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盆地構造運動
南海盆地(英語:Tectonics of the South China Sea)是亞洲最大的邊緣盆地之一。位於越南以東,菲律賓和呂宋海峽以西,婆羅洲以北。構造上,西鄰印度支那陸塊,東鄰菲律賓海板塊,北鄰揚子陸塊。菲律賓海板塊和亞洲板塊之間是俯衝邊界。南海盆地的形成與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碰撞密切相關。碰撞使大陸地殼增厚,改變了從喜馬拉雅造山帶到南海,特別是青藏高原周圍的地形。由於鄰近多塊板塊,致使南海成為多個構造運動的產物。南海盆地周邊板塊從新生代早期到晚中新世都經歷了順時針旋轉、俯沖和擠壓過程。
南海地質歷史
[編輯]南海地質歷史可順序分為五個構造演化階段:裂谷發育、海底擴張、南海沉降、南海盆地閉合、台灣隆升。
裂谷系統的形成
[編輯]南海形成初期,是以盆地延伸活動爲主,形成兩個被動邊緣。通常公認是延伸從東北向西南擴展,但是一些專家認為西南盆地實際上更老。根據地震剖面,裂谷和多地塹在 55 Ma 左右開始形成 [1]。由於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的碰撞,裂谷活動在 50 Ma 左右加劇。 Wang (2009) 和 Cullen (2010) 提出了兩種裂谷啟動的不同模型。 王提出了裂谷在兩個領域的發展不同。南海北部和東北部在古新世早期形成裂谷[2]。南海南部和西南部則在始新世前後出現了較晚的裂谷。這就表明南海不是一個地質均質區,其岩石圈根據構造演化可分為西南和東北兩個區域。這裂谷階段差異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受不同板塊的影響或不同分佈的地幔熱柱。南海西部邊界的紅河斷裂被認為是一個大型走滑斷層,影響了南部和西南地區的裂谷的發育。
Cullen 指出,南海盆地的裂谷形成可追溯到晚白堊世,延伸在新生代分兩期結束。第一次在古新世早期,裂谷系統主要位於曾母暗沙[3] 和越南中部近海的 Phu Khanh 盆地。推測是由菲律賓和南亞之間的板塊分離力為主力 [4] 。後期是在始新世晚期到早中新世之間向西南擴展的裂谷形成,此階段地殼變薄,最後導致南海擴張[1].
海底擴張
[編輯]可以根據磁異常條帶和兩種花崗岩的分佈來討論海底擴張。理論上,海底擴張應該跟裂谷階段。然而,在本區裂谷和海底擴張運動重疊了大約5百萬年。例如,在早中新世期間。當東北地區處於海底擴張階段時,西南地區正在進行裂谷活動。
海底擴張的重建是根據磁異常條帶。但海底開始擴張的確切時間尚未達成共識。布雷斯等人(1993)提出海底在 30 Ma 和 16 Ma 之間擴張。然而,在呂宋海峽地區發現的新證據表明,這種擴張可能始於37百萬年前[5]。 整個海底擴張過程可分為東北擴張和西南擴張兩部分[6] [7]。
在海底擴張過程中,根據磁異常條帶,擴張運動可分爲的三個階段。海底擴張中心在 25.5 Ma、24.7 Ma 和 20.5 Ma 時發生了3次跳躍[7] 。這3次跳躍把海底擴張中心的洋中脊由西沙海槽的原始位置向南移動。
- 37 Ma至 25.5 Ma。較老的磁異常條帶14-16在南海東北部呂宋海峽,而較年輕的磁異常條帶11-7則位於盆地中西部。這種分佈表明,洋中脊從東向西遷移。此一階段結束時,洋中脊自北向南躍移50公里,形成與洋中脊平行的新擴張中心。
- 25.5 Ma 至 24.7 Ma(磁異常條帶 7 到 6)。第二次洋中脊跳躍發生在這階段的結尾。
- 4.7 Ma至 20.5 Ma。第三次洋中脊躍遷進一步向西南方向移動。 20.5 Ma後南海盆地的幾何形態與現在的形態相似。在這個階段之後,山脊停止跳躍。20.5 Ma後,海底擴張移入南海西南海域,16~17 Ma左右結束。
- 除了磁異常條帶,火成岩的分佈也能確定海底擴張時間的證據。
南海幾個微塊體的岩石學分析由嚴等人(2010)完成[8]。南海有兩種類型的花崗岩。它們是英雲閃長花崗岩和二長花崗岩。英雲閃長花崗岩中鈦、鋁、鐵、鎂、鈣、鈉、磷含量較高,矽、鉀含量較低,可能來源於地幔和下前寒武紀地殼的熔融。然而,二長花崗岩是由地殼熔融形成的。因此,二長花崗岩代表南海岩石圈的延伸。這兩類花崗岩的比例變化也顯示了新生代海底擴張歷史的特徵。
南海擴張的結束
