. ^ Noël; Choné (2000), p. 126
  31. ^ Gillis (2009), pp. 156–82
  32. ^ Chirat (2018), p. 37
  33. ^ Janvier, François."Restauration du "Squelette" de Ligier Richier À Bar-Le-Duc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 French). The Conservator, September 2014. Retrieved 12 August 2018

資料來源

[編輯]
  • Beaujeu, Claude-Marie. Lalexandrin dans "Le Crève-Coeur dAragon: étude de rythme (in French). Paris: Presses de lUniversité de Paris-Sorbonne, 1993. ISBN 978-2-8405-0012-4
  • Chastel, André. French Art: The Renaissance, 1430–1620. Paris: Flammarion, 1995. ISBN 978-2-0801-3583-4
  • Chirat, Didier. Les petites histoires de l'Histoire de France (in French). Paris: Larousse, 2018.
  • Cohen, Kathleen. Metamorphosis of a Death Symbol: The Transi Tomb in the Late Middle Ages and the Renaissance.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3. ISBN 978-0-5200-1844-0
  • Cohen, Kathleen. The Changing Meaning of the Transi Tomb in Fifteenth and Sixteenth-Century Europe.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 Denis, Paul. "Ligier Richier L'Artiste et Son Oeuvre". Nancy and Paris: Berger-Levrault, 1911
  • Gedo, Mary. 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s on Art, Volume 3. Abingdon-on-Thames: Routledge, 1998. ISBN 978-0-8816-3078-7
  • Gillis, Colin. "Rethinking Sexuality in Thom Gunn's 'The Man with Night Sweats'".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volume 50, No. 1, 2009. pp. 156–82
  • Hoffman, Tyler. "Representing AIDS: Thom Gunn and the Modalities of Verse". South Atlantic Review, volume 65, no. 2, 2000, pp. 13–39
  • Jones, David Annwn. Gothic effigy: A Guide to Dark Visibilities.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18. ISBN 978-1-5261-0122-8
  • Kuyper, W. The Triumphant Entry of Renaissance Architecture Into the Netherlands. Alphen aan den Rijn: Canaletto, 2004. ISBN 978-9-0646-9693-0
  • Manca, Joseph; Bade, Patrick; Costello, Sarah; Charles, Victoria. 30 Millennia of Sculpture. New York: Parkstone International, 2016.
  • Noël, Bernard; Choné, Paulette. Ligier Richier. Thionville Conseil général de la Meuse, 2000. ISBN 978-2-9126-4520-3
  • Quarré, Pierre. "Sculptures acquired by the Dijon Museum from 1940 to 1946". Bulletin des Musées de France, November 1946
  • Rowen, Herbert. The Princes of Orange: the Stadholders in the Dutch Republi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ISBN 978-0-5213-9653-0
  • Thuillier, Jacques. History of Art. Paris: Flammarion, 2003. ISBN 978-2-0801-0875-3

外部連結

[編輯]

48°46′5″N 5°9′34″E / 48.76806°N 5.15944°E / 48.76806; 5.15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