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城
合肥城多為歷代合肥縣治所在,經歷了多次變遷、改建,直到明初逐漸達到今天合肥城池的規模。
漢城
[編輯]漢城的具體建造時間、形狀和範圍已不可考,位置在今合肥城水西門外二里的白渡港北,即廬陽區亳州路街道古城社區。秦漢時期合肥建縣後,漢城一直作為合肥縣治治所,東漢末年亦曾是揚州刺史駐地。漢城因扼守兩漢魏晉時期最為重要的南北運輸通道之一而成為「南北輸會」[1]和兵家必爭之地。
直至蕭梁天監五年(506 年),為了從北魏手裏奪取合肥,豫州刺史韋叡採用了圍堰淝水倒灌合肥城的辦法,築堰以後,南淝河水位不斷增高,梁軍的戰船都高過了合肥城牆,於是河水由北岸外溢,淹沒了秦、漢所建的合肥縣城。[2]
新城
[編輯]三國新城遺址建於曹魏青龍元年(233年),都督滿寵為了更有效地控制南北運輸通道,打擊孫吳軍隊,於是在漢城西北三十里的雞鳴山東北「奇險」之地建築新城。魏軍在此地於青龍二年(234年)和嘉平五年(253年)大破吳軍,打贏第四次和第五次合肥之戰。西晉初年,作為軍事堡壘的新城廢棄。[2]
金斗城
[編輯]淝水北岸的漢城地勢低洼,南北朝時期多次因戰亂而淹毀,因此唐朝初年,右武侯大將軍尉遲敬德於貞觀年間將合肥城遷至淝水南岸,按中國古代堪輿學說,這座城的天文分野處於「斗」區,於是名為「金斗城」,亦取「日進斗金」之意。城池的形狀和範圍已不可考,但位置是約略可知的。宋、元、明三代還存在着金斗城的北門城樓和部分殘存的夯土城,名為「金斗門」和金斗崗。金斗門位於今時雍門西二里,即今十字街中菜市,明朝將其改建為鐘鼓樓。[2]
楊吳天祐四年,廬州觀察使張崇於金斗城外興修羅城以加強防備,羅城周回二十六里一百七十步,壕面闊七十丈至六十丈,深八丈,建有十三座城門、四十四座弩樓。城門名可考的有廬江門、潛橋門、獨山門、瓦步門、東水閶門、西水閶門、東正門、懷德門、崇化門。
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淮西元帥郭振擴建合肥城,將金斗城由東到西分切為兩半,南半部阻斷於宋城之外,因而毀棄。[2]
斗梁城
[編輯]金斗城受地形限制,範圍狹小,影響城市的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建炎南渡以後,金人大規模地南侵,合肥城成為國防前線的軍事重鎮。宋孝宗為了固守合肥重鎮,確保江淮地區的安全,阻止金兵進一步渡江南侵,拱衛太湖平原和行在臨安府,便委任郭振為淮西路元帥,率重兵鎮守,元帥府即設在淮南西路轉運使、經略安撫使駐地廬州(治所合肥)。
然而金斗城範圍較狹,難容重兵,也不適合屯田、運輸,於是郭振突破原來地形限制,南截唐代金斗城一半,北跨淝水,西括九曲水,將原來在金斗城外東北角的小湖泊逍遙津和西北角的窪地金斗圩括入城內,是為「斗梁城」。同時改道淝水,使淝水主河道經城北繞行而不穿城而過,同時修築水關保證淝水故道通暢,故道即是後來的金斗河。[2]
明城
[編輯]宋元明交替時期,戰亂頻發,斗梁城多次被毀。明朝初年,虢國公俞通海以宋斗梁城為基礎重修合肥城,使用磚石代替原夯土城牆,周圍四千零六丈,約合二十六餘里。[2]
明正德六年(1511年),霸州文安縣農民劉六、劉七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南下,廬州知府徐鈺憂慮合肥城西北水閘難守,便下令堵塞。流經城內的一段金斗河和九曲水無水源,日漸淤塞,往後變成了一條臭水渠,失去了往日供給飲水和排水的作用,給城內居民生活造成極大的困難。雨季河水暴漲,城內還會壤成水患。貨船也無法航行入城,造成水運上的巨大損失。明、清兩朝雖不斷有人著文建議重開金斗河故道,但都未被採納,直至建國後,為整治市容,金斗河故道被填平,即是今天的人民廣場和淮河路步行街。[2]
至此合肥城遷改大體結束,古城一直保留至1951年拆除。