[編輯]- 澳大利亞和亞洲板塊的碰撞導致婆羅洲旋轉和南海南部邊界的結束。
- 有五次較小的碰撞致使地殼增厚,並在阻塞印度尼西亞和太平洋之間的海道[9]。
- 呂宋島弧與亞洲大陸的碰撞導致台灣隆起。自中新世以來,這碰撞一直在向西遷移。隨着板塊之間的碰撞,火山變得活躍起來。王等人。 (2000) 報導了在南海有三層火山灰,集中在10 Ma、6 Ma 和 2 Ma 左右,這些與海底擴張後,在南海東部的碰撞和俯衝運動有關。
- 呂宋海峽隨着台灣的隆起而開張。呂宋海峽海水的加深,導致更多來自西太平洋的底流流入,寒冷的底流侵蝕性高,造成海峽下方的碳酸鹽的溶解。呂宋海峽的開通標誌着南海盆地開始成為半封閉盆地[10]。
南海沉降
[編輯]經過裂谷、海底擴張和碰撞的運動,導致南海的沉降。由於新生代南海地質位置非常特殊,東側為俯衝帶,西側為紅河剪切帶,洋中脊向南的跳躍,導致多數張性的斷裂帶。形成盆地下沉。在南海具有裂谷相關的沉降和裂谷後的熱沉降。
- 在東部地區,由於南海俯衝到菲律賓海板塊之下,形成了一個弧前盆地。包括巴拉望和台西南盆地。
- 在西部地區,多條走滑斷層和正斷層造成了紅河剪切帶的沉降區。在鶯歌海盆地的沉積物充填最厚達14公里厚。具典型的走滑斷層花狀構造。
- 在南部地區,由於裂谷作用形成正斷層。導致該區部分盆地的沉降。形成馬來盆地和盆玉盆地兩部分。但沉降歷史在中新世16 Ma期間,被一次區域反轉劃分爲二階段。這種反轉將沉降分為同裂谷和裂谷後兩階段,而不是一個連續的沉降過程 [11]。
在 25 Ma 和 5 Ma 期間時,南海的沉降率也發生了變化[10]。 在25 Ma時,由於洋中脊從西南跳躍,引發了南海北部的熱沉降和海侵。 在5 Ma的速率增加是由於呂宋島弧的碰撞,使東部地區沉降,同時由紅河斷層運動逆轉反向,導致在盆地西北方向的鶯歌海盆地也出現了新的沉降。
海底擴張的構造模型
[編輯]Fyhn 等人在 2009 年說明,南海的開張和形成有三種主要模型: 碰撞-擠出模型、俯衝-碰撞模型和混合模型。
碰撞擠出模型
[編輯]碰撞-擠出模型認為,南海盆地的開張與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的碰撞有關。當時婆羅洲和印度支那板塊仍然被認為是一個單一的板塊。當印度與歐亞大陸相撞時,該大陸的一部分被推向東南。這種地質運動被一些文章稱為「大陸脫逃」。該模型認為,海底擴張是由西部的碰撞而引發的。這種大陸脫逃結果形成一個走滑斷層通往南海盆地。在這條走滑斷層的左側部分開始了一個擴展脊,導致海底擴張。隨着擠壓停止擴也停止。由於海底擴張,婆羅洲地塊發生了旋轉。儘管該模型解釋了南海盆地在構造演化過程中的幾何變化,但在某些地方尤其是婆羅洲的旋轉方面仍然模糊不清[12]。該模型還提出婆羅洲北側沒有發生俯衝,考慮到南海盆地東南部逆衝斷層的存在,這很難解釋。
俯衝-碰撞模型
[編輯]俯沖模型認爲,南海的擴張是由於婆羅洲下方的一個原南海大洋板塊,向南俯衝造成的板塊拉力造成的。婆羅洲的沙巴造山運動支持了這種俯衝論點[13]。 俯衝始於古新世,結束於早中新世[14]。 該模型的缺點是無法解釋南海盆地擴張軸的變化或婆羅洲自轉過程[7] 。
混合模型
[編輯]混合模型可以看作是碰撞-擠出模型和俯衝-碰撞模型的混合。此論點保留了一些碰撞擠出模型中元素,例如婆羅洲的旋轉,但是,俯衝也被認為伴隨着擠出。俯衝帶向南海東南方向遷移,與原婆羅洲地塊北緣的聚合邊界相吻合。使用此模型比其他兩個模型更廣泛。
構造運動對石油資源的影響
[編輯]南海北部和西北部被在被動大陸邊緣上的裂谷盆地包圍。 它們是珠江口盆地、瓊東南盆地、鶯歌海盆地和富慶盆地。 這些盆地的發育與南海的構造歷史密切相關。南海盆地構造運動對其周圍石油蘊藏有深淵的影響。2011 年龔再升,黃麗芬及陳培心三人[15],綜合石油鑽探,地球物理,以及陸上出露岩石等資料,探討南海盆地構造的演變對石油生儲蓋的控制因素。
這些盆地都經歷典型的 McKenzie 型[16]兩期伸展運動的階段;以差異沉降爲主的裂谷階段和以熱沉降爲主的裂谷後階段[15]。 每個階段都能夠單獨產生一石油系統。
例如,珠江口盆地在第三紀發育了四個裂谷盆地,裂谷的形成與南海的擴張密切相關[15]。 在裂谷期內的古新世至中漸新世的沉積主要是湖相沉積物,是裂谷盆地主要的烴源岩。在裂谷後期的沉積物中,有晚漸新世三角洲和早中新世珊瑚礁岩, 兩者皆構成了裂谷盆地的主要油藏。 近期在珠二坳陷也發現天然氣,烴源岩為始新世晚期的陸相沉積物<[15]。
瓊東南盆地位於珠江口盆地以西,兩者的構造地層序列相近。 然而,前者的沉降歷史受到了另一個構造因素的影響,即沿紅河斷層系統的走滑運動。 該盆地有一個區域性中新世早期的不整合,分隔裂谷後層序和裂谷層序。盆地天然氣產自裂谷層序[15].
由於其新近紀覆蓋層較厚,鶯歌海盆地的裂谷構造尚未確定,但由於該盆地被相似年齡的裂谷盆地所包圍,因此可以預期再深部有裂谷構造[17].
盆地的沉降是由於印度支那地塊沿紅河斷層系統的順時針旋,而引起盆地內的走滑張力[18] [19]。然而,盆地的沉降運動比紅河斷層系統的初始的走滑運動早[20][21]。
與附近的瓊東南盆地相似,該盆地的早中新世不整合,分隔裂谷後與裂谷序列。 然而,由於走滑運動[17],這不整合在區域是非同時性的。 目前在盆地的裂谷後序列中發現了天然氣,但裂谷序列的油氣潛力尚未得到證實。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Clift, P. D.; Lin, J. (2001). "Preferential mantle lithospheric extension under the South China margin".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18 (8): 929–945. doi:10.1016/S0264-8172(01)00037-X.
- ^ Taylor, B.; Hayes, D.E. (1980).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Basin". The Tectonic and Geologic Evolution of Southeast Asian Seas and Islands. pp. 89–104. doi:10.1029/GM023p0089. ISBN 978-0-87590-023-0.
- ^ Thies, K.; Mansor, A.; Hamdon, M.; Bishkel, R.; Boyer, J.; Tearpock, D. (2006). "Structural and Stratigraphic Development of Extensional Basins: A Case Study Offshore Deepwater Sarawak and Northwest Sabah Malaysia" (PDF). Search and Discovery Article #10103.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 Calgary.
- ^ Fyhn, Michael B.W.; Boldreel, Lars O.; Nielsen, Lars H. (2009). "Ge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and south Vietnamese margin: Implic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ndochinese escape tectonics and Cenozoic volcanism". Tectonophysics. 460 (3–4): 83–93. Bibcode:2009Tectp.478..184F. doi:10.1016/j.tecto.2009.08.002.
- ^ Hsu, Shu-Kun; Yeh, Yi-Ching; Doo, Wen-Bin; Tsai, Ching-Hui (2004). "New Bathymetry and Magnetic Lineations Identifications in the Northernmost South China Sea and their Tectonic Implications". Marine Geophysical Researches. 25 (1–2): 29–44. Bibcode:2004MarGR..25...29H. doi:10.1007/s11001-005-0731-7. S2CID 73718843.
- ^ Wang, Pinxian; Li, Qianyu (2009). The South China Sea: Paleoceanography and Sedimentology.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ISBN 978-1-4020-9745-4.
- ^ 7.0 7.1 7.2 Cullen, Andrew; Reemst, Paul; Henstra, Gijs; Gozzard, Simon; Ray, Anandaroop (2010). "Rifting of the South China Sea: New perspectives". Petroleum Geoscience. 16 (3): 273–282. doi:10.1144/1354-079309-908. S2CID 27168015.
- ^ Yan, Quanshu; Shi, Xuefa; Liu, Jihua; Wang, Kunshan; Bu, Wenrui (2010).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Mesozoic granitic rocks from the Nansha micro-block, the South China Sea: Constraints on the basement nature".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37 (2): 130–139. Bibcode:2010JAESc..37..130Y. doi:10.1016/j.jseaes.2009.08.001.
- ^ Hall, R, Robert (2002). "Cenozoic geological and plate tectonic evolution of SE Asia and the SW Pacific: computer-based reconstructions, model and animations".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 (4): 353–431. Bibcode:2002JAESc..20..353H. doi:10.1016/S1367-9120(01)00069-4.
- ^ 10.0 10.1 Gong, Z. and Li, S. (1997). "Continental Margin Basin Analysis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China Sci. Press: 510.
- ^ Higg, R (1999). "Gravity anomalies, subsidence history and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Malay and Penyu Basins (offshore Peninsula Malaysia)". Basin Research. 11 (3): 285–290. Bibcode:1999BasR...11..285H. doi:10.1046/j.1365-2117.1999.00099.x. S2CID 130723667.
- ^ Fuller, Mike; Ali, Jason R; Moss, Steve J; Frost, Gina Marie; Richter, Bryan; Mahfi, Achmad (1999). "Paleomagnetism of Borneo".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17 (1–2): 3–24. Bibcode:1999JAESc..17....3F. doi:10.1016/S0743-9547(98)00057-9. ISSN 1367-9120.
- ^ Hutchison, C.S., Bergman, S.C., Swauger, D., Graves, J.E. (2000). "A Miocene collisional belt in north Borneo, uplift mechanism and isotatic adjustment quantified by thermochronology".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157 (4): 783–793. Bibcode:2000JGSoc.157..783H. doi:10.1144/jgs.157.4.783. S2CID 131353015.
- ^ Hall, R. (1997). "Cenozoic plate reconstructions of SE Aisa". Tectonic Evolution of Southeast Asia (106): 153–184.
- ^ 15.0 15.1 15.2 15.3 15.4 Z.S. Gong , L. F. Huang and P. H. Chen (2011) NEOTECTONIC CONTROLS ON PETROLEUM ACCUMULATIONS, OFFSHORE CHINA, Journal of Petroleum Geology, Vol. 34(1), pp 1- 24
- ^ McKENZIE, D. P.(1978) Some remark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edimentary basins.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40, 25–32.
- ^ 17.0 17.1 FYHN, M.B. W., NIELSEN, L. H., BOLDREEL, L. O., THANG,L. D., BOJESEN-KOEFOED, J., PETERSEN, H. I, , HUYEN, N. T., DUC, N. A., DAU, N. T., MATHIESEN, A., REID, I., HUONG, D., T., TUAN, H. A., HIEN, L. V., NYTOFT, H. T., and ABATZIS, I., 2009. Geological evolution, regional perspectives and hydrocarbon potential of the northwest Phu Khanh Basin, offshore Central Vietnam. Marine Petrol Geol., 26, 1-24
- ^ CHEN, P.H., CHEN, Z.Y. and ZHANG, Q.M., 1993.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continental margin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western shelf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APG Bull., 77(5), 842-862
- ^ Rangin et al., 1995; RANGIN, C., KLEIN, M., ROQUES, D., LE PICHON, X. and TRONG L.V., 1995. The Red River fault system in the Tonkin Gulf, Vietnam. Tectonophysics, 243, 209–222.
- ^ GILLEY, L. D., HARRISON, T. M., LELOUP, P. H., RYERSON, F. J., LOVERA, O. M. and WANG J. H., 2003. Direct dating of left-lateral deformation along the Red River shear zone, China and Vietnam. Jour. Geophys. Res., 108(B2), 1401-1421
- ^ ZHU, M.H., GRAHAM, S. and McHARGUE, T., 2009. The Red River Fault Zone in the Yinggehai Basin, South China Sea. Tectonophysics, 476(3), 397-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